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转债|新冠抗原检测利好哪些转债?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国元·转债|新冠抗原检测利好哪些转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元·转债:范圣哲、杨为敩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四月之春(钢琴曲) 音乐: 明媚阳光 - 茵梦湖畔 摘要 1、《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出台,抗原检测对核酸检测形成补充 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新冠联防联控综合组下发《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检测策略、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将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2、多地疫情形势告急,增加抗原检测有助于缓解核酸检测压力 今年2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面临着自2020年3月之后最严峻的考验,单日新增本土病例近2000人,且整体呈多地散发趋势,各城市的疫情防控压力加大。集中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出结果的时间较长,且在前往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相比之下,抗原检测更加方便快捷,使用者可在家进行自测,15分钟即可出结果,契合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政策,降低政府防控成本。 3、 国内抗原检测的市场规模在300亿元以上 参考海外整体检测量,2021年海外大部分国家平均每千人每日检测量在2-5次左右,由于国内相对较严的防控政策,假设国内平均每千人每天检测4次,则全年检测需求人数19亿人份。参考万孚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在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的产品中标价格 16.8 元,由此估计新增国内市场规模为319亿。 4、推荐转债:关注新冠抗原检测产业链 试剂盒及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目前国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其中的6款于3月获批,因此当前是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集中获批期,且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关注万孚、科华、润达、大参、柳药等抗原检测相关转债,乐普转2等核酸检验和抗体检验相关转债,飞凯材料等新冠药物转债。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正文 1、新冠疫情迎来新一轮高峰,抗原检测成为补充检测措施 国务院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正面临着2020年3月之后最严峻的考验,单日本土确诊人数新增近2000人,整体疫情呈散发状态,部分地区感染人数激增。为快速排查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对疑似人群进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国家卫健委3月11日发布公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规定了三类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以及上述三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为便于各地规范开展检测,《方案》还包括2个附件,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基本要求及流程。 1)抗原检测适用于以下三类人群: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2)抗原检测应用如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 隔离观察人员:由相关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做好组织管理。在隔离观察期按照现行的有关防控方案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在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 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抗原检测更加符合“动态清零”政策,能有效减轻政府负担。相比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的准确度更高,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冠确诊的“金标准”。但是核酸检测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核酸检测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完成,且出结果时间长,难以应对迅速扩散的疫情检测需求;其次是到达实验室检测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为了快速筛查,及减轻对医疗和财政系统的压力,海外积极推广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尤其是OTC的居家自测产品。 抗原检测是对核酸检测的补充,抗原检测更多的是用于自查及前期筛查。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过程中,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新冠抗原检测国内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参考海外整体检测量,2021年海外大部分国家平均每千人每日检测量在2-5次左右,由于国内相对较严的防控政策,假设国内平均每千人每天检测4次,则全年检测需求人数19亿人份。参考万孚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在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的产品中标价格 16.8 元,由此估计新增国内市场规模为319亿。 2、推荐转债:关注新冠抗原检测全产业链及新冠药物相关板块 伴随着抗原检测逐步推行,试剂盒及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目前,包括诺唯赞、万孚生物、万泰生物、热景生物等上市公司在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其中的6款于3月获批,因此当前是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集中获批期,且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市获批的产品主要是专业版本,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主要针对的是较为早期的新冠毒株,而目前国内外防控的主要是Omicron毒株,所以我们推测国家局不排除让相关企业进一步做临床试验的可能性。但考虑国内目前确诊病例数量,相关企业做临床试验亦有一定难度,因此后续审评规则尚需进一步跟踪。此外从转债来说,由于医疗板块2021年整体跌幅较大,转股溢价率总体偏高,需要提防高溢价风险。 万孚转债,正股万孚生物。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3月12日获批,上市时间待定。公司是国内POCT领军品牌,品牌接受度高,目前已经出口欧洲国家。此外,在核心原料制备、量产产能、产品质量方面均有保证,可以保证市场产品供应。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及线上销售平台均已建立较为完备的销售渠道,具备产品快速覆盖市场的能力。但是当前万孚转债转股溢价率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溢价风险。 科华转债,正股科华生物。公司深耕体外诊断多年,自主研发的新冠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新冠和甲乙型流感联合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及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入围了出口“白名单”。此外,公司产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科华生物正股目前PE仅有7.5,估值远低于行业。