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车】欧洲终端韧性超预期,静待市场预期反转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车】欧洲终端韧性超预期,静待市场预期反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观点 子行业核心周观点: 预计3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20万辆,外部强干扰下韧性十足,超市场预期。1、2月欧洲九国合计电动车销量12.1、12.9万辆,同比+31%、+33%。细分看,1、2月BEV销量6.7、7.4万辆,同比+65%、+71%;1、2月PHEV销量5.3、5.4万辆,同比+4%、+2%,同比增幅较低主要系供给端PHEV优质车型较为匮乏。根据目前部分国家公布的数据,我们估算3月欧洲销量20万辆左右,环比+55%,同比+1%,同比增长较低主要系零部件短缺导致欧洲车企3月初停产所致。预计1Q22欧洲电动车销量45万辆左右,同比+16%。 3月欧洲车市受到高油价、供应链等外部因素影响,Q2制约因素减少,有望回暖。1、2月欧洲九国汽车销量64.3、63.6万辆,同比-2%、-7%,俄乌冲突进一步影响了半导体等零部件短缺,部分欧洲车企被迫减产/停产。叠加油价上涨、通胀等因素,新车与二手车涨价明显,使用成本增加,我们预计3月欧洲汽车销量80万辆左右,同比-31%。目前看,大众各工厂从3月中旬至月底陆续恢复生产,宝马、奔驰等车企将于4月初重启生产,供应链干扰因素缓解,欧洲车市Q2有望趋势性回暖。 价格端:欧洲不止电车涨价,油价和燃油车价格也在涨,电车需求反而在强化。根据德国Autoscout24网站统计的汽车价格,22年2月德国电动车平均售价同比上涨6540欧元,柴油车平均售价上涨4576欧元,汽油车平均售价同比上涨4897欧元。德国特斯拉M3 RWD售价较21年上涨7000欧元至49990欧元,长续航版涨价5000欧元至56990欧元,涨价背景下,特斯拉排产已经排到22年8月。电车涨价下,油价和燃油车价格也在涨,电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反而在强化。 供给端:柏林特斯拉开始交付,大众ID.5等新车型密集上市,今年供给亮点多多。1、2月特斯拉欧洲销量823、15715辆,同比-54%、+191%。3月销量预计3.5万辆,同比+46%。德国工厂开工后,特斯拉欧洲市场交付能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2年欧洲销量30万辆,同比+80%。2月大众ID5欧洲开始交付,ID系列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此外斯柯达Enyaq、雷诺Megane E、宝马iX、i4、奔驰EQE、EQA等新款电动车陆续交付,将加快欧洲电动化进程。 3月欧洲市场超预期,静待电车板块预期反转。由于碳酸锂价格暴涨、俄乌冲突加剧经济波动,市场一直对3月欧洲终端表现分歧较大,最终数据显示欧洲电车终端韧性十足,超市场预期;Q2北京车展将会有多款优质新车型上市。我们认为,在现有大环境背景下,电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趋势反而在加速,电车板块预期反转只是时间的问题,继续看好。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1、欧洲3月销量点评;2、五菱汽车21年业绩点评;3、科达利 21年业绩点评;4、 比亚迪21年业绩点评;5、恩捷股份点评;6、璞泰来21年业绩点评 子行业推荐组合 详见后页正文。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一、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 1.1 电池产业链价格 1)MB钴价格:4月1日,MB标准级钴报价39.35美元/磅,较上周上涨0.90%。合金级钴报价39.40美元/磅,较上周上涨0.77%。 2)锂盐周价格上涨:4月1日,氢氧化锂报价49.25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碳酸锂报价50.2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2.43%。 3)正极材料本周价格:4月1日,三元正极NCM523/NCM622/NCM811均价分别为38.0/39.0/41.5万元/吨,较上周均无变动。 4)负极材料本周价格平稳:4月1日,人造石墨负极(中端)4.5-5.8万元/吨;人造石墨负极(高端)6.5-7.8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中端)4.9-5.3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高端)5.5-6.7万元/吨。 5)6F本周价格平稳。4月1日,六氟磷酸锂(国产)价格47.0万元/吨。电池级EMC价格1.95万元/吨;DMC价格0.90万元/吨;EC价格1.00万元/吨;PC价格1.45万元/吨;DEC价格1.90万元/吨。三元电池电解液(常规动力型)11.5-13.5万元/吨;LFP电池电解液报价9.0-11.0万元/吨。 6)隔膜价格:4月1日,国产中端16μm干法基膜价格0.9-1.0元/平米;国产中端9μ湿法基膜1.3-1.55元/平米;国产中端湿法涂覆膜9+3μm价格为1.85-2.5元/平米。 7) 本周电芯价格平稳:4月1日,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74-0.79元/wh,三元电芯报价为0.79-0.89元/wh。 二、本周行业重要事件与点评 1、欧洲3月销量点评:电动车销量环比持续提升,渗透率维持较高水平 瑞典:汽车总销量28710辆,环比+36%,同比-40%。BEV销量9142辆,环比+69%,同比+250%。PHEV销量6807辆,环比+24%,同比-54%。BEV+PHEV合计15949辆,环比+46%,同比-9%,渗透率为55.6%,环比+5.0%。 丹麦:汽车总销量14613辆,环比+43%,同比-38%。BEV销量2557辆,环比+48%,同比+23%。PHEV销量2602辆,环比+52%,同比-45%。BEV+PHEV合计5159辆,环比+50%,同比-24%,渗透率为35.3%,环比+1.6%。 2、五菱汽车召开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业绩小幅波动,研发力度加大,未来可期 事件:3月31日五菱汽车召开21年度业绩说明会。 1)业绩方面:21全年实现营收144.08亿元,同比-6.3%。