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智能炒菜机:厨房小电中的年轻蓝海赛道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智能炒菜机:厨房小电中的年轻蓝海赛道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超家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智能炒菜机:厨房小电中的年轻蓝海赛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家电朔望谈: 智能炒菜机是厨房电器中的新兴品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烹饪过程自动化,拥有炒、煎、煮、炖、蒸、煲等功能。用户仅需将准备的食物原材料及调料手动投进智能炒菜机,轻触“开始”操作功能键,即可实现自动烹饪,为用户提升烹饪便捷性以及使用趣味。目前我国炒菜机以使用场景可分为商用、家用两大场景,商用炒菜机较为传统并侧重于可以大分量集中烹饪从而节省劳动力以节约成本。家用炒菜机则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创新空间更高参与品牌众多,故此本篇着重对于家用炒菜机进行探讨。 国内自动炒菜机市场早期由海外品牌引领。在2017年之前,国内自动炒菜机市场几乎是海外品牌的天下,其中最主要玩家为Thermomix美善品。炒菜机国内品牌研发始于2002年,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2007-2012年为我国智能炒菜机的试用阶段,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和升级。2013年开始品牌逐渐丰富,产品进入市场初期。 商用炒菜机注重成本优势,家用炒菜机注重个性化服务,整体规模处于赛道前期阶段,蓝海空间广阔。商用智能炒菜机主要应用于大型中央厨房而后逐步渗透入社会门店,其产品侧重点在于可以大分量集中烹饪从而节省劳动力以节约成本,2021年商用CR3线上销额达0.8亿元,在整体炒菜机中份额占比达40%,较2017年上升39pct。家用炒菜机则更注重于食谱的丰富、预制菜配送以节省备菜工序等定制化服务。家用炒菜机器人近年来增长迅速,21年天猫平台销额超1.2亿元。 家用炒菜机需求增高,产品功能持续完善。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当代年轻人在家做饭的时间被急剧压缩,同时催生出庞大的外卖市场,但食品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在人们愈加重视饮食健康的趋势下,家用炒菜机应运而生。居家烹饪的费时费力、缺乏烹饪技巧成为当代青年人不愿意自己煮饭的主要因素。家用炒菜机食材相比外卖更加新鲜健康可溯源,同时具备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工序,炒菜结束后自动清洁程序,大幅缩减烹饪时间以及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操作。此外,炒菜机可导入大量食谱,覆盖绝大部分中式家常菜,用户至需要根据操作界面选择菜品,并根据提示步骤加入量化好的调味品分量,机器则自行烹饪,对于不会做饭的用户亦没有操作难度。 各厨房小电品牌正积极布局家用炒菜机品类。相较海外炒菜机品牌,国内品牌产品功能侧重中式烹饪,且价格更为亲民。九阳作为国内较早推出家用炒菜机的品牌,产品丰富、功能持续升级;添可食万3.0针对用户使用痛点,致力打造全链路烹饪方案;美的在低、中、高端家用炒菜机均有产品布局;苏泊尔经多年研发一举推出的小C主厨料理机结合多功能于一体。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2022年3月28日-2022年4月10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3%,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上涨0.8%,跑输沪深300指数0.5pct,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13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1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原材料价格: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上升,铝、铜价格下降。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0.92%;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5.47%;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0.07%;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1.24%。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0%,1.83%,1.68%。 投资策略: 智能炒菜机从便捷性和菜品口味多方面解决用户居家烹饪难题,近年来行业规模增长快速,初步具备普及基础。各头部小厨电品牌相继布局智能炒菜机品类,建议持续关注较早布局该品类的九阳、美的、苏泊尔等小家电头部品牌,以及致力于打造全链路烹饪方案的添可食万系列(科沃斯旗下品牌)。