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m4a From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00:00 04:27 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 ——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概要: 海外: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最新经济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在7月初出现了复苏萌芽,但仍远低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美国六大银行合计从利润中拨出350亿美元,以准备迎接不良贷款大潮。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日本和加拿大央行也声明仍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国内经济:经济逐渐复苏,6月物价回升,中长贷维持多增 经济逐渐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格局。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从中观看,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速涨跌互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6.8%、8.4%,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稳定在8.4%。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仅是弱改善。分品类看,6月份必需消费保持稳定,食品类、服装类零售增速微幅回升,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6月物价回升。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其中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带动CPI小幅回升。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中长贷维持多增。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居民部门信贷改善,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宽信用政策促进下,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政策:研究部署防汛救灾。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将切实提升国企改革成效,积极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领域的央企。上周五,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产保险等6家保险、信托机构实施接管。证监会宣布,对新时代证券等3家证券期货机构实行接管。接管期限均为一年。 ----------------------------------------- 1. 海外经济: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1.1 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 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上周三,美联储公布的最新一期经济褐皮书显示,由于美国许多州解除了封锁令,消费活动开始恢复,整体经济活动有所增加,美国经济在7月初出现了复苏萌芽,但仍远低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且经济前景依然维持高度不确定性。 美六大行拨备350亿美元。美国六大银行合计从利润中拨出350亿美元,以准备迎接可能如海啸般涌来的不良贷款。 1.2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欧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上周四,欧洲央行宣布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政策利率保持为零,存款利率为-0.50%,边际融资利率继续保持在0.25%。此外,鉴于“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总额1.35万亿欧元的疫情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规模也继续维持不变。 日、加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上周三,日本央行宣布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同时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不变。加拿大央行声明,仍然维持0.25%的利率直到通胀达到目标,继续每周至少50亿加元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而其经济可能已经在4月份触底,但2022年之前不太可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 2. 6月数据:经济逐渐复苏,6月物价回升,中长贷维持多增 经济逐渐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格局。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从中观看,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速涨跌互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6.8%、8.4%,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稳定在8.4%。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仅是弱改善。分品类看,6月份必需消费保持稳定,食品类、服装类零售增速微幅回升,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6月物价回升。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其中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带动CPI小幅回升。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中长贷维持多增。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居民部门信贷改善,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宽信用政策促进下,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2.1 通胀:6月物价回升,再通胀或重启 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食品方面,生猪出栏减缓叠加消费需求回升带动猪价上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蔬菜供给短缺带动菜价上涨,但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带动水果价格下降,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方面,疫情持续影响出行,飞机票和旅游价格下降,6月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 6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强于季节性。由于生猪出栏减缓叠加进口减少,猪肉供给收紧,而疫情过后餐饮逐步恢复带动需求回升,6月猪肉价格由下降转为上涨3.6%。同时,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6月鲜菜价格由下降转为上涨2.8%。