受上述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及主要客户减产的不利影响,21年净亏损人民币0.46亿元,同比+109.7%。其中,因年内推新品,研发开支4.08亿元,同比+99%。 2)大客户产量:2021年上通五菱产量达167 万台,同比+9.4%,其中新能源车/ 燃油车分别为 45.8万/ 121.2万台;2022年计划产量190万台,增长13.8%,新能源车/ 燃油车分别为 55万/135万台。 3)新能源车规划:商用类为主要切入点,主要以新能源专用车比如物流车厢式卡车以及冷链和货柜等系列产品为主。2C端,电动SUV、皮卡等在规划中,后续会不断更新新能源领域生产资质以及车型规划。 4)零部件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全系车型均有配套。同时不断拓展外部客户,包括长城、福田、奇瑞等,收入超6亿元,YOY+47.1%。配套MPV、SUV、皮卡以及新能源车等。搭载车型售价超过20万元,甚至30万元。 3、科达利 21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4680带来升级机遇 事件:公司公告21年业绩:实现营收44.68亿元,同比+125.1%;归母净利5.42亿元,同比+203.2%;扣非净利5.15亿元,同比+218.4%。其中,单q4实现归母净利1.67亿元,环比+7.1%;扣非净利1.6亿元,环比+6.7%,符合市场预期。 21年&21q4业绩:1)销量:公司结构件销量24.4亿只,同比+97%,预计盖板销量在50%-60%以上(主方形),圆柱结构件里壳体占比高;2)价值量:21年单只均价1.83元,同比+14.4%,价值量提升主要系产品及客户结构优化+成本有效传导;3)盈利能力:21年毛利率26.19%,同比-1.93pct,单只成本约1.35元,同比+17.4%,主要系铝价上涨(材料成本占比60%);4)客户结构:C-38%,中航-21%,LG-7%,EVE-5%;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客户,22年客户给到订单在翻倍以上,保障公司22年产值80亿元预期; 成本保持传导,盈利预计改善。21年铝价持续上行,沪铝年涨幅达33%,测算得公司每万只结构件用铝卷材约0.22吨,成本占比约30%-40%(0.3-0.5元/只),预计铝价推高成本约10%-13%(0.12-0.15元/只)。21q4毛利率下滑较大(21.7%vs22q3=29.4%),主要系q3铝价单季+20%(推高单只成本约8%),q4铝价单季-10.7%,有助于22q1利润修复。3月份铝价下行震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预计全年净利润率保持在10%-12%以上; 4680结构件放量在即,设备&配方筑护城河。4680结构件单GWh价值量预计提升(公司2170等小圆柱仅供壳体,4680有望供应壳体+安全阀)。4680尺寸升级+原料采用预镀镍钢,对生产精度要求高于其他结构件,公司拥有4680用防爆阀首发专利,掌握翻转阀、摩擦焊等核心技术,同时买断日本旭精机设备、美国美铝原材料配方,在4680结构件领域形成工艺设备&材料护城河,彰显全球领先地位。 4、比亚迪21年业绩点评:营收快速增长,业绩略有波动 事件:比亚迪公布21年年度报告,营收快速提升,业绩略有波动,市占率稳步提升。 营收快速提升,业绩略有波动: 1)营收:全年营收2161.4亿元,同比+38%;Q4营收709.5亿元,同/环比 +37,6%/-21.9%。 2)毛利:全年综合毛利率13%,同比-6.4pcts,其中2021Q4公司毛利率为13.1%,同/环比-3.5pcts/ -0.2pcts。 3)净利:全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28%。净利率1.4%,同比-1.3pcts;Q4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环比-26.7%/ -52.6%。净利率0.85%,同/环比 -0.74pcts/-1.5pcts。 4)费用:销售/ 研发/ 管理/ 财务费用分别为60.8亿元/ 79.9亿元/ 57.1亿元/ 17.9亿元,同比+20.3%/ 7.1%/ 32.1%/ -52.5%;占比分别为2.8%/ 3.7%/ 2.6%/ 0.8%,分别同比-0.4/ -1.1/ -0.2/ -1.6pcts。 销量及市占率将继续提升: 1)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排名第一,共59.7万辆,同比+219.8%。其中纯电/插混 32.3万辆/27.4万辆,同比增长146.4%/ 469.3%; 2)新能源车市场份额18%,同比+3pcts; 3)22年1-2月,累计销量17.98万辆,同比增长435.4;其中纯电/插混分别为8.95万辆/9.03万辆,同比增长249.2/1236.5%。 4)新车型加速推出:宋MAX DM-i、驱逐舰05 DM-i超级混动车型相继上市。纯电元plus已于2月上市,后续有更多e平台3.0车型推出。 5、恩捷股份点评:拟投资45亿元于玉溪建设16亿平 事件:公司公告,拟在玉溪红塔区分二期投建产能16亿平的基膜+涂布膜项目,其中一期投资24亿元建设8亿平,计划于24年12月投产;二期投资21亿元建设8亿平,计划于24-25年内完成投资。项目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1)单平投资:项目为湿法涂覆膜(含基膜),平均单平投资额为2.8元,其中一期项目3元/平,二期项目2.6元/平,较此前湿法涂覆膜(含基膜)单平投资(3.5-4.5元/平)下降20%-40%,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在线涂覆工艺升级带来部分设备投资降低; 2)完善产业链布局,深化客户合作关系。恩捷作为玉溪本土企业,合作当地政府引入锂电产业链核心公司亿纬锂能,在玉溪形成产业集群。亿纬锂能22年产能预计达200GWh,较21年增长3-4倍,远期规划大圆柱4680电池40GWh,预计23-24年实现批量供应。恩捷在亿纬锂能的份额约10%-20%,此次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客户关系; 3)产能规划领先,市占率稳步提升。21年恩捷出货湿法30.7亿平,国内市占率为53%,较20年提升3pct,稳居龙一,海外市占率预计在30%以上。公司25年规划130亿平以上,平均年增20-25亿平,预计25年全球份额提升至50%。 6、璞泰来21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分红超预期 事件:1)公司发布21年报,公司归母净利润17.5亿元,扣非归母16.6亿元,21Q4扣非归母5亿元,环比+13.6%,业绩符合预期。