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策-外资视角|电话会议纪要】—俄罗斯被调出新兴市场指数对中资股影响如何?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策-外资视角|电话会议纪要】—俄罗斯被调出新兴市场指数对中资股影响如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月14日晚21:30,广发策略首席分析师戴康电话连线世诚投资(香港)负责人、前MSCI中国区研究主管暨亚太区执行董事王崎先生,就俄罗斯被调出新兴市场指数对中资股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广发策略的最新观点请大家参阅我们在2021年12月5日发布的年度策略展望《慎思笃行》和近期的系列报告,敬请期待我们将于3月20日发布的《A股春节策略展望》。 嘉宾介绍 王崎先生:现任世诚投资的全球机构业务主管,以及世诚投资(香港)的负责人。在加盟世诚投资前,王崎曾是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的中国区研究主管暨亚太区执行董事,负责领导A股指数纳入的研究咨询工作。 嘉宾观点 ★ 2月25日俄罗斯关闭股市,MSCI是在3月份宣布剔除俄罗斯指数,所以有部分资金被套了。但是量不大,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俄罗斯配置占比约为1.5%-2%左右,新兴市场被动资金合计约6000亿美元,乘以这个占比后最多只有100亿美元多一点的头寸。 ★ 港股下跌是新兴市场整体本身有问题吗?我感觉不是。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投资于港股的占27%,投资于A股的占5%左右,合计超过30%,如果是新兴市场整体出现净流出,对A+H股的影响会比较大。但是新兴市场资金最近还算比较平稳,2022年初以来还是流入的,近期也没有大幅流出的情况,所以不是这个原因。 ★ 俄罗斯被调出EM新兴市场指数后,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风险偏好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北上资金最近流出较多,但是北上开通以来,北上资金每年都有净流入(2020年净流入2000多亿,2021年净流入4000多亿元),全球没有一个新兴市场每年都有净流入。中长期看外资总体对中国的配置还是在增加的,特别是A股。(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投资于港股的占27%,投资于A股的占5%左右,但其实A股的市值并不比港股小,所以是被低配了,外资对A股的长期配置比例还是会增加,这是中长期比较确定的趋势。) ★ 我目前接触到的外资客户还是挺看好中国股市的。以前外资是把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的一部分来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投资者会把中国和新兴市场独立开来,这对于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外资流入还是有帮助的。从基本面上看,今年全球宏观不确定性比较高(通胀、战争等),我接触到的客户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比较看好,对于中国中长期的成长前景比较看好。 Q&A Q 最近北上资金流出很多,主要流出资金的构成如何?投资于中国的海外主动/被动型基金对最近市场的状况/看法如何? A 目前只投资于中国的独立基金比较少,大多还是整体配置新兴市场。目前新兴市场内的基金多为主动管理型,最近的方向可能是把中国(主要是港股)由超配转为中性或者低配。但是只是短期的调结构,不代表长期配置的变化。不论是MSCI还是富时长期都是要把A股的权重加上去的。 短期北上资金很难讲,确实有一些对冲基金卖出的比较快。但这种情况历史上很常见,并不能代表长期趋势。(比如2020年A股表现不错,但是也有很多对冲基金卖出) Q 近期基金申购赎回的数据如何? A 暂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总体上对于新兴市场的配置还是比较平稳的。俄罗斯被剔除EM,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另外人民币对其他新兴国家会被动升值,会被动提高A股在新兴市场中的投资占比,但是幅度是比较小的。A股的体量在不断扩大,IPO非常活跃,会反过来迫使其在MSCI或其他指数中的权重提高,这是比较确定的趋势。 Q 去年3月港股调整很大,但当时全球都在跌。但这次港股跌幅相对其他国家更大,且很多都是权重股下跌,很明显是被迫卖出来的,应该好多都在被卖空强赎。触发赎回的风险源在哪里?应该不是因为基本面的原因? A 据我所知海外基金没有什么止损线,可能香港有些结构化产品有强赎条款。过去几年外资对于港股的配置是偏高的,这次可能也是调整均衡配置。港股卖空比较方便,我判断可能有不少对冲基金为了对冲在亚太的头寸而卖出港股,这一个比较被动的决定,并非是因为股市基本面恶化,仅仅是因为港股卖空比较方便(做空泰国/日本/韩国/印度都比较难),所以选择港股来对冲在亚太的头寸是最方便的,香港作为一个自由交易市场是一把双刃剑。 Q 在市场顶部区域卖出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是在大跌之后卖出,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A 新兴市场里有很多的对冲基金,如果要对冲头寸或者卖出的话基本都是选择港股(因为交易比较方便),比如10-11年,欧债危机和香港关联没有那么大,亚太地区债务状况总体良好。但是港股跌的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冲基金通过港股平衡仓位、对冲风险比较容易。 Q 很多人认为港股大跌触发因素是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这个问题会不会持续发酵?会不会持续影响港股? A 实际上这个风险并不大。因为港交所和内地监管打通了中概股回归的渠道,他们随时可以从美国回来,机制是比较成熟的。