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固收|宏观】关税豁免的表与里

【华泰固收|宏观】关税豁免的表与里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发布时间:2022-03-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宏观】关税豁免的表与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24日 摘 要 核心观点 美国时间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告将恢复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豁免涉及此前(2021年10月8日)征询意见的549项待定产品中的352项,豁免适用于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此类商品。我们认为,此次豁免关税短期有利于维持我国出口韧性,也降低了美国短期通胀压力,对双方都有利。但该举措意图不是要消除特朗普时期额外加征的税率,而是令美国企业和居民逐渐适应和实现国产与进口替代,降低对外依赖的本质没有改变。 加税与豁免的来龙去脉 本轮中美关税与豁免要追溯至2018年。2017年8月,美国发起“301调查”。2018年3月22日,依据“301调查”结果,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并购等活动。自2018年至2019年,美国先后六次发布或调整加税清单、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分为四挡额外加收关税。2021年10月4日,美国重新启动关税排除程序,随后USTR公布了前述549项产品清单,最终于3月23日确定其中352项产品延长豁免。 豁免关税的评估依据及涉及的商品规模 本次豁免关税的依据简言之,能否国产替代或进口替代、以及对提高税率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是其评估重点。同时USTR关注豁免关税对美国小企业、就业、制造业生产和关键供应链的负面影响,即是否会挤出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就业。此外,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也是潜在的评估因素。此次公布的352项豁免产品主要涵盖在274项HS10位编码商品中,其中以电气电信设备、机械设备、家具、防疫物资、车辆及其零部件等为主,其总金额占到我国出口美国商品金额的13%。 关税豁免目的是什么? 短期,美国自身有平抑通胀的诉求。此时降低部分关键中间品和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缓解美国通胀压力。中期,美国仍在促进制造业回流、力图实现进口替代,同时预留谈判筹码。特朗普时期,美国曾将制造业回流、创造本土就业视为重要目标,这方面诉求在拜登上台后并无本质变化,通过关税调节产品竞争力是重要手段。在美国通胀如此高压情况下,仍选择缩量豁免也说明其中期目标没有变化。此外,本次公告表示352项产品豁免于今年底到期后可能酌情考虑进一步延长,可能有为后续经贸谈判保留筹码用意。 豁免关税对国内有何影响? 短期,降关税涉及商品额度有限(约占2021年中国出口总额2.2%、对美出口总额13%),但边际有利于我国出口韧性的维持,关注受益企业机会。中期看,此次豁免只是美国长期适应中国高税率和替代过程的“小缓冲”,352项关税豁免于今年底到期后仍存在不确定性。此次豁免中的标准更加严格和细化,最终结果也进一步缩减,说明美国仍在持续推进产业回流,降低产业链对我依赖,中国仍需要加快将RCEP成果转化,并积极在CPTPP等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寻找新的机遇,以对冲潜在的对美出口份额下滑压力。 风险提示:俄乌形势恶化、中美关系超预期 事件 美国时间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告将恢复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豁免涉及此前(2021年10月8日)征询意见的549项待定产品中的352项,豁免适用于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此类商品。 加税与豁免的来龙去脉 本轮中美关税与豁免要追溯至2018年。2017年8月,美国时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发起“301调查”。2018年3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并购等活动。自2018年至2019年,美国先后六次发布或调整加税清单、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分为四挡额外加收关税。 考虑到加关税的早期,部分产品难以寻找替代品,可能对美国本土产业链和居民消费、通胀等带来反噬影响,USTR对每批清单都建立了特定产品关税豁免流程,特朗普在任时期已涉及2200多项产品,但最后一批关税豁免期仅截至2020年10月。