2)公司发布分红方案,拟A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4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分红超预期。 业务拆分:1)负极:全年营收51.3亿元,全年销量9.7万吨,21H2出货5.2万吨,全年石墨化加工营收10亿元。2)隔膜及涂覆营收全年出货21.7亿元,对应22亿元收入,下半年出货13亿平。铝塑膜全年出货量达到1148万平,对应营收1.4亿元,对应盈利约0.16亿元,其中21H2出货660万平。PVDF营收4.47亿元。3)设备营收13.7亿元。 内蒙石墨化释放,一体化布局加速。内蒙二期5万吨已通电,预计全年贡献石墨化3-3.5万吨,现有石墨化产能6万吨,预计22年全年石墨化自供率在50%以上。四川一期10万吨有望Q3开始投产,年底有望形成21万吨石墨化/25万吨负极材料,对应23年石墨化自供率超80%,单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 涂覆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基膜逐步放量。1)公司21年涂覆市占率约36%,同比去年提升8.5%。21年底已形成40亿平涂覆产能,预计22年出货30-40亿平(根据浆料推算,考虑壹石通、极盾供货量,以及恩捷在线涂覆供货量,预计在30亿-40亿平)。2)公司基膜通过海外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应,预计22年出货1亿平。3)公司并表东阳光55%股权,目前东阳光PVDF散单锂电级产品价格已达60万元/吨,预计22年出货6000吨,22Q4有望实现部分自供142b,大幅提升单吨盈利水平。 设备在手订单饱满,22-23逐步确认。公司21年底涂布机设备在手订单40亿元,较年中在手订单提升10亿元,新产品21年底在手订单11亿元,较21年中提升7亿元,我们预计22-23年有望迎来逐步确认。 三、终端景气度与新车型 3.1 终端整车销量 根据乘联会信息,虽然疫情对部分地区的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3月整体预期不必严重悲观。3.21-27日,乘用车零售27.4万辆,同比/环比分别-29%/+12%,较上月同期下降46%。批发40.8万辆,同比/环比分别-5%/+38%,较上月同期下降30%。虽然3月疫情和市场变局超预期复杂,但面临季度末交车冲刺,因此对3月零售不必严重悲观。 3月新能源车全月批售预计45万辆以上,1Q22预计120万辆左右。3.1-3.27 新能源车上险累计37.3万辆,整体市场121.4万辆,渗透率高达30.7%; 第4周疫情、缺芯等因素影响下,燃油车销量有一定波动,上险数为19.5万辆,环比上周 -2.3%,同比2月第4周 -23.7%。而新能源车整体表现平稳,上险数10.2万辆,环比上周+3.9%,同比2月第4周 +1.6%,整体市场29.6万辆,渗透率34.2%。 造车新势力公布3月销量,同环比均大幅增长。其中1) 小鹏月销再超1.5万辆,同/ 环比+202%/ +148%;2) 哪吒、零跑创新高,携手跨入“月销万台俱乐部”;3) 广汽埃安月销率先破2万辆,同/ 环比+190%/+138%。 目前,欧洲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等国已公布新能源车销量,累计91,259台,渗透率达20%。 我们预计3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合计20万辆左右,环比+55%,同比+1%。一季度累计销量45万辆左右,同比+16%。大众已于3月底重启MEB平台车型的生产,宝马、奔驰等车企将于4月初陆续重启生产。二季度欧洲汽车市场产销量有望回暖。 3.2 新车型 3.2.1 宝马全新纯电车型BMW i3全球首发 3月31日,宝马全球首发其全新纯电车型BMW i3,售价34.99万元。新车全身尺寸为4872/1846/1481mm,轴距达到了2966mm 外观方面,和3系燃油车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封闭式双肾格栅。内饰采用和iX车型一样的一体式曲面悬浮屏,液晶仪表及中控屏尺寸为12.3英寸和14.9英寸,车身系统采用了全新BMW iDrive 8.0操作系统 动力方面,华晨宝马全新i3峰值功率为250kW,最高时速180km/h,搭载70.27kWh的电池,综合工况续航526km,0-100km/h加速时间为6.2s 3.2.2 比亚迪海豹曝光全新官图 3月31日,比亚迪官方曝光了海豹官方图片,新车是基于e3.0平台打造的车型,预计4月份正式发布。 整车尺寸为4800/1875/1460mm,轴距为2920mm,定位是年轻化的B级车。外观方面与海豚相似同样采用了仿生学的设计,基于Ocean-X概念车打造,整体造型低趴,尾部由鸭尾造型设计,尾部结合传统元素“中国结”式贯穿式尾灯。 动力方面,海豹此前申报了三款不同的动力配置: · 后驱低功版,最大输出功率为150kW,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 后驱高功版,最大输出功率为230kW,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 四驱版本,前电机160kW,后永磁电机230kW 3.2.3 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上市 3月30日,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正式上市,售价为17.17万元至18.37万元。新车车身尺寸为4770/1895/1689mm,轴距2845mm,定位紧凑型混动SUV 动力方面,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搭载1.5T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25N·m,采用3档电驱变速箱。新车最大综合续航1300km,0-100km/h加速时间7.9s,综合油耗4.3L/100km。 3.2.3 智己汽车正式发布智己L7 3月29日,智己汽车正式公布智己L7量产首发车型——智己L7 Pro的售价目前定为40.88万元。新车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新车尺寸为5098/1960/1485mm,轴距3100mm。外观方面,新车流线凸显,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1Cd,提供六款车身配色,三款内饰配色。新车流线凸显,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1Cd,提供六款车身配色,三款内饰配色。 续航及动力:标配93kWh容量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615km。