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养”晦韬光,“畜”势待发——把握畜牧养殖业的潜在拐点

“养”晦韬光,“畜”势待发——把握畜牧养殖业的潜在拐点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量化团队】/ 发布时间:2022-03-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养”晦韬光,“畜”势待发——把握畜牧养殖业的潜在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摘要 1. 静待养殖周期反转,重视转基因商业化机遇。 根据海通农业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静待养殖周期反转,重视转基因商业化机遇》,我们认为,2022年将是农牧行业景气反转的年份,当前农业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建议积极把握板块布局良机。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成本持续改善、规模稳健扩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望呈现更突出的业绩弹性。 2.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有望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发展。因此,当前畜牧养殖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004年到2022年,我国发布了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显示出农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为农业和农村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据《中国环境报》称,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绿色发展多从“补齐短板”、“加强资源保护”等角度提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放到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议题中,体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文件的出台,将对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要求、重点任务等进行明确部署,为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构建绿色兴农大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3.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代码930707,简称中证畜牧) 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4. 指数特色及优势。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市值分布偏向中小盘,相比中证农业指数,在细分行业上的特点更为鲜明。其中,生猪养殖企业权重占比近50%。因此,我们认为,指数有望受益于未来猪价的底部反转。指数囊括海大集团、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国内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具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基本面向好、估值处于低位等优势。我们认为,农业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有望继续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迎来修复的龙头养殖企业的投资机会。因此,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当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5.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516670)作为被动指数型产品,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为投资目标,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 标的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具备低估值、高增速、龙头效应显著等特征,投资性价比较高。 6.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联接基金。 产品代码:A类:014414 ,C类:014415,基金发行日期:2022年4月6日至4月15日。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 7. 基金管理人简介。 招商基金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具有一流品牌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实力,公司把握市场脉搏,完善指数化投资领域产品布局。同时,基金经理刘重杰先生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我们认为,这些都将为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7.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1 畜牧养殖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1 静待养殖周期反转 畜牧业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是从事动物饲养、繁殖以及动物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产业,对早期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不断促进了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提升。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畜牧产品,还是带动种植业、饲料工业、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畜牧业为农业的子行业,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农林牧渔产值为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4%。农业作为解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终端消费品涉及食品、饮料、建材和纺织品等。 根据海通农业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静待养殖周期反转,重视转基因商业化机遇》,我们认为,2022年将是农牧行业景气反转的年份,当前农业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建议积极把握板块布局良机。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成本持续改善、规模稳健扩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望呈现更突出的业绩弹性。 1.1.1 生猪养殖 2021年初以来,国内生猪产能全面恢复,生猪价格宽幅震荡,上半年自1月上旬36元/公斤的高位水平单边下行,至6月下旬跌破13元/公斤后迅速反弹,此后7月开始重新回落,10月初跌破11元/公斤,创下近年新低。国庆假期之后,生猪价格重拾升势,大幅反弹近70%至近18元/公斤的水平。 最近三年,猪价与企业的养殖利润呈现高度的正向关联。无论是自繁自育还是外购仔猪形式,相关公司业绩都与猪价走势紧密相关,且呈现“弹性高波动大”的特征。以外购仔猪形式为例,2019年全年猪价持续上行,相关企业的养殖利润在高峰时期可超2000元每头。但是,自2021Q2猪价呈趋势性下跌以来,国内生猪供需格局变化较大,行业正式进入亏损周期,其中部分月份亏损幅度创出历史新高,一度超1000元每头。 从产能变化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从2021Q1末的4318万头上升至2021Q2末的4564万头,此后逐月回落,至11月份降至4296万头。我们认为,在持续极端亏损的推动下,行业产能或开启新一轮的去化进程,周期反转可期。 经过2021年初以来猪价大幅下跌的洗礼,我们判断养猪业已对以往过于激进的行为进行积极的纠偏,加强成本管控已成行业共识。我们认为,2022年上半年,猪价或仍将在底部区间震荡运行,此后有望迎来趋势性反转。对于上市猪企而言,如何安然度过行业寒冬是当下必须面对的挑战,而怎样在周期上行阶段实现较好的成长性,则是需要未雨绸缪的命题。