但水果和鸡蛋供给充足带动价格分别下降7.6%和4.1%。 从同比来看,6月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24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涨幅变化不大,猪价同比81.6%,涨幅相比5月回落0.1个百分点,而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8.5%和10.9%。鲜菜价格由5月下降转为上涨4.2%,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大幅下降29.0%和15.8%。 高基数效应下,未来猪价对CPI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弱。6月猪肉价格环比出现明显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供给出现短期紧缺,另一方面是需求开始逐步回升。目前来看,今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升,反映生猪生产恢复稳步推进,未来猪肉供给不会重蹈去年过紧的状态。同时考虑到去年7月以来猪价出现了大幅跳升,高基数效应下未来猪肉CPI同比涨幅或将持续收窄,对CPI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减弱。 6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受疫情持续影响出行,6月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6.1%和1.8%,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3%,6月夏装打折促销带动衣着价格下降0.2%。 从同比来看,6月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相比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6月非食品价格回落主要还是受到油价下跌影响,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9.4%和21.2%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6%。 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 从环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分行业来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油气开采(38.2%)、燃料加工(1.7%)、化学原料制品(0.4%)等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止降转涨。其他主要行业中,有色金属(1.9%)价格涨幅扩大,黑金冶炼(1.9%)价格由平转涨,煤炭采选(-0.7%)价格降幅收窄。 4月以来食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是前几个月CPI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而近期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止跌回升,带动CPI小幅回升。从历史情况来看, 7-9月往往是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时段,而今年多地爆发洪水灾害也为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供给带来扰动。但去年7月以来猪价出现大幅跳升,导致食品CPI环比在8-10月连续3月位于3%以上。高基数下,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或将逐步减弱。 目前我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同时海外各国实施逐步解封计划。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成为未来CPI上涨的主要拉动力。当前全球实施货币宽松的空间非常有限,全球货币政策的重心已经从货币宽松过度到信用宽松。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2.2 经济:经济逐渐复苏,政策不会收紧 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首先来看经济整体表现,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复苏”格局。一方面,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另一方面,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而得益于GDP增速回升转正,二季度名义GDP增速也上行至3.1%。 二产明显反弹,三产依然偏弱。目前统计局尚未公布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从生产端看,二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4.7%,远高于第三产业的1.9%。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速的拉动也从一季度的-3.7%、-3.0%回升到了-0.7%、-0.9%。因而,无论是从增速还是贡献率来看,二季度第二产业的改善力度都要强于第三产业。 城镇就业依然承压。二季度以来,经济逐渐复苏,然而城镇就业依然承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仅为年度目标的62.7%,远低于历年同期,而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依然处在5.7%的高位。 政策不会收紧。在今年全国两会各项工作目标中,就业目标居于首位。以往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力,但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业,且目前仍未消退。因而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2.3 工业:生产拾级而上,助力经济复苏 二季度工业生产拾级而上。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4.4%,较一季度的-8.4%大幅回升,并由负转正。而二季度各月工业增速也逐月回升,其中6月份同比增速上升到了4.8%,季调环比增速则稳定在1.3%,明显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也就是说,2季度工业生产拾级而上,对经济复苏功不可没。 中观层面,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较5月份涨跌互现,其中:下游消费品类行业涨跌各半,中游装备加工类行业涨多跌少,而上游原材料类行业涨少跌多。6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反弹至10.0%。 微观层面,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多跌少。6月份,发电量增速继续回升至6.5%,印证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PMI生产指数双双回升。而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虽然煤炭、乙烯、有色金属产量增速略降,但水泥产量增速保持稳定,而粗钢、化纤、汽车产量增速均继续上升,其中汽车产量增速更是创下17年以来的新高。 2.4 投资:投资稳步回升,地产销售略降 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速0.1%,较一季度的-13.3%大幅回升转正,指向外需有所修复。那么内需表现如何呢? 二季度投资增速回升转正。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3.1%,其中二季度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而6月份当月增速继续回升至5.6%。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再度回落到了-1.1%,指向投资的内生动力依然偏弱。 