新车采用四驱四轮转向系统,后轮可实现双向12度转向,可以匹配车速完成正反向偏转,当车速低于40km/h可以实现10.8m的转弯半径。操控和动力方面,前后搭载双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425kW,峰值扭矩725Nm,并且可以配装Brembo卡钳,百公里制动距离为32.69m。 智能座舱方面:采用了39英寸的可升降仪表组合,亮度达到1000尼特,以及12.8英寸AMOLED中控屏。新车的音响系统总功率达到1129W,包括了22个扬声器单元。车机系统搭载高通8155芯片,可实现跨屏联动。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新车搭载了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感知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采用英伟达Xavier芯片,后期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权益升级为高精度激光雷达以及Orin芯片。 亮点功能,DLP投影大灯,具备260万像素的投影分辨率,集成3TOPS算力的AI视觉芯片,能够以高亮度,高精度投射团信息;可以选装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三摄亿级像素,支持一键上传社交媒体。 3.3 迎接北京车展,新车智能化配置大幅提升 本周理想L9发布官方剧透第四集: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AD Max,硬件包括6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和5颗200万像素摄像头,前向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配备128个激光器(供应商:禾赛科技AT128);智能驾驶算力平台包含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域控制器供应商:德赛西威)。 随着北京车展的临近(因疫情原因时间推迟),不少新车型陆续“剧透”或发布以抢占热度,拉开智能化配置堆料大战: 1. 英伟达占据智能驾驶高端市场。蔚来ET7 4颗英伟达Orinx芯片;理想L9 2颗Orinx 芯片;智己 L7搭载英伟达Xavier,具备升级Orinx能力。包括此前在GTC 2022春季大会上,英伟达宣布比亚迪加入英伟达智能驾驶生态圈,比亚迪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投产搭载DRIVE Orin计算平台的汽车。 2. 2022年将是激光雷达大量上车(几十万套)的一年。今年新车型中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包括:蔚来ET7和ET5(1颗图达通前向1550nm激光雷达);理想L9(1颗前置 128 线的半固态 LIDAR:禾赛 AT 128);智己 L7(支持后装升级2颗速腾聚创半固态激光雷达);路特斯ELETRE(4颗激光雷达,其中2颗禾赛科技的AT128,2颗速腾聚创的RS-LiDAR-M1)。 3. 音响系统已经成为新车智能化的重要卖点。ET7:全系标配杜比全景声,标配有23个扬声器单元,拥有20路1000W功放输。4个主位声道采用了高、中、低音三个单元组合的3分频音箱,并拥有低音炮和4个顶置声道音箱;理想L9:搭载21个扬声器,功放最大功率2160w,7.3.4音效,3个重低音,4个顶部扬声器,高音单元采用铝膜,中音单元采用凯夫拉材质,低音单元碳纤维材质,音响调校原 Dirac 中国区首席调音团队负责;智己L7:22个扬声器,分别为14个全车扬声器以及8个座椅扬声器,拥有1120W功率功放。路特斯ELETRE:15 个扬声器,功率达 1380 W 系统,采用了 Uni-QTM 和环绕立体声技术 4. 空气悬挂向下渗透到30万车型。理想L9、蔚来ET7、岚图Free和梦想家、路特斯ELETRE均配有空气悬挂。 5. 隐形电动门把手等配置进入20万以下走量车型。隐形门把手不仅在理想L9、蔚来ET7、岚图FREE&梦想家等30万以上车型上实现标配,在长安C385、零跑C01等20万以下车型也实现标配。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目前已经到30%以上)、里程焦虑环节(续航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智能化成为厂家“内卷增配”的重要方向。预计北京车展之前,各家将秀出智能化方面的丰富配置,或将引领智能化各种配置率加速提升。 四、投资建议 Q2板块行情可期,全年“轻总量重结构”。资源品价格企稳前提下,若下游提价后需求仍然强劲,Q2板块将迎来反转。全年看我们认为要轻总量重结构,找结构上超预期或者确定性高的点更为重要。(1)终端:细分市场分化、车企分化。看好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头部车企;(2)中游: 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PET铜箔、硅碳、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高端炭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穿越周期波动、竞争力强的龙头:高锂价将导致中下游洗牌加速,看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中伟股份等电池及材料各环节龙头。 五、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目前电动车赛道新进厂商、产品增多,存在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新能源产业链供给端愈发丰富,竞争异常激烈,存在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汽车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多,尤其是新能源车。政策波动可能会对汽车消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陈传红 chenchuanhong@gjzq.com.cn 邱长伟 qiuchangwei@gjzq.com.cn 姜超阳 jiangchaoyang@gjzq.com.cn 田 野 tiany@gjzq.com.cn 薛少龙 xueshaolong@gjzq.com.cn 姚云峰 yaoyunfeng@gjzq.com.cn 江莹 jiangying2@gjzq.com.cn 胡媛媛 huyuanyuan@gjzq.com.cn 苏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行业观点 子行业核心周观点: 预计3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20万辆,外部强干扰下韧性十足,超市场预期。