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海通证券高管对话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机构看好的影视龙头具有这些特征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回顾 | 海通证券高管对话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机构看好的影视龙头具有这些特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受到疫情及国际关系影响,2020年是资本市场的动荡年份。传媒板块中,影视行业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最大。但随着当前疫情逐步好转,影视行业开始复产复工,叠加各类优惠政策和行业公约的陆续发布,市场认为影视行业存在估值修复、边际好转的迹象。 如何看待这场新冠疫情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影响?当前行业复产复工情况如何?影视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行业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影视公司有哪些影响?在本次《名人堂》栏目上,陈春钱博士与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先生、海通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郝艳辉女士共同探讨了相关话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9月2日下午三点半,e海通财高端访谈栏目《名人堂》第二期正式开播,e海通财、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大智慧等多平台同步播出。海通证券总裁助理陈春钱博士与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先生、海通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郝艳辉女士,共同探讨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远景和投资机会。 我们先分享一些本次直播的精彩观点: 1、影视行业的阵痛只是暂时的,不管是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整个产业结构,包括演员高片酬问题,大家用更理性的,更踏实的态度来面对。影视行业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2、中国影视圈缺很好的创意人才,但是其实更缺很好的影视创意人才的管理人才。 3、当前很多影视类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估值已经连续跌了四年之后,是在一个底部的位置,从一个中长线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 以下为本次海通LIVE《名人堂》直播精彩内容实录 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这次调整 陈春钱:文化传媒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唐德的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股价也是从最高的70多元,最低跌到4块钱左右,这个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从你们产业资本的角度来看,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这次调整? 吴宏亮: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从2014年开始,尤其是互联网介入之后带来了蓬勃的发展。这个蓬勃的发展也有些泡沫,比如内容制作方面,大家都很急功近利,希望能够更快的多拍些内容,然后由互联网来买单。但是2018、2019年的风波,也让产业资本包括影视上市公司用更加冷静的态度来看待整个市场的变化。 从大的趋势来看,整个影视行业还是方兴未艾,因为确实老百姓的需求都是在的。从这次疫情也能看出来,看视频剧和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主流的消费。从互联网,特别是从几大视频网站平台的点击率和VIP收费的数据也能看到,这三年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2020年整体增长有些放缓,比如说像腾讯,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vip人数已经过亿,让大家能感觉到有一个所谓的顶部。但是这种需求在的时候会带来一种新的消费,就是视频点播。视频点播的增长对于我们整个产业还是很有利的。 应该说,这种阵痛只是暂时的,不管是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整个产业结构,包括演员高片酬问题,其实现在演员片酬已经降到很低了,大家用更理性的,更踏实的一个态度来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这番事业。这个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本身来讲,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更注重内容本身,更注重在我们职业操守的范围内我们去做应该做的,这为未来影视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影视行业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陈春钱:影视传媒的供给端,尤其是一些制作公司这两年里面消失的数量是比较大的。我们拿到的一份分析报告讲大概有一万多家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你们从供给端已经感觉到这种竞争,刚才您讲的是更理性,更加市场化了,更加有序了,那么供给端的这样一个变化,是否会使你们未来发展更游刃有余? 