我们判断,由于资金的硬约束,上市猪企的未来销量增速将出现较大的分化,成本改善显著、销量规模持续增长的企业将表现出更大的盈利弹性和更高的成长性。 1.1.2 禽养殖 2022年展望:禽链行情有望迎来边际改善链 展望2022年,我们判断,禽产业链行情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下半年或将好于上半年。从供给端来看,我们预计2019年高引种量带来的影响将于明年进入尾声,持续的全产业链亏损导致产能去化预计加速。从需求端来看,新冠疫情偶发背景下,餐饮行业恢复具有不确定性,但下半年猪价周期性反转有望带动鸡肉替代性需求上行。 我国禽肉消费量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FAO的统计数据,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我国禽肉人均年消费量由1985年的1.49kg增长至2017年的12.33kg。然而,2014年以来,受经济增速趋缓以及禽流感和食品安全等事件影响,禽肉人均消费量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始终维持在12kg上下的水平。 继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之后,2019年又突破1万美元大关。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日本人均GDP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突破1万美元大关,而彼时两国均曾迎来人均禽肉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人均GDP达到一定体量进而引致消费升级趋势是全球性的普遍规律,而鸡肉“一高三低”的特点代表了健康与品质生活的理念,有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鸡肉产品变革趋势:“熟食化”、“冰鲜化”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居民对食物品质和卫生的要求日益趋严,原黄羽活禽的产品形态将逐步转为冰鲜。一方面,近年来的H7N9流感事件暴露出活鸡在流通销售过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各项政策以积极引导销售模式转变。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方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其中便包括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交易与暂时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2020年7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提出将限制活禽交易和宰杀,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冰鲜鸡具有安全、卫生、健康、方便快捷等优点,或将逐渐吸引消费者从活鸡和冻品消费转为冰鲜鸡消费。 我们预计,未来我国冰鲜黄羽鸡市场规模仍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假设5年后冰鲜黄羽鸡占比提升至15%,2024年冰鲜黄羽鸡产量预计为111.3万吨。按照1%的通货膨胀率计算,预计5年后冰鲜黄羽鸡价格为24.7元/千克,则2024年冰鲜黄羽鸡的市场规模预计约为275亿元,5年CAGR可达21.7%。 我们判断,2022年白羽禽链和黄羽禽链行情均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下半年或将好于上半年。供给端方面,持续的产业链亏损有望导致产能去化加速;需求端方面,猪价周期性反转叠加消费旺季来临,下半年鸡肉需求有望显著回暖。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有望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白羽鸡肉“熟食化”和黄羽鸡肉“冰鲜化”亦为大势所趋。 1.1.3 饲料 猪料:2021年整体高增,2022年销量增速预计明显放缓 随着生猪养殖产能持续恢复,2021年1-10月份行业猪料累计销量同比增速可达49.5%。分季度来看,2021年上半年猪价和养殖盈利保持高位,行业猪料累计销量同比增速高达71.4%;随着三季度猪价大幅下跌和养殖利润由正转负,7-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续下降并且降幅逐月扩大,9-10月份行业猪料销量单月同比增速分别录得19.9%、8.8%,相较于前期已明显收窄。展望2022年,随着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产能去化,叠加高基数效应,我们预计行业猪料销量同比增速将会明显放缓。 禽料:2021年整体承压,2022年下半年有望边际改善 主要受养殖低盈利背景下的存栏量下降影响,禽料销量整体承压。2021年1-10月,行业肉禽料和蛋禽料累计销量同比增速分别录得-5.7%、-9.7%。展望2022年,我们预计,肉禽产业链行情前低后高,整体略好于2021年,肉禽料销量有望于下半年实现边际改善;我们判断,明年蛋价仍处周期高位,叠加饲料成本回落,蛋鸡养殖盈利提升带动存栏量恢复,蛋禽料销量同比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水产料:2021年明显向好,明年预计承压 2021年,大宗鱼类价格和特水鱼类价格均呈现向好态势,三季度水产养殖旺季随着存塘鱼逐渐增多,7-9月行业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速分别可达15.3%、19.0%、15.9%。展望2022年,我们判断,行业水产料销量增速整体承压。从供给端来看,2022 年投苗量和养殖量有望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正常水平;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新冠疫情持续背景下,餐饮行业恢复速度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尽管猪价于2022年下半年有望迎来反转,但需上涨到一定高度才会拉动水产品价格上涨,2022年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饲料行业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渐变 2013年以来,养殖行业和饲料行业相继进入结构调整期;2018年以来的非瘟疫情则致行业新一轮大洗牌。我们认为,饲料行业的竞争要素已经从早期的跑马圈地、快速上量,中期的特色经营、单点突破,逐步转变为综合实力的比拼。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拥有全方位竞争优势的饲料企业不断攫取市场份额,带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2022年,畜牧养殖行业将迎来反转,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1.2 政策聚焦畜牧养殖业,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农业发展,每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聚焦农业发展问题。国家对畜牧养殖业的关注点在规模养殖、绿色养殖、疫病防控、良种繁育等方面,并在区域发展、养猪模式、用地支持、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下表汇总了2018年以来,我国出台的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 2004年到2022年,我国发布了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显示出农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为农业和农村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据《中国环境报》称,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绿色发展多从“补齐短板”、“加强资源保护”等角度提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放到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议题中,体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文件的出台,将对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要求、重点任务等进行明确部署,为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构建绿色兴农大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以及政策扶持,绿色农业将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有望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发展。