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正文内容 一、智能炒菜机蓝海市场广阔 智能炒菜机是厨房电器中的新兴品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烹饪过程自动化,拥有炒、煎、煮、炖、蒸、煲等功能。用户仅需将准备的食物原材料及调料手动投进智能炒菜机,轻触“开始”操作功能键,即可实现自动烹饪,为用户提升烹饪便捷性以及使用趣味。目前我国炒菜机以使用场景可分为商用、家用两大场景,商用炒菜机较为传统并侧重于可以大分量集中烹饪从而节省劳动力以节约成本。家用炒菜机同样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但侧重于丰富食谱、预制菜配送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创新空间更高参与品牌众多,故此本篇着重对于家用炒菜机进行探讨。 (一)智能炒菜机:厨房电器中的新品类 国内自动炒菜机市场早期由海外品牌引领。在2017年之前,国内自动炒菜机市场几乎是海外品牌的天下,其中最主要玩家为Thermomix美善品,来自德国百年企业福维克集团旗下的智能多功能食品料理机品牌。 美善品五十余年多功能料理机研发经验,2012年正式入驻中国市场。美善品从最初的热食料理机VM2000到2004年美善品TM31上市后菜谱可以融合各国料理,于2012年进入中国正式启动中国市场。此后,在2014年配有触屏TM5上市后大幅提升机器的智能属性,内置芯片食谱为烹饪提供指引服务,进一步打开“不会做饭”的消费者市场。2019年TM6升级后,优化显示功能并提供更为丰富的菜谱以及数字化指引烹饪过程。 炒菜机国内品牌研发始于2002年,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深圳繁兴科技创始人刘信羽开始了烹饪机器人的研发之路,于2006年取得重大突破,截至当年7月申请国内外专利370余件,授权专利190余件。2007-2012年为我国智能炒菜机的试用阶段,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和升级。2013年开始品牌逐渐丰富,产品进入市场初期。 以应用场景进行划分,我国智能炒菜机可分为商用、家用两大场景。随着炒菜机不断普及,逐步划分出商用、家用两类场景,而其功能侧重则各有不同。商用智能炒菜机主要应用于大型中央厨房而后逐步渗透入社会门店,其产品侧重点在于可以大分量集中烹饪从而节省劳动力以节约成本。家用炒菜机则更注重于食谱的丰富、预制菜配送以节省备菜工序等定制化服务。 商用场景主要包括酒店、餐厅、工厂食堂等。随着品类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商用炒菜机占比持续提升。根据阿里平台数据显示,商用炒菜机品类销售额位于前三的品牌分别为赛米控、驰能、麦大厨。2021年商用CR3线上销额达0.8亿元,在整体炒菜机中份额占比达40%,较2017年上升39pct。 商用炒菜机相较厨师更具成本优势。商用炒菜机已出现在许多中央厨房中,例如在上海一处社区长者食堂中,后厨几乎没有厨师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大型自动炒菜机。在替代人力的成本优势下,该食堂一小份蔬菜价格在3-6元,一大份荤菜价格最高为16元。此外,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的智慧餐厅中,所有菜品亦由炒菜机器人制作和配送,制作一道中餐只需要3分钟,并且能够提供包括中、西餐在内不同种类的美食料理。 家用炒菜机处于初期普及阶段,成长渗透空间广阔。家用炒菜机器人近年来增长迅速,21年天猫平台销额超1.2亿元。分品类来看,炒菜机在厨房小家电中占比仍低,与电火锅、电炖锅、空气炸锅等品类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未来产品的便捷性、菜谱、配套预制菜品类不断丰富,家用炒菜机市场蓝海空间广阔。 (二)家用炒菜机需求增高,产品功能持续完善 外出就餐和外卖规模人群规模持续增大。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年轻人的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占满。相较于70、80后,当代年轻人在家做饭的时间被急剧压缩,近半数90后选择点外卖或包括吃食堂在内的外出就餐。而在一二线城市,自己做饭的年轻人比例或更小,同时随着互联网普及各种app点餐配送愈发便捷的趋势下,催生了庞大的外卖消费人群。 外卖提升生活便捷度的同时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上海市2019年《上海外卖食品安全社会调查报告显示》,近三成消费者收到过有食安问题的外卖。在调查中,受访者最关注的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其次外卖口味、外卖食品的保质期以及外卖食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理念也从过去的“吃饱”到“吃好”,现在年轻人在“吃好”的同时更加关注营养健康问题。根据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显示,52%的年轻人担心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当代年轻人在追求饮食健康的同时却不愿意自己做饭? 没有时间煮饭、煮饭过程费时费力、自己煮饭味道不好成为当代青年不愿意自己煮饭的三大因素。