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食饮 | 行业周报:情绪拐点显现,白酒Q1开门红可期(附一季报前瞻)20220406】
(以下内容从国海证券《【国海食饮 | 行业周报:情绪拐点显现,白酒Q1开门红可期(附一季报前瞻)2022040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04月06日发布的报告《行业周报:情绪拐点显现,白酒Q1开门红可期(附一季报前瞻)》,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1、本周外资转向流入,悲观情绪缓解,板块反弹。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2.90%,跑赢上证综指(+2.19%)0.71个百分点。本周导致板块前期大跌的两个因素出现了拐点:首先是资金层面,本周食品饮料板块北向资金自2月18日以来首次净流入35.3亿元(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白酒净流入29.8亿元,核心龙头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分别净流入16.1、4.4、2.6、2.5亿元。其次,疫情方面,本周上海已经进入封城管控阶段,虽然感染人数还在上升期,但是各项严格管控措施的落地和全国医疗救援队伍的驰援强化了尽快结束疫情的信心。细分来看,本周各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白酒、预加工食品、肉制品领涨,涨幅分别为6.99%、3.82%、3.47%。个股方面,本周青海春天领涨(+25.85%),后依次为双汇发展(+10.22%)、洽洽食品(+7.63%)、伊力特(+6.54%)、*ST西发(+6.33%)等。 我们此前强调,近期白酒板块短期已基本调整出弹性空间,行业基本面稳健,看好板块整体性的修复机会。2022年行业大概率仍是结构性行情,建议从基本面、估值和预期等角度优选个股,继续看好高端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区域次高端龙头(如今世缘、洋河股份、口子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 2、2022年一季报前瞻: (1)白酒: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可期。2022年白酒龙头春节旺季表现符合预期:1)从价格带看,2021年春节需求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终端动销分化,各价格带消费向头部集中;其中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最为出色。2)从区域看,受疫情影响较小+人口流入较大的省份最受益,徽酒和苏酒龙头终端动销旺盛。3)从实际回款情况看,各龙头基本完成旺季回款任务。此外,3、4月份为白酒销售淡季,疫情对酒企短期业绩影响有限。综合考虑旺季表现、回款完成度、疫情影响等因素,我们预计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均有保障,目前贵州茅台、今世缘、山西汾酒、酒鬼酒等分别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或1-2月经营数据预告,公告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2)大众品:需求成本双重压力叠加高基数,多数企业一季度业绩预计承压。大众品Q1面临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成本持续上涨两大困境。其中疫情发酵导致多方面影响:1)餐饮、出行、运动等消费场景消失;2)多地物流管控趋严,多地电商快递受限;3)需求疲软,消费意愿降低。另外,今年春节较早,部分公司业绩确认在去年Q4,去年Q1大众品公司业绩基数普遍较高,2022Q1预计多有承压。伊利股份春节表现强劲,1-2月经营数据奠定Q1业绩稳健增长的基础,3月份短期受疫情影响有限。洽洽食品过年期间动销良好,但因春节错位,Q1基数较高,预计收入增速高个位数,提价效应下利润快于收入端。百润股份受消费需求疲软,渠道价格体系调整,电商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预计Q1收入利润增速均在15%左右。安琪酵母去年业绩高基数,叠加糖蜜成本处于高位,预计收入利润分别为10%/-18%。调味品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Q1收入受疫情扰动,尽管有提价因素,但餐饮渠道需求疲弱,成本仍高增,业绩预计承压。速冻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同样面临业绩高基数,同时B端受疫情影响备货积极性不高,C端需求高但物流受阻,预计收入利润表现均较弱。双汇发展肉制品吨利预计保持高位,冻肉减值减少,预计将在2季度开始显现利润弹性。 3、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整体来看白酒行业稳健向好的趋势不变,次高端逻辑持续兑现;大众品提价带来板块业绩边际改善,长期看市场份额预计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估值回落后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基于此我们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 白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今世缘、洋河股份、口子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五粮液、伊力特、水井坊、迎驾贡酒、金徽酒等。 