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电新|行业点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

【华创电新|行业点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新彭广春】/ 发布时间:2022-03-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电新|行业点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劵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劵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劵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对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事项 2022年3 月2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要求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平稳降碳目标。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夯实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攻关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点评 《意见》规划2022主要工作目标是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和稳步推近能源结构转型。《意见》要求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保障电力充足供应,电力装机达到2600GW左右,发电量达到9.07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约9.15%。新增顶峰发电能力80GW以上,“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90GW左右。在非化石能源利用方面,《意见》要求非石化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提升至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12.2%左右,按照目标总发电量9.07万亿千瓦时计算,2022年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将达到11065亿千瓦时,相比2021年增加约817亿千瓦时。 加快风电光伏建设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开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意见》要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优化近海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风电建设示范,稳妥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的建设。在分布式能源建设方面,《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充分利用油气矿区、工矿场区、工业园区的土地、屋顶资源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同时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明确2022年各省消纳责任权重,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色电力证书制度。 落实“十四五”储能规划,鼓励电力和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意见》要求落实此前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跟踪评估新型储能技术示范项目,研究建立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储能建设运行机制。同时提升能源需求侧响应能力。健全分时电价、峰谷电价,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需求侧潜力,引导电力用户参与虚拟电厂、移峰填谷、需求响应。在关键节点布局电网侧储能,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提升省间电力互补互济水平,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统筹兼顾和综合利用源网荷储各类主体的调节能力,规划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提升城镇电网智能化水平,满足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新型储能等多元化负荷的灵活接入。《意见》同样要求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统安全等6大重点领域,增设若干创新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探索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和商业化应用路径。 投资建议:《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对全国2022年的能源工作进行了顶层规划,全国主要目标是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同时加快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议关注:1)光伏产业链: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福斯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2)储能电池产业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德方纳米、中科电气、天赐材料等;3)风电产业链:天顺风能、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新强联等。4)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标的: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华创电新团队 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首席研究员:彭广春 同济大学工学硕士。曾任职于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动力电池系统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殷晟路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上汽通用汽车制造规划部、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沈成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王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于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时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利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