制造业投资降幅继续收窄。1-6月份制造业投资降幅继续收窄至-11.7%,我们估算6月份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3.5%,较5月份降幅继续收窄。6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但依然为负,主要是受前期需求较弱、盈利低迷拖累。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仍高。1-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降幅继续收窄至-2.7%,我们估算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当月增速回落至6.8%,旧口径下的基建投资当月增速也回落至8.4%。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作为基建融资的重要来源,6月份地方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但上半年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了53%。 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1.9%,而6月份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则稳定在8.4%。3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走强,这离不开融资的支持,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降幅继续收窄至-1.9%。从结构上看,建筑工程降幅明显收窄,而其他费用(主要是土地购置费)增速已经转正,是主要支撑。 再来看房地产销售情况,这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先指标之一。 6月份地产销售增速有所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虽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而6月份70城房价也是稳中略升,均指向地产销售依然向好。 6月份土地购置、新开工增速均回升。得益于地产销售依然向好,6月份房企到位资金增速继续回升。而即便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6月份的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也都明显反弹,而这都意味着后续地产投资仍有支撑。 2.5 消费:消费降幅收窄,汽车仍是拖累 二季度消费降幅收窄。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降幅分别收窄至-11.4%、-10.3%,其中二季度增速为-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改善力度偏弱。而6月份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1.8%、-0.4%,较5月份一升一降,可谓差强人意、不温不火。 必需消费保持稳定。6月份必需消费整体稳定,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增速微幅上升至1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降幅略收窄至-0.1%,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至16.9%,变化幅度均在0.5个百分点以内。 可选消费涨跌互现。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影响,6月份汽车类零售增速大跌转负至-8.2%。剔除汽车后,6月份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1.0%、2.9%,均高于剔除汽车前的增速,也都较5月份继续回升。此外,6月份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降幅收窄至-13.0%,地产相关的家电类、家具类、建材类零售增速分别为9.8%、-1.4%、2.2%,较5月份涨多跌少。 网上零售增速、占比双双回升。1-6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继续回升至14.3%,远高于社消零售增速,因而占社消零售的比重继续上升至25.2%。 2.6 外贸:出口增速转正,进口大幅回升 6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0.5%(前值-3.3%),6月贸易顺差略降至464.2亿美元。随着6月欧美主要国家解封和重启经济,美、欧制造业PMI明显回升,外需短期有望继续改善。 从主要出口商品类型来看,防疫物资对出口仍有支撑。6月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制品(56.7%)出口增速高位略降,但医疗仪器及器械(100.0%)、塑料制品(84.1%)出口增速继续创新高。 前期订单以及居家办公设备需求或已逐步消化,但其他主要商品出口明显改善。6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件(16.1%)、集成电路(18.7%)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其他主要商品出口改善,6月手机(29.8%)、家具(8.4%)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服装(-10.2%)出口跌幅收窄。 从贸易方式来看,6月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至4.1%,但加工贸易出口同比降至-12.5%。从产品类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14.2%)、机电产品(1.6%)出口增速回升,而高新技术产品(4.9%)出口增速回落。 从国别和地区来看,6月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涨跌互现,对美国(1.4%)出口小幅回升,但对日本(-10.5%)和欧盟(-5.0%)出口增速回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边际改善,对东盟(1.6%)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对韩国(-3.9%)、中国香港(-11.1%)、印度(-27.9%)出口跌幅均有收窄。 6月进口同比增速转正至2.7%(前值-16.7%)。去年同期进口基数偏低,同时6月以来国内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前期政策呵护下,内需改善带动进口增速明显回升。从数量看,6月我国进口大豆(71.4%)、铁矿石(35.3%)、原油(34.4%)和铜(98.9%)同比大增;从金额看,进口铁矿石(24.9%)、原油(-39.5%)、铜(74.2%)增速都明显改善。 其他重点产品的进口金额增速也同步回升。6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71.5%)、集成电路(18.6%)进口增速回升,初级形状的塑料(13.3%)、汽车零配件(7.8%)、医药品(23.3%)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汽车和汽车底盘(-14.6%)进口增速跌幅收窄。 上半年虽然发生疫情,全球贸易遭受冲击,但我国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前期高增的口罩等防疫物资6月虽然出口增速略降,但仍处高位,三类防疫物资相关商品6月合计出口增速66.9%(前值72.2%),出口规模占6月总出口的12.1%,拉动出口增速8个百分点左右。 另一方面,6月后海外多国疫情缓解、推进解封,外需呈现一定程度修复。海外解封后,6月中采PMI新出口订单有所回升,而前期出口低迷的服装、鞋类、手机、家具等6月出口都同步改善,接力防疫物资,继续支撑疫情时期外需。目前美国疫情出现重新抬头,可能给美国重启经济带来波折,但欧洲主要国家疫情控制和复工进展顺利,我们预计年内外需或将延续缓慢修复态势。 2.7 金融:中长贷维持多增,带动经济回升 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约230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近3500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近1900亿元,此外,政府债券同比多增约533亿元。