大众品: 安琪酵母、伊利股份、百润股份、安井食品、立高食品、海天味业、重庆啤酒等。 短期推荐:贵州茅台、伊力特、预制菜板块等。 4、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餐饮渠道恢复低于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消费升级速度受阻;3)行业政策变化导致竞争加剧;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5)重点关注公司业绩或不及预期;6)食品安全事件等。 一、2022年一季度业绩前瞻 1.1、 白酒: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可期 2022年白酒行业在春节旺季的表现符合预期,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从价格带看,2021年春节白酒行业需求端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终端动销分化,各价格带消费向头部集中。其中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最为出色;高端酒终端动销较去年同期表现相对平淡,但需求仍然刚性;三线次高端品牌整体表现弱于去年。从区域看,受疫情影响比较小+人口流入较大的省份最受益,徽酒和苏酒龙头终端动销旺盛。 酒企回款目标基本完成,行业进入淡季疫情影响有限,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有保障,行业基本面依然稳健。从实际回款情况看,各龙头基本完成旺季回款任务,高端酒+徽酒、苏酒表现最好,三线次高端如舍得、酒鬼等留有余力。此外,3、4月份为白酒销售淡季,收入占全年比重较低,疫情对酒企收入端的影响有限。综合考虑春节旺季表现、回款完成情况、疫情影响等因素,我们预计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均有保障,目前贵州茅台、今世缘、山西汾酒、酒鬼酒等酒企分别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或1-2月经营数据预告,公告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1)贵州茅台:公司已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公告,一季度公司产品销售势头向好,市场呈现旺销态势,顺利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实现归母净利1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2)五粮液:公司一季度回款目标基本完成,春节期间部分地区发货比例较初期目标降低,公司主动调整剩下部分留到春节后。高基数影响下,预计公司终端动销较去年同期增速放缓。目前普五批价约965元,库存消化至合理水平。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12%/13%。 3)泸州老窖:公司自2021年11月初开始备战开门红,并顺利完成旺季目标。终端动销看,除河南、天津等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区域,其他市场均实现稳健增长。当前国窖批价稳定在910-930元,库存相对良性。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3%/26%。 4)山西汾酒:整体来看公司市场动销良好,当前玻汾继续限制配额,青花20/复兴版批价坚挺;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产品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公司此前公布1-2月经营数据,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以上(同比增速超过50%以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35%/50%。 5)洋河股份:2022年公司开门红回款目标同比增加,预计春节旺季回款比例占全年比重过半。整体来看,公司终端动销同比均有增长,核心单品批价稳中,春节过后库存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在复苏势头下2022Q1公司营业收入增速约为22%;一季度利润受中银证券非经常损益影响较小,预计2022Q1利润增速约为23%。 6)今世缘:公司已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一季度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较好。预计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左右)。 7)古井贡酒:2022年春节期间古井安徽市场销售超预期,部分地区出现断货,次高端继续引领结构升级,顺利完成春节目标。