因此,当前畜牧养殖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1 指数编制方案及分布特征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简称中证畜牧)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指数以2011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具体的选样方法为,首先,对样本空间内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股票。在剩余样本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最后,将待选样本按照过去1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不足50只时全部纳入。 截至2022年3月22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成分股数量为35只。我们基于指数最新成分股及权重,观察其分布特征。 从板块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主板,数量达到28只,权重占比83.2%。创业板与科创板股票分别为6只与1只,权重占比合计16.8%。 从市值分布来看,1000亿以上的成分股2只,权重占比21.6%。500-1000亿的成分股2只,权重占比19.7%。200-500亿的成分股4只,权重占比18.2%。不足200亿的成分股27只,权重占比达40.5%。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273.0亿,中位数为120.5亿,总体而言,指数以200亿以下的中小盘股票为主。指数前5大权重股权重合计为49.9%,前10大权重合计为68.6%,指数权重分布较为集中。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成分股的细分行业以养殖业和饲料为主,权重合计占比达到82.7%。而剩余细分行业也均与畜牧养殖有关,与中证农业指数(000949.CSI)较为均衡的行业分布对比,充分展现了指数在细分行业上的鲜明特征,能够更好地反应畜牧养殖业的表现。 2.2 指数特色与优势 2.2.1 聚焦生猪养殖领域,尽揽行业龙头 指数聚焦畜牧养殖领域,共包含17只养殖业成分股。其中,10家为生猪养殖相关公司,合计权重44.12%,几乎占据指数近一半的权重。我们认为,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在生猪养殖行业上的权重较高,业绩表现受猪价影响较大。而由前文分析可知,随着生猪养殖行业正式步入亏损周期,行业产能或开启新一轮的去化进程,周期反转可期。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指数未来的向上空间有望被打开。 从指数权重股来看,截至2022.03.22,前5大权重股权重合计49.9%,前10大权重股权重合计68.6%,分布相对集中。其中,前10大权重股涉及5家生猪养殖企业,囊括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与新希望等行业龙头,权重均超过10%。2021年至今(截至2022.03.22),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的收益率分别为21.5%与3.6%。如前文所述,猪价有望从底部反转,而成本改善显著、销量规模不断增长的龙头企业或将率先、持续从中受益,进而利好于中证畜牧养殖指数。 根据海通农业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农业板块基金配置比例有所回升,关注龙头种企和养殖板块》,我们认为,农业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有望继续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迎来修复的龙头养殖企业的投资机会。囊括了海大集团、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国内畜牧养殖龙头企业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有望受益,当前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2.2 预期增速较高,风险收益合理 如下图所示,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近年来均高于主流宽基指数。根据Wind一致预测数据,指数增速在2021年受疫情冲击,低于中证500,但仍高于沪深300。2022年与2023年有望达到19.7%与32.0%,大幅领先于主流宽基指数。这与海通农业团队“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的观点一致。 自基日(2011.12.31)以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累计上涨209.1%,年化收益12.03%,高于沪深 300 和中证 500。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近三年的年化波动率为 31.2%,略高于沪深 300;如下图所示,指数自基日以来的夏普比率达到 0.53,高于沪深 300与中证500。因此,我们认为,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能够保证在承担合理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收益和夏普比率。 2.2.3 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受疫情影响,畜牧养殖行业的估值在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截至2022年3月22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市净率(LY)为 3.40 倍,位于26.8%的历史分位点。纵向比较不难看出,自 2021 年3月以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估值一直处于回调趋势,现已出现修复迹象。我们认为,结合Wind给出的较高的预期增速,未来估值得到进一步修复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625.CSI)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指数的市值分布偏向中小盘,相比中证农业指数,在细分行业上的特点更为鲜明。其中,生猪养殖企业权重占比近50%。因此,我们认为,指数有望受益于未来猪价的底部反转。指数囊括海大集团、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国内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具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基本面向好、估值处于低位等优势。我们认为,农业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有望继续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迎来修复的龙头养殖企业的投资机会。因此,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当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3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投资价值分析 3.1 产品简介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代码516670,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力争实现与标的指数表现相一致的长期投资收益。 3.2 产品优势 3.2.1 作为ETF产品的优势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作为被动指数型产品,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为投资目标,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该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具备低估值、高增速、龙头效应显著等特征,投资性价比较高。作为ETF,产品还具备较低的投资成本、灵活便捷的交易方式和较高的透明度等优势。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能够高效透明地参与A股市场畜牧养殖业的投资,把握该行业中长期机遇。 3.2.2 招商基金在ETF管理中的优势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7日,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历经二十年发展,招商基金以“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为使命,秉承诚信、理性、专业、协作、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具有一流品牌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03.22,招商基金管理公募产品数量236只(剔除ETF联接基金,下同),管理规模7656.7亿元。 