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 居民部门信贷改善,6月新增信贷9815亿元,同比多增约2200亿元,尤其是中长贷大幅多增。6月居民中长贷6349亿元,同比多增1500亿元,6月居民中长贷创下近年同期新高,而1-6月居民中长贷总额也略高于去年同期,反映房地产需求恢复,支撑6月地产销量增速回升。6月居民短贷增加约3400亿元,同比多增700多亿元,支持消费继续修复。 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173亿元,但中长贷大幅多增。宽信用政策促进下,6月企业中长贷增加7348亿元,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 6月财政存款减少6102亿元,同比多减约1100亿元,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04万亿元,企业部门存款同比少增1183亿元。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随着企业部门经济活动复苏、财政加快投放,预计下半年货币增速仍趋上行。 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预计二季度GDP实际增速有望回到3%左右。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3. 政策:研究部署防汛救灾 研究部署防汛救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国资委将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开展中央企业的稳投资工作;还将切实提升国企改革成效,积极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领域的央企;继续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持续加强对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 9家金融机构受接管。上周五,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产保险、华夏人寿保险、天安人寿保险、易安财产保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共6家保险、信托机构实施接管。同日,证监会宣布,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实行接管。接管时间自2020年7月17日起,接管期限为一年。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需求起步平淡,资金边际收紧——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PMI由降转升,警惕通胀重启——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生产仍处高位,再通胀或重启——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生产持续回升,再通胀或重启——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需求好坏参半,资金中枢抬升——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需求有所改善,监管资金空转——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经济继续改善,资金边际收紧——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地产基建发力,货币社融新高——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经济小幅改善,通胀短期回落——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PMI仍处线上,通胀短期回落 ——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m4a From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00:00 04:27 经济逐渐复苏,中长贷维持多增 ——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概要: 海外: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最新经济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在7月初出现了复苏萌芽,但仍远低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美国六大银行合计从利润中拨出350亿美元,以准备迎接不良贷款大潮。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日本和加拿大央行也声明仍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国内经济:经济逐渐复苏,6月物价回升,中长贷维持多增 经济逐渐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格局。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从中观看,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速涨跌互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6.8%、8.4%,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稳定在8.4%。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仅是弱改善。分品类看,6月份必需消费保持稳定,食品类、服装类零售增速微幅回升,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6月物价回升。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其中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带动CPI小幅回升。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中长贷维持多增。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居民部门信贷改善,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宽信用政策促进下,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政策:研究部署防汛救灾。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将切实提升国企改革成效,积极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领域的央企。上周五,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产保险等6家保险、信托机构实施接管。证监会宣布,对新时代证券等3家证券期货机构实行接管。接管期限均为一年。 ----------------------------------------- 1. 海外经济: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1.1 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 美联储发布新一期褐皮书。上周三,美联储公布的最新一期经济褐皮书显示,由于美国许多州解除了封锁令,消费活动开始恢复,整体经济活动有所增加,美国经济在7月初出现了复苏萌芽,但仍远低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且经济前景依然维持高度不确定性。 美六大行拨备350亿美元。美国六大银行合计从利润中拨出350亿美元,以准备迎接可能如海啸般涌来的不良贷款。 1.2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欧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上周四,欧洲央行宣布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政策利率保持为零,存款利率为-0.50%,边际融资利率继续保持在0.25%。