整体来看,古20已逐渐成为安徽500+元价格带的“硬通货”,提价基本不影响销量,终端成交价基本在600元以上。受益于乡镇的消费升级,古5和献礼均表现出色。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5%/28%。 8)口子窖:受益省内消费旺销,春节销售表现超预期,合肥、芜湖以及皖北等区域节前增长较好,整体反馈较为乐观。由于公司去年一季度调整经销商和稳价格导致回款集中在节前,基数低,叠加低库存,预计节后回款仍会贡献弹性。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0%/23%。 9)舍得酒业:春节期间公司回款节奏良好,核心市场东北、山东等市场表现稳健;当前核心市场渠道及终端库存合理。公司仍受益于招商铺货式增长的爆发期,考虑到2021年四季度有所留力,预计2022年一季度仍将保持高弹性增长,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0%/75%。 10)水井坊:2022财年公司顺利完成开门红,春节期间表现稳健。高端销售公司未来将继续开拓经销商,进行全国化布局,期待产品结构继续升级。考虑到公司往年一季度收入和净利率表现,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7%/27%。 11)酒鬼酒:公司发布2022年1-2月份经营数据公告,2022年公司继续深度全国化策略,推进全国优商布局,强化圈层营销,实现了1到2月经营情况的超额达成。2022年1-2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0%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0%左右)。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5%/90%。 12)金徽酒:一季度疫情对公司核心区域市场影响程度较小,1-2月销售情况向好,3月保持正常发货节奏;春节期间公司星级系列表现出色,中低档产品消费偏刚性,淡旺季差异较小。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35%/49%。 13)伊力特: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1月公司回款、发货和动销受到一定影响,2、3月份缓慢复苏。自4月份开始,新疆旅游旺季即将到来,销售有望加速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10%。 1.2、 大众品:需求成本双重压力叠加高基数,多数企业一季度业绩承压 大众品Q1面临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成本持续上涨两大困境。其中疫情发酵导致多方面影响:1)餐饮、出行、运动等消费场景消失;2)多地物流管控趋严,多地电商快递受限;3)需求疲软,消费意愿降低。另外,今年春节较早,部分公司业绩确认在去年Q4,去年Q1大众品公司业绩基数普遍较高,2022Q1预计多有承压。 调味品行业在Q1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端压力较大。利润端来看,提价效应将逐步体现,但主要成本大豆、豆粕、油脂等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判断调味品企业Q1业绩依旧承压,预计利润表现弱于收入端。 1)安琪酵母:一季度提价效应将逐步体现,但去年基数较高,预计一季度收入增长10%左右。春节后糖蜜成本等各项成本继续上涨,高毛利率的小包装产品的占比和去年同期也不具备可比性,利润端压力较大。 2)海天味业:Q1餐饮需求受到疫情多地反复的影响,C端发力弥补部分餐饮端的下滑,提价传导顺利,预计Q1收入增长5%,利润受到原材料成本仍旧高位的影响,依靠内部持续降本增效抵御,预计利润增长2%。 3)中炬高新:公司C端占比较大,C端需求逐渐改善,但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且成本还在高位,提价逐步传导,预计对成本上涨的抵御能力有限。预计一季度收入增长5%,利润持平。 4)涪陵榨菜:公司2021年Q4提价后渠道备货较积极,预计部分收入体现在2021年Q4,但3月以来疫情居家消费对下饭菜需求增加,叠加公司新品推出,地推力度增加,预计短期销量表现较好。但考虑到去年业绩基数较高,且仍然部分采用高价青菜头,预计收入增长2%。利润持平。 速冻食品收入端疫情反复对餐饮消费的影响较大,B端渠道备货积极性不强。虽然疫情对C端居家消费有促进作用,但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物流受阻,更多消化一批或终端库存。补货催化因素或将更多体现在Q2。利润端,油脂、大豆蛋白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预计提价不能完全应对成本上涨压力,利润端表现较弱。 1)安井食品:公司餐饮端受疫情影响较重,C端虽然有居家消费催化,但受到物流等因素影响,预计Q1表现不明显,考虑到去年Q1基数较高,且今年原材料成本仍旧维持高位,预计Q1并表后收入增长12%,利润下滑14%。 2)立高食品:公司河南工厂产能逐步释放,解决部分产能受限问题,但公司主要的烘焙门店终端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Q1收入预计增长20%。今年油脂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公司部分产品提价的贡献有限,预计利润端压力较大。