但是仍要提防风险:1)公司虽有抗原检测产品,但尚未在国内获批;2)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高,超过50%,具有估值风险;3)由于与天隆公司的纠纷尚未解决,公司及相关债项被联合资信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润达转债,正股润达医疗。公司是IVD综合服务商龙头,近期,将旗下11家体外诊断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类型的子公司股权并入杭州惠中诊断技术有限公司,集中统一管理下,共享品牌及销售渠道等资源,推动自产业务整体发力。目前公司下属子公司已启动家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注册申请工作,而旗下子公司加拿大response开发的poct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欧盟CE认证,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美国FDA与加拿大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估值较低,且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接近30%。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接近30%,但绝对价值不高,具有一定的配置性价比。 大参转债,正股大参林。公司与万孚生物已经就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的分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万孚生物新冠抗原自测试剂预计首发于大参林线下门店。抗原检测放开后,检测需求有望进一步向主动需求延伸,新冠检测量或超过此前核酸检测量,带动药店客流量和销售业绩的快速提升,同时,新冠病毒快测产品能为药房提供着力点,助力药店从药品销售向提供健康服务过渡。但是公司21年业绩承压,近期股价表现欠佳,技术上短期内仍未有企稳趋势。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高达140%,配置价值较低。 柳药转债,正股柳药股份。公司在广西医药领域深耕六十余年,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医药商业业务体系。公司2022年中药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持续扩产,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于2021年底拿到GMP生产许可,涵盖现有全部国标品种。公司在抗原检测产品获批后,第一时间就自测试剂产品与相关生产供应企业沟通并签订采购协议,近期将在公司旗下桂中大药房门店正式对外销售。公司转债转股溢价率偏高,且公告表示本次对转债不进行下修;但正股估值较低,可以予以关注。 乐普转2,正股乐普医疗。公司是国内心血管医疗器械及药物龙头,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加速放量,器械创新产品弥补了金属支架和制剂集采的负面影响。公司旗下乐普诊断的新冠检测产品是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产品,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早在2020年3月,就取得了欧盟CE认证、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UA应急使用授权准入,获准进入相关地区供应产品。目前乐普诊断旗下产品覆盖新冠核酸检测全流程。公司业绩韧性较强,净利润稳步增长,估值跌到了具有吸引力的水平。转债的余额较大,债底保护强,但转股溢价率超过60%。 飞凯转债,正股飞凯材料。公司传统业务为紫外固化光纤涂覆材料、屏显材料及光固化材料,但依托公司积累的强大精细化学品合成能力,医药中间体业务发展迅速,与辉瑞药厂新冠口服药PF-07321332进行深度业务合作,主要负责其中价格最高、需求最多的SM1片段的生产,该片段的生产需要溴乙腈,而公司的溴乙腈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也向凯莱英提供氯乙酸叔丁酯制造新冠药物。公司转债价格偏高,但是转股溢价率仅为2.82%,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 3、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注:文中报告依据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和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新冠抗原检测利好哪些转债?》 ?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3月15日 ? 本报告分析师:杨为敩,执业资格证书编号:S0020521060001
国元·转债:范圣哲、杨为敩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四月之春(钢琴曲) 音乐: 明媚阳光 - 茵梦湖畔 摘要 1、《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出台,抗原检测对核酸检测形成补充 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新冠联防联控综合组下发《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检测策略、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将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2、多地疫情形势告急,增加抗原检测有助于缓解核酸检测压力 今年2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面临着自2020年3月之后最严峻的考验,单日新增本土病例近2000人,且整体呈多地散发趋势,各城市的疫情防控压力加大。集中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出结果的时间较长,且在前往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相比之下,抗原检测更加方便快捷,使用者可在家进行自测,15分钟即可出结果,契合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政策,降低政府防控成本。 3、 国内抗原检测的市场规模在300亿元以上 参考海外整体检测量,2021年海外大部分国家平均每千人每日检测量在2-5次左右,由于国内相对较严的防控政策,假设国内平均每千人每天检测4次,则全年检测需求人数19亿人份。参考万孚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在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的产品中标价格 16.8 元,由此估计新增国内市场规模为319亿。 4、推荐转债:关注新冠抗原检测产业链 试剂盒及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目前国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其中的6款于3月获批,因此当前是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集中获批期,且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关注万孚、科华、润达、大参、柳药等抗原检测相关转债,乐普转2等核酸检验和抗体检验相关转债,飞凯材料等新冠药物转债。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正文 1、新冠疫情迎来新一轮高峰,抗原检测成为补充检测措施 国务院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正面临着2020年3月之后最严峻的考验,单日本土确诊人数新增近2000人,整体疫情呈散发状态,部分地区感染人数激增。为快速排查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对疑似人群进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国家卫健委3月11日发布公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规定了三类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以及上述三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为便于各地规范开展检测,《方案》还包括2个附件,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基本要求及流程。 1)抗原检测适用于以下三类人群: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2)抗原检测应用如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 隔离观察人员:由相关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做好组织管理。在隔离观察期按照现行的有关防控方案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在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 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抗原检测更加符合“动态清零”政策,能有效减轻政府负担。