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通信·行业周报】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华创通信·行业周报】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通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1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通信·行业周报】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业务转型成效显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韩东 执业证号:S0360520060003 华创通信团队:韩东/李娜/李璟菲 核心观点 本周观点 本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发布2021年及近期经营情况的公告,中国联通发布2021年年年报,整体而言5G发展提速以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行业增长新机遇,21年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增速均达到历史高位。 中国移动:根据公司公告,预计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448.77亿元至8,525.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1%;归母净利润约为1,143.07亿元至1,164.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 中国电信: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289.33亿元至436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约为256.52亿元至26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5%。 中国联通: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279亿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为53.05亿元,同比增长14.2%。 5G在垂直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运营商新业务发展动力强劲,转型成效显著。 中国移动:5G和千兆网带动传统业务实现价值提升,政企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成为增收引擎。1)传统业务方面,公司优势保持。截至2021年末,公司移动客户达到9.57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3.87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家庭市场实现量收双升,有线宽带客户达到2.40亿户,智慧家庭拓展成效明显。2)政企市场方面,“5G+行业应用”案例逐步成熟,成为增收引擎。5G垂直领域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港口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拓展。3)新兴市场推进创新布局,咪咕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加速数智服务创新,全力打造视频、VR/AR等优质产品,北京冬奥会期间,咪咕视频赢得广泛认可。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转变发展和增长方式。1)传统业务方面,公司拓展综合智能信息服务。2)产业数字化业务方面,天翼云实现关键突破。天翼云升级为分布式云,持续提升云网安全能力;公司推动5G定制网商用项目覆盖5G应用于重点行业;公司积极承接“东数西算”工程落地。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增速显著,适度增加“东数西算”资本开支。1)传统业务稳步增长。2)产业互联网成为增长新动能。2021年联通云实现收入163亿元(YoY 46.3%)。3)共建共享规模持续扩大,4G共享规模进一步突破。4)增加传输网和固网及宽带的资本开支满足数据中心和千兆网能力布局。 本周行情: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为-3.60%,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22%,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62个百分点,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7/28。2020年年初至今通信板块涨跌幅为-5.2%,电子板块涨跌幅为-6.6%,传媒板块涨跌幅为-19.4%,计算机板块涨跌幅为-11.2%,创业板涨跌幅为-1.6%,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7.4%,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12.2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赢创业板指数3.6个百分点。截止至本周结束,通信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的PE-TTM为36.93,位列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8,同期的沪深300 PE-TTM为12.45。 风险提示:光网络建设不及预期,5G下游应用需求不及预期,服务器芯片缺货等。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1)细分行业高景气主线:关注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复合增速超过30%的高景气赛道,部分行业龙头公司增速可能达到50%以上,重点推荐移远通信、广和通、七一二,建议关注华测导航、美格智能、瑞可达、中航光电、上海瀚讯;2)国产替代主线:关注行业中龙头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有能力依靠比较优势的公司。重点推荐亿联网络、移远通信、广和通、和而泰、拓邦股份,建议关注泰晶科技、翱捷科技;3)缺芯受损主线:关注21年受到上游芯片/原材料缺货/涨价影响的板块,22年随着缺货出现缓解,行业景气度恢复的细分领域,重点推荐和而泰、移为通信、拓邦股份,建议关注华工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4)绝对收益&防御主线:关注稳健成长、景气度持续向上的低估值板块,重点推荐中国电信,建议关注中国移动、奥飞数据、数据港、光环新网。 