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供给压力较大,新券上市定位有所回落——可转债周报【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Q1供给压力较大,新券上市定位有所回落——可转债周报【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报告导读 2022Q1新券供给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2022年Q1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和上市规模较大。共有27支转债于22Q1启动发行,合计规模约720亿元。其中华友转债、隆22 转债、中银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特转债等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目前22Q1共计24支转债上市,合计规模915亿元左右,是近两年来上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季度,其中兴业转债、隆22转债、通22转债贡献较大。 3月份中下旬上市的转债新券定位有所下降。从上市首日涨跌幅和首日转股溢价率均值来看,一季度上市的可转债首日涨跌幅平均值逐月回落,3月份上市的可转债平均溢价率回落。一方面,2月份开始正股有所回调,导致上市时平价降低。另一方面,估值定位有所下降,如通22转债和锦浪转债上市首日平价均在110元附近,通22转债首日溢价率约为20%,锦浪转债首日溢价率为25%。此外,新券行业不同也会对首日溢价率有所影响。 待上市规模仍大,长线资金需求有所走弱。供给方面,已启动发行待上市的16支转债合计规模443.78亿元,中特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银转债等规模较大。需求方面或较弱,一方面,转债市场调整过程中,年金等机构持有市值比例下降。另一方面,2月份至今权益和转债市场波动较大,Q4季度转债仓位较高的基金回撤较大,银行理财、保险等或有赎回动作。 正股政策底或已现,关注年报分红和一季报业绩预告 上周正股市场后半周调整幅度较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主题指数周四和周五跌幅较大。转债指数调整幅度大于正股,溢价率被动回落,个券跌多涨少,个券周度涨多跌少。 估值方面,纯债收益率下行或短期对转债估值有所支撑,中长期看,估值高仍然是转债市场操作困难的因素之一。正股层面近期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爆发、降准降息预期落空等利空因素集中反应。后续看,4月上旬是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可关注一季报行情。另一方面,上周中国神华披露2021年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人民币25.4元(含税),股息率高达9.35%,或提振煤炭、钢铁、银行等高股息板块。 在给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下,稳增长和宽信用政策或二次发力,可关注基建地产等稳增长产业链以及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基建产业链。此外,上游煤炭、有色等品种价格高企,一季报业绩高增可期;成长产业链2022年或仍保持较高增速,或是交易一季报业绩增长的主线之一,关注调整后的成长行业龙头个券。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板块,可关注建筑建材板块、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新基建等板块相关个券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可关注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周期品个券中,可关注生猪养殖转债以及上游周期有色、煤炭等行业转债。 2、高成长赛道有所调整,可关注绿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链龙头个券调整后的机会如晶科转债、通22转债、闻泰转债等。 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2022Q1新券供给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一)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 2022年Q1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规模较大,截至3月27日,共有27支转债于22Q1启动发行,合计规模约720亿元。其中华友转债、隆22 转债、中银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特转债等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 (二)季度上市规模最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1季度转债上市规模较大。截至3月25日,22Q1共计24支转债上市,合计规模915亿元左右,是近两年来上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季度,其中兴业转债、隆22转债、通22转债贡献较大。 从上市首日涨跌幅和首日转股溢价率均值来看,一季度上市的可转债首日涨跌幅平均值逐月回落,3月份上市的可转债平均溢价率回落。 个券角度,3月份中下旬上市的转债新券定位有所下降。一方面,2月份开始正股有所回调,导致上市时平价降低。一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均平价为95,而2月份至3月份上市的转债有7支首日平价在90元以下。另一方面,估值定位有所下降,如通22转债和锦浪转债上市首日平价均在110元附近,通22转债首日溢价率约为20%,锦浪转债首日溢价率为25%。此外,新券行业不同也会对首日溢价率有所影响,3月份上市的转债中包括化工、铝加工等行业转债,与光伏、医药、电子等行业新券相比,溢价率相对较低。 (三)待上市规模仍大,长线资金需求有所走弱 未来供给规模仍大。截至3月27日,已启动发行待上市的16支转债合计规模443.78亿元,中特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银转债等规模较大。 需求方面或较弱。一方面,转债市场调整过程中,年金等机构持有市值比例下降。另一方面,2月份至今权益和转债市场波动较大,Q4季度转债仓位较高的基金回撤较大,银行理财、保险等或有赎回动作。 二、估值冲高回落,关注正股年报及一季报预告 (一)估值高位回落,平均平价跌至90以下 上周估值有所回落。截至3月25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8.74%,较前周周五下降1.25个百分点,已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之上。3月25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16.46,较前周周五下降2.32%;转换平价为88.21,较前周周五下降1.34%。