吴宏亮:影视行业真正能够以电影电视为核心的主流头部公司不超过三百家。因为影视行业参与的资本也很狂热,行业内曾注册过很多公司,但是实际上真正作为内容生产的公司并不是非常多。 这次疫情使很多公司出现了问题甚至倒闭了,这些公司大部分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尤其是做宣传的,做发行的企业,影片少了自然宣发的项目就也少了,由于规模也不大,所以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主流的影视公司的发展其实还是不错的,经历这一波风雨大家都还能活下来。 陈春钱:这个行业的护城河,其实不像外面所了解的,那么那么浅,应该说还是很深的。 吴宏亮:是的。单纯从好的内容制作来讲,我们所说的这种精品或者是好的产品来讲,确实不能仅靠某一个导演或者某一个演员,或者是某一个编剧就能够完成。所以说我一直在讲:其实中国影视圈缺很好的创意人才,但是其实更缺很好的影视创意人才的管理人才。其实用这样的体系去做的时候,有些好的剧其实并不是偶然的,确实是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一定门槛的,所以它的集中度相对来讲的话也没有那么分散。 从哪几个维度去进行企业估值 陈春钱:郝女士,如何判定某个行业的内在价值,你们主要从哪几个维度去进行估值的?能不能给我们简要的用一般投资者也能听得懂的话术给大家阐述一下? 郝艳辉:就像刚才吴总讲的,这个行业可能目前面临着一些磨难。但是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这种磨难其实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很艰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机会。当前很多这种影视类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估值已经连续跌了四年之后,是在一个底部的位置,从一个中长线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从基金公司对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几个指标: 1、我们非常关注各个细分行业产业的龙头公司。比如说我们从市占率或者是公司整体规模的一个角度来选一些相对比较牛的公司。因为经历了这一波的话,大家会觉得这种抗风险性,其实对于这个公司各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 2、从股权架构上,我们会观察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被国资入股,包括唐德最近被浙江广电控股,那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事情。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入股行为会给我们比较大的一个信心。 3、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非常内核的价值就是作为上市公司基本面之一的制作团队。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无法被量化的概念,但是管理人才可以说是影视公司的一切。我们非常关注各个影视公司的制作团队的情况,包括其背后的股权激励、薪酬考核、管理文化等等。 4、关注这些上市公司的财报情况。比如说一些财务指标的优化:商誉问题、应收账款等等,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流的状况,我们往往通过这些指标会选出相对比较优秀的一些公司来。 陈春钱:现在的影视传媒公司,是否出现了分化?那些估值特别高的公司为什么市场给了这么高的估值?有一些企业估值要提升的话要靠什么来提升? 郝艳辉: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实现在越来越两极分化。这不仅仅是一个影视板块的问题,我们看整个大传媒板块,看整个全行业,包括去复盘很多的大蓝筹过去几年的数据,尤其是这种蓝筹的头部公司,它在市值表现上会越走越好,想象力比较小的公司或者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越来越边缘化。这是首先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趋势。然后我们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还是希望看到这种相对比较平台型的公司,因为作为上市公司,如果去做项目制或者是case by case的,很容易出现现金流的问题。比如说像美国的狮门影业,已经在内容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最终还是会被收购。所以对于这种影视公司来说,未来很好的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各个角度,无论是说多元化内容的变现,或者是其他产业方向的布局,围绕着我们的核心主营业务,让自己去往这种相对平台型的方向发展。 发展一个优秀的平台型公司难度有多大 陈春钱:郝女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角度来看待公司估值:一个优秀的平台型公司可能估值会高一些。从产业角度来看,从唐德来看,发展一个平台型公司的难度有多大? 吴宏亮:单纯做内容的公司向平台型转化还是蛮辛苦的。最近这几年大家对平台类公司的思考也很多,各种的商业模式大家也都尽在眼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考虑做内容的公司如何象做平台进行转化,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有可能是个机会。原因在于中国的年轻人现在逐渐的走向了个性化消费,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带货等等都可以看到,好的内容呈现是可以创立相对比较垂直细分的这种多元化的小平台,以后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 那我们做影视内容的企业,首先要让自己更专业化。我们的内容,首先从内容角度就要进行细分,不要苛求一网打尽。我们要为更个性化的某一个群体去服务,专职于他们所喜欢的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话,我们是有机会去创立新的垂直细分类的平台。