(据我们统计中概股中超过80个是可以随时回来的,只是很多公司自己在犹豫)。市场跌的时候大家会把这个拿出来用来解释,实际上关联性并不大。 Q 新兴市场配置以主动基金为主,现在中国尤其是港股市场不好,海外基金在新兴市场配置中会不会减少中国在其中的权重? A 海外的主动公募基金其实主动性并不强,他们对于指数的跟踪误差不超过6%,其实是比较被动的,不会大幅降低在中国股市的仓位。海外主动基金的前几大仓位基本都会和MSCI的前几大权重市场相对应。所以即便是主动型基金,对于中国也是必配的,只是最近我们判断由之前的超配转为中性或低配。 2022年广发策略深度系列报告 1 “慎思笃行”系列 2022.3.9 戴康:“慎思笃行”复盘、应对及配置思路——“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六) 2022.3.8 戴康:“慎思笃行”当前怎么看?——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五) 2022.2.25【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地缘风险强化“慎思笃行”——A股市场策略快评 2022.2.2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地产链稳增长,22年如何布局?——“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四) 2022.2.1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右侧,价值成长如何选择?——“慎思笃行”系列(三) 2022.1.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高低区切换,如何评估时间与空间?—“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二) 12.3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22年“供给过剩”,如何寻找α?—“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一) 12.6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慎思笃行——2022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 2 “周末五分钟”系列 2022.3.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进化论”是不确定中确定性—周末五分钟全知道(3月第1期) 2022.2.2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如何看俄乌局势对A股的影响?——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4期) 2022.2.20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继续把握虎年“开门红”反弹——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3期) 2022.2.1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社融拐点确立,如何研判风格?——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2期) 2022.2.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A股开门红如何布局?——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1期) 2022.1.23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如何运用低PEG策略“高-低”区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4期) 2022.1.1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回调,增持良机——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3期) 2022.1.9【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可为阶段”高区-低区均衡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2期) 3 “稳增长进化论”系列 2022.3.13 【广发策略】数字经济主题:稳增长新蓝海——“稳增长进化论”系列(四) 2022.3.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两会解读:高质量稳增长—“稳增长进化论”系列报告(三) 2022.3.4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国企改革借势,“低碳转型”跃起——“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二) 2022.3.3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量与质、破与立——“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一) 4 “双碳新周期”系列 2022.2.24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与ESG基金关联性探讨—“双碳新周期”系列(四) 2022.2.9【广发策略戴康团队】 “双碳”新思路:传统产能再加杠杆——“双碳新周期”系列(三) 2022.1.26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新周期”怎么买?—“双碳新周期”系列(二) 2022.1.2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新周期”的立意何在?