但由于高毛利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预计Q1利润下滑6%,若加回股权激励费用,预计利润增长12%。 乳制品:伊利股份:公司1-2月份营收/利润分别增速超15%/20%,其中常温白奶同+12.6%,奶粉1至2月份销售收入同+30%以上。3月份受到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和部分渠道终端销售受阻,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13%/15%。 预调酒:百润股份:预调酒收入受消费需求疲软,渠道价格体系调整,电商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预计Q1收入利润增速均在15%左右。 休闲食品:1)洽洽食品:2022Q1与2021Q4合计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预计实现高双位数增长,但因春节错位因素,去年Q1基数较高,预计Q1收入端增长8%左右,利润受益提价效应,增速预计快于收入端。2)绝味食品:1-2月同店恢复良好,实现双位数增长,3月疫情影响门店经营,出行受阻情况下,高势能交通枢纽门店预计受损严重,整体Q1预计增速9%左右,利润端门店租金、员工费用能开支难以被覆盖,预计短期有明显下滑。 软饮料:东鹏饮料:今年春节较早,公司提前半月进入新经营年度,但疫情影响运动出行等消费场景,预计收入增长放缓至20%左右,主要包材PET价格去年以来持续上涨,预计影响毛利率表现,利润端慢于收入端。 啤酒:1)青岛啤酒:据渠道反馈,预计公司2022年1-2月销量表现超预期,但3月公司核心市场(如山东等地)受疫情影响,销量有一定程度下滑,预计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去年持平或略有下滑。同时,公司产品结构升级趋势不改,去年产品提价的影响逐步落地,预计吨价同比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10%。 2)重庆啤酒:据渠道反馈,公司2022年1-2月销量符合预期,3月受疫情影响单月销量预计略有下滑,乌苏继续保持高增,预计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仍有双位数以上增长。同时,乌苏(疆外)等产品2月份的提价预计主要在二季度在报表端反馈,2022Q1对吨价的直接贡献有限。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6%/17%。 二、上周行业回顾 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2.90%,跑赢上证综指(+2.19%)0.71个百分点。细分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白酒、预加工食品、肉制品领涨,涨幅分别为6.99%、3.82%、3.47%。个股方面,青海春天领涨,涨幅达25.85%,后依次为双汇发展(+10.22%)、洽洽食品(+7.63%)、伊力特(+6.54%)、*ST西发(+6.33%)。 三、高端酒价格跟踪数据 贵州茅台:飞天茅台整箱/散瓶批价2830/2640元,环比前一周分别+30/+120元。近期飞天茅台批价持续回落,符合我们此前判断。茅台批价本质是供需问题,茅台酒消费、投资、收藏需求强劲,终端动销供不应求是批价持续攀升的核心原因。飞天茅台批价早在2021年初开箱政策之前就涨到约2800元左右(箱茅),这成为上一轮飞天的供需平衡点,且2020年Q4箱茅批价始终徘徊在2800左右。随着2021年初拆箱销售政策的出台,整箱价格一路走高,在2021年7月一度冲上3800元左右;而2021年下半年随着旺季来临公司加大中秋发货、座谈会影响渠道和黄牛出货、拆箱政策边际逐渐放松等影响,茅台批价趋势回落,2022年春节回到2800元左右水平。我们认为,茅台酒的需求一直较为平稳,前期价格暴涨主因2021年上半年发货量少(公司及省内发货量均少),而茅台酒的送礼、收藏、投资等需求主要集中于原箱上,所以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失真。而整箱回归后,散瓶与整箱之间的差价将继续缩小,当前处于行业淡季,随2022年继续增量,飞天批价回落至合理位置是正常现象,预计中长期量价平衡点在2500元左右水平,经过前期调整本周普茅批价企稳。 茅台收入目标增速提高,“i茅台”上线成为营销改革又一块重要拼图。上周茅台发布2021年年报,其中指出2022年总营收增速15%的目标,相比前两年10%左右的增速提升显著。且我们考察茅台给出收入增速指引以来的十年内,实际增速基本均高于目标增速,因此2022年是业绩加速年,看好公司前期积攒的红利在今年兑现。“i茅台”APP于3月31日正式上线,目前投放珍品茅台、虎年生肖茅台和茅台1935等产品(尚未投放普飞,目前通过接入第三方平台提供普飞购买渠道)。上线五日总计超3000万人次预约申购,合计投放近13万瓶。贵州茅台丁雄军董事长今年2月在茅台集团2022年市场工作会上指出,茅台市场环境正面临新趋势、新群体、新场景、新零售、新产品“五个新”的变化,并提出了“五合营销法”,包括数字融合。“i茅台”电商平台作为数字渠道的重要一环,给消费者提供了直通购酒的平台,承担改革市场化突破口的角色,未来公司的增量供应和价格管理预计也会借此平台进行调整布局。 五粮液:八代普五批价965元,环比持平。春节期间各地加大发货,批价略有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近期批价相对稳定。