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首席评论 | 公债陷阱: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不可能三角”

首席评论 | 公债陷阱: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不可能三角”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发布时间:2022-04-0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首席评论 | 公债陷阱: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不可能三角”》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 | 邵宇 陈达飞 本文为“国家信用:公债陷阱、货币权力与现代货币理论”专题开篇。原文首发:澎湃新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世界陷入“公债陷阱”[1],政府债务杠杆率都达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峰值——均已经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认定的60%可持续水平,但并未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人们甚至将后危机时期的“长期停滞”归因于过于保守的财政政策[2]。在经典的凯恩斯理论中,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如果没有财政扩张予以配合,货币政策因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无效。 以史为鉴,各国政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更加积极(Chine,2021)。据统计,2020-2021年全球财政赤字率合计分别达到了10%和8%。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的财政支出规模最大,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四轮财政救助计划合计达5.9万亿美元,占2021年GDP的26.9%[3](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支出总额为GDP的10.3%),2020和2021年的赤字率分别为15%和11%(IMF,2021)。关于财政可持续性、债务货币化及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如同持续的低通胀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一样,零利率或负利率也提高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两者形成了一个闭环,为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政策主张——“财政赤字货币化”(或广义上的“债务货币化”)提供了现实依据。理论上,只要“r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