1、2月欧洲九国合计电动车销量12.1、12.9万辆,同比+31%、+33%。细分看,1、2月BEV销量6.7、7.4万辆,同比+65%、+71%;1、2月PHEV销量5.3、5.4万辆,同比+4%、+2%,同比增幅较低主要系供给端PHEV优质车型较为匮乏。根据目前部分国家公布的数据,我们估算3月欧洲销量20万辆左右,环比+55%,同比+1%,同比增长较低主要系零部件短缺导致欧洲车企3月初停产所致。预计1Q22欧洲电动车销量45万辆左右,同比+16%。 3月欧洲车市受到高油价、供应链等外部因素影响,Q2制约因素减少,有望回暖。1、2月欧洲九国汽车销量64.3、63.6万辆,同比-2%、-7%,俄乌冲突进一步影响了半导体等零部件短缺,部分欧洲车企被迫减产/停产。叠加油价上涨、通胀等因素,新车与二手车涨价明显,使用成本增加,我们预计3月欧洲汽车销量80万辆左右,同比-31%。目前看,大众各工厂从3月中旬至月底陆续恢复生产,宝马、奔驰等车企将于4月初重启生产,供应链干扰因素缓解,欧洲车市Q2有望趋势性回暖。 价格端:欧洲不止电车涨价,油价和燃油车价格也在涨,电车需求反而在强化。根据德国Autoscout24网站统计的汽车价格,22年2月德国电动车平均售价同比上涨6540欧元,柴油车平均售价上涨4576欧元,汽油车平均售价同比上涨4897欧元。德国特斯拉M3 RWD售价较21年上涨7000欧元至49990欧元,长续航版涨价5000欧元至56990欧元,涨价背景下,特斯拉排产已经排到22年8月。电车涨价下,油价和燃油车价格也在涨,电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反而在强化。 供给端:柏林特斯拉开始交付,大众ID.5等新车型密集上市,今年供给亮点多多。1、2月特斯拉欧洲销量823、15715辆,同比-54%、+191%。3月销量预计3.5万辆,同比+46%。德国工厂开工后,特斯拉欧洲市场交付能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2年欧洲销量30万辆,同比+80%。2月大众ID5欧洲开始交付,ID系列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此外斯柯达Enyaq、雷诺Megane E、宝马iX、i4、奔驰EQE、EQA等新款电动车陆续交付,将加快欧洲电动化进程。 3月欧洲市场超预期,静待电车板块预期反转。由于碳酸锂价格暴涨、俄乌冲突加剧经济波动,市场一直对3月欧洲终端表现分歧较大,最终数据显示欧洲电车终端韧性十足,超市场预期;Q2北京车展将会有多款优质新车型上市。我们认为,在现有大环境背景下,电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趋势反而在加速,电车板块预期反转只是时间的问题,继续看好。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1、欧洲3月销量点评;2、五菱汽车21年业绩点评;3、科达利 21年业绩点评;4、 比亚迪21年业绩点评;5、恩捷股份点评;6、璞泰来21年业绩点评 子行业推荐组合 详见后页正文。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一、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 1.1 电池产业链价格 1)MB钴价格:4月1日,MB标准级钴报价39.35美元/磅,较上周上涨0.90%。合金级钴报价39.40美元/磅,较上周上涨0.77%。 2)锂盐周价格上涨:4月1日,氢氧化锂报价49.25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碳酸锂报价50.2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2.43%。 3)正极材料本周价格:4月1日,三元正极NCM523/NCM622/NCM811均价分别为38.0/39.0/41.5万元/吨,较上周均无变动。 4)负极材料本周价格平稳:4月1日,人造石墨负极(中端)4.5-5.8万元/吨;人造石墨负极(高端)6.5-7.8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中端)4.9-5.3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高端)5.5-6.7万元/吨。 5)6F本周价格平稳。4月1日,六氟磷酸锂(国产)价格47.0万元/吨。电池级EMC价格1.95万元/吨;DMC价格0.90万元/吨;EC价格1.00万元/吨;PC价格1.45万元/吨;DEC价格1.90万元/吨。三元电池电解液(常规动力型)11.5-13.5万元/吨;LFP电池电解液报价9.0-11.0万元/吨。 6)隔膜价格:4月1日,国产中端16μm干法基膜价格0.9-1.0元/平米;国产中端9μ湿法基膜1.3-1.55元/平米;国产中端湿法涂覆膜9+3μm价格为1.85-2.5元/平米。 7) 本周电芯价格平稳:4月1日,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74-0.79元/wh,三元电芯报价为0.79-0.89元/wh。 二、本周行业重要事件与点评 1、欧洲3月销量点评:电动车销量环比持续提升,渗透率维持较高水平 瑞典:汽车总销量28710辆,环比+36%,同比-40%。BEV销量9142辆,环比+69%,同比+250%。PHEV销量6807辆,环比+24%,同比-54%。BEV+PHEV合计15949辆,环比+46%,同比-9%,渗透率为55.6%,环比+5.0%。 丹麦:汽车总销量14613辆,环比+43%,同比-38%。BEV销量2557辆,环比+48%,同比+23%。PHEV销量2602辆,环比+52%,同比-45%。BEV+PHEV合计5159辆,环比+50%,同比-24%,渗透率为35.3%,环比+1.6%。 2、五菱汽车召开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业绩小幅波动,研发力度加大,未来可期 事件:3月31日五菱汽车召开21年度业绩说明会。 1)业绩方面:21全年实现营收144.08亿元,同比-6.3%。受上述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及主要客户减产的不利影响,21年净亏损人民币0.46亿元,同比+109.7%。其中,因年内推新品,研发开支4.08亿元,同比+99%。 