所谓App矩阵,可能就是多元化所带来的这种垂直细分的视频播放平台也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从内容本身来考虑,我们也不见得一定要去向平台转化。因为做平台和做内容毕竟是两码事,按照互联网的话说,比如大众点评,不见得上面所有的餐厅都是大众点评自己去办。所以做内容的还是要本本份份的把心态放好,要想着做内容是需要什么,然后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做好。 当然,资本市场曾经有一种说法,一个做产品的公司,可能值十个亿;做模式的公司可能值一百个亿;一个做平台的公司可能就值一千个亿。但是影视文化产品如果做的好,延展性强,特别是能够做到影响力变现,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未尝不可把一个好内容、一个可延展的好内容,一个可系列化的好内容也看作是一个平台。这个事我觉得也是有机会的。 陈春钱:平台型公司和内容型公司在影视传媒这个领域里有相互转化或者相互发展的动能吗? 郝艳辉:我觉得是有的。A股上市公司也不缺乏影视产业类的平台型的公司,但是平台型的公司作为集大成者,数量会更少。平台不一定就是那种单纯的集大成的,也可能是打造单个的IP上,比如我们看到的像国外的漫威宇宙系列,它就形成了围绕着这样一个IP的多元化的,可变现的小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这种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有很多公司除了这种向平台化的发展,精品运营化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梳理这些传媒行业的其他公司,比如说游戏公司,有的公司可能70%的收入来源都来自于一款游戏,但是其市值或者是说它的价值还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就是因为他在那一个单款游戏上是很突出的。这种精品化运营的能力,无论是从IP的角度还是从把产品做成一个相对非常长生命周期的角度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影视行业在疫情后,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陈春钱:大家在判断影视公司的价值的时候,其实更关注的还是在专业性上面,是不是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同。如果我们把估值细分为:低估、估值回归、估值恢复、正常估值,那么影视行业在疫情后,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郝艳辉:无论是对标全球还是分析单个上市公司从历史的角度来复盘,它们现在可以说都处于严重被低估的一个阶段。这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比较大的一个机会。我们觉得未来影视行业也会有一个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其实在传媒行业还有一个细分板块,是今年相对比较热的游戏板块。游戏板块过去一年的行情走的是非常牛的。当然有很多逻辑,比如云游戏的逻辑、研发商分成比例提升的逻辑等,但是它最大的一个逻辑就是供给侧改革,由于游戏行业在一年之前的版号监管,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供给端死掉了,所以我们看到后期这些上市公司发的产品,每一款都是超预期的,这就造成了他们的业绩,财报不断的超预期,形成了整个游戏板块非常大的行情。现在整个影视行业非常像一年之前的游戏板块,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或者头部公司来说,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说未来市占率的角度,未来都是非常大的机会。所以整体来看,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 陈春钱:这个观点非常的重要,这个对吴总上市公司的估值其实是个双刃剑,有时候为了完成这个市场的估值需要更多的努力。郝女士,现在你们在对机构进行路演的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郝艳辉:从大传媒角度来看,整个传媒板块机构持仓来看还是相对比较超配的,大的传媒板块包括影视游戏,广告,营销等等。但是从传媒板块内部的一个细分板块来看的话,整个影视板块是极度被低配的,目前重配还是在游戏板块。影视板块的很多公司,大部分机构配置都非常少。这一点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消息。因为比较轻仓,后期投资收益方面会表现相对比较好一点,没有那么大的负担。 陈春钱:现在路演时,介绍这类公司,整个市场是否会很关注。 郝艳辉:影视行业是有周期性的,每年Q4的时候就是整个影视板块必会有一波行情。现在这个时点是每年布局影视板块的一个最好的时点。比如说现在看整个院线的复工,看到影片《八佰》播放数据的超预期。接下来是国庆档有很多非常重磅的影片定档,国庆档之后元旦档,元旦档之后又是非常重要的春节档。所以从基本面上来看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整个Q4季度是对于这些公司来说从收入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基本上Q4从股价表现上来看都是涨幅比较好的,那么Q3就是目前这个阶段,是去配置的好时机。 唐德未来电影和电视的占比会调整吗 陈春钱:唐德影视85%左右内容是来自电视剧,通过电视屏幕播出,更多是2B端,未来电影和电视的占比会调整吗? 吴宏亮:从我个人思考的,从团队来讲,我还是愿意进行相对的调整,电影的比例可能会增加。原因是现在电视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简单化了,大部分都是定制,以互联网定制为主。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占用资金的份额比原来要少很多,同时盈利能力下降也很大。当然这个很良性,特别是2B的这种方式,大家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是一个水和鱼的关系系,所以说我也期望这块能够更加健康,良性,不要花那么高的成本去做,烧钱迟早要烧完的。