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处于短期反弹发力期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当前市场处于短期反弹发力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月30日,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央行Q1例会延续指出“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预示后续降准降息的窗口仍未关上。 近期高层频频喊话维护市场,政策底已显现,目前股市企稳进入盘整阶段,静待实际政策落地;俄乌局势反复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已经不大,市场前期已经充分反映了悲观情绪;主要跟踪全球能源价格以及通胀的传导,美联储的鹰派言论主导外围市场走势,或对A股造成情绪上影响。整体结构上,今年以稳增长政策为主基调,看好地产链的基本面和情绪面修复;中长期走均衡路线——大金融搭配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短期看成长板块反弹。 国内多地出现疫情,经济短期承压,但年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迫切性明显回升。地产等稳增长密切相关、且估值低位的板块,近期持续受资金追捧。锂电、军工、半导体等景气赛道持续低迷,场内投资风格分化明显。总体来看,目前A股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地缘冲突、国内疫情反弹等诸多利空皆有较为充分的调整。短期A股市场震荡磨底,但国内宽松政策预期较高,优质核心资产中长期仍值得关注。 虽然芯片等景气赛道持续回调,但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方向没有改变。国产替代、能源结构转型等相关行业,长期投资逻辑依然清晰,短期回调难改行业长期景气。投资方向上,可继续关注生物医药、新能源、核心科技等景气度和成长性较高板块。对于相对低估的传统行业,也可逢低关注,均衡布局。 引发本轮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反弹。展望后市,引起市场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将逐渐消散,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price-in,预计年内其他次加息对市场影响不大;俄乌冲突对市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过去,俄乌冲突预计将逐渐进入缓和与谈判阶段;国内疫情有望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对冲疫情影响,驱动市场修复。 当前市场处于短期反弹发力期,重点在于“信心恢复”与“错杀”两个领域,“信心恢复”包括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银行、建材、建筑等)和受益于疫情防控逐渐放松的餐饮、旅游、航空等困境反转板块,“错杀”包括自下而上选择近期调整较多但景气度仍然处于高位的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中期,我们关注通胀主题和景气周期独立于经济周期的板块,如上游资源品和猪周期。 新能源继续耐心等待 关于新能源趋势性的反转我们认为现在仍然需要继续等待。 新能源成长股的牛市始终是需要资金面配合的,而今年美联储基本上是确定性的连续加息,海外纳斯达克现在第一次加息很强,后面第二次加息也可以很强,但是再后面持续的加息加到最后很有可能还是会撑不住的;另外本来去年全球就是能源危机,今年俄乌战争又加剧了这种能源危机的紧张程度,虽然我们也是新能源的坚定支持者,但是在新能源和活下去之间做选择时,肯定是要先选择活下去的;现在大家重新回归旧能源,而旧能源的持续涨价超预期,又会进一步的反馈到美联储的加息确定性上,进入负向循环。因此,我们需要等,等一个旧能源加大资本开支的拐点。 另外,现在的市场环境是资金已经选择了抛弃成长板块。观察近期的盘面我们可以发现大家预期政府会推出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以房地产为首的稳增长板块持续强势;而成长板块继续被市场抛弃,凡是贴着成长标签风格的相关板块,资金一律选择先说再见,进入利好不涨而稍有利空便会无限放大的负循环。下跌市场不言底,我们的选择是耐心等待,等市场自己走出市场底,之后再重仓这个板块。 投资总结 现在整体的环境是俄乌战争影响已经逐渐消退,中概股问题也在解决,房地产问题也是边际改善,三月份的一些极端悲观因素全都出现边际好转的迹象,同时经过一整个季度的杀跌,大部分资产价格也已经趋于合理,虽然短期国内还有疫情的扰动,但是这种时候我们不妨把思维久期放的更长久一些,多想一想等疫情过去之后哪些行业会彻底受损,哪些行业会恢复如初,哪些行业反而会发展更好,在目前这种相对较差的环境里提前多做一些布局,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经历了一季度权益市场的残酷现实,再一次让大家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叫没有贝塔就没有阿尔法,最大的阿尔法从来都是来自于贝塔,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贝塔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祖国,有了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权益市场的阿尔法。因此,坚持长期做多中国,是我们始终如一的选择!当然选定方向之后的当下,同样也需要耐心等待,好好研究,积极布局。 近年来为了降低系统性风险,国家对房地产、互联网、教培、医药等行业进行针对性的政策管控,政策管控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由于上述行业在国民经济占比较大,短期影响居民消费信心。 生育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难题。2020年国内新生人口已经降至1200万人,预计低生育率将是常态。2020年中国有2.64亿60岁以上老龄人口,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状态。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大概率会突破4亿。 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下,政府针对性地提出了“房住不炒”和“医药集采”政策。2000年前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36%,截止2020年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4%,在高度城镇化和人口见顶的大背景下,2016年政府推出“房住不炒”政策,坚定降低房地产行业杠杆,挤出房地产泡沫。投资的本质是“价升量增”,基于对风险收益比的考虑,我们从2018年以来回避地产、教培、医药集采等受政策冲击的行业配置。 关于2022年的市场行情,我们认为政策放松、疫情消退、新经济加速将推动A股市场全面回暖。 我们判断2022年A股市场将呈现三大投资主线: 一、政策受损、政策管制的行业开始逐步放松,地产、教培、医药等行业迎来修复机会; 二、疫情受损行业,随着疫情的慢慢消退,旅游、酒店、机场航空等行业逐步恢复正常估值; 三、高景气赛道,也就是新经济、新能源行业众多优秀公司将百花齐放。
