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食饮|最新】大众品成本压力:应对与展望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食饮|最新】大众品成本压力:应对与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报告摘要 成本展望:相较前次预判,包材、大豆价格或将超预期上行。我们在去年12月的专题报告《大众品:成本压力往何处去?》中对主要包材及原材料价格进行分析展望,考虑近期国际局势及天气变化,我们对部分价格预判进行更新。 1)国际冲突扰动,铝、PET等包材涨幅或将超预期。国际冲突加剧致原油价格于高位呈现韧劲,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抬升,故全球定价且俄罗斯为重要出口国的铝材、原油产业链的PET,Q1同比涨幅均超过30%。考虑国内需求仍显疲软且国际冲突扰动有望收敛,中性预期铝、PET价格于Q2高位震荡,下半年有望见顶回落,但全年均价较前期预期将有所抬升。 2)南美干旱致大豆减产,大豆、豆粕等价格预期上行,对原奶价格亦将形成一定支撑。年底以来拉尼娜现象致主产区南美天气干旱,2021/2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期下行,支撑进口大豆及豆粕价格自12月以来持续上涨,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均近20%,且3月加速上行,豆粕单月涨幅约40%。虽然抛储等因素对国内大豆价格涨幅有所压制,但预计全年价格仍将跟随国际市场而维持高位震荡,而豆粕价格上行亦将对原奶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预计奶价全年相对平稳。 企业应对:普遍积极调整,原材料已不同程度锁价,包材则多为灵活采购。从代表性大众品公司看,企业普遍针对全年成本上行做调整应对,除Q4已提价传导外,也积极采取囤货/锁价、套保或节约原料等举措。原材料方面,单一原材料占比高的子行业,如啤酒、榨菜、酵母、瓜子等,均已对全年进行锁价或大规模囤货(除酵母完成采购70%外,以上龙头基本覆盖全年);而其余原材料相对多元的子行业,则普遍囤货1-3个月,并配合以加强采购管理、内部提效等措施。包材方面,工业品供给及价格调整灵活,价格至高位判断难度增加,且除啤酒、软饮料外的子行业包材占比相对较低,故企业普遍随买随用为主。(代表性企业应对举措梳理可参阅后文图表)。 在此背景下,预计较前期预期,全年各子行业成本压力仍将有所加大。具体看: 乳业、榨菜及瓜子的增量压力有限:乳业原奶价格预计平稳,而榨菜、洽洽原材料成本相对单一且前期囤货充分,故边际成本压力较小。 调味品及其他食品板块压力加大,但整体可控:大豆、白糖、味精和包材等核心原料继续上涨,调味品板块考虑提价体现和企业提效对冲,预计全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pct以内,且醋成本压力小于酱油。其他食品中,绝味因鸭副价格上行,考虑提价后预计全年面临1.5pcts压力;速冻食品中猪肉占比高的企业成本压力较小,而米面制品为主的企业普遍压力上行,综合预计同比下降1.5-2pcts左右;酵母糖蜜尚未采购完毕,糖蜜及其他原材料成本继续上行或致压力加大,考虑提价后全年毛利率或略有下行。 啤酒、软饮料板块毛利率压力或将明显加大:啤酒、软饮料板块因包材成本占比较高而受损明显,但啤酒在提价传导、结构优化下,预计全年毛利率有望同比微增、弹性较前期预期有所收敛,而软饮料龙头22年或将面临3-5pcts的毛利率压力。 节奏预判:中性预计Q2成本压力加大,下半年起逐步减轻。考虑包材及主要原材料价格Q2仍将于高位震荡、下半年有望逐步下行,且大豆、白砂糖等农产品均将于9-10月迎来新的收获季,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故我们中性预计企业成本压力于Q2仍将进一步放大,下半年起则有望逐步减轻。 投资策略:当下优选抗通胀,战略布局龙头竞争力,首推伊利。整体消费需求仍在底部,而成本上涨超预期,使得当下抗通胀标的更显稀缺,建议成本压力趋缓或提价传导顺利的标的作为短期首选,而若以1-2年维度看,当前大众品龙头竞争力带来的价值空间已充分显现。 短期首选抗通胀标的,首推伊利,推荐榨菜和洽洽。乳业白奶需求超预期,而成本压力趋缓,龙头伊利一季度高增已基本确立,且白奶领跑常温、奶粉高增势能开启,夯实盈利提升确定性,当下估值重申强推。此外,具备较强定价权的榨菜、洽洽,当前提价相对顺畅,全年增长确定性更加突出,回落即是加配良机。 从价值角度,战略布局底部龙头标的,首选啤酒。啤酒行业尽管餐饮消费受限、成本超预期上行的压力,但5月份后旺季低基数下具备增长潜力,高端化继续前行,建议珍惜估值回落至底部机会,重申强推青啤(A+H)、华润(H股)、重啤,关注燕京经营改善。下半年经营触底改善有望带来更多的机会,安琪在酵母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高定价权不断体现,海外加大布局,迈向全球第一。其次关注连锁、速冻和烘焙龙头,标的绝味、安井、巴比,关注周黑鸭,再是需求改善传导预计较慢、且估值仍偏高的调味品龙头海天。另外高成长龙头标的估值回落,已至价值布局区间,推荐东鹏,关注立高。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成本压力持续放大,行业竞争加剧等。 正文部分 团队介绍 华创证券食品饮料团队立足产业深度研究,践行价值投资理念,行业研究框架成熟。自2019-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两届第一名(2019和2021年),一届第二名(2020年)。