对于上市公司做这样的业务,特别是电视剧和网剧来讲也是很好的一个很稳定的发展方式。 而电影存在着直接toC的方式了,也会更比拼内容制作本身的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的能力,而且唐德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唐德整个团队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都是老电影人,我们对于电影来讲是有这种把握的,所以唐德的未来,特别是从明年后年我们在电影方面肯定会加大布局。 陈春钱:如果撇开行业本身来看,电视剧更多的是和电视台的广告联系在一起,购买的价格可能跟广告的收入会有一定的关联度。那么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或者说在疫情恢复的过程中全球不确定性再增加,你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从电影的2C端业务来弥补电视剧的2B业务? 吴宏亮:现在的商业模式是因为整体大的环境不好带来的,广告收入降低确实是一个问题。电影是因为2C会相对更直接,未来互联网为主的的电视剧包括一些网剧,网台剧都有机会,未来也会用通过2B之后再2C这种转化方式。现在的点播剧其实很像电影,比如原来的12集一季就可以在全网进行点播,这种方式收入很可观。比如说我们前面有一部在爱奇艺上映的点播剧,它可以做到成本相对低,但是点播能够带来的收益实际上是很大的,甚至能达到成本的两到三倍以上,这样的收益水平就很象电影了。所以影视内容应该最终变成消费品,直接跟老百姓在一起,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到那个阶段拍个剧和拍电影其实都是一样的。 能否把影视行业划归成大消费的一部分 陈春钱:郝女士,影视行业在我们的行业划分上是在传媒互联网行业里,按照现在的模式来看,它也是大消费的一部分,只是它不是物质性消费,能否把影视行业划归成大消费的一部分? 郝艳辉:严格来说影视行业属于可选消费,它不是必备消费,它确实是同处于大消费的范畴,它们的数据跟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是相反的。恩格尔系数占比越低,属于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支出就会越多,这是跟整个国民经济相关的,国民经济越发达的时候,对于食品饮料的消费占比越低,满足精神层面的消费也就是所谓的可选消费就会越多。但是它确实是像陈总说的,同属大消费的这样一个范畴。 陈春钱:郝女士,刚才吴总讲到了点播,像点播跟内容公司之间,比如说奈飞作为我们分析的案例,那么在点播的这个时代里,影视传媒公司的发展应该关注哪些要点? 郝艳辉:对于这些影视公司从商业模式来看,如果是说单纯的去卖版权,收益和未来的增长速度,就是还是有空间限制的。但是如果正真放到这种视频网站2C端的话,这是开辟了一个非常重要天花板。比如吴总刚才讲的这种超前点播,它的数据是非常可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头部公司的估值的。这种点播剧或者是超前点播剧,可能对于象唐德这种头部影视公司来说最为重要,因为他们有很多头部剧点播的话,可以达到强者恒强的效果。 影视公司多元变现有何进展 郝艳辉:我想提一个影视公司多元变现的问题。我们很关注这个行业除了版权、付费点播、超前点映、衍生品等,比如海外很多的电影票房在整体的影片收入中占比大概10%或者15%左右,大部分的一个收入来源是来自于其他的非票收入。对于国内的电视剧公司或者影视公司可能也是这样,我们很期待在未来国内企业在多元化变现这块能够有非常大的一个进展,我很想听一下吴总对这方面的一个思考和看法,因为从未来五到十年看,这可能确实关系到公司未来能够长成真正到多大规模。 吴宏亮:我记得2016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在一次投资者说明会上聊过互联网+,后来我提的是影视文化+,其核心谈的就是您刚才提问的内容。影视这个产业并不大,但是影响力巨大,所以谁能够真正做到影响力变现,谁就能够有真正的质的飞跃。特别是最近这两年,影视剧影视公司都不是很好,包括华谊兄弟去搞实景娱乐,把自己的主业电影这块好像做的不好。其实我特别可以理解象王总他们的很多想法。很多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他也是特别想摆脱影视项目单一带来的不稳定性,希望有更好的长线的这种更稳定的收益,同时也希望能够把影响力变现。其实大家都是围绕着一个思路去考虑,确实在这个影视产业发展的被资本化的初级阶段,影视资本化时间并不长,企业都想能够发展的很健康,更长远。 但是看这个阶段对于我们来讲的话也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小朋友,因为从公司整个的体系建设当中,我们都是从做内容的平台上成长出来的,大部分人都是编剧,导演这类人成长起来的管理人才,那未来影视公司做内容要带着自己做好内容的这样的一个决心,同时也要不断地抬头看路。看到更多元化的路,这个也是我们作为影视上市公司应该不断及思考的。我觉得华谊往前走这样的路,他的时机、规模可能找得没有那么恰当,但是这样的路还是要去走。未来影视作为内容把影响力变现,这个我们做内容的公司必须要去做的,你是逃脱不了的,否则的话,你只有一单一单的来做。但是我们要有更好的一个跨界跨产业的思维,然后结合更多产业的有识之士能够去把我们这个多产业链能够有效结合。影视行业的人第一要埋头把自己的好内容要做好,同时不能忘了我们影响力变现的这个所谓的跨产业的跟其他产业能够紧密地去联动的这样的一个心思,这是没有错的。 郝艳辉:从全球的一个角度来看,海外的影视产业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的影视行业可能才二十多年,吴总用的那个蹒跚学步这个词,我觉得很好。其实现在好莱坞那边的影视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吧,比如IP固化等。他们看中国的公司的时候反而觉得有无限的可能性,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所以说吴总是较很踏实这种企业家的思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我们一定会从商业模式上或者收入结构上看到更多的多元化的收入变现,从而让我们的公司更上一步台阶。 结语:非常感谢吴总感谢郝女士出席我们e海通财名人堂的活动。我们也像投资唐德影视股票的投资者一样期待吴总在经历风雨以后能够再出发,再出再创辉煌! 以上内容整理自海通直播《名人堂|后疫情时代,文化影视产业如何突围》 作者:投资顾问 贺威 北京分公司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20080014 点击图片收看完整版直播回放