此外,鉴于“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总额1.35万亿欧元的疫情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规模也继续维持不变。 日、加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上周三,日本央行宣布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同时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不变。加拿大央行声明,仍然维持0.25%的利率直到通胀达到目标,继续每周至少50亿加元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而其经济可能已经在4月份触底,但2022年之前不太可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 2. 6月数据:经济逐渐复苏,6月物价回升,中长贷维持多增 经济逐渐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格局。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从中观看,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速涨跌互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6.8%、8.4%,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稳定在8.4%。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仅是弱改善。分品类看,6月份必需消费保持稳定,食品类、服装类零售增速微幅回升,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6月物价回升。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其中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带动CPI小幅回升。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中长贷维持多增。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居民部门信贷改善,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宽信用政策促进下,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2.1 通胀:6月物价回升,再通胀或重启 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小幅回升至2.5%。食品方面,生猪出栏减缓叠加消费需求回升带动猪价上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蔬菜供给短缺带动菜价上涨,但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带动水果价格下降,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2%。非食品方面,疫情持续影响出行,飞机票和旅游价格下降,6月非食品CPI环比下降0.1%。 6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强于季节性。由于生猪出栏减缓叠加进口减少,猪肉供给收紧,而疫情过后餐饮逐步恢复带动需求回升,6月猪肉价格由下降转为上涨3.6%。同时,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6月鲜菜价格由下降转为上涨2.8%。但水果和鸡蛋供给充足带动价格分别下降7.6%和4.1%。 从同比来看,6月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24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涨幅变化不大,猪价同比81.6%,涨幅相比5月回落0.1个百分点,而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8.5%和10.9%。鲜菜价格由5月下降转为上涨4.2%,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大幅下降29.0%和15.8%。 高基数效应下,未来猪价对CPI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弱。6月猪肉价格环比出现明显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供给出现短期紧缺,另一方面是需求开始逐步回升。目前来看,今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升,反映生猪生产恢复稳步推进,未来猪肉供给不会重蹈去年过紧的状态。同时考虑到去年7月以来猪价出现了大幅跳升,高基数效应下未来猪肉CPI同比涨幅或将持续收窄,对CPI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减弱。 6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受疫情持续影响出行,6月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6.1%和1.8%,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3%,6月夏装打折促销带动衣着价格下降0.2%。 从同比来看,6月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相比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6月非食品价格回落主要还是受到油价下跌影响,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9.4%和21.2%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6%。 6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触底反弹至-3.0%。 从环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双上涨。分行业来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油气开采(38.2%)、燃料加工(1.7%)、化学原料制品(0.4%)等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止降转涨。其他主要行业中,有色金属(1.9%)价格涨幅扩大,黑金冶炼(1.9%)价格由平转涨,煤炭采选(-0.7%)价格降幅收窄。 4月以来食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是前几个月CPI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而近期受供给偏紧影响,6月以来猪肉、蔬菜价格止跌回升,带动CPI小幅回升。从历史情况来看, 7-9月往往是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时段,而今年多地爆发洪水灾害也为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供给带来扰动。但去年7月以来猪价出现大幅跳升,导致食品CPI环比在8-10月连续3月位于3%以上。高基数下,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或将逐步减弱。 目前我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同时海外各国实施逐步解封计划。未来经济重启将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反弹,核心物价的非食品CPI也有望跟随PPI一起回升,成为未来CPI上涨的主要拉动力。当前全球实施货币宽松的空间非常有限,全球货币政策的重心已经从货币宽松过度到信用宽松。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使得各国货币明显超发,再通胀的过程或许已经重新开启。 