据21世纪经济报反馈,2022年第八代五粮液综合出厂价从889元提升为969元,增幅近9%;本次提价短期或将带来渠道压力,但成本提升至969元后将倒逼批价上行,也为后续的量价操作留下空间。 END 重要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04月06日发布的报告《行业周报:情绪拐点显现,白酒Q1开门红可期(附一季报前瞻)》,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1、本周外资转向流入,悲观情绪缓解,板块反弹。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2.90%,跑赢上证综指(+2.19%)0.71个百分点。本周导致板块前期大跌的两个因素出现了拐点:首先是资金层面,本周食品饮料板块北向资金自2月18日以来首次净流入35.3亿元(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白酒净流入29.8亿元,核心龙头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分别净流入16.1、4.4、2.6、2.5亿元。其次,疫情方面,本周上海已经进入封城管控阶段,虽然感染人数还在上升期,但是各项严格管控措施的落地和全国医疗救援队伍的驰援强化了尽快结束疫情的信心。细分来看,本周各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白酒、预加工食品、肉制品领涨,涨幅分别为6.99%、3.82%、3.47%。个股方面,本周青海春天领涨(+25.85%),后依次为双汇发展(+10.22%)、洽洽食品(+7.63%)、伊力特(+6.54%)、*ST西发(+6.33%)等。 我们此前强调,近期白酒板块短期已基本调整出弹性空间,行业基本面稳健,看好板块整体性的修复机会。2022年行业大概率仍是结构性行情,建议从基本面、估值和预期等角度优选个股,继续看好高端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区域次高端龙头(如今世缘、洋河股份、口子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 2、2022年一季报前瞻: (1)白酒: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可期。2022年白酒龙头春节旺季表现符合预期:1)从价格带看,2021年春节需求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终端动销分化,各价格带消费向头部集中;其中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最为出色。2)从区域看,受疫情影响较小+人口流入较大的省份最受益,徽酒和苏酒龙头终端动销旺盛。3)从实际回款情况看,各龙头基本完成旺季回款任务。此外,3、4月份为白酒销售淡季,疫情对酒企短期业绩影响有限。综合考虑旺季表现、回款完成度、疫情影响等因素,我们预计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均有保障,目前贵州茅台、今世缘、山西汾酒、酒鬼酒等分别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或1-2月经营数据预告,公告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2)大众品:需求成本双重压力叠加高基数,多数企业一季度业绩预计承压。大众品Q1面临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成本持续上涨两大困境。其中疫情发酵导致多方面影响:1)餐饮、出行、运动等消费场景消失;2)多地物流管控趋严,多地电商快递受限;3)需求疲软,消费意愿降低。另外,今年春节较早,部分公司业绩确认在去年Q4,去年Q1大众品公司业绩基数普遍较高,2022Q1预计多有承压。伊利股份春节表现强劲,1-2月经营数据奠定Q1业绩稳健增长的基础,3月份短期受疫情影响有限。洽洽食品过年期间动销良好,但因春节错位,Q1基数较高,预计收入增速高个位数,提价效应下利润快于收入端。百润股份受消费需求疲软,渠道价格体系调整,电商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预计Q1收入利润增速均在15%左右。安琪酵母去年业绩高基数,叠加糖蜜成本处于高位,预计收入利润分别为10%/-18%。调味品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Q1收入受疫情扰动,尽管有提价因素,但餐饮渠道需求疲弱,成本仍高增,业绩预计承压。速冻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同样面临业绩高基数,同时B端受疫情影响备货积极性不高,C端需求高但物流受阻,预计收入利润表现均较弱。双汇发展肉制品吨利预计保持高位,冻肉减值减少,预计将在2季度开始显现利润弹性。 3、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整体来看白酒行业稳健向好的趋势不变,次高端逻辑持续兑现;大众品提价带来板块业绩边际改善,长期看市场份额预计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估值回落后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基于此我们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 白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今世缘、洋河股份、口子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五粮液、伊力特、水井坊、迎驾贡酒、金徽酒等。 