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受到疫情及国际关系影响,2020年是资本市场的动荡年份。传媒板块中,影视行业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最大。但随着当前疫情逐步好转,影视行业开始复产复工,叠加各类优惠政策和行业公约的陆续发布,市场认为影视行业存在估值修复、边际好转的迹象。 如何看待这场新冠疫情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影响?当前行业复产复工情况如何?影视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行业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影视公司有哪些影响?在本次《名人堂》栏目上,陈春钱博士与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先生、海通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郝艳辉女士共同探讨了相关话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9月2日下午三点半,e海通财高端访谈栏目《名人堂》第二期正式开播,e海通财、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大智慧等多平台同步播出。海通证券总裁助理陈春钱博士与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先生、海通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郝艳辉女士,共同探讨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远景和投资机会。 我们先分享一些本次直播的精彩观点: 1、影视行业的阵痛只是暂时的,不管是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整个产业结构,包括演员高片酬问题,大家用更理性的,更踏实的态度来面对。影视行业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2、中国影视圈缺很好的创意人才,但是其实更缺很好的影视创意人才的管理人才。 3、当前很多影视类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估值已经连续跌了四年之后,是在一个底部的位置,从一个中长线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 以下为本次海通LIVE《名人堂》直播精彩内容实录 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这次调整 陈春钱:文化传媒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唐德的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股价也是从最高的70多元,最低跌到4块钱左右,这个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从你们产业资本的角度来看,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这次调整? 吴宏亮: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从2014年开始,尤其是互联网介入之后带来了蓬勃的发展。这个蓬勃的发展也有些泡沫,比如内容制作方面,大家都很急功近利,希望能够更快的多拍些内容,然后由互联网来买单。但是2018、2019年的风波,也让产业资本包括影视上市公司用更加冷静的态度来看待整个市场的变化。 从大的趋势来看,整个影视行业还是方兴未艾,因为确实老百姓的需求都是在的。从这次疫情也能看出来,看视频剧和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主流的消费。从互联网,特别是从几大视频网站平台的点击率和VIP收费的数据也能看到,这三年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2020年整体增长有些放缓,比如说像腾讯,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vip人数已经过亿,让大家能感觉到有一个所谓的顶部。但是这种需求在的时候会带来一种新的消费,就是视频点播。视频点播的增长对于我们整个产业还是很有利的。 应该说,这种阵痛只是暂时的,不管是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整个产业结构,包括演员高片酬问题,其实现在演员片酬已经降到很低了,大家用更理性的,更踏实的一个态度来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这番事业。这个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本身来讲,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更注重内容本身,更注重在我们职业操守的范围内我们去做应该做的,这为未来影视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影视行业历经波折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新的、更快的发展。 陈春钱:影视传媒的供给端,尤其是一些制作公司这两年里面消失的数量是比较大的。我们拿到的一份分析报告讲大概有一万多家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你们从供给端已经感觉到这种竞争,刚才您讲的是更理性,更加市场化了,更加有序了,那么供给端的这样一个变化,是否会使你们未来发展更游刃有余? 吴宏亮:影视行业真正能够以电影电视为核心的主流头部公司不超过三百家。因为影视行业参与的资本也很狂热,行业内曾注册过很多公司,但是实际上真正作为内容生产的公司并不是非常多。 