2.2 经济:经济逐渐复苏,政策不会收紧 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首先来看经济整体表现,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复苏”格局。一方面,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另一方面,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而得益于GDP增速回升转正,二季度名义GDP增速也上行至3.1%。 二产明显反弹,三产依然偏弱。目前统计局尚未公布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从生产端看,二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4.7%,远高于第三产业的1.9%。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速的拉动也从一季度的-3.7%、-3.0%回升到了-0.7%、-0.9%。因而,无论是从增速还是贡献率来看,二季度第二产业的改善力度都要强于第三产业。 城镇就业依然承压。二季度以来,经济逐渐复苏,然而城镇就业依然承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仅为年度目标的62.7%,远低于历年同期,而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依然处在5.7%的高位。 政策不会收紧。在今年全国两会各项工作目标中,就业目标居于首位。以往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力,但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业,且目前仍未消退。因而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2.3 工业:生产拾级而上,助力经济复苏 二季度工业生产拾级而上。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4.4%,较一季度的-8.4%大幅回升,并由负转正。而二季度各月工业增速也逐月回升,其中6月份同比增速上升到了4.8%,季调环比增速则稳定在1.3%,明显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也就是说,2季度工业生产拾级而上,对经济复苏功不可没。 中观层面,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较5月份涨跌互现,其中:下游消费品类行业涨跌各半,中游装备加工类行业涨多跌少,而上游原材料类行业涨少跌多。6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反弹至10.0%。 微观层面,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多跌少。6月份,发电量增速继续回升至6.5%,印证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PMI生产指数双双回升。而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虽然煤炭、乙烯、有色金属产量增速略降,但水泥产量增速保持稳定,而粗钢、化纤、汽车产量增速均继续上升,其中汽车产量增速更是创下17年以来的新高。 2.4 投资:投资稳步回升,地产销售略降 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速0.1%,较一季度的-13.3%大幅回升转正,指向外需有所修复。那么内需表现如何呢? 二季度投资增速回升转正。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3.1%,其中二季度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而6月份当月增速继续回升至5.6%。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再度回落到了-1.1%,指向投资的内生动力依然偏弱。 制造业投资降幅继续收窄。1-6月份制造业投资降幅继续收窄至-11.7%,我们估算6月份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3.5%,较5月份降幅继续收窄。6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但依然为负,主要是受前期需求较弱、盈利低迷拖累。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仍高。1-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降幅继续收窄至-2.7%,我们估算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当月增速回落至6.8%,旧口径下的基建投资当月增速也回落至8.4%。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作为基建融资的重要来源,6月份地方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但上半年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了53%。 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1.9%,而6月份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则稳定在8.4%。3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走强,这离不开融资的支持,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降幅继续收窄至-1.9%。从结构上看,建筑工程降幅明显收窄,而其他费用(主要是土地购置费)增速已经转正,是主要支撑。 再来看房地产销售情况,这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先指标之一。 6月份地产销售增速有所回落。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虽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而6月份70城房价也是稳中略升,均指向地产销售依然向好。 6月份土地购置、新开工增速均回升。得益于地产销售依然向好,6月份房企到位资金增速继续回升。而即便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6月份的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也都明显反弹,而这都意味着后续地产投资仍有支撑。 2.5 消费:消费降幅收窄,汽车仍是拖累 二季度消费降幅收窄。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降幅分别收窄至-11.4%、-10.3%,其中二季度增速为-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改善力度偏弱。而6月份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1.8%、-0.4%,较5月份一升一降,可谓差强人意、不温不火。 必需消费保持稳定。6月份必需消费整体稳定,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增速微幅上升至1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降幅略收窄至-0.1%,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至16.9%,变化幅度均在0.5个百分点以内。 可选消费涨跌互现。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影响,6月份汽车类零售增速大跌转负至-8.2%。剔除汽车后,6月份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1.0%、2.9%,均高于剔除汽车前的增速,也都较5月份继续回升。此外,6月份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降幅收窄至-13.0%,地产相关的家电类、家具类、建材类零售增速分别为9.8%、-1.4%、2.2%,较5月份涨多跌少。 网上零售增速、占比双双回升。1-6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继续回升至14.3%,远高于社消零售增速,因而占社消零售的比重继续上升至25.2%。 