正文内容 一、本周观点 (一)行业观点 本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发布2021年及近期经营情况的公告,中国联通发布2021年年年报,整体而言5G发展提速以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行业增长新机遇,21年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增速均达到历史高位。 中国移动:根据公司公告,预计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448.77亿元至8,525.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1%;归母净利润约为1,143.07亿元至1,164.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1,072.85亿元至1,093.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 中国电信: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底,公司移动用户达到3.72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突破50%,有线宽带用户达到近1.70亿户。经初步核算,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预计为4289.33亿元至436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约为256.52亿元至26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5%。 中国联通: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达到3279亿元,同比增长7.9%;服务收入达到2962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为53.05亿元,同比增长14.2%。 “5G+行业应用”渗透率不断提升,运营商新业务发展动力强劲,转型成效显著。 中国移动:5G和千兆网带动传统业务实现价值提升,政企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成为增收引擎,借助冬奥会平台新业务客户认可度不断提高。1)传统业务方面,公司规模优势保持。截至2021年末,公司移动客户达到9.57亿户,净增1,497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3.87亿户,净增2.22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家庭市场增势强劲、实现量收双升,有线宽带客户达到2.40亿户,净增2,978万户,智慧家庭拓展成效明显。2)政企市场方面, “5G+行业应用”案例逐步成熟,成为增收引擎。5G垂直领域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电力、智慧冶金、智慧港口、智慧医院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拓展;3)新兴市场推进创新布局,咪咕视频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加速数智服务创新,全力打造视频、游戏、VR/AR、支付等优质互联网产品,北京冬奥会期间,咪咕视频全方位全场景赛事直播赢得广泛认可。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转变发展和增长方式。1)传统业务方面,公司拓展综合智能信息服务,促进个人业务升级。21年公司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在服务水平上不断促进个人新兴信息消费需求升级,同时丰富智慧家庭数字生活服务内涵。2)产业数字化业务方面,天翼云实现关键突破。天翼云升级为分布式云,持续提升云网安全能力;公司推动5G定制网商用项目覆盖5G应用于重点行业;围绕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公司全方位部署数据中心、DCI网络、算力和产品服务,积极承接“东数西算”工程落地。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增速显著,适度增加“东数西算”资本开支。1)传统业务稳步增长。根据公司年报,2021年公司移动服务收入达到1,641亿元,同比提升4.8%;固网宽带接入收入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5.2%。2)产业互联网成为增长新动能。2021年公司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548亿元,同比增长28.2%,联通云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46.3%。3)共建共享规模持续扩大。21年,公司与中国电信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站,同时4G共享规模进一步突破,共享4G基站66万站。4)增加传输网和固网及宽带的资本开支满足数据中心和千兆网能力布局。22年公司预计资本开始保持温和增长,达到690亿元,在资本开支分布上增加传送网和固网宽带的投资比例,一方面适度增加东数西算网络投资,以满足数据中心能力布局。另一方面用于加快宽带千兆网络部署和政企精品网建设。 (二)推荐标的 云及流量基建板块:钢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IDC业务双轨并行,一线核心资源丰富、已具备集群化规模资源且后期扩张能力充足的IDC龙头企业宝信软件(600845.SH)。 企业通信板块:亿联网络(300628.SZ),SIP市占率全球第一且仍有较大上行空间;VCS业务方面与平台型厂商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同时以优秀的产品力及品牌能力在国内外推进云平台布局;云办公终端业务产品矩阵加速完善打开成长第三极。 物联网及下游应用板块:移远通信(603236.SH),全球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专注模组行业的物联蜂窝通信模组的平台型公司,在5G、NB-IoT、Cat.1模组等领域积极投入研发布局,在万物互联时代有望卡位占得先机。广和通(300638.SZ),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全球笔电模块绝对龙头,通过与lntel的合作实现笔电业务快速成长,同时积极布局高毛利的车载市场和其他5G高价值场景,有望延续业务高增长。和而泰(002402.SZ),国内智能控器龙头,优先受益产业链分工转移和下游智能网联趋势。5G毫米波测试进展顺利,未来一旦商用铖昌科技有望优先受益。拓邦股份(002139.SZ),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周期回暖叠加长期成长趋势构成公司长线逻辑,目前公司仍然处于低估状态。移为通信(300590.SZ),公司追踪类终端业务盈利能力强、渠道壁垒深。追踪类终端业务的稳步增长、共享出行和动物溯源业务的爆发正带动业绩环比改善;中长期看公司有望逐步抢占海外竞争对手退出留下的真空份额。 军工通信板块:上海瀚讯(300762.SZ),军用宽带通信先行龙头,技术储备深厚,具备完备的军工业务资质,多年经验积累军用产品化思维,深入理解军用需求公司,在行业景气度提升及军工通信宽带升级的双重机遇下,将充分受益定型产品的下沉渗透及在研产品多军种定型列装带来的丰沛订单增量。