这次疫情使很多公司出现了问题甚至倒闭了,这些公司大部分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尤其是做宣传的,做发行的企业,影片少了自然宣发的项目就也少了,由于规模也不大,所以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主流的影视公司的发展其实还是不错的,经历这一波风雨大家都还能活下来。 陈春钱:这个行业的护城河,其实不像外面所了解的,那么那么浅,应该说还是很深的。 吴宏亮:是的。单纯从好的内容制作来讲,我们所说的这种精品或者是好的产品来讲,确实不能仅靠某一个导演或者某一个演员,或者是某一个编剧就能够完成。所以说我一直在讲:其实中国影视圈缺很好的创意人才,但是其实更缺很好的影视创意人才的管理人才。其实用这样的体系去做的时候,有些好的剧其实并不是偶然的,确实是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一定门槛的,所以它的集中度相对来讲的话也没有那么分散。 从哪几个维度去进行企业估值 陈春钱:郝女士,如何判定某个行业的内在价值,你们主要从哪几个维度去进行估值的?能不能给我们简要的用一般投资者也能听得懂的话术给大家阐述一下? 郝艳辉:就像刚才吴总讲的,这个行业可能目前面临着一些磨难。但是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这种磨难其实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很艰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机会。当前很多这种影视类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估值已经连续跌了四年之后,是在一个底部的位置,从一个中长线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从基金公司对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几个指标: 1、我们非常关注各个细分行业产业的龙头公司。比如说我们从市占率或者是公司整体规模的一个角度来选一些相对比较牛的公司。因为经历了这一波的话,大家会觉得这种抗风险性,其实对于这个公司各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 2、从股权架构上,我们会观察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被国资入股,包括唐德最近被浙江广电控股,那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事情。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入股行为会给我们比较大的一个信心。 3、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非常内核的价值就是作为上市公司基本面之一的制作团队。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无法被量化的概念,但是管理人才可以说是影视公司的一切。我们非常关注各个影视公司的制作团队的情况,包括其背后的股权激励、薪酬考核、管理文化等等。 4、关注这些上市公司的财报情况。比如说一些财务指标的优化:商誉问题、应收账款等等,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流的状况,我们往往通过这些指标会选出相对比较优秀的一些公司来。 陈春钱:现在的影视传媒公司,是否出现了分化?那些估值特别高的公司为什么市场给了这么高的估值?有一些企业估值要提升的话要靠什么来提升? 郝艳辉: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实现在越来越两极分化。这不仅仅是一个影视板块的问题,我们看整个大传媒板块,看整个全行业,包括去复盘很多的大蓝筹过去几年的数据,尤其是这种蓝筹的头部公司,它在市值表现上会越走越好,想象力比较小的公司或者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越来越边缘化。这是首先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趋势。然后我们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还是希望看到这种相对比较平台型的公司,因为作为上市公司,如果去做项目制或者是case by case的,很容易出现现金流的问题。比如说像美国的狮门影业,已经在内容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最终还是会被收购。所以对于这种影视公司来说,未来很好的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各个角度,无论是说多元化内容的变现,或者是其他产业方向的布局,围绕着我们的核心主营业务,让自己去往这种相对平台型的方向发展。 发展一个优秀的平台型公司难度有多大 陈春钱:郝女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角度来看待公司估值:一个优秀的平台型公司可能估值会高一些。从产业角度来看,从唐德来看,发展一个平台型公司的难度有多大? 吴宏亮:单纯做内容的公司向平台型转化还是蛮辛苦的。最近这几年大家对平台类公司的思考也很多,各种的商业模式大家也都尽在眼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考虑做内容的公司如何象做平台进行转化,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有可能是个机会。原因在于中国的年轻人现在逐渐的走向了个性化消费,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带货等等都可以看到,好的内容呈现是可以创立相对比较垂直细分的这种多元化的小平台,以后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 那我们做影视内容的企业,首先要让自己更专业化。我们的内容,首先从内容角度就要进行细分,不要苛求一网打尽。我们要为更个性化的某一个群体去服务,专职于他们所喜欢的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话,我们是有机会去创立新的垂直细分类的平台。所谓App矩阵,可能就是多元化所带来的这种垂直细分的视频播放平台也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从内容本身来考虑,我们也不见得一定要去向平台转化。