2.6 外贸:出口增速转正,进口大幅回升 6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0.5%(前值-3.3%),6月贸易顺差略降至464.2亿美元。随着6月欧美主要国家解封和重启经济,美、欧制造业PMI明显回升,外需短期有望继续改善。 从主要出口商品类型来看,防疫物资对出口仍有支撑。6月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制品(56.7%)出口增速高位略降,但医疗仪器及器械(100.0%)、塑料制品(84.1%)出口增速继续创新高。 前期订单以及居家办公设备需求或已逐步消化,但其他主要商品出口明显改善。6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件(16.1%)、集成电路(18.7%)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其他主要商品出口改善,6月手机(29.8%)、家具(8.4%)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服装(-10.2%)出口跌幅收窄。 从贸易方式来看,6月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至4.1%,但加工贸易出口同比降至-12.5%。从产品类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14.2%)、机电产品(1.6%)出口增速回升,而高新技术产品(4.9%)出口增速回落。 从国别和地区来看,6月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涨跌互现,对美国(1.4%)出口小幅回升,但对日本(-10.5%)和欧盟(-5.0%)出口增速回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边际改善,对东盟(1.6%)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对韩国(-3.9%)、中国香港(-11.1%)、印度(-27.9%)出口跌幅均有收窄。 6月进口同比增速转正至2.7%(前值-16.7%)。去年同期进口基数偏低,同时6月以来国内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前期政策呵护下,内需改善带动进口增速明显回升。从数量看,6月我国进口大豆(71.4%)、铁矿石(35.3%)、原油(34.4%)和铜(98.9%)同比大增;从金额看,进口铁矿石(24.9%)、原油(-39.5%)、铜(74.2%)增速都明显改善。 其他重点产品的进口金额增速也同步回升。6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71.5%)、集成电路(18.6%)进口增速回升,初级形状的塑料(13.3%)、汽车零配件(7.8%)、医药品(23.3%)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汽车和汽车底盘(-14.6%)进口增速跌幅收窄。 上半年虽然发生疫情,全球贸易遭受冲击,但我国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前期高增的口罩等防疫物资6月虽然出口增速略降,但仍处高位,三类防疫物资相关商品6月合计出口增速66.9%(前值72.2%),出口规模占6月总出口的12.1%,拉动出口增速8个百分点左右。 另一方面,6月后海外多国疫情缓解、推进解封,外需呈现一定程度修复。海外解封后,6月中采PMI新出口订单有所回升,而前期出口低迷的服装、鞋类、手机、家具等6月出口都同步改善,接力防疫物资,继续支撑疫情时期外需。目前美国疫情出现重新抬头,可能给美国重启经济带来波折,但欧洲主要国家疫情控制和复工进展顺利,我们预计年内外需或将延续缓慢修复态势。 2.7 金融:中长贷维持多增,带动经济回升 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约230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近3500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近1900亿元,此外,政府债券同比多增约533亿元。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 居民部门信贷改善,6月新增信贷9815亿元,同比多增约2200亿元,尤其是中长贷大幅多增。6月居民中长贷6349亿元,同比多增1500亿元,6月居民中长贷创下近年同期新高,而1-6月居民中长贷总额也略高于去年同期,反映房地产需求恢复,支撑6月地产销量增速回升。6月居民短贷增加约3400亿元,同比多增700多亿元,支持消费继续修复。 企业贷款增加约93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173亿元,但中长贷大幅多增。宽信用政策促进下,6月企业中长贷增加7348亿元,同比多增约36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3000亿元,或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有关。 6月财政存款减少6102亿元,同比多减约1100亿元,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04万亿元,企业部门存款同比少增1183亿元。6月货币增速平稳,M1同比从6.8%略降至6.5%、M2同比稳定在11.1%,随着企业部门经济活动复苏、财政加快投放,预计下半年货币增速仍趋上行。 6月社融存量增速续升至12.8%,创18年5月以来新高。疫情后货币信贷高增,带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预计二季度GDP实际增速有望回到3%左右。而随着后续财政资金到位和投放、居民购房和消费恢复、前期高增的融资对经济的传导也将进一步显现,带动下半年经济明显回升。 3. 政策:研究部署防汛救灾 研究部署防汛救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国资委将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开展中央企业的稳投资工作;还将切实提升国企改革成效,积极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领域的央企;继续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持续加强对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 9家金融机构受接管。上周五,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产保险、华夏人寿保险、天安人寿保险、易安财产保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共6家保险、信托机构实施接管。同日,证监会宣布,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实行接管。接管时间自2020年7月17日起,接管期限为一年。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需求起步平淡,资金边际收紧——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PMI由降转升,警惕通胀重启——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生产仍处高位,再通胀或重启——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生产持续回升,再通胀或重启——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需求好坏参半,资金中枢抬升——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需求有所改善,监管资金空转——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经济继续改善,资金边际收紧——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地产基建发力,货币社融新高——海通宏观月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经济小幅改善,通胀短期回落——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PMI仍处线上,通胀短期回落 ——海通宏观周报(于博、李金柳、陈兴、宋潇、应镓娴)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