相比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的准确度更高,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冠确诊的“金标准”。但是核酸检测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核酸检测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完成,且出结果时间长,难以应对迅速扩散的疫情检测需求;其次是到达实验室检测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为了快速筛查,及减轻对医疗和财政系统的压力,海外积极推广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尤其是OTC的居家自测产品。 抗原检测是对核酸检测的补充,抗原检测更多的是用于自查及前期筛查。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过程中,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新冠抗原检测国内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参考海外整体检测量,2021年海外大部分国家平均每千人每日检测量在2-5次左右,由于国内相对较严的防控政策,假设国内平均每千人每天检测4次,则全年检测需求人数19亿人份。参考万孚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在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的产品中标价格 16.8 元,由此估计新增国内市场规模为319亿。 2、推荐转债:关注新冠抗原检测全产业链及新冠药物相关板块 伴随着抗原检测逐步推行,试剂盒及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目前,包括诺唯赞、万孚生物、万泰生物、热景生物等上市公司在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其中的6款于3月获批,因此当前是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集中获批期,且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市获批的产品主要是专业版本,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主要针对的是较为早期的新冠毒株,而目前国内外防控的主要是Omicron毒株,所以我们推测国家局不排除让相关企业进一步做临床试验的可能性。但考虑国内目前确诊病例数量,相关企业做临床试验亦有一定难度,因此后续审评规则尚需进一步跟踪。此外从转债来说,由于医疗板块2021年整体跌幅较大,转股溢价率总体偏高,需要提防高溢价风险。 万孚转债,正股万孚生物。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3月12日获批,上市时间待定。公司是国内POCT领军品牌,品牌接受度高,目前已经出口欧洲国家。此外,在核心原料制备、量产产能、产品质量方面均有保证,可以保证市场产品供应。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及线上销售平台均已建立较为完备的销售渠道,具备产品快速覆盖市场的能力。但是当前万孚转债转股溢价率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溢价风险。 科华转债,正股科华生物。公司深耕体外诊断多年,自主研发的新冠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新冠和甲乙型流感联合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及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入围了出口“白名单”。此外,公司产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科华生物正股目前PE仅有7.5,估值远低于行业。但是仍要提防风险:1)公司虽有抗原检测产品,但尚未在国内获批;2)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高,超过50%,具有估值风险;3)由于与天隆公司的纠纷尚未解决,公司及相关债项被联合资信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润达转债,正股润达医疗。公司是IVD综合服务商龙头,近期,将旗下11家体外诊断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类型的子公司股权并入杭州惠中诊断技术有限公司,集中统一管理下,共享品牌及销售渠道等资源,推动自产业务整体发力。目前公司下属子公司已启动家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注册申请工作,而旗下子公司加拿大response开发的poct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欧盟CE认证,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美国FDA与加拿大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估值较低,且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接近30%。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接近30%,但绝对价值不高,具有一定的配置性价比。 大参转债,正股大参林。公司与万孚生物已经就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的分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万孚生物新冠抗原自测试剂预计首发于大参林线下门店。抗原检测放开后,检测需求有望进一步向主动需求延伸,新冠检测量或超过此前核酸检测量,带动药店客流量和销售业绩的快速提升,同时,新冠病毒快测产品能为药房提供着力点,助力药店从药品销售向提供健康服务过渡。但是公司21年业绩承压,近期股价表现欠佳,技术上短期内仍未有企稳趋势。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高达140%,配置价值较低。 柳药转债,正股柳药股份。公司在广西医药领域深耕六十余年,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医药商业业务体系。公司2022年中药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持续扩产,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于2021年底拿到GMP生产许可,涵盖现有全部国标品种。公司在抗原检测产品获批后,第一时间就自测试剂产品与相关生产供应企业沟通并签订采购协议,近期将在公司旗下桂中大药房门店正式对外销售。公司转债转股溢价率偏高,且公告表示本次对转债不进行下修;但正股估值较低,可以予以关注。 乐普转2,正股乐普医疗。公司是国内心血管医疗器械及药物龙头,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加速放量,器械创新产品弥补了金属支架和制剂集采的负面影响。公司旗下乐普诊断的新冠检测产品是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产品,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早在2020年3月,就取得了欧盟CE认证、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UA应急使用授权准入,获准进入相关地区供应产品。目前乐普诊断旗下产品覆盖新冠核酸检测全流程。公司业绩韧性较强,净利润稳步增长,估值跌到了具有吸引力的水平。转债的余额较大,债底保护强,但转股溢价率超过60%。 飞凯转债,正股飞凯材料。公司传统业务为紫外固化光纤涂覆材料、屏显材料及光固化材料,但依托公司积累的强大精细化学品合成能力,医药中间体业务发展迅速,与辉瑞药厂新冠口服药PF-07321332进行深度业务合作,主要负责其中价格最高、需求最多的SM1片段的生产,该片段的生产需要溴乙腈,而公司的溴乙腈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也向凯莱英提供氯乙酸叔丁酯制造新冠药物。公司转债价格偏高,但是转股溢价率仅为2.82%,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 3、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注:文中报告依据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和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新冠抗原检测利好哪些转债?》 ?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3月15日 ? 本报告分析师:杨为敩,执业资格证书编号:S0020521060001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