2)大客户产量:2021年上通五菱产量达167 万台,同比+9.4%,其中新能源车/ 燃油车分别为 45.8万/ 121.2万台;2022年计划产量190万台,增长13.8%,新能源车/ 燃油车分别为 55万/135万台。 3)新能源车规划:商用类为主要切入点,主要以新能源专用车比如物流车厢式卡车以及冷链和货柜等系列产品为主。2C端,电动SUV、皮卡等在规划中,后续会不断更新新能源领域生产资质以及车型规划。 4)零部件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全系车型均有配套。同时不断拓展外部客户,包括长城、福田、奇瑞等,收入超6亿元,YOY+47.1%。配套MPV、SUV、皮卡以及新能源车等。搭载车型售价超过20万元,甚至30万元。 3、科达利 21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4680带来升级机遇 事件:公司公告21年业绩:实现营收44.68亿元,同比+125.1%;归母净利5.42亿元,同比+203.2%;扣非净利5.15亿元,同比+218.4%。其中,单q4实现归母净利1.67亿元,环比+7.1%;扣非净利1.6亿元,环比+6.7%,符合市场预期。 21年&21q4业绩:1)销量:公司结构件销量24.4亿只,同比+97%,预计盖板销量在50%-60%以上(主方形),圆柱结构件里壳体占比高;2)价值量:21年单只均价1.83元,同比+14.4%,价值量提升主要系产品及客户结构优化+成本有效传导;3)盈利能力:21年毛利率26.19%,同比-1.93pct,单只成本约1.35元,同比+17.4%,主要系铝价上涨(材料成本占比60%);4)客户结构:C-38%,中航-21%,LG-7%,EVE-5%;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客户,22年客户给到订单在翻倍以上,保障公司22年产值80亿元预期; 成本保持传导,盈利预计改善。21年铝价持续上行,沪铝年涨幅达33%,测算得公司每万只结构件用铝卷材约0.22吨,成本占比约30%-40%(0.3-0.5元/只),预计铝价推高成本约10%-13%(0.12-0.15元/只)。21q4毛利率下滑较大(21.7%vs22q3=29.4%),主要系q3铝价单季+20%(推高单只成本约8%),q4铝价单季-10.7%,有助于22q1利润修复。3月份铝价下行震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预计全年净利润率保持在10%-12%以上; 4680结构件放量在即,设备&配方筑护城河。4680结构件单GWh价值量预计提升(公司2170等小圆柱仅供壳体,4680有望供应壳体+安全阀)。4680尺寸升级+原料采用预镀镍钢,对生产精度要求高于其他结构件,公司拥有4680用防爆阀首发专利,掌握翻转阀、摩擦焊等核心技术,同时买断日本旭精机设备、美国美铝原材料配方,在4680结构件领域形成工艺设备&材料护城河,彰显全球领先地位。 4、比亚迪21年业绩点评:营收快速增长,业绩略有波动 事件:比亚迪公布21年年度报告,营收快速提升,业绩略有波动,市占率稳步提升。 营收快速提升,业绩略有波动: 1)营收:全年营收2161.4亿元,同比+38%;Q4营收709.5亿元,同/环比 +37,6%/-21.9%。 2)毛利:全年综合毛利率13%,同比-6.4pcts,其中2021Q4公司毛利率为13.1%,同/环比-3.5pcts/ -0.2pcts。 3)净利:全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28%。净利率1.4%,同比-1.3pcts;Q4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环比-26.7%/ -52.6%。净利率0.85%,同/环比 -0.74pcts/-1.5pcts。 4)费用:销售/ 研发/ 管理/ 财务费用分别为60.8亿元/ 79.9亿元/ 57.1亿元/ 17.9亿元,同比+20.3%/ 7.1%/ 32.1%/ -52.5%;占比分别为2.8%/ 3.7%/ 2.6%/ 0.8%,分别同比-0.4/ -1.1/ -0.2/ -1.6pcts。 销量及市占率将继续提升: 1)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排名第一,共59.7万辆,同比+219.8%。其中纯电/插混 32.3万辆/27.4万辆,同比增长146.4%/ 469.3%; 2)新能源车市场份额18%,同比+3pcts; 3)22年1-2月,累计销量17.98万辆,同比增长435.4;其中纯电/插混分别为8.95万辆/9.03万辆,同比增长249.2/1236.5%。 4)新车型加速推出:宋MAX DM-i、驱逐舰05 DM-i超级混动车型相继上市。纯电元plus已于2月上市,后续有更多e平台3.0车型推出。 5、恩捷股份点评:拟投资45亿元于玉溪建设16亿平 事件:公司公告,拟在玉溪红塔区分二期投建产能16亿平的基膜+涂布膜项目,其中一期投资24亿元建设8亿平,计划于24年12月投产;二期投资21亿元建设8亿平,计划于24-25年内完成投资。项目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1)单平投资:项目为湿法涂覆膜(含基膜),平均单平投资额为2.8元,其中一期项目3元/平,二期项目2.6元/平,较此前湿法涂覆膜(含基膜)单平投资(3.5-4.5元/平)下降20%-40%,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在线涂覆工艺升级带来部分设备投资降低; 2)完善产业链布局,深化客户合作关系。恩捷作为玉溪本土企业,合作当地政府引入锂电产业链核心公司亿纬锂能,在玉溪形成产业集群。亿纬锂能22年产能预计达200GWh,较21年增长3-4倍,远期规划大圆柱4680电池40GWh,预计23-24年实现批量供应。恩捷在亿纬锂能的份额约10%-20%,此次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客户关系; 3)产能规划领先,市占率稳步提升。21年恩捷出货湿法30.7亿平,国内市占率为53%,较20年提升3pct,稳居龙一,海外市占率预计在30%以上。公司25年规划130亿平以上,平均年增20-25亿平,预计25年全球份额提升至50%。 6、璞泰来21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分红超预期 事件:1)公司发布21年报,公司归母净利润17.5亿元,扣非归母16.6亿元,21Q4扣非归母5亿元,环比+13.6%,业绩符合预期。2)公司发布分红方案,拟A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4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分红超预期。 业务拆分:1)负极:全年营收51.3亿元,全年销量9.7万吨,21H2出货5.2万吨,全年石墨化加工营收10亿元。