2019-2020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19-2021年连续获得金麒麟、上证报等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组长、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全面覆盖食品饮料,牵头白酒、低度酒、基础蛋白&休闲食饮、餐饮供应链等四大领域研究) 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5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研发中心,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高级分析师:程航(覆盖低度酒精饮料,包括啤酒、预调酒、黄酒等,以及保健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18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高级分析师:沈昊(覆盖白酒)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2019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范子盼(覆盖基础蛋白&休闲食饮,包括乳业、肉制品、饮料、休闲零食等)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3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彭俊霖(覆盖餐饮供应链板块,包括调味品、连锁、速冻、预制菜等)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国元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晨曦(覆盖白酒) 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杨畅(研究支持) 南佛罗里达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旭德(白酒研究支持) 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董广阳:华创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组长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3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1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五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连续三届第一。 欢迎关注华创食饮团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4月6日发布的报告《大众品成本压力:应对与展望》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食饮|一季报前瞻】食品饮料行业2022年一季报前瞻:白酒业绩支撑,大众分化加剧 【华创食饮|最新】白酒:估值安全边际显现,长线价值空间再现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报告摘要 成本展望:相较前次预判,包材、大豆价格或将超预期上行。我们在去年12月的专题报告《大众品:成本压力往何处去?》中对主要包材及原材料价格进行分析展望,考虑近期国际局势及天气变化,我们对部分价格预判进行更新。 1)国际冲突扰动,铝、PET等包材涨幅或将超预期。国际冲突加剧致原油价格于高位呈现韧劲,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抬升,故全球定价且俄罗斯为重要出口国的铝材、原油产业链的PET,Q1同比涨幅均超过30%。考虑国内需求仍显疲软且国际冲突扰动有望收敛,中性预期铝、PET价格于Q2高位震荡,下半年有望见顶回落,但全年均价较前期预期将有所抬升。 2)南美干旱致大豆减产,大豆、豆粕等价格预期上行,对原奶价格亦将形成一定支撑。年底以来拉尼娜现象致主产区南美天气干旱,2021/2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期下行,支撑进口大豆及豆粕价格自12月以来持续上涨,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均近20%,且3月加速上行,豆粕单月涨幅约40%。虽然抛储等因素对国内大豆价格涨幅有所压制,但预计全年价格仍将跟随国际市场而维持高位震荡,而豆粕价格上行亦将对原奶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预计奶价全年相对平稳。 企业应对:普遍积极调整,原材料已不同程度锁价,包材则多为灵活采购。从代表性大众品公司看,企业普遍针对全年成本上行做调整应对,除Q4已提价传导外,也积极采取囤货/锁价、套保或节约原料等举措。原材料方面,单一原材料占比高的子行业,如啤酒、榨菜、酵母、瓜子等,均已对全年进行锁价或大规模囤货(除酵母完成采购70%外,以上龙头基本覆盖全年);而其余原材料相对多元的子行业,则普遍囤货1-3个月,并配合以加强采购管理、内部提效等措施。包材方面,工业品供给及价格调整灵活,价格至高位判断难度增加,且除啤酒、软饮料外的子行业包材占比相对较低,故企业普遍随买随用为主。(代表性企业应对举措梳理可参阅后文图表)。 在此背景下,预计较前期预期,全年各子行业成本压力仍将有所加大。具体看: 乳业、榨菜及瓜子的增量压力有限:乳业原奶价格预计平稳,而榨菜、洽洽原材料成本相对单一且前期囤货充分,故边际成本压力较小。 调味品及其他食品板块压力加大,但整体可控:大豆、白糖、味精和包材等核心原料继续上涨,调味品板块考虑提价体现和企业提效对冲,预计全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pct以内,且醋成本压力小于酱油。其他食品中,绝味因鸭副价格上行,考虑提价后预计全年面临1.5pcts压力;速冻食品中猪肉占比高的企业成本压力较小,而米面制品为主的企业普遍压力上行,综合预计同比下降1.5-2pcts左右;酵母糖蜜尚未采购完毕,糖蜜及其他原材料成本继续上行或致压力加大,考虑提价后全年毛利率或略有下行。 