—“双碳新周期”系列(一) 5 “新兴向荣”系列 2022.1.5【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渗透率各阶段,新兴产业如何演绎?—“新兴向荣”系列(一)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3月14日晚21:30,广发策略首席分析师戴康电话连线世诚投资(香港)负责人、前MSCI中国区研究主管暨亚太区执行董事王崎先生,就俄罗斯被调出新兴市场指数对中资股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广发策略的最新观点请大家参阅我们在2021年12月5日发布的年度策略展望《慎思笃行》和近期的系列报告,敬请期待我们将于3月20日发布的《A股春节策略展望》。 嘉宾介绍 王崎先生:现任世诚投资的全球机构业务主管,以及世诚投资(香港)的负责人。在加盟世诚投资前,王崎曾是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的中国区研究主管暨亚太区执行董事,负责领导A股指数纳入的研究咨询工作。 嘉宾观点 ★ 2月25日俄罗斯关闭股市,MSCI是在3月份宣布剔除俄罗斯指数,所以有部分资金被套了。但是量不大,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俄罗斯配置占比约为1.5%-2%左右,新兴市场被动资金合计约6000亿美元,乘以这个占比后最多只有100亿美元多一点的头寸。 ★ 港股下跌是新兴市场整体本身有问题吗?我感觉不是。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投资于港股的占27%,投资于A股的占5%左右,合计超过30%,如果是新兴市场整体出现净流出,对A+H股的影响会比较大。但是新兴市场资金最近还算比较平稳,2022年初以来还是流入的,近期也没有大幅流出的情况,所以不是这个原因。 ★ 俄罗斯被调出EM新兴市场指数后,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风险偏好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北上资金最近流出较多,但是北上开通以来,北上资金每年都有净流入(2020年净流入2000多亿,2021年净流入4000多亿元),全球没有一个新兴市场每年都有净流入。中长期看外资总体对中国的配置还是在增加的,特别是A股。(外资对于新兴市场的整体配置中,投资于港股的占27%,投资于A股的占5%左右,但其实A股的市值并不比港股小,所以是被低配了,外资对A股的长期配置比例还是会增加,这是中长期比较确定的趋势。) ★ 我目前接触到的外资客户还是挺看好中国股市的。以前外资是把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的一部分来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投资者会把中国和新兴市场独立开来,这对于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外资流入还是有帮助的。从基本面上看,今年全球宏观不确定性比较高(通胀、战争等),我接触到的客户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比较看好,对于中国中长期的成长前景比较看好。 Q&A Q 最近北上资金流出很多,主要流出资金的构成如何?投资于中国的海外主动/被动型基金对最近市场的状况/看法如何? A 目前只投资于中国的独立基金比较少,大多还是整体配置新兴市场。目前新兴市场内的基金多为主动管理型,最近的方向可能是把中国(主要是港股)由超配转为中性或者低配。但是只是短期的调结构,不代表长期配置的变化。不论是MSCI还是富时长期都是要把A股的权重加上去的。 短期北上资金很难讲,确实有一些对冲基金卖出的比较快。但这种情况历史上很常见,并不能代表长期趋势。(比如2020年A股表现不错,但是也有很多对冲基金卖出) Q 近期基金申购赎回的数据如何? A 暂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总体上对于新兴市场的配置还是比较平稳的。俄罗斯被剔除EM,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另外人民币对其他新兴国家会被动升值,会被动提高A股在新兴市场中的投资占比,但是幅度是比较小的。A股的体量在不断扩大,IPO非常活跃,会反过来迫使其在MSCI或其他指数中的权重提高,这是比较确定的趋势。 Q 去年3月港股调整很大,但当时全球都在跌。但这次港股跌幅相对其他国家更大,且很多都是权重股下跌,很明显是被迫卖出来的,应该好多都在被卖空强赎。触发赎回的风险源在哪里?应该不是因为基本面的原因? A 据我所知海外基金没有什么止损线,可能香港有些结构化产品有强赎条款。过去几年外资对于港股的配置是偏高的,这次可能也是调整均衡配置。港股卖空比较方便,我判断可能有不少对冲基金为了对冲在亚太的头寸而卖出港股,这一个比较被动的决定,并非是因为股市基本面恶化,仅仅是因为港股卖空比较方便(做空泰国/日本/韩国/印度都比较难),所以选择港股来对冲在亚太的头寸是最方便的,香港作为一个自由交易市场是一把双刃剑。 Q 在市场顶部区域卖出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是在大跌之后卖出,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A 新兴市场里有很多的对冲基金,如果要对冲头寸或者卖出的话基本都是选择港股(因为交易比较方便),比如10-11年,欧债危机和香港关联没有那么大,亚太地区债务状况总体良好。但是港股跌的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冲基金通过港股平衡仓位、对冲风险比较容易。 Q 很多人认为港股大跌触发因素是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这个问题会不会持续发酵?会不会持续影响港股? A 实际上这个风险并不大。因为港交所和内地监管打通了中概股回归的渠道,他们随时可以从美国回来,机制是比较成熟的。(据我们统计中概股中超过80个是可以随时回来的,只是很多公司自己在犹豫)。市场跌的时候大家会把这个拿出来用来解释,实际上关联性并不大。 Q 新兴市场配置以主动基金为主,现在中国尤其是港股市场不好,海外基金在新兴市场配置中会不会减少中国在其中的权重? A 海外的主动公募基金其实主动性并不强,他们对于指数的跟踪误差不超过6%,其实是比较被动的,不会大幅降低在中国股市的仓位。