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动态 2022.3 | 电信业务收入超预期,运营商板块景气向好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动态 2022.3 | 电信业务收入超预期,运营商板块景气向好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动态 2022.3 | 电信业务收入超预期,运营商板块景气向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信 行业月报 2022.3 【报告导读】 2022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 1. 3月通信板块有所回调,运营商子板块表现较好。 2. 通信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业绩增速超预期。 3. 投资建议:大空间5G应用是未来通信超预期的重点方向。 核心观点 2022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 1 3月通信板块指数回调,运营商子板块表现较好 月行情:上证指数跌幅为6.78%;深证成指跌幅为10.16%;创业板指数跌幅为7.84%;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为9.57%。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16.15%、1.54%和82.31%。其中,个股涨幅方面,恒信东方(+35.26%)、武汉凡谷(+22.72%)、精伦电子(+12.54%)涨幅分列前三。 子板块方面:根据我们对于通信行业公司划分子板块数据,本月运营商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子板块涨幅为0.11%。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三大运营商5G基站建设不断推进,5G应用不断积累、创新,5G流量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加速,数字流量经济发展有望超预期,维持对通信行业的“推荐”评级。 2 通信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业绩增速超预期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62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3.4%,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收入增速提升。 从通信基建看,5G基建规模不断扩张,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6万个,东部地区5G建设和应用领先,三大运营商5G用户占比持续提升;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端口数量持续增加,千兆用户数快速扩大,中部地区高带宽用户渗透率小幅领先。通信基建的推进和高带宽用户比例提升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从移动数据流量看,1-2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373亿GB,同比增长20.7%,流量增速稍有所放缓;移动电话通话量增速放缓,移动短信业务量小幅回升。从创新应用看,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及IPTV用户增势突出,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增速强劲,三大运营商积极发展通信新兴业务,带来经济增量。 3 投资建议:大空间5G应用是未来通信超预期的重点方向 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投资重点正在从5G设备转向应用,先估值再基本面有望双升。 建议关注标的: 光模块中际旭创(300308),东数西算相关标的光环新网(300383),天孚通信(300394),英维克(002837),车/物联网和而泰(002402),广和通(300638),视频会议亿联网络(300628),灾害监测龙头叠加自动驾驶标的华测导航(300627)。同时通信运营商板块作为长期配置方向也需要重点关注,推荐中国移动(600941)。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上升风险;全球疫情影响及国外政策环境不确定性;5G商用推进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1 一、3月市场行情:月度通信板块指数回调 (一)月度通信行业指数下跌9.57% 月行情:月度(2022 年 03 月 01 日-2022 年 03 月 31 日)上证指数跌幅为 6.78%;深证成指跌幅为 10.16%;创业板指数跌幅为 7.84%;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为 9.57%。 2022年1-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电信业务总量及收入保持增长。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3.4%,实现自2014年的8年来较高增长水平。 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截至2022年2月底,建成10G PON端口841万个,已具备覆盖3亿户家庭的能力,我国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达5.08亿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升至93.2%。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1.6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28万户,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6.51亿户,人口普及率升至116.8部/百人,高于全球的104.3部/百人。2022年1-2月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73亿GB,比上年增长20.7%,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2.22GB/户·月。2020年、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分别为84.8%和86.2%,渗透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3个和1.4个百分点,此前2016-2019年渗透率基本稳定在80%-82%区间。从增速看,在2016-2020年移动互联网流量的5年平均增速高达109%的基数下,仍实现33.9%的较高增速;从总量看,2021年移动流量消费是2016年的23.6倍。 5G建设不断推进,新兴业务收入增速突出。5G基建规模不断扩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6万个,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完成新兴业务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4.1%。 5G用户持续提升,千兆用户数快速扩大。截至2022 年2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5G用户占比分别为53.98%、25.65%、20.37%。三大运营商 5G 用户占比持续上升,自2022年起,三大运营商不再公布4G用户数据,而是专注于拓展5G用户。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0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2%,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0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632万户。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三大运营商5G基站建设不断推进,5G应用不断积累、创新,5G流量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加速,数字流量经济发展有望超预期,维持对通信行业的“推荐”评级。 (二)月度电信运营商板块涨幅靠前 根据通信板块三级子行业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通信线缆及配套、通信终端及配件、其他通信设备、通信工程及服务、通信应用增值服务,本月(2022年03月01日-2022年03月31日)通信三级子行业板块均有所回调。进一步细分子板块方面,本月运营商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为0.11%。 (三)月度通信板块个股最高涨幅为35.26% (2022 年 03 月 01 日-2022 年 03 月 31 日)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 16.15%、1.54%和 82.31%。其中,个股涨幅分析方面,恒信东方(+35.26%)、武汉凡谷(+22.72%)、精伦电子(+12.54%)涨幅分列前三。 2 二、电信业整体运行持续向好 (一)2022年1-2月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提升 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增加,电信业务总量增长稳定。电信业务总量及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仍处于增长阶段。相比2021全年趋势,2022年1-2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速放缓,收入增速提升。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2年1-2月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625亿元,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3.4%;我国1-2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自2014年的8年来较高增长水平,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1-2月当月电信业务总量较上月下降,处于增速放缓阶段。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1-2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625亿元,同比增长3.81%,环比增速下降。 1-2月当月电信收入较上月小幅增加,每月收入平稳。1-2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同比增速提升。其中1月和2月当月电信业务收入(均值)为1293亿元,电信业务收入每月平稳,增速整体处于平缓波动上行状态。 (二)通信基建稳步推进,东部地区5G应用市场领先 5G基站建设稳步推进,固定宽带网络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2月底,5G基站建设方面,5G基站总数达150.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5%。其中,1-2月份新建5G基站8.1万个,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固定宽带网络建设方面,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2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856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9.73亿个,比上年末净增1260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94.3%提升到94.8%。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84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9万个。 东部地区5G建设和应用领先,中部地区百兆及以上接入用户渗透率小幅领先。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5G建设与应用方面,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71.9万、32.4万、36.6万、9.7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6.6%、14.8%、12.9%、14.2%,东部地区占比领先。