七一二(603712.SH),老牌军企内生突破,专注专网无线通信做宽做深。公司是国内超短波军工通信的先行者,其产品已实现全军种布局、全疆域覆盖。公司聚焦军工通信行业,横向做宽、纵向纵深,延伸产品版图。先发优势及技术储备保障龙头地位,系统及数据链产品打开第二成长极。 二、本周行情回顾 (一)国内市场回顾 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为-3.60%,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22%,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62个百分点,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7/28。 过去30天通信板块涨跌幅为-3.7%,电子板块涨跌幅为-6.3%,传媒板块涨跌幅为-10.4%,计算机板块涨跌幅为-6.7%,创业板涨跌幅为-3.7%,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7.2%,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5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赢创业板指数0个百分点。 2021年年初至今通信板块涨跌幅为-5.2%,电子板块涨跌幅为-6.6%,传媒板块涨跌幅为-19.4%,计算机板块涨跌幅为-11.2%,创业板涨跌幅为-1.6%,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7.4%,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12.2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赢创业板指数3.6个百分点。 SW通信指数最近一年累计涨跌幅为4.20%,沪深300指数最近一年累计涨跌幅为-16.32%,通信行业跑赢整体指数20.52%。 个股方面,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立昂技术(50.71%)、中嘉博创(23.70%)、高斯贝尔(22.00%)、天迈科技(16.01%)、吴通控股(15.58%); 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光峰科技(-15.17%)、中兴通讯(-12.90%)、和而泰(-12.59%)、三旺通信(-11.68%)、天箭科技(-11.15%);本周通信板块换手率前五分别为佳创视讯(127.11%)、数码视讯(55.29%)、科华恒盛(52.13%)、诚迈科技(48.19%)、中天科技(47.06%)。 (二)行业估值水平 截止至本周结束,通信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的PE-TTM为36.93,位列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8,同期的沪深300 PE-TTM为12.45。 (三)海外市场跟踪 在我们追踪的海外通信巨头中,KDDI株式会社(1.31%),跌幅最高是腾讯控股(-8.78%)。 三、行业数据更新 (一)通信网络 GSA的NTS数据库显示:到2021年12月,GSA在144个国家/地区确定了481家运营商投资5G,而2020年底则为412家运营商。其中,74个国家/地区的189家运营商推出了一项或多项符合3GPP的5G服务,比一年内的135家增长了40%。177家运营商推出5G移动服务,其他运营商提供5GFWA。除了已经全面启动的运营商之外,还有46个国家的57家运营商被列为积极部署5G。 (二)通信终端 GSA(Global MobileSuppliers Association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发布的5G设备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 1257台,比上一季度增长了 8.9%。据悉,可商用的 5G 设备数量在同一时期也增长了 21.7%。目前,商用5G设备数量达到857台,占已公布5G设备总数的21.7%。 截至2021年12月底,GSA已确定:22种公布的外形尺寸;180家宣布可用或即将推出5G设备的供应商;1257台已发布设备和其中包括的857台可商用的设备。 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022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302.2万部,同比下降 17.7%,其中5G 手机2632.4万部。2021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51亿部,同比增长 13.9%,其中5G 手机2.66亿部。 国内手机市场上市新机型数量。2022年1月,上市新机型30款,同比下降43.4%,其中5G手机15款,同比下降53.1%。2021年全年,上市新机型483款,同比增长4.3%,其中5G手机227款。 (三)三大运营商(运营商) 2022年1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净增3.07百万户,累计达到3.755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为1.9606亿户,5G用户数当月净增8.26百万户,(中国电信推出5G服务后,未来将仅披露5G套餐用户数和移动用户数,不再披露4G用户数据。截至2020年1月,4G用户累计2.8058亿户)。 2022年1月,中国移动移动用户净增4.497百万户,累计达到9.61389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为4.01279亿户(5G套餐用户为订购5G资费套餐的个人移动电话客户,不包含未订购5G套餐、仅共享5G套餐资源的客户)。 2022年1月,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净增113万户,累计达到3.1824亿户。其中5G用户数当月净增55.68万户,截止2021年1月4G用户累计2.73亿户(数据包含5G用户数)。 (四)移动流量数据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2021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3.36GB/户·月,其中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 四、本周要闻回顾 (一)行业新闻 1、李彦宏委员:完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AI(飞象网) 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提速、向深、走实的过程中,在预训练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新高地,全球“炼大模型”的热潮中,算力、算法是重要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当前,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成为深度学习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但能耗也随之增加。