海外主动基金的前几大仓位基本都会和MSCI的前几大权重市场相对应。所以即便是主动型基金,对于中国也是必配的,只是最近我们判断由之前的超配转为中性或低配。 2022年广发策略深度系列报告 1 “慎思笃行”系列 2022.3.9 戴康:“慎思笃行”复盘、应对及配置思路——“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六) 2022.3.8 戴康:“慎思笃行”当前怎么看?——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五) 2022.2.25【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地缘风险强化“慎思笃行”——A股市场策略快评 2022.2.2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地产链稳增长,22年如何布局?——“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四) 2022.2.1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右侧,价值成长如何选择?——“慎思笃行”系列(三) 2022.1.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高低区切换,如何评估时间与空间?—“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二) 12.3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22年“供给过剩”,如何寻找α?—“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一) 12.6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慎思笃行——2022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 2 “周末五分钟”系列 2022.3.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进化论”是不确定中确定性—周末五分钟全知道(3月第1期) 2022.2.2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如何看俄乌局势对A股的影响?——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4期) 2022.2.20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继续把握虎年“开门红”反弹——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3期) 2022.2.1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社融拐点确立,如何研判风格?——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2期) 2022.2.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A股开门红如何布局?——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1期) 2022.1.23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如何运用低PEG策略“高-低”区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4期) 2022.1.1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稳增长回调,增持良机——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3期) 2022.1.9【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可为阶段”高区-低区均衡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2期) 3 “稳增长进化论”系列 2022.3.13 【广发策略】数字经济主题:稳增长新蓝海——“稳增长进化论”系列(四) 2022.3.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两会解读:高质量稳增长—“稳增长进化论”系列报告(三) 2022.3.4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国企改革借势,“低碳转型”跃起——“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二) 2022.3.3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量与质、破与立——“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一) 4 “双碳新周期”系列 2022.2.24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与ESG基金关联性探讨—“双碳新周期”系列(四) 2022.2.9【广发策略戴康团队】 “双碳”新思路:传统产能再加杠杆——“双碳新周期”系列(三) 2022.1.26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新周期”怎么买?—“双碳新周期”系列(二) 2022.1.2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双碳新周期”的立意何在?—“双碳新周期”系列(一) 5 “新兴向荣”系列 2022.1.5【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渗透率各阶段,新兴产业如何演绎?—“新兴向荣”系列(一)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