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晨报0324 | 巨星农牧、惠伦晶体、贝泰妮、博彦科技、拓邦股份、华能国际、泛亚微透、建筑

晨报0324 | 巨星农牧、惠伦晶体、贝泰妮、博彦科技、拓邦股份、华能国际、泛亚微透、建筑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0324 | 巨星农牧、惠伦晶体、贝泰妮、博彦科技、拓邦股份、华能国际、泛亚微透、建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324 音频: 进度条 00:00 / 15:3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农业】巨星农牧(603477):把握周期东风,迎来养殖“巨星”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把握周期东风,公司加速扩张,预计2022/2023/2024年EPS分别为0.77/3.69/5.01元,给予公司23年目标市值178亿,对应目标价为35.17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行业:周期反转在即、规模化成长空间大;本轮猪周期反转的时间预计提前至2022年6月,从能繁母猪看,拐点时间为2021年7月,年后猪价大概率回归低位,加速行业去产能;同时本轮周期亏损创新高,时间换空间,周期反转有望提前。大型养殖集团具有成本、资源等多方面优势,规模化养殖成长空间仍然巨大。 公司资产重组,全力发展生猪养殖;公司智慧园区先进模式+高效育种+高养殖技术水平稳扎稳打:为追求更高养殖效率,公司推出一体化自繁自养模式以及“公司+农户”相结合,同时积极推动“三化”智慧养猪园区建设;在育种方面公司与世界知名的种猪改良公司PIC合作,在此基础上繁育的四阴种猪具有产仔率高、仔猪存活率高、料肉比低等多种优点,同时利用Pipestone先进的养猪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定增进一步扩大产能,扩张潜力有迹可循;公司定增项目预计2022年年中全部猪场投产,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在2020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之后大幅增加,种猪产能充足,2022/2023年预计出栏有望达到150/300万头,出栏增长分别达到72%、100%。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猪价上涨不达预期、产能扩张速度不达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巨星农牧(603477):把握周期东风,迎来养殖“巨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股】惠伦晶体(300460):高端晶振替代进程加速,公司迎来新蜕变 目标价22.34元,首次覆盖,增持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31/10.46/13.17亿元,同比增长88.48%/43.07%/25.89%;归母净利润为1.64/1.80/2.62亿元,同比增长711%/10%/46%,对应EPS为0.59/0.64/0.94元。综合相对与绝对估值法,给予公司目标价22.34元。 公司重庆项目规划产能将扩充2.64倍,有望在全球晶振产业转移中充分受益于高端晶振的国产替代。公司产品已获得高通认证,且在光刻工艺、原材料方面与头部厂商相近的情况下,高端晶振国产替代时机已然成熟。公司积极扩充产能,于2020年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原有产能约10亿只/年,重庆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产能26.4亿只/年,位居全国前列。2021下半年一期项目已投产7—8亿只,目前总产能达17—18亿只,2022年公司晶振产销量将迎来大幅提升。 高基频与车规晶振为公司带来量价齐升:1)5G建设推动了高基频晶振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76.8MHz高基频产品获得了高通认证,有望向全球众多品牌手机厂商进行供货;同时高基频晶振产品均价与毛利率更高,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新能源电动汽车单车晶振需求量约为100—150只,较传统汽车60—100只的单车晶振需求量显著增加,同时车规晶振对可靠性要求高,较普通晶振毛利率大幅提升,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催化剂:1)高通76.8MHz的5G方案落地并放量;2)车规晶振向国内汽车厂商导入成功。 风险提示:1)石英晶振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3)高端晶振价格下滑。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惠伦晶体(300460):高端晶振替代进程加速,公司迎来新蜕变,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化妆品】贝泰妮(300957):业绩高增符合预期,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投资建议:基于21年公司业绩优异表现及22Q1品牌发展势头,小幅上调2022-23年EPS预测至2.80(+0.02)/3.78(+0.03)元,新增2024年预测5.02元,维持目标价271.95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高增符合预期,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扣非净利润40.22/8.63/8.13亿元,同比+53%/59%/59%,归母净利率提升0.82pct至21.46%。其中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微降0.24pct、0.20pct至76.01%、41.79%,毛销差稳定;管理费用率受益于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经营杠杆同比下降0.30pct;研发费用率提升0.4pct至2.81%;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167%至11.53亿元。21Q4公司营收/归母/扣非净利润19.10/5.08/4.80亿元,同比+57%/55%/51%,单Q4净利率高达26.6%,主要因公司大单品在Q4大促期间爆发力强劲。 