大众品: 安琪酵母、伊利股份、百润股份、安井食品、立高食品、海天味业、重庆啤酒等。 短期推荐:贵州茅台、伊力特、预制菜板块等。 4、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餐饮渠道恢复低于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消费升级速度受阻;3)行业政策变化导致竞争加剧;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5)重点关注公司业绩或不及预期;6)食品安全事件等。 一、2022年一季度业绩前瞻 1.1、 白酒: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可期 2022年白酒行业在春节旺季的表现符合预期,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强势。从价格带看,2021年春节白酒行业需求端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终端动销分化,各价格带消费向头部集中。其中区域次高端龙头表现最为出色;高端酒终端动销较去年同期表现相对平淡,但需求仍然刚性;三线次高端品牌整体表现弱于去年。从区域看,受疫情影响比较小+人口流入较大的省份最受益,徽酒和苏酒龙头终端动销旺盛。 酒企回款目标基本完成,行业进入淡季疫情影响有限,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有保障,行业基本面依然稳健。从实际回款情况看,各龙头基本完成旺季回款任务,高端酒+徽酒、苏酒表现最好,三线次高端如舍得、酒鬼等留有余力。此外,3、4月份为白酒销售淡季,收入占全年比重较低,疫情对酒企收入端的影响有限。综合考虑春节旺季表现、回款完成情况、疫情影响等因素,我们预计龙头酒企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均有保障,目前贵州茅台、今世缘、山西汾酒、酒鬼酒等酒企分别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或1-2月经营数据预告,公告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1)贵州茅台:公司已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公告,一季度公司产品销售势头向好,市场呈现旺销态势,顺利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实现归母净利1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2)五粮液:公司一季度回款目标基本完成,春节期间部分地区发货比例较初期目标降低,公司主动调整剩下部分留到春节后。高基数影响下,预计公司终端动销较去年同期增速放缓。目前普五批价约965元,库存消化至合理水平。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12%/13%。 3)泸州老窖:公司自2021年11月初开始备战开门红,并顺利完成旺季目标。终端动销看,除河南、天津等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区域,其他市场均实现稳健增长。当前国窖批价稳定在910-930元,库存相对良性。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3%/26%。 4)山西汾酒:整体来看公司市场动销良好,当前玻汾继续限制配额,青花20/复兴版批价坚挺;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产品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公司此前公布1-2月经营数据,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以上(同比增速超过50%以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35%/50%。 5)洋河股份:2022年公司开门红回款目标同比增加,预计春节旺季回款比例占全年比重过半。整体来看,公司终端动销同比均有增长,核心单品批价稳中,春节过后库存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在复苏势头下2022Q1公司营业收入增速约为22%;一季度利润受中银证券非经常损益影响较小,预计2022Q1利润增速约为23%。 6)今世缘:公司已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一季度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较好。预计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左右)。 7)古井贡酒:2022年春节期间古井安徽市场销售超预期,部分地区出现断货,次高端继续引领结构升级,顺利完成春节目标。整体来看,古20已逐渐成为安徽500+元价格带的“硬通货”,提价基本不影响销量,终端成交价基本在600元以上。受益于乡镇的消费升级,古5和献礼均表现出色。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5%/28%。 