工作太忙和费时费力是各个年龄段人群不愿意自己做饭的主要原因,认为花费1小时做饭而吃饭只花5分钟,付出的时间成本过大。此外, 两成左右的70后因为食材太贵选择不做饭, 90后中因为不会而不做饭的人群比例有所提升,而对于食材价格敏感性大幅降低。 家用炒菜机应运而生,解决年轻人居家烹饪难题。从健康方面来看,家用炒菜机食材均由用户自己购买,相比外卖更加新鲜健康可溯源。便捷性方面,炒菜机具备前期备菜(部分洗、切过程),炒菜过程中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工序,炒菜结束后自动清洁程序,大幅缩减烹饪时间以及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操作。菜品口味方面,目前炒菜机可导入大量食谱,覆盖绝大部分中式家常菜,用户至需要根据操作界面选择菜品,并根据提示步骤加入量化好的调味品分量,机器则自行烹饪,对于不会做饭的用户亦没有操作难度。 炒菜机用户自主备菜更为健康,净菜、预制菜大幅增添备菜便捷性。相较对于外卖食材质量以及卫生问题,炒菜机用户食材均自主购买,更为健康安全营养。同时,随着近年来预制菜、净菜的普及,炒菜机的的备菜环节更为方便,省略了繁琐的洗菜、择菜、切菜等步骤,实现食材即到即炒。菜谱配套的净菜、预制菜配送大幅缩减了用户在前期食材挑选购买、准备所需的时间,但客观来说,此功能目前受地域局限影响较大。 美善品于2020年即同盒马合作,按照美善品食谱推出净菜组合,用户在盒马App上即可搜到机器食谱中同样的原材料组合。 21年3月,添可食万三代推出后,同样在江浙沪地区推出了食谱净菜配送方案。 家用炒菜机具备多种烹饪功能,省时省力。炒菜机具备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工序,部分品牌配备自动称重、控温、开盖蒸煮、一键冲洗等功能,用户在烹饪过程中所需要做的仅仅为按下相应按钮,添加调味料即可。值得提出是,而食万3.0配备外置大容量调味盒,可储存5种基础调味料,省去期间人工添加调料的环节。 炒菜机食谱丰富,简单操作下菜品口味亦佳。智能炒菜机菜谱丰富,且部分炒菜机配有多种模式和补炊功能,可自主选择烹饪时长、火候、口味等需求。以美善品为例,包含全球菜系五万套食谱,其中中文食谱以达3000多套,除满足中式家常菜以外,包括牛排、沙拉、甜品、披萨等多种西式美食食谱。此外,美善品线下体验店定期开展各类美食教程,用户可预约后在线下实地观看操作过程并品尝,极大增加使用趣味性以及产品使用粘性。 (三)各厨房小电品牌正积极布局家用炒菜机品类 相较海外炒菜机品牌,国内品牌功能侧重中式烹饪,且价格更为亲民。国内各头部小厨电品牌正积极布局炒菜机品类,与外资品牌兼顾中、西多种类料理所不同的是,内资品牌更为专注于中餐家常菜的烹饪方式,以炒、煮、煎、焖、 炖为主,形态与传统炒锅相近,并且价格更为亲民,主流产品价格在3000-5000为主,而以美善品代表的海外品牌价格基本均超过万元。 1、九阳 2017年九阳陆续推出智能炒菜机J5、J6、J7,均为360°IH磁能加热,确保食材受热均匀,灵敏控温自动检测锅底温度,低于烟点炒菜避免油烟产生。此外,屏幕不断升级至液晶屏和高清彩屏,交互操作更加容易,J6新增大厨专业烹饪程序,J7新增智能食谱和APP智联。2018年推出J7S一机三用,可作为电饭煲、电炖锅和燃气灶,升级补炊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2019年九阳推出A8和A9价格低于J系列,两者相比A8具备APP智联功能。A系列化繁为简,屏幕的去除使得操作更为简单。 2、美的 美的针对低、中、高端均推出相应产品,2020年1月推出PY16S2,具备APP智联、精准掌握火候等功能。2020年7月,美的推出的PY18-X2进一步升级,配有美居APP智慧互联,提供百道菜谱,同时研制智能烹饪曲线,AI算法自动识别食材重量,调节炒菜程序,配有三种炒菜模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2021年,美的推出新款Q7智能烹饪机器人,结合蒸、炒、炖、煮、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价格为7999元。 3、苏泊尔 2021年苏泊尔推出小C主厨料理机,这是苏泊尔作为中国厨房小家电头部品牌,首次推出智能炒菜机产品。小C主厨料理机依据主厨菜谱和屏幕显示指导烹饪,食材整机精准称重,调料配有量杯称重,连接APP菜谱丰富且一键生成食材清单,同时配有三大烹饪模式以及上蒸下炒同步功能满足不同烹饪需求。 4、添可 食万3.0功能升级明显。添可于21年首次推出食万1.0后迅速优化升级,在今年3月推出的食万3.0中,实现了机器掌控翻炒、火候、调味的时间和量,同时推出净菜配送功能。不同于传统的料理机,食万作为一款全新的物联烹饪产品,改变了以往菜谱教用户如何烹饪的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锅铲不同于传统料理机的搅拌功能,其对于食物的翻炒功能实现对用户的替代。 食万采用IH立体电磁炉,相较于传统电磁炉的底部加热更有利于食物受热均匀。 智能感应量杯的设计帮助用户精准掌控各配料的投放量,确保食物的美味程度。 食万特有的创作模式是开放式平台,用户通过手机APP获取食谱数据包,同时鼓励用户自主创作食谱进行上传和发布。 添可对购买过食万系列的用户回访发现,购买原因中省时省力、不会做菜牢牢占据前两位,改善厨艺则排在第三位。食万3.0更加针对用户使用痛点,致力于打造全链路解决方案,减少烹饪过程中的人力参与。智能投料方面,外置独立料盒可投放五种调料,添料一次可实现一周的自动投放。自动清洗方面,实现炒菜机的高温自动清洁,无需人力清洗。称重方面升级为整合称重,向锅内投料实时称重,节省人为称重后再投放的麻烦。外观方面,由黑色变为白色迎合更多家居的风格,屏幕增大的同时减轻锅体的重量。 