线上、线下齐高增,产品多点爆发。21H1公司线上/线下分别实现收入33/7亿元,分别同比+52%/+58%,线上占比达82%。线上渠道中阿里系、京东、自建平台分别增长45.6%/30%+/29.5%,抖音预计贡献显著增量。线下渠道中OTC、屈臣氏预计高增。产品端,特护霜、防晒两大单品引领增长,新晋明星单品冻干面膜助力破圈。 子品牌厚积薄发,期待多品牌矩阵发力。子品牌薇诺娜baby 2021年进入天猫母婴细分品类TOP20,黑马姿态明显;新抗衰品类AOXMED有望于22Q2面世,新增长极有望逐渐放量。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营销支出增加,新品牌孵化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贝泰妮(300957):业绩高增符合预期,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计算机】博彦科技(002649):收入增长超预期,聚焦行业提升盈利能力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17.09元。根据年报数据下调2022年盈利预测,新增2023、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0.21),6.53、8.15亿元。维持目标价17.09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1收入增速超预期,行业聚焦效果显著。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28.36%,单Q4收入增速高达41.28%。造成明显边际拐点的原因是在金融IT高景气背景下,公司采取聚焦金融行业的策略。2021年来自金融行业的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47.61%。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下游高景气行业,收入有望维持高增。 毛利率如期回升,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双管齐下。我们曾经强调2019年是公司毛利率的历史低点。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如期回升,同比提升1.68pct到26.16%。毛利率提升的原因除了加强内控提升效率外,聚焦高毛利的金融行业IT服务是关键原因。高毛利业务的快速增长导致收入结构的优化,从而将在长期提升公司的综合毛利率。 适度超前费用投入,回购彰显长期信心。2020年受疫情刺激公司在投入方面较为保守,2021年常态化防控下,公司适度超前费用投入,为长期成长空间奠定基础,预计未来费用增速有望回落。同时,公司于2022年1月完成股份回购金额1.32亿元,预计后续将用于股权激励,长效机制保障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释放。 风险提示: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疫情反复。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博彦科技(002649):收入增长超预期,聚焦行业提升盈利能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通信】拓邦股份(002139):营收超预期,研控自动化拟分拆上市 维持盈利预测、目标价和增持评级。维持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93/10.60亿元,新增2024年预测为14.06亿元,对应EPS为0.63/0.84/1.12元。考虑到公司控制器的龙头地位,对比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20.16元和增持评级不变。 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营收超预期。(1)工具:成为公司第一大板块,同比+43%,已进入多个头部客户的供应体系;(2)家电:同比+37%,创新智能设备、厨房电器、净化产品、服务机器人等增长迅猛;(3)新能源:同比+39%,主要聚焦储能、绿色出行等领域,未来有望延续高增;(4)工业:同比+14%,受益于国产替代、工厂智能化升级;(5)智能解决方案:同比+60%,联网产品收入倍增。 新能源板块已成为公司第三成长曲线。(1)储能:板块占比7成,同比+38%,包括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通讯备电及工商业储能,2021年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营收倍增,2022年有望延续高增;(2)绿色出行:板块占比3成,同比+42%,主要包括为新能源汽车及轻型动力。 拟分拆研控自动化上市,公司仍维持对其控制权。公司直接持有研控自动化 71.54%股权,是研控自动化的控股股东。研控自动化专注于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步进产品、伺服产品、运动控制器产品三大类,2021年收入2.97亿元,利润0.3亿元,分拆上市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公司的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供应链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拓邦股份(002139):营收超预期,研控自动化拟分拆上市,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能源运营】华能国际(600011):靴子落地,转型加速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新能源项目投产、电价、煤价等因素,上调22/23年EPS至0.54/0.67元(前值0.51/0.61元),预计24年EPS 0.80元,给予公司22年20倍PE,上调目标价至10.80元,维持“增持”评级。 盈利历史低点。公司21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20.8%;归母净利润-103亿元,符合业绩预告区间(-117~-98亿元)。公司4Q2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经营现金流-168亿元,均为单季度历史低点,主要受煤价大幅上涨影响。21年公司计提减值1.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无分红计划。 电价上行难以对冲煤价涨幅。