需要优化策略和参数设置,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构建发展新格局,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李彦宏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更好实现。在李彦宏看来,持续提升能效,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包括两个关键维度。 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算力,通过使用绿电,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算力重要载体的数据中心能耗。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年均运行PUE(电源使用率)为1.56,距国家设定的2023年底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到1.3以下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数据中心行业能否有效降低碳排放,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很多头部科技企业通过使用绿电、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另一方面,要发展更绿色的算法,优化策略和参数设置,降低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能耗,从而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十四五”是我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社会低碳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绿色AI相关技术减碳贡献将逐年提升。 李彦宏认为,绿色AI发展潜力大、应用广,但数据中心使用绿电仍面临能耗双控考核、绿色算法衡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健全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情况。对此,李彦宏针对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先进技术赋能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是探索碳排放双控在数据中心率先落地。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数据中心仅用约占全社会2%的用电量,支撑了占全国GDP约36.2%的数字经济规模。建议有关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对数据中心使用绿电部分的额度不计入能耗考核。 二是建立兼顾性能和能耗的绿色算法度量标准,倡导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能效高、性能优的预训练大模型,并向行业开放。 三是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签发。加快建立科技减排的方法库和行业标准,强化绿色AI在降低碳排放领域的技术供给。 2、TCL科技2021年净利100.6亿元 同比增长129.3%(飞象网) 3月11日消息,TCL科技今日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营收为1635.28亿元,同比增长112.8%;净利润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129.3%。 报告称,2021年,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两大核心战略产业,把握科技制造业发展机遇,坚持“经营提质增效,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全球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策略,继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各项指标显著增长,经营效率效益持续提升。 受供应链波动和全球部分区域市场需求调整的影响,主要大尺寸产品价格自三季度回调,但半导体显示产业长期竞争格局改善带来行业整体利润率提升,产品均价仍显著高于上年同期。同时,受益于公司产能规模提升、大尺寸产品高端化策略实施、中尺寸产品和客户加速突破、小尺寸聚焦差异化等积极举措,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40%。 公司半导体光伏业务充分发挥G12+叠瓦的技术差异化和210产品的产能优势,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快速增加;半导体材料业务产能稳步扩张,8-12英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依托工业4.0及柔性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大幅提高;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组织活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报告期内,中环半导体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进一步聚焦资源发展核心主业,处置花样年地产公司股权,并在报告期内对公司业绩造成一次性影响;其他业务经营稳健,继续赋能支持核心产业发展。 3、倍道兼行!中国联通2021年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15.0%(C114通信网) 3月11日消息(林想)中国联通今日在港交所发布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3279亿元,同比增长7.9%;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962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15.0%。 2021年中国联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网络共建共享成效显现。2021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690亿元,低于全年人民币700亿元指引,投资效能进一步改善。全年自由现金流持续充沛,达到人民币417亿元,财务实力进一步夯实。经充分考虑公司的良好经营发展和强劲自由现金流,中国联通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96元,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20元,全年股息合计每股人民币0.216元,同比提升31.7%。 