上周转债收盘价跌幅大于转换平价跌幅,估值回落。 截至3月25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76.80%,较前周提升约6个百分点;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较前周下降约6个百分点。 3月25日,5%价格分位数、25%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6.36、112.18,分别较前周五下跌1.13%、2.09%。75%、80%、90%分位数较前周下跌3.79%、下跌4.78%、下跌5.81%。价格中位数为118.09,较前周周五下跌2.38%。 (二)高平价个券估值收敛 不同平价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上周回落,平价在120-130元区间个券平均估值下降幅度最大。3月25日,平价在130元以上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68%,较上周下跌1.58个百分点。平价在120-130元区间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71%,较上周下降5.57个百分点。2月份可转债市场主动压估值时,平价在130元以上的平均估值小幅下降,3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平价在90-100元区间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2.22%,较上周下降1.52个百分点。 (三)正股政策底或已现,关注年报分红和一季报业绩预告 上周正股市场后半周调整幅度较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主题指数周四周五跌幅较大。转债指数调整幅度大于正股,溢价率被动回落,个券跌多涨少,个券周度涨多跌少。公告提前赎回的常汽转债、天合转债;新能源板块的恩捷转债、天能转债、福能转债;半导体板块闻泰转债等跌幅居前。 估值方面,纯债收益率下行或短期对转债估值有所支撑,中长期看,估值高仍然是转债市场操作困难的因素之一。正股层面近期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爆发、降准降息预期落空等利空因素集中反应。后续看,4月上旬是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可关注一季报行情。另一方面,上周中国神华披露2021年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人民币25.4元(含税),股息率高达9.35%,或提振煤炭、钢铁、银行等高股息板块。 在给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下,稳增长和宽信用政策仍有期待。可关注基建地产等稳增长产业链以及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基建产业链。此外,上游煤炭、有色等品种价格高企,一季报业绩高增可期;此外,成长产业链2022年或仍保持较高增速,或是交易一季报业绩增长的主线之一,关注调整后的成长行业龙头个券。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板块,可关注建筑建材板块、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新基建等板块相关个券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可关注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周期品个券中,可关注生猪养殖转债以及上游周期有色、煤炭等行业转债。 2、高成长赛道有所调整,可关注绿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链龙头个券调整后的机会如晶科转债、通22转债、闻泰转债等。 三、周度复盘:转债指数下跌,新券发行规模较大 (一)转债指数周度下跌 上证指数周度下跌1.19%,创业板指数周度下跌2.80%,中证转债周度下跌2.25%,转债指数周度跑输股指,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出127.79亿元,周一和周五流出幅度较大。现存可转债超过400支,余额规模超过7000亿元,其中成银转债、中特转债、重银转债等尚未上市交易。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上周行业指数中计算机、电气设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跌幅居前;农林牧渔、房地产、有色等板块涨幅居前。 上周共有52支转债周度上涨,340支转债周度下跌。涨幅居前主要包括丝路转债(32.30%)、华友转债(21.53%)、湖广转债(18.56%)、华森转债(13.23%)、绿动转债(10.75%),其中华友、丝路、绿动为周内上市新券。跌幅居前主要包括联泰转债(跌25%)、万顺转债(跌14.19%)、常汽转债(跌14.14%)、天合转债(跌10.59%)、恩捷转债(跌10.45%)。 (二)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下修触发面仍大 1、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飞鹿转债、寿仙转债、傲农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朗新转债、君禾转债、美诺转债发布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公告;截至周五,君禾转债、旺能转债、美诺转债累计赎回天数10天以上,此外此前公告过不提前赎回的朗新转债累计天数14天。下周关注相关条款触发和公告情况。 2、下修触发面仍大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共132支可转债已经触发下修条款,分别从大股东持债比例、回售压力以及股权稀释比例三个角度进行筛选。 从大股东持债比例角度来看,环旭转债、鹤21转债、中信转债、泰林转债、太平转债、华兴转债、健帆转债、百润转债、华体转债的第一持债人持债比例较高,持债比例过高是主动下修的动力之一。 股权稀释比例角度,因下修后,转股数增加,股权稀释比例增加,股权稀释比例是股东大会投票时考虑因素之一,若稀释比例变动过大,未持债股东或将反对下修议案。若考虑潜在稀释比例,假设转股价下修至正股3月25日收盘价,花王转债、城地转债、天创转债、首华转债、紫银转债、亚药转债潜在稀释比例变动幅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对中小股东股权稀释比例影响扩大,下修阻力或较大,且须关注下修是否彻底。 (三)新券继续发行,待发规模超300亿元 1、4支新券发行 友发转债、风语转债、中银转债、重银转债启动发行,发行规模233亿元。 2、待发转债规模超300亿 截至3月25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153亿元左右。此外有16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80亿元。 