8)口子窖:受益省内消费旺销,春节销售表现超预期,合肥、芜湖以及皖北等区域节前增长较好,整体反馈较为乐观。由于公司去年一季度调整经销商和稳价格导致回款集中在节前,基数低,叠加低库存,预计节后回款仍会贡献弹性。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20%/23%。 9)舍得酒业:春节期间公司回款节奏良好,核心市场东北、山东等市场表现稳健;当前核心市场渠道及终端库存合理。公司仍受益于招商铺货式增长的爆发期,考虑到2021年四季度有所留力,预计2022年一季度仍将保持高弹性增长,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0%/75%。 10)水井坊:2022财年公司顺利完成开门红,春节期间表现稳健。高端销售公司未来将继续开拓经销商,进行全国化布局,期待产品结构继续升级。考虑到公司往年一季度收入和净利率表现,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7%/27%。 11)酒鬼酒:公司发布2022年1-2月份经营数据公告,2022年公司继续深度全国化策略,推进全国优商布局,强化圈层营销,实现了1到2月经营情况的超额达成。2022年1-2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0%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0%左右)。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5%/90%。 12)金徽酒:一季度疫情对公司核心区域市场影响程度较小,1-2月销售情况向好,3月保持正常发货节奏;春节期间公司星级系列表现出色,中低档产品消费偏刚性,淡旺季差异较小。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35%/49%。 13)伊力特: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1月公司回款、发货和动销受到一定影响,2、3月份缓慢复苏。自4月份开始,新疆旅游旺季即将到来,销售有望加速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10%。 1.2、 大众品:需求成本双重压力叠加高基数,多数企业一季度业绩承压 大众品Q1面临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成本持续上涨两大困境。其中疫情发酵导致多方面影响:1)餐饮、出行、运动等消费场景消失;2)多地物流管控趋严,多地电商快递受限;3)需求疲软,消费意愿降低。另外,今年春节较早,部分公司业绩确认在去年Q4,去年Q1大众品公司业绩基数普遍较高,2022Q1预计多有承压。 调味品行业在Q1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端压力较大。利润端来看,提价效应将逐步体现,但主要成本大豆、豆粕、油脂等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判断调味品企业Q1业绩依旧承压,预计利润表现弱于收入端。 1)安琪酵母:一季度提价效应将逐步体现,但去年基数较高,预计一季度收入增长10%左右。春节后糖蜜成本等各项成本继续上涨,高毛利率的小包装产品的占比和去年同期也不具备可比性,利润端压力较大。 2)海天味业:Q1餐饮需求受到疫情多地反复的影响,C端发力弥补部分餐饮端的下滑,提价传导顺利,预计Q1收入增长5%,利润受到原材料成本仍旧高位的影响,依靠内部持续降本增效抵御,预计利润增长2%。 3)中炬高新:公司C端占比较大,C端需求逐渐改善,但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且成本还在高位,提价逐步传导,预计对成本上涨的抵御能力有限。预计一季度收入增长5%,利润持平。 4)涪陵榨菜:公司2021年Q4提价后渠道备货较积极,预计部分收入体现在2021年Q4,但3月以来疫情居家消费对下饭菜需求增加,叠加公司新品推出,地推力度增加,预计短期销量表现较好。但考虑到去年业绩基数较高,且仍然部分采用高价青菜头,预计收入增长2%。利润持平。 速冻食品收入端疫情反复对餐饮消费的影响较大,B端渠道备货积极性不强。虽然疫情对C端居家消费有促进作用,但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物流受阻,更多消化一批或终端库存。补货催化因素或将更多体现在Q2。利润端,油脂、大豆蛋白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预计提价不能完全应对成本上涨压力,利润端表现较弱。 1)安井食品:公司餐饮端受疫情影响较重,C端虽然有居家消费催化,但受到物流等因素影响,预计Q1表现不明显,考虑到去年Q1基数较高,且今年原材料成本仍旧维持高位,预计Q1并表后收入增长12%,利润下滑14%。 2)立高食品:公司河南工厂产能逐步释放,解决部分产能受限问题,但公司主要的烘焙门店终端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Q1收入预计增长20%。今年油脂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公司部分产品提价的贡献有限,预计利润端压力较大。但由于高毛利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预计Q1利润下滑6%,若加回股权激励费用,预计利润增长12%。 乳制品:伊利股份:公司1-2月份营收/利润分别增速超15%/20%,其中常温白奶同+12.6%,奶粉1至2月份销售收入同+30%以上。