2021年,中国联通“倍道兼行”取得良好成绩,其中移动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41亿元,同比提升4.8%;固网宽带接入收入达到人民币448亿元,同比增长5.2%;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48亿元,同比增长28.2%。 再上新台阶,移动服务同比提升4.8% 中国联通将价值经营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紧扣5G消费数字化、在线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5G引领,带动移动业务价值、规模双提升。坚持精细化经营,深化用户精准切片和分类施策,加快存量用户特别是中高端用户升迁5G;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以创新驱动集约化、平台化智慧运营;不断优化管道布局,在线线下融合的新型管道体系更加强健,联通APP品牌全面焕新,率先实现“一键通办”,月活用户超过1.2亿户,OMO新型管道体系初步建成;加快基础业务产品创新迭代,推进“平台+网+X”基础创新产品布局,加强产品内容、权益合作,视频彩铃、通信助理用户超千万; 协同行业友商及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开展5G消息友好用户体验,开拓5G生态新蓝海。 2021年,移动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41亿元,同比提升4.8%,移动出账用户净增达到1,130万户,大幅优于2020年的净减1,266万户。用户价值持续优化,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3.9元,同比提升4.3%。流量释放成效显着,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32.2%,手机用户月户均数据流量达到约12.7GB。5G业务加速发展,公司5G套餐用户达到1.55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越行业平均,达到48.9%。 跑出加速度,宽带接入收入同比增5.2% 中国联通以5G引领“三千兆”融合化为核心促进宽移融合发展。面对5G、宽带、Wi-Fi 、三千兆升级机遇期,公司紧抓技术换代窗口,以连接、平台和应用的“全网融合”为策略主线,夯实宽移融合底座,满足消费场景化、智能化、多元化需求,体系化推进宽带及智慧家庭业务发展。北方坚持强宽促移,加快FTTR推广,有效填充视频、监控等智能家庭核心应用,拉动用户价值提升;南方紧抓发展新契机,以移带宽、移宽协同,加快市场规模突破。联通智家工程师与超8,000万宽带用户通过APP一键对接,快捷响应,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服务竞争力。 2021年,中国联通固网宽带接入收入同比增长5.2%,达到人民币448亿元。固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895万户,总数达到9,505万户,全年净增用户规模创公司历史新高;宽带接入ARPU基本维持平稳,达到人民币41.3元,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成效显现。融合业务在固网宽带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71.5%,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 释放新动能,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28.2% 中国联通持之以恒发力创新领域,以云大物智链安基座为五大赛道奠定坚实基础。产业互联网方面,年内,公司紧抓“东数西算”新机遇,倾力打造“联接+感知+计算+智慧”的算网一体化服务,全国打造云网边一体化、分布合理、绿色集约的“5+4+31+X”新型数据中心体系;联通云全面焕新升级,形成云原生和虚拟化双引擎,发布物联感知云、数海存储云、智慧视频云等七大场景云;融合联通链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日处理能力突破200TB;持续做大物联网连接规模,加快向连接+非连接的融合应用转型, 物联网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积极布局安全市场,安全产品形成规模复制能力。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向创新人才倾斜资源分配,加大投入强度,夯实基础能力平台, 持续加强在数字政府、智能城市、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自研产品供给,关键核心能力自主化大幅提升,融合应用水平实现突破。5G行业应用方面,公司整合内外资源,深入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开展“强基行动、引擎行动、护航行动、共创行动、绽放行动”五大专项行动,以5G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持续打造并迭代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医疗、教育、文旅等行业标准化解决方案;夯实5G行业融合标准研制,做大5G应用创新联盟,优化5G生态开放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双碳物联网、5G+车路协同、5G+北斗、智慧法务、智慧养老等领域开展产品孵化。 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年内,公司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1.7%,科技创新人员占比达到22%,授权专利数达到1,128件,同比大幅增长120%;公司主导高精度时频同步芯片首次实现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对于相关技术的垄断,为5G网络提供了可靠、低误差的时间基准精度。 2021年,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2%,达到人民币548亿元,占整体服务收入比例达到18.5%。其中联通云收入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增长46.3%。受创新业务良好增长拉动,公司固网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296亿元,同比增长10.9%。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快打造自主创新平台能力和重点产品,持续提升竞争力和业务价值。 移动业务再上新台阶 联通将价值经营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紧扣5G消费数字化、在线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5G引领,带动移动业务价值、规模双提升。