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17270万、8925万、9696万、2499万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4.1%、23.3%、22.3%、21.3%,东部地区占比领先。固定宽带应用方面,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92.9%、94.2%、92.8%和93.4%,中部地区占比领先全国。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分别达2231万、776万、1025万、55.9万户。 (三)固定互联网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千兆用户数快速增长 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2年1-2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为387亿元,同比增长8.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5%,占比与上年同期持平,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上升。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4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93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08亿户,占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34.71%,占总用户数的93.2%,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0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632万户;光纤接入(FTTH/O)用户达5.16亿户,同比增长11.6%。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2021全年互联网宽带接入投资比上年增长40%。截至2022年2月底,建成10G PON端口841万个,已具备覆盖3亿户家庭的能力。我们认为,基础电信企业催化云网建设和部署,提升云网融合服务的能力,不断实现数据中心客户规模大幅扩张。 (四)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低增速,5G用户占比持续提升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低速增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2年1-2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1.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1.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依赖加深。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1-2月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73亿GB,同比增长20.7%,增速同比回落11.1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2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625万户。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2.22GB/户·月,同比增长12.7%,相比于2021年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高位回落,2月DOU值有所下行,同时2月是春季,也有一定影响。 移动互联网用户占逐年上升,2021年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保持稳定。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分别为84.8%和86.2%,渗透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3个和1.4个百分点,此前2016-2019年渗透率基本稳定在80%-82%区间。 移动用户数量及5G用户占比延续增长趋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5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77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3.8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05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23.3%。 月度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移动通话累计时长增速较低。2022年1-2月份,根据工信部数据,移动短信业务方面,移动短信业务量累计2799亿条,同比增长1.8%,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移动通话业务方面,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3476亿分钟,同比增长1.8%;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121亿分钟,同比下降12.8%。尽管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不断增长,移动通话总时长同比增速仍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微信电话、视频等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对传统移动通话业务造成了长期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预计将持续增加。 (五)新兴业务收入增长突出,物联网终端用户增长较快 蜂窝物联网用户增长较快,新兴业务收入增速突出。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电信新兴业务方面,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 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2022 年 1-2 月份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 508 亿元,同比增长 34.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 19.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 5.5 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124.6%和 58%,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9%。物联网用户方面,截至 2022 年 2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 14.64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6449 万户。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 3.57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824 万户。 3 三、2022 年 1-2 月三大运营商经营情况边际向好 (一)三大运营商5G业务情况发展情况各有侧重 三大运营商5G用户占比持续上升,中国移动5G用户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根据三大运营商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2月,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量9.61亿,其中5G用户总数为4.25亿,环比增长6.02%;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总量3.76亿,其中5G用户总数为2.02亿,环比增长3.10%。中国联通(截至2022年1月)移动用户总数为3.18亿,其中5G用户总数为1.60亿,环比增长3.59%。自2022年起,三大运营商不再公布4G用户数据,而是专注于拓展5G用户。截至2022年2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5G用户占比分别为53.98%、25.65%、20.37%。 (二)固定宽带业务,中国移动占四成以上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占比已超四成。根据三大运营商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2月,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总数为2.46亿,环比增长0.70%。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总数为1.72亿,环比增长0.35%。中国联通(截至2022年1月)有线宽带用户总数为0.96亿,环比增长1.09%。截止2022年1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占比分别为33.49%、47.71%、18.79%,自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数占比持续增长,从2021今年年初的45.56%增长至2022年1月份的47.71以上;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占比2021年来均呈现下滑趋势。 4 四、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上升风险;全球疫情影响及国外政策环境不确定性;5G商用推进不及预期。 插图/表格目录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 相关报告 ///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深度丨“东数西算”持续推进,光网络景气上行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丨华为业绩符合预期,转型升级力争突破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周报丨华为公布2021年年报可圈可点,5G应用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竞争热点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银河通信团队成员介绍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通信】行业月报:电信业务收入超预期,运营商板块景气向好》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4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 赵良毕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3 研究助理:赵中兴 赵良毕 通信行业分析师,通信团队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复合学科背景,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8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研究经验,5年证券从业经验,任职国泰君安期间曾获得2018/2019年(机构投资者II-财新)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三名,任职开源证券期间2020年获得Wind金牌通信分析师前五名。 赵中兴 通信行业分析师助理,爱丁堡大学理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学士。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研究工作。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