3月30日,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央行Q1例会延续指出“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预示后续降准降息的窗口仍未关上。 近期高层频频喊话维护市场,政策底已显现,目前股市企稳进入盘整阶段,静待实际政策落地;俄乌局势反复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已经不大,市场前期已经充分反映了悲观情绪;主要跟踪全球能源价格以及通胀的传导,美联储的鹰派言论主导外围市场走势,或对A股造成情绪上影响。整体结构上,今年以稳增长政策为主基调,看好地产链的基本面和情绪面修复;中长期走均衡路线——大金融搭配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短期看成长板块反弹。 国内多地出现疫情,经济短期承压,但年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迫切性明显回升。地产等稳增长密切相关、且估值低位的板块,近期持续受资金追捧。锂电、军工、半导体等景气赛道持续低迷,场内投资风格分化明显。总体来看,目前A股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地缘冲突、国内疫情反弹等诸多利空皆有较为充分的调整。短期A股市场震荡磨底,但国内宽松政策预期较高,优质核心资产中长期仍值得关注。 虽然芯片等景气赛道持续回调,但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方向没有改变。国产替代、能源结构转型等相关行业,长期投资逻辑依然清晰,短期回调难改行业长期景气。投资方向上,可继续关注生物医药、新能源、核心科技等景气度和成长性较高板块。对于相对低估的传统行业,也可逢低关注,均衡布局。 引发本轮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反弹。展望后市,引起市场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将逐渐消散,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price-in,预计年内其他次加息对市场影响不大;俄乌冲突对市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过去,俄乌冲突预计将逐渐进入缓和与谈判阶段;国内疫情有望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对冲疫情影响,驱动市场修复。 当前市场处于短期反弹发力期,重点在于“信心恢复”与“错杀”两个领域,“信心恢复”包括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银行、建材、建筑等)和受益于疫情防控逐渐放松的餐饮、旅游、航空等困境反转板块,“错杀”包括自下而上选择近期调整较多但景气度仍然处于高位的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中期,我们关注通胀主题和景气周期独立于经济周期的板块,如上游资源品和猪周期。 新能源继续耐心等待 关于新能源趋势性的反转我们认为现在仍然需要继续等待。 新能源成长股的牛市始终是需要资金面配合的,而今年美联储基本上是确定性的连续加息,海外纳斯达克现在第一次加息很强,后面第二次加息也可以很强,但是再后面持续的加息加到最后很有可能还是会撑不住的;另外本来去年全球就是能源危机,今年俄乌战争又加剧了这种能源危机的紧张程度,虽然我们也是新能源的坚定支持者,但是在新能源和活下去之间做选择时,肯定是要先选择活下去的;现在大家重新回归旧能源,而旧能源的持续涨价超预期,又会进一步的反馈到美联储的加息确定性上,进入负向循环。因此,我们需要等,等一个旧能源加大资本开支的拐点。 另外,现在的市场环境是资金已经选择了抛弃成长板块。观察近期的盘面我们可以发现大家预期政府会推出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以房地产为首的稳增长板块持续强势;而成长板块继续被市场抛弃,凡是贴着成长标签风格的相关板块,资金一律选择先说再见,进入利好不涨而稍有利空便会无限放大的负循环。下跌市场不言底,我们的选择是耐心等待,等市场自己走出市场底,之后再重仓这个板块。 投资总结 现在整体的环境是俄乌战争影响已经逐渐消退,中概股问题也在解决,房地产问题也是边际改善,三月份的一些极端悲观因素全都出现边际好转的迹象,同时经过一整个季度的杀跌,大部分资产价格也已经趋于合理,虽然短期国内还有疫情的扰动,但是这种时候我们不妨把思维久期放的更长久一些,多想一想等疫情过去之后哪些行业会彻底受损,哪些行业会恢复如初,哪些行业反而会发展更好,在目前这种相对较差的环境里提前多做一些布局,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经历了一季度权益市场的残酷现实,再一次让大家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叫没有贝塔就没有阿尔法,最大的阿尔法从来都是来自于贝塔,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贝塔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祖国,有了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权益市场的阿尔法。因此,坚持长期做多中国,是我们始终如一的选择!当然选定方向之后的当下,同样也需要耐心等待,好好研究,积极布局。 近年来为了降低系统性风险,国家对房地产、互联网、教培、医药等行业进行针对性的政策管控,政策管控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由于上述行业在国民经济占比较大,短期影响居民消费信心。 生育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难题。2020年国内新生人口已经降至1200万人,预计低生育率将是常态。2020年中国有2.64亿60岁以上老龄人口,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状态。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大概率会突破4亿。 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下,政府针对性地提出了“房住不炒”和“医药集采”政策。2000年前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36%,截止2020年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4%,在高度城镇化和人口见顶的大背景下,2016年政府推出“房住不炒”政策,坚定降低房地产行业杠杆,挤出房地产泡沫。投资的本质是“价升量增”,基于对风险收益比的考虑,我们从2018年以来回避地产、教培、医药集采等受政策冲击的行业配置。 关于2022年的市场行情,我们认为政策放松、疫情消退、新经济加速将推动A股市场全面回暖。 我们判断2022年A股市场将呈现三大投资主线: 一、政策受损、政策管制的行业开始逐步放松,地产、教培、医药等行业迎来修复机会; 二、疫情受损行业,随着疫情的慢慢消退,旅游、酒店、机场航空等行业逐步恢复正常估值; 三、高景气赛道,也就是新经济、新能源行业众多优秀公司将百花齐放。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