坚持精细化经营,深化用户精准切片和分类施策,加快存量用户特别是中高端用户升迁5G;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以创新驱动集约化、平台化智慧运营;不断优化管道布局,在线线下融合的新型管道体系更加强健,联通APP品牌全面焕新,率先实现“一键通办”,月活用户超过1.2亿户,OMO新型管道体系初步建成;加快基础业务产品创新迭代,推进“平台+网+X”基础创新产品布局,加强产品内容、权益合作,视频彩铃、通信助理用户超千万; 协同行业友商及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开展5G消息友好用户体验,开拓5G生态新蓝海。 2021年,移动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41亿元,同比提升4.8%,移动出账用户净增达到1,130万户,大幅优于2020年的净减1266万户。用户价值持续优化,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3.9元,同比提升4.3%。流量释放成效显着,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32.2%,手机用户月户均数据流量达到约12.7GB。5G业务加速发展,公司5G套餐用户达到1.55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越行业平均,达到48.9%。 4、OFC上的中国之光:800G光模块成为主打新品(C114通信网) 3月10日消息(南山),3月8日~10日,OFC 2022(美国光纤通讯展)在加州圣地亚哥会展中心举办。今年依然有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赴美参展,在这个产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展会秀过去一年的新产品、新技术。 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光通信产业的重要一极,尤其是光模块领域迅速追赶,已经占到全球50%的份额。不仅有规模,更有技术。在本届OFC上,我们可以看到,以800G光模块为代表,中国供应商大放异彩。 其实,早在去年OFC上,800G已经成为海内外供应商重要的展示主题。按照笔者的理解,去年更多在于展示“我们有”、“我们能”,而今年的展示,除了一些企业追上节奏,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展示“我们产品线丰富”、“我们可以供货”。整体来看,在前沿的800G领域,中国光通信供应商已经走在业界前列。 800G争奇斗艳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本届OFC上发布或演示了800G光模块的中国供应商,包括亨通洛克利、旭创科技、华工正源、索尔思光电、新易盛、光迅科技等。 其中,亨通洛克利发布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的800G QSFP-DD800 2xFR4光模块,并进行现场演示。去年OFC,亨通洛克利发布了800G QSFP-DD800 DR8光模块,今年则丰富了产品线。据介绍,两款800G光模块均采用最新一代集成Driver的7nm DSP,制冷型EML以及基于与400G共用的COB封装平台。两款模块总功耗均约16W,满足数据中心低功耗的要求。此外,亨通洛克利计划开发基于硅光子技术的800G光模块。 旭创科技推出了800G OSFP和QSFP-DD800硅光模块产品线,OFC现场演示了800G可插拔OSFP 2xFR4和QSFP-DD800 DR8+硅光模块,产品可支持10km的传输距离。目前800G OSFP和QSFP-DD800的DR8和2xFR4硅光模块已经开始向客户送样测试。 华工正源全面展出数据中心、无线/传输、接入、网络终端、家庭终端、光学、HGT等7条产品线“光联接+无线联接”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应用于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领域的高速率可插拔800G OSFP SR82*FR4和QSFP-DD DR8光模块产品。该公司指出,自2021年实现400G全系列批量交付后,产品迅速向高端领域迭代。本次OFC推出3款800G产品,正是多元化布局海外市场、产品跻身高端系列的最好印证。 索尔思光电宣布,该公司800G QSFP-DD800和OSFP光模块系列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53G EML激光器以及7nm制程的800G DSP芯片,并且提供丰富及多样化的光纤连接器接口,可支持与400G模块直接互联,为数据中心平滑升级提供便利。目前800G系列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正在接受关键客户的批量订单。 新易盛在OFC现场演示其下一代800G光模块产品,产品基于薄膜铌酸锂 (TFLN) 调制器技术,具有更低功耗。通过800G薄膜铌酸锂方案的演示,新易盛旨在展示一种可能的行业前进的方向。 光迅科技也展示了800G QSFP-DD 2x400G FR4和DR8光模块,采用最新一代集成driver的DSP,且整体功耗不超过16W,满足数据中心低功耗的要求。采用和400G光模块相同的成熟COC工艺平台,极大的保证了800G光模块的批量交付能力和产品一致性,为800G系列模块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交付基础。 800G市场价值巨大 800G光模块是最新一代光传输系统的标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行业知名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2022年开始,800G光模块会逐步起量,预计到2024年将超过400G光模块的销售额,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中国供应商如果拿下其中一半的份额,则有35亿美元的市场蛋糕可以分享。 另外据Heavy Reading调研,尽管400G相干可插光器件在 2021 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商用系统中的最先进技术是基于7nm 90+ Gbaud 数字信号处理 (DSP)的800G相干光器件。与400G可插拔相比,当前的800G相干光器件都是嵌入在线路板卡中,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可插拔选项。今年到明年,800G将进入部署高峰期。 800G超高速光网络,渐行渐近。中国光模块供应商,在800G光模块领域已经占据了良好身位。当然,在800G系统侧,华为、中兴通讯已处于业界领导地位。两者更好地配合,800G未来可期。 (二)重要公告 深桑达A:03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2022-03-08,现场会议登记日期:2022-03-11,召开地点: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路1号桑达科技大厦17楼会议室 和而泰:03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2022-03-10,现场会议登记日期:2022-03-11,召开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路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大厦D座10楼和而泰一号会议室 春兴精工:03月11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内容如下:《关于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 光弘科技:03月1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2022-03-11,现场会议登记日期:2022-03-11至2022-03-18,召开地点:惠州市大亚湾响水河工业园永达路5号公司会议室 高鸿股份:方案摘要: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728.0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14,003.22万股的3.27%。其中首次授予2,982.50 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62%,首次授予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80.00%;预留授予745.5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65%,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20.00%。股票来源为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A股普通股。本激励计划有效期为自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至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解除限售或回购注销完毕之日止,最长不超过84个月。 海能达:3月8日,陈清州将2021-03-09质押给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的4375万股股票解押。 天迈科技:3月2日,涨跌幅达15%:20220302收盘价为30.98元,前收盘价为25.82元,实际涨跌幅度为19.98% 平治信息:近日,公司收到深圳兆能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签订的《2022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紧急采购合同》 亨通光电:近日,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陆续中标国内、国外海上风电项目。公司收到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签署了项目合同,确认中标了“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海缆检测及维修框架协议采购项目”“沙特红海海缆项目”和“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老油田改造项目35kV海底电缆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4.43亿元(含税)。 长飞光纤:3月10日,启迪微电子及芜湖迪芯拟转让其合计持有启迪半导体72.8964%的股权,其中启迪微电子拟转让其持有启迪半导体48.2804%股权(对应人民币630万元注册资本)、芜湖迪芯拟转让其持有启迪半导体24.6160%股权(对应人民币321.2089万元注册资本)。符合《证券法》要求的评估机构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5日出具了中同华评报字(2021)第021798号《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涉及的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启迪半导体评估报告”)。启迪半导体评估报告采用收益法对启迪半导体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启迪半导体净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158.54万元,经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人民币23,037.00万元,增值率629.36%。启迪半导体股权转让项目转让底价为人民币16,793.2126万元,公司拟以人民币16,793.2126万元受让启迪半导体72.8964%股权。前述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太赫兹工程中心全体股东应以其持有的太赫兹工程中心全部股权对启迪半导体进行增资,该增资以太赫兹工程中心评估报告中的净资产评估价值即人民币119,148.12万元作为对价,对应启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6,748.8428万元(以下简称“启迪半导体股权增资项目”),即每1元新增注册资本对应增资金额为人民币17.6546元,该金额与启迪半导体每1元注册资本评估值一致。其中公司拟以其在太赫兹工程中心股权转让项目完成后持有的太赫兹工程中心全部股权参与启迪半导体股权增资项目。启迪半导体现金增资项目增资底价为人民币67,970.2100万元。本公司拟出资人民币2,970.2170万元、长飞科创基金拟出资人民币7999.9984万元、杭州大和拟出资人民币9,999.9997万元、申和投资拟出资人民币9,999.9997万元、芜湖海沃拟出资人民币11,999.9993万元、芜湖泽湾贰号拟出资人民币7,999.9984万元、武汉光谷新投拟出资人民币3,999.9992万元、上海临珺拟出资人民币12,999.9983万元,共计人民币67,970.21万元向启迪半导体增资,参与启迪半导体现金增资项目。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无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022年3月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 中兴通讯:3月3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2022-03-24,现场会议登记日期:2022-03-25至2022-03-29,互联网投票时间:2022-03-30,交易系统投票时间:2022-03-30。审议内容如下:1.关于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2.关于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九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议案。3.关于监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九届监事会股东代表担任的监事的议案。4.关于调整非执行董事津贴的议案。5.关于调整独立非执行董事津贴的议案。6.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公司二〇二二年度回购A股股份授权方案的议案"会畅通讯:2月28日,本次增发:10配,增发价22.68元,增发数量26,452,645股,首批上市万股,占流通盘%。 