啤酒、软饮料板块毛利率压力或将明显加大:啤酒、软饮料板块因包材成本占比较高而受损明显,但啤酒在提价传导、结构优化下,预计全年毛利率有望同比微增、弹性较前期预期有所收敛,而软饮料龙头22年或将面临3-5pcts的毛利率压力。 节奏预判:中性预计Q2成本压力加大,下半年起逐步减轻。考虑包材及主要原材料价格Q2仍将于高位震荡、下半年有望逐步下行,且大豆、白砂糖等农产品均将于9-10月迎来新的收获季,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故我们中性预计企业成本压力于Q2仍将进一步放大,下半年起则有望逐步减轻。 投资策略:当下优选抗通胀,战略布局龙头竞争力,首推伊利。整体消费需求仍在底部,而成本上涨超预期,使得当下抗通胀标的更显稀缺,建议成本压力趋缓或提价传导顺利的标的作为短期首选,而若以1-2年维度看,当前大众品龙头竞争力带来的价值空间已充分显现。 短期首选抗通胀标的,首推伊利,推荐榨菜和洽洽。乳业白奶需求超预期,而成本压力趋缓,龙头伊利一季度高增已基本确立,且白奶领跑常温、奶粉高增势能开启,夯实盈利提升确定性,当下估值重申强推。此外,具备较强定价权的榨菜、洽洽,当前提价相对顺畅,全年增长确定性更加突出,回落即是加配良机。 从价值角度,战略布局底部龙头标的,首选啤酒。啤酒行业尽管餐饮消费受限、成本超预期上行的压力,但5月份后旺季低基数下具备增长潜力,高端化继续前行,建议珍惜估值回落至底部机会,重申强推青啤(A+H)、华润(H股)、重啤,关注燕京经营改善。下半年经营触底改善有望带来更多的机会,安琪在酵母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高定价权不断体现,海外加大布局,迈向全球第一。其次关注连锁、速冻和烘焙龙头,标的绝味、安井、巴比,关注周黑鸭,再是需求改善传导预计较慢、且估值仍偏高的调味品龙头海天。另外高成长龙头标的估值回落,已至价值布局区间,推荐东鹏,关注立高。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成本压力持续放大,行业竞争加剧等。 正文部分 团队介绍 华创证券食品饮料团队立足产业深度研究,践行价值投资理念,行业研究框架成熟。自2019-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两届第一名(2019和2021年),一届第二名(2020年)。2019-2020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19-2021年连续获得金麒麟、上证报等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组长、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全面覆盖食品饮料,牵头白酒、低度酒、基础蛋白&休闲食饮、餐饮供应链等四大领域研究) 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5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研发中心,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高级分析师:程航(覆盖低度酒精饮料,包括啤酒、预调酒、黄酒等,以及保健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18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高级分析师:沈昊(覆盖白酒)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2019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范子盼(覆盖基础蛋白&休闲食饮,包括乳业、肉制品、饮料、休闲零食等)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3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彭俊霖(覆盖餐饮供应链板块,包括调味品、连锁、速冻、预制菜等)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国元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晨曦(覆盖白酒) 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杨畅(研究支持) 南佛罗里达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旭德(白酒研究支持) 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董广阳:华创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组长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3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1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五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连续三届第一。 欢迎关注华创食饮团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4月6日发布的报告《大众品成本压力:应对与展望》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食饮|一季报前瞻】食品饮料行业2022年一季报前瞻:白酒业绩支撑,大众分化加剧 【华创食饮|最新】白酒:估值安全边际显现,长线价值空间再现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