公司4Q21境内售电量1071亿千瓦时,同比+3.0%,增速较3Q21有所收窄;我们测算公司4Q21上网电价0.474元/千瓦时,同比+13.9%,主要与市场电价上行有关。受煤价拖累,公司4Q21毛利率-20.0%,盈利水平恶化。我们预计随着市场电价上涨、新煤价机制建立,公司火电盈利边际改善。 新能源转型提速。公司21年新增装机主要为新能源装机,截至21年底,公司风电装机10.5GW(含海上风电2.0GW),光伏装机3.3GW。公司22年仍维持较高资本开支强度:全年资本性支出计划458亿元;其中新能源合计313亿元(占比68.2%),同比+14.2%。我们认为双碳目标下公司新能源转型有望提速,新能源业务成长性可观。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煤价超预期、电价低于预期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华能国际(600011):靴子落地,转型加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基础化工】泛亚微透(688386):ePTFE平台型公司,产品布局高景气赛道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以ePTFE为核心的平台型企业,产品均布局高景气赛道,布局MEMS传感器微透产品、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等项目,覆盖汽车、消费电子、军工等多领域,应用范围不断拓张。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90/1.74/2.80元,同比增长13%/95%/61%,目标价为58.89元(对应2022年33.84倍PE)。 MEMS传感器市场维持高速增长,ePTFE产品需求大幅上涨。全球消费电子、物联网、5G和智能驾驶等行业快速发展,拉动MEMS传感器市场空间扩张,预计25年全球市场空间达到22亿元。公司ePTFE微透材料用于MEMS麦克风、陀螺仪和气体传感器,增长迅速。 新能车气凝胶市场快速扩张,公司通过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合作切入。为提升三元电池安全问题以及磷酸铁锂低温使用效率,全球新能源车气凝胶复合材料市场预计25年达135亿元。公司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建立25万平超临界气凝胶产线,一方面收购大音希声布局高端军用气凝胶市场,进一步增强气凝胶行业领先地位。 布局质子交换膜,助力氢能源电池产业链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快速发展,中国2025年至少氢燃料汽车保有量在10万量以上,预计25年中国质子交换膜总市场至少达55亿元,公司基于ePTFE基膜优势,布局质子交换膜,打破国外少数企业垄断。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风险;产能投放不达预期;需求不达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泛亚微透(688386):ePTFE平台型公司,产品布局高景气赛道,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氢能产业规划发布,基建产业链新投资机遇 发改委/能源局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推荐中国化学/华电重工/中国中冶/隧道股份/粤水电。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中国化学垃圾熔渣气化制氢技术中试装置已建成,氢油/MCH储运氢技术。 山东滕州建设的日处理30吨垃圾气化中试装置已建成在试运行。北京房山建成基于城市垃圾高温气化制氢和储氢综合解决方案的高温垃圾转化制氢油及氢能产业示范项目,稳定产出浓度99.9%的氢气。五环公司合作开发的氢油储运技术,可实现对燃油车的替代。成达公司成立了“氢能源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和“能源与化工零碳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加快氢能系列技术开发和新能源(风光互补发电)与化工的耦合研究。科研院研发MCH(甲基环己烷)储运氢技术,可实现氢能的长距离安全输送。 华电重工推进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水电解制氢装置调试成功。成立氢能事业部,氢能定位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总包/投资/运营为一体的能源服务商。联合开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碱性制氢并联电解槽和大型PEM电解槽,并依托项目进行首台套示范。2021年11月国内第一个氢能全产业链科研项目暨华电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储能及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水电解制氢装置调试成功。持续推进海上风电+制氢探索,重点围绕新型无机隔膜电解水制氢装置、PEMFC及SOFC分布式能源供应。中国中冶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总体设计。重点启动氢冶金绿色低碳生产工艺和技术、低碳富氢氧气高炉关键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致力于低碳冶金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以真正实现钢厂生产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公司氢冶铁相关专利共42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中冶赛迪提出通过富氢还原低碳高炉/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基于高效预还原的氢基熔融还原三大技术路径。中冶京诚完成了基于干法煤气精制技术世界首套装置和基于富氢气体氢能利用技术和工程开发,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总体设计预计2022年5月投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氢能产业规划发布,基建产业链新投资机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 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