四、风险提示 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27日发布的报告《Q1供给压力较大,新券上市定位有所回落——可转债周报》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54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报告导读 2022Q1新券供给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2022年Q1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和上市规模较大。共有27支转债于22Q1启动发行,合计规模约720亿元。其中华友转债、隆22 转债、中银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特转债等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目前22Q1共计24支转债上市,合计规模915亿元左右,是近两年来上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季度,其中兴业转债、隆22转债、通22转债贡献较大。 3月份中下旬上市的转债新券定位有所下降。从上市首日涨跌幅和首日转股溢价率均值来看,一季度上市的可转债首日涨跌幅平均值逐月回落,3月份上市的可转债平均溢价率回落。一方面,2月份开始正股有所回调,导致上市时平价降低。另一方面,估值定位有所下降,如通22转债和锦浪转债上市首日平价均在110元附近,通22转债首日溢价率约为20%,锦浪转债首日溢价率为25%。此外,新券行业不同也会对首日溢价率有所影响。 待上市规模仍大,长线资金需求有所走弱。供给方面,已启动发行待上市的16支转债合计规模443.78亿元,中特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银转债等规模较大。需求方面或较弱,一方面,转债市场调整过程中,年金等机构持有市值比例下降。另一方面,2月份至今权益和转债市场波动较大,Q4季度转债仓位较高的基金回撤较大,银行理财、保险等或有赎回动作。 正股政策底或已现,关注年报分红和一季报业绩预告 上周正股市场后半周调整幅度较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主题指数周四和周五跌幅较大。转债指数调整幅度大于正股,溢价率被动回落,个券跌多涨少,个券周度涨多跌少。 估值方面,纯债收益率下行或短期对转债估值有所支撑,中长期看,估值高仍然是转债市场操作困难的因素之一。正股层面近期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爆发、降准降息预期落空等利空因素集中反应。后续看,4月上旬是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可关注一季报行情。另一方面,上周中国神华披露2021年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人民币25.4元(含税),股息率高达9.35%,或提振煤炭、钢铁、银行等高股息板块。 在给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下,稳增长和宽信用政策或二次发力,可关注基建地产等稳增长产业链以及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基建产业链。此外,上游煤炭、有色等品种价格高企,一季报业绩高增可期;成长产业链2022年或仍保持较高增速,或是交易一季报业绩增长的主线之一,关注调整后的成长行业龙头个券。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板块,可关注建筑建材板块、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新基建等板块相关个券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可关注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周期品个券中,可关注生猪养殖转债以及上游周期有色、煤炭等行业转债。 2、高成长赛道有所调整,可关注绿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链龙头个券调整后的机会如晶科转债、通22转债、闻泰转债等。 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2022Q1新券供给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一)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 2022年Q1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规模较大,截至3月27日,共有27支转债于22Q1启动发行,合计规模约720亿元。其中华友转债、隆22 转债、中银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特转债等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扎堆发行。 (二)季度上市规模最大,上市定位有所回落 1季度转债上市规模较大。截至3月25日,22Q1共计24支转债上市,合计规模915亿元左右,是近两年来上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季度,其中兴业转债、隆22转债、通22转债贡献较大。 从上市首日涨跌幅和首日转股溢价率均值来看,一季度上市的可转债首日涨跌幅平均值逐月回落,3月份上市的可转债平均溢价率回落。 个券角度,3月份中下旬上市的转债新券定位有所下降。一方面,2月份开始正股有所回调,导致上市时平价降低。一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均平价为95,而2月份至3月份上市的转债有7支首日平价在90元以下。另一方面,估值定位有所下降,如通22转债和锦浪转债上市首日平价均在110元附近,通22转债首日溢价率约为20%,锦浪转债首日溢价率为25%。此外,新券行业不同也会对首日溢价率有所影响,3月份上市的转债中包括化工、铝加工等行业转债,与光伏、医药、电子等行业新券相比,溢价率相对较低。 (三)待上市规模仍大,长线资金需求有所走弱 未来供给规模仍大。截至3月27日,已启动发行待上市的16支转债合计规模443.78亿元,中特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中银转债等规模较大。 需求方面或较弱。一方面,转债市场调整过程中,年金等机构持有市值比例下降。另一方面,2月份至今权益和转债市场波动较大,Q4季度转债仓位较高的基金回撤较大,银行理财、保险等或有赎回动作。 二、估值冲高回落,关注正股年报及一季报预告 (一)估值高位回落,平均平价跌至90以下 上周估值有所回落。截至3月25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8.74%,较前周周五下降1.25个百分点,已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之上。3月25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16.46,较前周周五下降2.32%;转换平价为88.21,较前周周五下降1.34%。上周转债收盘价跌幅大于转换平价跌幅,估值回落。 截至3月25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76.80%,较前周提升约6个百分点;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较前周下降约6个百分点。 