由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第十三轮中美经贸谈判),自2019年11月起,USTR又建立了“就是否扩大特定排除范围提交公众意见”的流程,并据此对549项产品进口关税豁免期限延长1年。然而,其中多数豁免已于2020年底到期、其余也在2021年底到期。至此,除部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进口仍在关税豁免之外,美国自华商品进口已恢复至原定加税税率。 2021年10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就拜登政府对华经贸政策演讲时表示,在审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同时,将重新启动关税排除程序,随后USTR公布了前述549项产品清单,并进入公众意见征询和排除程序,最终于3月23日确定其中352项产品延长豁免。 因此要明确的是,此次公布的352项商品清单实质是“2200项豁免—>549项豁免延期—>352项豁免延期”的逐步缩减过程,目的并非逐渐消除特朗普时期额外加征的税率,而是令美国企业和居民逐渐适应和实现国产与进口替代。 关税豁免的评估依据是什么? 此次公众征询意见包括:①特定或类似产品是否可从美国或第三国获得;②自2018年9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在特定产品及相关行业方面的变化;③自2018年9月以来,进口商或美国消费者为从美国或第三国采购此类产品所做的努力;④在美国国内生产该产品的能力。 简言之,能否国产替代或进口替代、以及对提高税率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是其评估重点。同时USTR关注豁免关税对美国小企业、就业、制造业生产和关键供应链的负面影响,即是否会挤出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就业。此外,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也是潜在的评估因素。 关税豁免涉及哪些商品、总额多大? 我们统计了352项关税豁免清单的商品类别,并以此计算关税豁免对于我国出口的影响程度。根据统计,公布的352项豁免产品主要涵盖在274项HS10位编码商品中(部分商品同属于一个HS10位编码)。 从HS二位大类来看,主要集中在HS84-机械设备、HS85-电信电气设备、HS90-光学医疗设备、HS39-塑料及其制品、HS94-家具、HS87-车辆及其零附件、HS38-杂项化学产品、HS63-其他纺织制成品。 从重点商品来看,继续豁免进口关税的主要包括美国依赖的重要工业零部件,如泵、电动机、某些汽车零部件和化学品,以及背包、自行车、吸尘器等无法被替代的消费品。而如四轮越野车等197类产品从此前的549项商品清单中被剔除。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相关零件是美国对我国依赖较高的产品,在特朗普时期便优先进入第一批关税豁免清单。疫情期间,主要的防疫物资也进入关税豁免清单。 从金额来看,352项关税豁免清单产品的金额约占到美国对我国进口总金额的13%(按照2021年数据计算),其中,电气电信设备、机械设备、家具、塑料制品、车辆及其零部件、其他纺织制成品、光学医疗设备、钢铁制品等类别的关税豁免对应的进口我国商品金额较为靠前。当然,HS10位编码商品已是美国海关公布的最明细的公开数据,但同一10位编码商品可能并未完全包含在豁免清单中,因此,我们计算的豁免金额可能存在一定的高估。 美国关税豁免目的是什么? 短期,美国自身有平抑通胀的诉求。此时降低部分关键中间品和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缓解美国通胀压力。用关税的方式分担货币政策收紧压力,能够边际平缓美国滞胀风险。 中期,美国仍在促进制造业回流、力图实现进口替代,或同时预留谈判筹码。特朗普时期,美国曾将制造业回流、创造本土就业视为重要目标,这方面诉求在拜登上台后并无本质变化,通过关税调节产品竞争力是重要手段。在美国通胀如此高压情况下,仍选择缩量豁免也说明其中期目标没有变化。此外,本次公告表示352项产品豁免于今年底到期后可能酌情考虑进一步延长,可能有为后续经贸谈判保留筹码用意。 对国内有何影响? 短期,降关税涉及商品额度有限(约占2021年中国出口总额2.2%、对美出口总额13%),但边际有利于我国出口韧性的维持,外需保持强劲有助于缓解内需压力。此外,此次涉及进口豁免的行业如机械设备、电信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船舶、化工和家具等行业迎来实质性利好,关注其中的受益标的。 中期仍存变数。如前述分析,此次豁免只是美国长期适应中国高税率和替代过程的“小缓冲”,352项关税豁免于今年底到期后仍存在不确定性。此次豁免中的标准更加严格和细化,最终结果也进一步缩减,说明美国仍在持续推进产业回流,降低产业链对我国的依赖,中国仍需要加快将RCEP成果转化,并积极在CPTPP等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寻找新的机遇,以对冲潜在的对美出口份额下滑压力。 风险提示 1)俄乌局势恶化 2)中美关系超预期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3月24日发布的研报《关税豁免的表与里》,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