综合来看,国内炒菜机尚处于早期阶段,客观来说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尚有较多的提升空间,如过程中上无法完全释放人力、使用后的清洁过程较为繁琐以及产品锁定的目标人群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炒菜机做菜过程中仍需人力参与:在炒菜机的使用过程中,除了炖菜类、干锅类等菜品一次性投放食材,其余大多数菜品的制作过程中,用户需要站在一旁添加食材和配料,尤其是无法智能投料的炒菜机,需要称重后再投放,增加了步骤和繁琐性。 炒菜机自清洁尚未普及,且存在需要再次清洗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市场上大多数炒菜机不具备自清洁功能,因此做完每一道菜之后,需要取出锅并对锅进行清洗,相较于自主烹饪并未简化,部分锅较难拆卸和安装的炒菜机甚至增添了多余的步骤。部分拥有自清洁的产品,在其自动清洗过后,还是需要倾倒污水、用抹布擦拭干净,不排除食物、油污和洗涤剂残留需要再次手动清洗的可能性,且清洗时间比人工清洗耗时更久。 炒菜机的目标客户群体存在局限:家用炒菜机目标人群偏向于不会做菜的年轻人,同时炒菜机对用户使用电子产品的技能要求较高,APP智联选择菜谱、形成食材清单,智能触屏开启烹饪流程等操作,对于不能熟练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而言较为复杂和繁琐,因此中老年人对炒菜机接受度较低。 总结来说,家用炒菜机作为厨房小电的新兴品类,发展阶段尚处于前期,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蓝海空间广阔。产品功能形态尚存在优化提升空间,在人力替代、机器清洁的使用痛点进一步改进后,品类接受度或大幅提高。建议持续关注较早布局炒菜机品类的九阳、美的、苏泊尔等小家电头部品牌,以及致力于打造全链路烹饪方案的添可食万系列(科沃斯旗下品牌)。 二、板块行情回顾 本期(2022年3月28日-2022年4月10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3%,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上涨0.8%,跑输沪深300指数0.5pct,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13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1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板块个股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五:JS环球生活(+14.7%)、亿田智能(+14.0%)、老板电器(+7.3%)、浙江美大(+6.3%)、格力电器(+5.2%);跌幅前三:比依股份(-23.1%)、小熊电器(-9.7%)、创维数字(-8.8%)。 外资持股方面,截至2022年4月8日,北上资金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老板电器、苏泊尔、三花智控和九阳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8%、17.3%、10.2%、9.9%、8.4%、25.4%和10.0%,较上期分别-0.04pct、+0.2pct、-0.5pct、-0.01pct、+0.05pct、+0.2pct和-0.7pct,美的集团、苏泊尔和三花智控获外资加配。(注:此处统计口径为北上资金持有股数/流通A股股数。) 三、行业数据变化 (一)原材料数据变化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上升,铝、铜价格下降。我们分别选取SHFE螺纹钢、SHFE铝、SHFE铜、DCE塑料、液晶面板结算价格作为原材料成本跟踪指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0.92%;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5.47%;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0.07%;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1.24%。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0%,1.83%,1.68%。 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我们建立“成本指数”以反映家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本期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分别为59.2%/56.6%/71.6%,较相较上期-0.2%/+0.01%/-0.6%,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 (二)家电行业数据 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2022年2月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76%;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9.60%。 