3月25日,5%价格分位数、25%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6.36、112.18,分别较前周五下跌1.13%、2.09%。75%、80%、90%分位数较前周下跌3.79%、下跌4.78%、下跌5.81%。价格中位数为118.09,较前周周五下跌2.38%。 (二)高平价个券估值收敛 不同平价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上周回落,平价在120-130元区间个券平均估值下降幅度最大。3月25日,平价在130元以上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68%,较上周下跌1.58个百分点。平价在120-130元区间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71%,较上周下降5.57个百分点。2月份可转债市场主动压估值时,平价在130元以上的平均估值小幅下降,3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平价在90-100元区间的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2.22%,较上周下降1.52个百分点。 (三)正股政策底或已现,关注年报分红和一季报业绩预告 上周正股市场后半周调整幅度较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主题指数周四周五跌幅较大。转债指数调整幅度大于正股,溢价率被动回落,个券跌多涨少,个券周度涨多跌少。公告提前赎回的常汽转债、天合转债;新能源板块的恩捷转债、天能转债、福能转债;半导体板块闻泰转债等跌幅居前。 估值方面,纯债收益率下行或短期对转债估值有所支撑,中长期看,估值高仍然是转债市场操作困难的因素之一。正股层面近期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爆发、降准降息预期落空等利空因素集中反应。后续看,4月上旬是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可关注一季报行情。另一方面,上周中国神华披露2021年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人民币25.4元(含税),股息率高达9.35%,或提振煤炭、钢铁、银行等高股息板块。 在给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下,稳增长和宽信用政策仍有期待。可关注基建地产等稳增长产业链以及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基建产业链。此外,上游煤炭、有色等品种价格高企,一季报业绩高增可期;此外,成长产业链2022年或仍保持较高增速,或是交易一季报业绩增长的主线之一,关注调整后的成长行业龙头个券。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板块,可关注建筑建材板块、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新基建等板块相关个券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可关注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周期品个券中,可关注生猪养殖转债以及上游周期有色、煤炭等行业转债。 2、高成长赛道有所调整,可关注绿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链龙头个券调整后的机会如晶科转债、通22转债、闻泰转债等。 三、周度复盘:转债指数下跌,新券发行规模较大 (一)转债指数周度下跌 上证指数周度下跌1.19%,创业板指数周度下跌2.80%,中证转债周度下跌2.25%,转债指数周度跑输股指,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出127.79亿元,周一和周五流出幅度较大。现存可转债超过400支,余额规模超过7000亿元,其中成银转债、中特转债、重银转债等尚未上市交易。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上周行业指数中计算机、电气设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跌幅居前;农林牧渔、房地产、有色等板块涨幅居前。 上周共有52支转债周度上涨,340支转债周度下跌。涨幅居前主要包括丝路转债(32.30%)、华友转债(21.53%)、湖广转债(18.56%)、华森转债(13.23%)、绿动转债(10.75%),其中华友、丝路、绿动为周内上市新券。跌幅居前主要包括联泰转债(跌25%)、万顺转债(跌14.19%)、常汽转债(跌14.14%)、天合转债(跌10.59%)、恩捷转债(跌10.45%)。 (二)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下修触发面仍大 1、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常汽转债公告提前赎回;飞鹿转债、寿仙转债、傲农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朗新转债、君禾转债、美诺转债发布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公告;截至周五,君禾转债、旺能转债、美诺转债累计赎回天数10天以上,此外此前公告过不提前赎回的朗新转债累计天数14天。下周关注相关条款触发和公告情况。 2、下修触发面仍大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共132支可转债已经触发下修条款,分别从大股东持债比例、回售压力以及股权稀释比例三个角度进行筛选。 从大股东持债比例角度来看,环旭转债、鹤21转债、中信转债、泰林转债、太平转债、华兴转债、健帆转债、百润转债、华体转债的第一持债人持债比例较高,持债比例过高是主动下修的动力之一。 股权稀释比例角度,因下修后,转股数增加,股权稀释比例增加,股权稀释比例是股东大会投票时考虑因素之一,若稀释比例变动过大,未持债股东或将反对下修议案。若考虑潜在稀释比例,假设转股价下修至正股3月25日收盘价,花王转债、城地转债、天创转债、首华转债、紫银转债、亚药转债潜在稀释比例变动幅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对中小股东股权稀释比例影响扩大,下修阻力或较大,且须关注下修是否彻底。 (三)新券继续发行,待发规模超300亿元 1、4支新券发行 友发转债、风语转债、中银转债、重银转债启动发行,发行规模233亿元。 2、待发转债规模超300亿 截至3月25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153亿元左右。此外有16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80亿元。 四、风险提示 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27日发布的报告《Q1供给压力较大,新券上市定位有所回落——可转债周报》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54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