汇源通信:03月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内容如下:《关于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聘请中介机构的议案》 春兴精工:03月11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2022-03-08,现场会议登记日期:2022-03-09,召开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金陵东路120号公司会议室" 德生科技:虢晓彬于03月9日将持有的930万股流通股股票质押给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虢晓彬持股总数为6062.715万股,新增质押前虢晓彬已质押股份数占其持有总股份39.36%,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比为54.69% 东土科技:公司于2022年3月9日与广州矩阵天辰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矩阵天辰”)、北京拓天者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拓天者”)和信科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科互动”)签署了《广州天目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财产份额转让协议》,公司分别将持有的基金出资份额中已认缴及未实缴的600万元份额以0元对价转让给矩阵天辰,将持有的基金出资份额中已认缴及未实缴的600万元份额以0元对价转让给拓天者,将持有的基金出资份额中已认缴及未实缴的800万元份额以0元对价转让给信科互动。上述转让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广州天目基金7,500万元出资份额。本次转让部分投资基金份额,是基于公司整体投资规划安排作出的,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 本次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五、风险提示 美国对于国内科技企业制裁加重,上游缺货加剧,上游芯片技术发展带来产品技术迭代风险,IDC新建设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欢迎扫码创见小程序阅读全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13日发布的报告《通信行业周报(20220307-20220311):三大运营商业绩亮眼,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通信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韩东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MBA,六年通信设备商工作经验。研究领域包括通信运营商、设备商、上游元器件,下游行业应用等。2019年5月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李娜 上海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三年通信行业研究经验,主要关注物联网、通信运营商领域。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李璟菲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往期文章 行业深度报告 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物联网深度系列(二) 物联网深度系列(一) 数据中心行业深度报告: 数据中心专题研究(二) 数据中心专题研究(一) 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卫星互联网深度报告 策略报告合集: 2021年度投资策略 公司深度和点评 和而泰: 和而泰公司深度 和而泰2021半年报点评 和而泰2021半年报预告点评 和而泰2021一季报点评 和而泰2021一季报预告点评 和而泰分拆所属子公司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A股上市预案点评 和而泰2020年报点评 和而泰发布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点评 和而泰2020三季报点评 和而泰2020半年报点评 上海瀚讯: 上海瀚讯公司深度 上海瀚讯2021半年报点评 上海瀚讯2021半年报预告点评 上海瀚讯2020年报&2021一季报点评 光环新网: 光环新网公司深度 光环新网2020年报&2021一季报点评 光环新网2020年报预告点评 光环新网关于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工作议案点评 光环新网2020三季报点评 光环新网2020半年报点评 光环新网2020半年报预告点评 拓邦股份: 拓邦股份公司深度 拓邦股份2021半年报点评 拓邦股份2021半年报预告点评 拓邦股份2021一季报点评 拓邦股份2021一季报预告点评 拓邦股份2020年报点评 拓邦股份2020年报快报点评 拓邦股份2020年报预告点评 拓邦股份2020三季报点评 拓邦股份2020半年报点评 移为通信: 移为通信公司深度 移为通信2021半年报点评 移为通信2020三季报点评 移为通信2020半年报点评 移远通信: 移远通信公司深度 移远通信2021半年报点评 移远通信2020年报&2021一季报点评 移远通信2020年报预告点评 移远通信2020三季报点评 移远通信定增预案点评 移远通信2020半年报点评 亿联网络: 亿联网络公司深度 亿联网络2021半年报点评 亿联网络2021半年报预告点评 亿联网络发布事业合伙人激励基金计划重大事项点评 亿联网络2020年报&2021一季报点评 亿联网络2021一季度预告点评 亿联网络2020年度业绩快报点评 亿联网络2020年报预告点评 宝信软件: 宝信软件公司深度 宝信软件2021半年报点评 宝信软件2021半年报预告点评 宝信软件2021一季报点评 宝信软件2020年报点评 能科股份: 能科股份公司深度 七一二: 七一二公司深度 城地股份: 城地股份公司深度 城地香江2020年报预告点评 城地香江2020三季报点评 城地股份2020半年报点评 城地股份2020半年报预告点评 广和通: 广和通2021半年报点评 广和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点评 广和通2021一季报点评 广和通2020年报点评 广和通2020年报预告点评 广和通2020三季报点评 广和通2020半年报点评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公司深度 能科股份: 能科股份2020半年报点评 华为: 华为2021半年报点评 基金持仓报告 2021Q2基金持仓报告 2020Q4基金持仓报告 2020Q3基金持仓报告 2020Q2基金持仓报告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欢迎扫码关注华创通信研究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