2)隔膜及涂覆营收全年出货21.7亿元,对应22亿元收入,下半年出货13亿平。铝塑膜全年出货量达到1148万平,对应营收1.4亿元,对应盈利约0.16亿元,其中21H2出货660万平。PVDF营收4.47亿元。3)设备营收13.7亿元。 内蒙石墨化释放,一体化布局加速。内蒙二期5万吨已通电,预计全年贡献石墨化3-3.5万吨,现有石墨化产能6万吨,预计22年全年石墨化自供率在50%以上。四川一期10万吨有望Q3开始投产,年底有望形成21万吨石墨化/25万吨负极材料,对应23年石墨化自供率超80%,单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 涂覆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基膜逐步放量。1)公司21年涂覆市占率约36%,同比去年提升8.5%。21年底已形成40亿平涂覆产能,预计22年出货30-40亿平(根据浆料推算,考虑壹石通、极盾供货量,以及恩捷在线涂覆供货量,预计在30亿-40亿平)。2)公司基膜通过海外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应,预计22年出货1亿平。3)公司并表东阳光55%股权,目前东阳光PVDF散单锂电级产品价格已达60万元/吨,预计22年出货6000吨,22Q4有望实现部分自供142b,大幅提升单吨盈利水平。 设备在手订单饱满,22-23逐步确认。公司21年底涂布机设备在手订单40亿元,较年中在手订单提升10亿元,新产品21年底在手订单11亿元,较21年中提升7亿元,我们预计22-23年有望迎来逐步确认。 三、终端景气度与新车型 3.1 终端整车销量 根据乘联会信息,虽然疫情对部分地区的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3月整体预期不必严重悲观。3.21-27日,乘用车零售27.4万辆,同比/环比分别-29%/+12%,较上月同期下降46%。批发40.8万辆,同比/环比分别-5%/+38%,较上月同期下降30%。虽然3月疫情和市场变局超预期复杂,但面临季度末交车冲刺,因此对3月零售不必严重悲观。 3月新能源车全月批售预计45万辆以上,1Q22预计120万辆左右。3.1-3.27 新能源车上险累计37.3万辆,整体市场121.4万辆,渗透率高达30.7%; 第4周疫情、缺芯等因素影响下,燃油车销量有一定波动,上险数为19.5万辆,环比上周 -2.3%,同比2月第4周 -23.7%。而新能源车整体表现平稳,上险数10.2万辆,环比上周+3.9%,同比2月第4周 +1.6%,整体市场29.6万辆,渗透率34.2%。 造车新势力公布3月销量,同环比均大幅增长。其中1) 小鹏月销再超1.5万辆,同/ 环比+202%/ +148%;2) 哪吒、零跑创新高,携手跨入“月销万台俱乐部”;3) 广汽埃安月销率先破2万辆,同/ 环比+190%/+138%。 目前,欧洲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等国已公布新能源车销量,累计91,259台,渗透率达20%。 我们预计3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合计20万辆左右,环比+55%,同比+1%。一季度累计销量45万辆左右,同比+16%。大众已于3月底重启MEB平台车型的生产,宝马、奔驰等车企将于4月初陆续重启生产。二季度欧洲汽车市场产销量有望回暖。 3.2 新车型 3.2.1 宝马全新纯电车型BMW i3全球首发 3月31日,宝马全球首发其全新纯电车型BMW i3,售价34.99万元。新车全身尺寸为4872/1846/1481mm,轴距达到了2966mm 外观方面,和3系燃油车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封闭式双肾格栅。内饰采用和iX车型一样的一体式曲面悬浮屏,液晶仪表及中控屏尺寸为12.3英寸和14.9英寸,车身系统采用了全新BMW iDrive 8.0操作系统 动力方面,华晨宝马全新i3峰值功率为250kW,最高时速180km/h,搭载70.27kWh的电池,综合工况续航526km,0-100km/h加速时间为6.2s 3.2.2 比亚迪海豹曝光全新官图 3月31日,比亚迪官方曝光了海豹官方图片,新车是基于e3.0平台打造的车型,预计4月份正式发布。 整车尺寸为4800/1875/1460mm,轴距为2920mm,定位是年轻化的B级车。外观方面与海豚相似同样采用了仿生学的设计,基于Ocean-X概念车打造,整体造型低趴,尾部由鸭尾造型设计,尾部结合传统元素“中国结”式贯穿式尾灯。 动力方面,海豹此前申报了三款不同的动力配置: · 后驱低功版,最大输出功率为150kW,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 后驱高功版,最大输出功率为230kW,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 四驱版本,前电机160kW,后永磁电机230kW 3.2.3 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上市 3月30日,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正式上市,售价为17.17万元至18.37万元。新车车身尺寸为4770/1895/1689mm,轴距2845mm,定位紧凑型混动SUV 动力方面,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合版搭载1.5T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25N·m,采用3档电驱变速箱。新车最大综合续航1300km,0-100km/h加速时间7.9s,综合油耗4.3L/100km。 3.2.3 智己汽车正式发布智己L7 3月29日,智己汽车正式公布智己L7量产首发车型——智己L7 Pro的售价目前定为40.88万元。新车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新车尺寸为5098/1960/1485mm,轴距3100mm。外观方面,新车流线凸显,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1Cd,提供六款车身配色,三款内饰配色。新车流线凸显,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1Cd,提供六款车身配色,三款内饰配色。 续航及动力:标配93kWh容量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615km。新车采用四驱四轮转向系统,后轮可实现双向12度转向,可以匹配车速完成正反向偏转,当车速低于40km/h可以实现10.8m的转弯半径。