3月份受到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和部分渠道终端销售受阻,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约为13%/15%。 预调酒:百润股份:预调酒收入受消费需求疲软,渠道价格体系调整,电商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预计Q1收入利润增速均在15%左右。 休闲食品:1)洽洽食品:2022Q1与2021Q4合计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预计实现高双位数增长,但因春节错位因素,去年Q1基数较高,预计Q1收入端增长8%左右,利润受益提价效应,增速预计快于收入端。2)绝味食品:1-2月同店恢复良好,实现双位数增长,3月疫情影响门店经营,出行受阻情况下,高势能交通枢纽门店预计受损严重,整体Q1预计增速9%左右,利润端门店租金、员工费用能开支难以被覆盖,预计短期有明显下滑。 软饮料:东鹏饮料:今年春节较早,公司提前半月进入新经营年度,但疫情影响运动出行等消费场景,预计收入增长放缓至20%左右,主要包材PET价格去年以来持续上涨,预计影响毛利率表现,利润端慢于收入端。 啤酒:1)青岛啤酒:据渠道反馈,预计公司2022年1-2月销量表现超预期,但3月公司核心市场(如山东等地)受疫情影响,销量有一定程度下滑,预计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去年持平或略有下滑。同时,公司产品结构升级趋势不改,去年产品提价的影响逐步落地,预计吨价同比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10%。 2)重庆啤酒:据渠道反馈,公司2022年1-2月销量符合预期,3月受疫情影响单月销量预计略有下滑,乌苏继续保持高增,预计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仍有双位数以上增长。同时,乌苏(疆外)等产品2月份的提价预计主要在二季度在报表端反馈,2022Q1对吨价的直接贡献有限。我们预计公司2022Q1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6%/17%。 二、上周行业回顾 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2.90%,跑赢上证综指(+2.19%)0.71个百分点。细分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白酒、预加工食品、肉制品领涨,涨幅分别为6.99%、3.82%、3.47%。个股方面,青海春天领涨,涨幅达25.85%,后依次为双汇发展(+10.22%)、洽洽食品(+7.63%)、伊力特(+6.54%)、*ST西发(+6.33%)。 三、高端酒价格跟踪数据 贵州茅台:飞天茅台整箱/散瓶批价2830/2640元,环比前一周分别+30/+120元。近期飞天茅台批价持续回落,符合我们此前判断。茅台批价本质是供需问题,茅台酒消费、投资、收藏需求强劲,终端动销供不应求是批价持续攀升的核心原因。飞天茅台批价早在2021年初开箱政策之前就涨到约2800元左右(箱茅),这成为上一轮飞天的供需平衡点,且2020年Q4箱茅批价始终徘徊在2800左右。随着2021年初拆箱销售政策的出台,整箱价格一路走高,在2021年7月一度冲上3800元左右;而2021年下半年随着旺季来临公司加大中秋发货、座谈会影响渠道和黄牛出货、拆箱政策边际逐渐放松等影响,茅台批价趋势回落,2022年春节回到2800元左右水平。我们认为,茅台酒的需求一直较为平稳,前期价格暴涨主因2021年上半年发货量少(公司及省内发货量均少),而茅台酒的送礼、收藏、投资等需求主要集中于原箱上,所以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失真。而整箱回归后,散瓶与整箱之间的差价将继续缩小,当前处于行业淡季,随2022年继续增量,飞天批价回落至合理位置是正常现象,预计中长期量价平衡点在2500元左右水平,经过前期调整本周普茅批价企稳。 茅台收入目标增速提高,“i茅台”上线成为营销改革又一块重要拼图。上周茅台发布2021年年报,其中指出2022年总营收增速15%的目标,相比前两年10%左右的增速提升显著。且我们考察茅台给出收入增速指引以来的十年内,实际增速基本均高于目标增速,因此2022年是业绩加速年,看好公司前期积攒的红利在今年兑现。“i茅台”APP于3月31日正式上线,目前投放珍品茅台、虎年生肖茅台和茅台1935等产品(尚未投放普飞,目前通过接入第三方平台提供普飞购买渠道)。上线五日总计超3000万人次预约申购,合计投放近13万瓶。贵州茅台丁雄军董事长今年2月在茅台集团2022年市场工作会上指出,茅台市场环境正面临新趋势、新群体、新场景、新零售、新产品“五个新”的变化,并提出了“五合营销法”,包括数字融合。“i茅台”电商平台作为数字渠道的重要一环,给消费者提供了直通购酒的平台,承担改革市场化突破口的角色,未来公司的增量供应和价格管理预计也会借此平台进行调整布局。 五粮液:八代普五批价965元,环比持平。春节期间各地加大发货,批价略有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近期批价相对稳定。据21世纪经济报反馈,2022年第八代五粮液综合出厂价从889元提升为969元,增幅近9%;本次提价短期或将带来渠道压力,但成本提升至969元后将倒逼批价上行,也为后续的量价操作留下空间。 END 重要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