截至2022.03.22,招商基金旗下指数化产品共计44只,规模高达1121.1亿元。已实现指数增强基金、Smart Beta产品、债券指数基金、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等多种类别的全面覆盖。 基金经理刘重杰先生,在管产品数量13只,管理规模29.13亿元,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 综上所述,招商基金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具有一流品牌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实力,公司把握市场脉搏,完善指数化投资领域产品布局。同时,基金经理刘重杰先生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我们认为,这些都将为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3.2.3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产品代码:A类:014414 ,C类:014415,基金发行日期:2022年4月6日至4月15日。 联接基金与目标ETF的联系与区别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目标ETF:516670)的联接基金,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分券(含存托凭证,下同)和备选成分券(含存托凭证,下同),其中投资于目标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 在投资策略上,联接基金不参与目标ETF的管理,只是方便投资人通过联接基金投资目标ETF。其中,联接基金的目标ETF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来跟踪标的指数,直接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券和备选成分券。 交易方式上,联接基金投资者目前只能通过场外销售机构以现金的方式认/申购、赎回;而联接基金的目标ETF属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目标ETF的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ETF,也可以根据申购赎回清单按照申购、赎回对价通过申购赎回代理机构申购、赎回ETF。 联接基金的优势 联接基金不会对投资于目标ETF的资产部分向投资者收取双重管理费和托管费;同时,联接基金作为指数的一种,整体费用水平也比较低,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成本相对较低、便利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此外,ETF联接基金是在场外进行交易,流动性较好,且投资门槛较低。 4 总结 4 总结 畜牧业为农业的子行业,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农林牧渔产值为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4%。农业作为解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终端消费品涉及食品、饮料、建材和纺织品等。 根据海通农业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静待养殖周期反转,重视转基因商业化机遇》,我们认为,2022年将是农牧行业景气反转的年份,当前农业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建议积极把握板块布局良机。畜禽养殖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亏损,产能已现去化迹象,周期反转可期,成本持续改善、规模稳健扩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望呈现更突出的业绩弹性。 2004年到2022年,我国发布了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显示出农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为农业和农村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据《中国环境报》称,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绿色发展多从“补齐短板”、“加强资源保护”等角度提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放到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议题中,体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文件的出台,将对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要求、重点任务等进行明确部署,为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构建绿色兴农大格局注入强劲动力。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以及政策扶持,绿色农业将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有望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发展。因此,当前畜牧养殖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简称中证畜牧)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指数的市值分布偏向中小盘,相比中证农业指数,在细分行业上的特点更为鲜明。其中,生猪养殖企业权重占比近50%。因此,我们认为,指数有望受益于未来猪价的底部反转。指数囊括海大集团、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国内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具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基本面向好、估值处于低位等优势。我们认为,农业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有望继续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迎来修复的龙头养殖企业的投资机会。因此,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当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作为被动指数型产品,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为投资目标,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具备低估值、高增速、龙头效应显著等特征,投资性价比较高。作为ETF,产品还具备较低的投资成本、灵活便捷的交易方式和较高的透明度等优势。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目标ETF:516670)的联接基金,产品代码:A类:014414 ,C类:014415,基金发行日期:2022年4月6日至4月15日。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份券(含存托凭证,下同)和备选成份券(含存托凭证,下同),其中投资于目标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 从管理人来看,招商基金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具有一流品牌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实力,公司把握市场脉搏,完善指数化投资领域产品布局。同时,基金经理刘重杰先生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我们认为,这些都将为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5 风险提示 5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联系人 冯佳睿 fengjr@htsec.com 黄雨薇 hyw13116@htsec.com 曹君豪 cjh13945@htsec.com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为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