因为做平台和做内容毕竟是两码事,按照互联网的话说,比如大众点评,不见得上面所有的餐厅都是大众点评自己去办。所以做内容的还是要本本份份的把心态放好,要想着做内容是需要什么,然后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做好。 当然,资本市场曾经有一种说法,一个做产品的公司,可能值十个亿;做模式的公司可能值一百个亿;一个做平台的公司可能就值一千个亿。但是影视文化产品如果做的好,延展性强,特别是能够做到影响力变现,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未尝不可把一个好内容、一个可延展的好内容,一个可系列化的好内容也看作是一个平台。这个事我觉得也是有机会的。 陈春钱:平台型公司和内容型公司在影视传媒这个领域里有相互转化或者相互发展的动能吗? 郝艳辉:我觉得是有的。A股上市公司也不缺乏影视产业类的平台型的公司,但是平台型的公司作为集大成者,数量会更少。平台不一定就是那种单纯的集大成的,也可能是打造单个的IP上,比如我们看到的像国外的漫威宇宙系列,它就形成了围绕着这样一个IP的多元化的,可变现的小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这种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有很多公司除了这种向平台化的发展,精品运营化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梳理这些传媒行业的其他公司,比如说游戏公司,有的公司可能70%的收入来源都来自于一款游戏,但是其市值或者是说它的价值还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就是因为他在那一个单款游戏上是很突出的。这种精品化运营的能力,无论是从IP的角度还是从把产品做成一个相对非常长生命周期的角度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影视行业在疫情后,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陈春钱:大家在判断影视公司的价值的时候,其实更关注的还是在专业性上面,是不是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同。如果我们把估值细分为:低估、估值回归、估值恢复、正常估值,那么影视行业在疫情后,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郝艳辉:无论是对标全球还是分析单个上市公司从历史的角度来复盘,它们现在可以说都处于严重被低估的一个阶段。这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比较大的一个机会。我们觉得未来影视行业也会有一个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其实在传媒行业还有一个细分板块,是今年相对比较热的游戏板块。游戏板块过去一年的行情走的是非常牛的。当然有很多逻辑,比如云游戏的逻辑、研发商分成比例提升的逻辑等,但是它最大的一个逻辑就是供给侧改革,由于游戏行业在一年之前的版号监管,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供给端死掉了,所以我们看到后期这些上市公司发的产品,每一款都是超预期的,这就造成了他们的业绩,财报不断的超预期,形成了整个游戏板块非常大的行情。现在整个影视行业非常像一年之前的游戏板块,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或者头部公司来说,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说未来市占率的角度,未来都是非常大的机会。所以整体来看,影视行业现在处在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阶段。 陈春钱:这个观点非常的重要,这个对吴总上市公司的估值其实是个双刃剑,有时候为了完成这个市场的估值需要更多的努力。郝女士,现在你们在对机构进行路演的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郝艳辉:从大传媒角度来看,整个传媒板块机构持仓来看还是相对比较超配的,大的传媒板块包括影视游戏,广告,营销等等。但是从传媒板块内部的一个细分板块来看的话,整个影视板块是极度被低配的,目前重配还是在游戏板块。影视板块的很多公司,大部分机构配置都非常少。这一点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消息。因为比较轻仓,后期投资收益方面会表现相对比较好一点,没有那么大的负担。 陈春钱:现在路演时,介绍这类公司,整个市场是否会很关注。 郝艳辉:影视行业是有周期性的,每年Q4的时候就是整个影视板块必会有一波行情。现在这个时点是每年布局影视板块的一个最好的时点。比如说现在看整个院线的复工,看到影片《八佰》播放数据的超预期。接下来是国庆档有很多非常重磅的影片定档,国庆档之后元旦档,元旦档之后又是非常重要的春节档。所以从基本面上来看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整个Q4季度是对于这些公司来说从收入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基本上Q4从股价表现上来看都是涨幅比较好的,那么Q3就是目前这个阶段,是去配置的好时机。 唐德未来电影和电视的占比会调整吗 陈春钱:唐德影视85%左右内容是来自电视剧,通过电视屏幕播出,更多是2B端,未来电影和电视的占比会调整吗? 吴宏亮:从我个人思考的,从团队来讲,我还是愿意进行相对的调整,电影的比例可能会增加。原因是现在电视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简单化了,大部分都是定制,以互联网定制为主。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占用资金的份额比原来要少很多,同时盈利能力下降也很大。当然这个很良性,特别是2B的这种方式,大家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是一个水和鱼的关系系,所以说我也期望这块能够更加健康,良性,不要花那么高的成本去做,烧钱迟早要烧完的。对于上市公司做这样的业务,特别是电视剧和网剧来讲也是很好的一个很稳定的发展方式。 