家电社零数据:2021 年 12 月社零累计总额 4.1 万亿元,环比增长 0.5%,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1.7%,其中家电类社零总额 933.3 亿元,环比下降 15.5%,较 2020 年同期减少 7.5%。 家电行业1月部分数据已更新: 空调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空调产量1306.95万台,同比减少8.4%,总销量1331.44万台,同比减少5.3%。其中内销量为558.56万台,增速为-9.4%;外销量为772.9万台,增速为-2.11%。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空调零售额同比-32.25%、零售量同比-37.21%,零售均价同比+9.1%,行情有所下降。行业格局方面,格力/美的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2.63%、32.76%,环比上月分别-3.10pcts、+2.58pcts。 冰箱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冰箱产量687.1万台,同比减少14.47%,总销量712.26万台,同比减少-7.31%。其中内销量为378.21万台,增速为-9.4%,而外销量为334.05万台,增速-4.82%。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冰箱零售额同比-15.98%、零售量同比-24.78%,零售均价同比+13.7%,产业结构升级持续。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6.20%、14.32%,环比上月分别-4.84pct、+4.10pcts。 洗衣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洗衣机产量669.9万台,同比下降8.62%,总销量672.6万台,同比减少6.67%。其中内销量为404万台,增速为-8.50%,外销量为268.6万台,增速-3.77%。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洗衣机零售额同比-21.96%、零售量同比-27.33%,零售均价同比23.23%,价格上行。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4.2%、23.2%,环比上月分别+0pcts、+2.22pcts。 油烟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产量212.1万台,同比减少13.60%,总销量187万台,同比减少14.92%。其中内销量为94.5万台,增速为-19.37%,外销量为92.5万台,增速-9.84%。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零售额同比-21.16%、零售量同比-25.97%,零售均价同比+9.17%,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格局方面,老板/方太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5.71%、27.44%。 四、行业公告及新闻 (一)重点公司公告 1、【九阳股份】股份回购:2022 年 4 月 6 日,公司首次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82%,成交总金额为989.6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2、【小熊电器】年度披露: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6.06亿元,同减1.46%;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减33.81%;基本每股收益1.82元。 3、【创维数字】年报披露: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8.47亿元,较上年增长27.49%;实现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9.93%,毛利率为16.24%。 4、【浙江美大】年度披露: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4亿元,同增22.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5亿元,同增22.2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03元,同增22.62%。 5、【苏泊尔】年报披露: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85亿元,同比增长1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4亿元,同比增长5.29%。 6、【海尔智家】年报披露: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5.56亿元,同比增长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67亿元,同比增长47.10%。 