操控和动力方面,前后搭载双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425kW,峰值扭矩725Nm,并且可以配装Brembo卡钳,百公里制动距离为32.69m。 智能座舱方面:采用了39英寸的可升降仪表组合,亮度达到1000尼特,以及12.8英寸AMOLED中控屏。新车的音响系统总功率达到1129W,包括了22个扬声器单元。车机系统搭载高通8155芯片,可实现跨屏联动。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新车搭载了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感知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采用英伟达Xavier芯片,后期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权益升级为高精度激光雷达以及Orin芯片。 亮点功能,DLP投影大灯,具备260万像素的投影分辨率,集成3TOPS算力的AI视觉芯片,能够以高亮度,高精度投射团信息;可以选装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三摄亿级像素,支持一键上传社交媒体。 3.3 迎接北京车展,新车智能化配置大幅提升 本周理想L9发布官方剧透第四集: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AD Max,硬件包括6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和5颗200万像素摄像头,前向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配备128个激光器(供应商:禾赛科技AT128);智能驾驶算力平台包含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域控制器供应商:德赛西威)。 随着北京车展的临近(因疫情原因时间推迟),不少新车型陆续“剧透”或发布以抢占热度,拉开智能化配置堆料大战: 1. 英伟达占据智能驾驶高端市场。蔚来ET7 4颗英伟达Orinx芯片;理想L9 2颗Orinx 芯片;智己 L7搭载英伟达Xavier,具备升级Orinx能力。包括此前在GTC 2022春季大会上,英伟达宣布比亚迪加入英伟达智能驾驶生态圈,比亚迪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投产搭载DRIVE Orin计算平台的汽车。 2. 2022年将是激光雷达大量上车(几十万套)的一年。今年新车型中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包括:蔚来ET7和ET5(1颗图达通前向1550nm激光雷达);理想L9(1颗前置 128 线的半固态 LIDAR:禾赛 AT 128);智己 L7(支持后装升级2颗速腾聚创半固态激光雷达);路特斯ELETRE(4颗激光雷达,其中2颗禾赛科技的AT128,2颗速腾聚创的RS-LiDAR-M1)。 3. 音响系统已经成为新车智能化的重要卖点。ET7:全系标配杜比全景声,标配有23个扬声器单元,拥有20路1000W功放输。4个主位声道采用了高、中、低音三个单元组合的3分频音箱,并拥有低音炮和4个顶置声道音箱;理想L9:搭载21个扬声器,功放最大功率2160w,7.3.4音效,3个重低音,4个顶部扬声器,高音单元采用铝膜,中音单元采用凯夫拉材质,低音单元碳纤维材质,音响调校原 Dirac 中国区首席调音团队负责;智己L7:22个扬声器,分别为14个全车扬声器以及8个座椅扬声器,拥有1120W功率功放。路特斯ELETRE:15 个扬声器,功率达 1380 W 系统,采用了 Uni-QTM 和环绕立体声技术 4. 空气悬挂向下渗透到30万车型。理想L9、蔚来ET7、岚图Free和梦想家、路特斯ELETRE均配有空气悬挂。 5. 隐形电动门把手等配置进入20万以下走量车型。隐形门把手不仅在理想L9、蔚来ET7、岚图FREE&梦想家等30万以上车型上实现标配,在长安C385、零跑C01等20万以下车型也实现标配。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目前已经到30%以上)、里程焦虑环节(续航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智能化成为厂家“内卷增配”的重要方向。预计北京车展之前,各家将秀出智能化方面的丰富配置,或将引领智能化各种配置率加速提升。 四、投资建议 Q2板块行情可期,全年“轻总量重结构”。资源品价格企稳前提下,若下游提价后需求仍然强劲,Q2板块将迎来反转。全年看我们认为要轻总量重结构,找结构上超预期或者确定性高的点更为重要。(1)终端:细分市场分化、车企分化。看好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头部车企;(2)中游: 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PET铜箔、硅碳、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高端炭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穿越周期波动、竞争力强的龙头:高锂价将导致中下游洗牌加速,看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中伟股份等电池及材料各环节龙头。 五、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目前电动车赛道新进厂商、产品增多,存在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新能源产业链供给端愈发丰富,竞争异常激烈,存在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汽车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多,尤其是新能源车。政策波动可能会对汽车消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陈传红 chenchuanhong@gjzq.com.cn 邱长伟 qiuchangwei@gjzq.com.cn 姜超阳 jiangchaoyang@gjzq.com.cn 田 野 tiany@gjzq.com.cn 薛少龙 xueshaolong@gjzq.com.cn 姚云峰 yaoyunfeng@gjzq.com.cn 江莹 jiangying2@gjzq.com.cn 胡媛媛 huyuanyuan@gjzq.com.cn 苏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