而电影存在着直接toC的方式了,也会更比拼内容制作本身的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的能力,而且唐德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唐德整个团队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都是老电影人,我们对于电影来讲是有这种把握的,所以唐德的未来,特别是从明年后年我们在电影方面肯定会加大布局。 陈春钱:如果撇开行业本身来看,电视剧更多的是和电视台的广告联系在一起,购买的价格可能跟广告的收入会有一定的关联度。那么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或者说在疫情恢复的过程中全球不确定性再增加,你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从电影的2C端业务来弥补电视剧的2B业务? 吴宏亮:现在的商业模式是因为整体大的环境不好带来的,广告收入降低确实是一个问题。电影是因为2C会相对更直接,未来互联网为主的的电视剧包括一些网剧,网台剧都有机会,未来也会用通过2B之后再2C这种转化方式。现在的点播剧其实很像电影,比如原来的12集一季就可以在全网进行点播,这种方式收入很可观。比如说我们前面有一部在爱奇艺上映的点播剧,它可以做到成本相对低,但是点播能够带来的收益实际上是很大的,甚至能达到成本的两到三倍以上,这样的收益水平就很象电影了。所以影视内容应该最终变成消费品,直接跟老百姓在一起,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到那个阶段拍个剧和拍电影其实都是一样的。 能否把影视行业划归成大消费的一部分 陈春钱:郝女士,影视行业在我们的行业划分上是在传媒互联网行业里,按照现在的模式来看,它也是大消费的一部分,只是它不是物质性消费,能否把影视行业划归成大消费的一部分? 郝艳辉:严格来说影视行业属于可选消费,它不是必备消费,它确实是同处于大消费的范畴,它们的数据跟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是相反的。恩格尔系数占比越低,属于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支出就会越多,这是跟整个国民经济相关的,国民经济越发达的时候,对于食品饮料的消费占比越低,满足精神层面的消费也就是所谓的可选消费就会越多。但是它确实是像陈总说的,同属大消费的这样一个范畴。 陈春钱:郝女士,刚才吴总讲到了点播,像点播跟内容公司之间,比如说奈飞作为我们分析的案例,那么在点播的这个时代里,影视传媒公司的发展应该关注哪些要点? 郝艳辉:对于这些影视公司从商业模式来看,如果是说单纯的去卖版权,收益和未来的增长速度,就是还是有空间限制的。但是如果正真放到这种视频网站2C端的话,这是开辟了一个非常重要天花板。比如吴总刚才讲的这种超前点播,它的数据是非常可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头部公司的估值的。这种点播剧或者是超前点播剧,可能对于象唐德这种头部影视公司来说最为重要,因为他们有很多头部剧点播的话,可以达到强者恒强的效果。 影视公司多元变现有何进展 郝艳辉:我想提一个影视公司多元变现的问题。我们很关注这个行业除了版权、付费点播、超前点映、衍生品等,比如海外很多的电影票房在整体的影片收入中占比大概10%或者15%左右,大部分的一个收入来源是来自于其他的非票收入。对于国内的电视剧公司或者影视公司可能也是这样,我们很期待在未来国内企业在多元化变现这块能够有非常大的一个进展,我很想听一下吴总对这方面的一个思考和看法,因为从未来五到十年看,这可能确实关系到公司未来能够长成真正到多大规模。 吴宏亮:我记得2016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在一次投资者说明会上聊过互联网+,后来我提的是影视文化+,其核心谈的就是您刚才提问的内容。影视这个产业并不大,但是影响力巨大,所以谁能够真正做到影响力变现,谁就能够有真正的质的飞跃。特别是最近这两年,影视剧影视公司都不是很好,包括华谊兄弟去搞实景娱乐,把自己的主业电影这块好像做的不好。其实我特别可以理解象王总他们的很多想法。很多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他也是特别想摆脱影视项目单一带来的不稳定性,希望有更好的长线的这种更稳定的收益,同时也希望能够把影响力变现。其实大家都是围绕着一个思路去考虑,确实在这个影视产业发展的被资本化的初级阶段,影视资本化时间并不长,企业都想能够发展的很健康,更长远。 但是看这个阶段对于我们来讲的话也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小朋友,因为从公司整个的体系建设当中,我们都是从做内容的平台上成长出来的,大部分人都是编剧,导演这类人成长起来的管理人才,那未来影视公司做内容要带着自己做好内容的这样的一个决心,同时也要不断地抬头看路。看到更多元化的路,这个也是我们作为影视上市公司应该不断及思考的。我觉得华谊往前走这样的路,他的时机、规模可能找得没有那么恰当,但是这样的路还是要去走。未来影视作为内容把影响力变现,这个我们做内容的公司必须要去做的,你是逃脱不了的,否则的话,你只有一单一单的来做。但是我们要有更好的一个跨界跨产业的思维,然后结合更多产业的有识之士能够去把我们这个多产业链能够有效结合。影视行业的人第一要埋头把自己的好内容要做好,同时不能忘了我们影响力变现的这个所谓的跨产业的跟其他产业能够紧密地去联动的这样的一个心思,这是没有错的。 郝艳辉:从全球的一个角度来看,海外的影视产业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的影视行业可能才二十多年,吴总用的那个蹒跚学步这个词,我觉得很好。其实现在好莱坞那边的影视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吧,比如IP固化等。他们看中国的公司的时候反而觉得有无限的可能性,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所以说吴总是较很踏实这种企业家的思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我们一定会从商业模式上或者收入结构上看到更多的多元化的收入变现,从而让我们的公司更上一步台阶。 结语:非常感谢吴总感谢郝女士出席我们e海通财名人堂的活动。我们也像投资唐德影视股票的投资者一样期待吴总在经历风雨以后能够再出发,再出再创辉煌! 以上内容整理自海通直播《名人堂|后疫情时代,文化影视产业如何突围》 作者:投资顾问 贺威 北京分公司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20080014 点击图片收看完整版直播回放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