7、【老板电器】股权激励:公司向285名激励对象授予481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9.27元/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9.49亿股的0.51%。 (二)行业新闻 1、中国家电品牌全球认知度提升 高端出海进入关键期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作为占据整个消费电子和耐用品市场近30%份额的家电行业,其大型家用电器(白电、厨电等)和彩电全球市场分别同比增长13%和6%。”近日,市场咨询机构GfK发布2021家电市场趋势及2022年市场机会洞察报告时,给出了全球家电市场数据。 在此背景下,业内专家强调,未来只有抓住高端化和绿色化这两个全球发展的“巨大机会”,中国品牌才能在全球家电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高端、绿色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家电市场增长的驱动力。GfK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家电市场的智能化、高端化产品增长突出。目前家电产品市场均价为449美元,同比上涨11%,这意味着消费者每购买一个家电产品平均多花费51美元。 在全球家电市场,中国品牌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当下正是转型的最合适时机。Gf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不含中国和北美)的销售额增长超过30%。以彩电为例,2021年,在海外市场(不含中国和北美)中国品牌占据了8%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消费者中开始真正拥有认知度。值得注意的是,最初中国品牌出海时往往把产品销往亚洲国家,而过去几年,欧洲等高端市场越来越受关注,中国家电品牌进入转型的关键时刻。(光明网) 2、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绿色闭环 美的创新家电“收旧+换新”数字化通道 4月1日美的正式实施的大家电“以换代修”服务政策,擦亮了存量市场运营的新视野,而这也是美的绿色战略和绿色回收体系建设的具体落地举措之一。在此之前的3月28日,由美的发起,并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共同指导的“美的绿色回收行动”正式启动。据悉,美的集团将针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等大家电产品,提供“绿色回收+换新补贴”双重优惠让利于用户,同时还推出了拆、送、装一体化的便捷服务;而且,整个过程覆盖所有家电品牌。美的此举是通过企业的力量在激活存量市场,促进更为节能、舒适、环保、健康的家电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美的在此次行动中将全面应用数字化方式直触用户,在保障用户切实利益的同时有效克服传统废旧家电产品回收方式中的难点和痛点,进而建立数字化的全链路绿色回收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美的的“绿色回收行动”并没有设置品牌障碍,有利于提升废旧产品回收的规模,极大地拓宽了废旧家电产品的交售渠道,为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对此,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对“2022美的绿色回收行动”给予表演,他认为,美的作为全球化的电器制造商,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度开张逆向物流绿色回收相关工作,打造端到端的全链路数字化回收平台,有利于提升废旧产品回收拆解行业的效率。况且,废旧产品的回收与拆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所以,美的发起“绿色回收行动”,是在通过联合多个合作平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疏通绿色节能家电产品流向用户端的通道,也拉动了家电产品的结构化升级,在存量化的国内家电市场构建了一条全新的绿色发展路径。同时对“双碳”目标的达成在整个行业内树立了一个典范。(艾肯家电网) (三)近期报告速递 《清洁电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三维演绎,生长与竞争共存》20220316 本篇清洁电器行业深度是我们在清洁赛道的持续性研究的体现。继2021年初的《拖地元年》、上半年的科沃斯和下半年的石头科技等深度之后,清洁电器赛道的市场研究已逐步成型但仍有诸多质疑。因此本篇由变化演绎,分别从赛道发展阶段、核心驱动因素、区域市场竞争等维度出发,由已有数据推演赛道后续发展。 五、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4月10日发布的报告《家电行业定期报告(20220328-20220408):智能炒菜机:厨房小电中的年轻蓝海赛道》 华创家电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3 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欢迎关注华创家电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