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宽信用”一波三折——2月金融数据解读20220311【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宽信用”一波三折——2月金融数据解读20220311【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债券论坛】/ 发布时间:2022-03-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宽信用”一波三折——2月金融数据解读20220311【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梁伟超,SAC:S0360519070002 报告导读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同比少增1300亿,信贷余额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1.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9万亿,同比少增5343亿,社融存量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10.2%;M2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9.2%。 第一,新增社融显著低于新增信贷,主要拖累是未贴现银票项,另外社融口径新增信贷也明显低于金融数据中的新增信贷。 第二,以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为代表的短期融资,仍是2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与社融未贴现票据分项的大规模缩减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由于节后企业开票需求边际减弱,承兑规模供应不足,银行在信贷规模考核压力之下,直贴需求维持旺盛,表外票据大规模转向表内,带来2月表外和表内票据规模的分化。 第四,估计2月新增对境外的人民币贷款规模或达到1400亿附近,规模为历史新增规模的最大值,形成社融口径新增信贷和全口径新增信贷差距。 第五,2月新增信贷的弱势告诉我们,当前房地产周期的“负反馈”仍是信用周期的主要矛盾。 第六,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不是止于“买涨不买跌”的负反馈,而是居民在主动“去杠杆”,风险偏好在降低,负反馈逆转的难度在加大。 第七,2月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同样弱势,不变的是持续回落的同比增速,即产能周期的回落年内远未结束,1、2月数据的差异来自基建投放支撑的差异。 第八,本次2月信用脉冲数据的弱化,或意味着5月前后的PMI边际可能再次弱化,也即对后续景气改善持续性的信心不强。 从更长周期上研判货币、信用周期,保持我们在年度政策展望中的判断,信用周期的企稳不会一帆风顺,后续货币政策的宽松仍存在空间,3、4月份是重要窗口;整体货币和信用周期的运行,欠缺信用周期“V”型反弹的可能,温和宽松的货币周期也有望维持,两者均趋于稳定的环境下,利率维持偏震荡形态的概率更高。 风险提示:宽信用进程超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正文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同比少增1300亿,信贷余额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1.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9万亿,同比少增5343亿,社融存量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10.2%;M2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9.2%。继1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创新高之后,2月数据戏剧性的显著低于预期,显示“小月更弱”的特征,并且新增社融比新增信贷更加弱势。剧烈的数据波动之下,怎样看待当前信用周期的演进? 一、如何理解2月新增社融比新增信贷还要差? 2月社融分项中,信托贷款减少751亿,委托贷款减少74亿,企业债券新增3377亿,政府债券新增2722亿,均符合季节性特征或近期趋势;故拖累2月新增社融显著低于新增信贷的主要是未贴现银票项,另外社融口径新增信贷也明显低于全口径新增信贷。 (一)主要原因:票据市场重演去年12月行情,承兑不济贴现 以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为代表的短期融资,仍是2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2月企业短期贷款新增4111亿,同比多增1614亿;2月表内票据融资新增3052亿,同比多增4907亿;两者2月合计新增7163亿,占到1.23万亿新增信贷总规模的大半,并且是主要的同比多增项目,说明2月短期融资仍在支撑信贷投放,是商业银行在融资需求疲弱和央行稳信贷诉求下的妥协结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月社融的未贴现票据分项,大幅缩减,反映需求与政策的矛盾。(1)2月社融的未贴现银票规模缩减4228亿,同比多减4867亿,是2020年以来最大的单月缩减规模;(2)表内激增,表外缩减,鲜明对比反映2月票据市场的行情状态。由于节后企业开票需求边际减弱,承兑规模供应不足,银行在信贷规模考核压力之下,直贴需求维持旺盛,表外票据大规模转向表内,带来2月表外和表内票据规模的分化;(3)从票据市场发生规模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2月票据承兑规模低于去年同期,而贴现发生规模仍维持高于去年同期,承兑不济贴现。故2月表外和表内票据的变化,根本原因仍在于融资需求的边际弱势和融资供给的政策压力的矛盾。 (二)次要原因:非银贷款和境外贷款季节性增多 另一个颇为异常的科目是社融口径的新增信贷,明显低于全口径的新增信贷,也是拖累新增社融弱于新增信贷的原因。2月金融数据统计中的新增信贷规模有1.23万亿,社融口径的新增信贷只有9084亿,两者相差约3千亿,差距颇大;全口径新增信贷和社融口径新增信贷的差异在于,前者包含非银贷款和境外人民币贷款,2月新增非银贷款规模为1790亿,同比多增1610亿;故估计2月新增对境外的人民币贷款规模或达到1400亿附近,规模为历史新增规模的最大值;非银贷款虽然同比多增,但仍然符合季节性,境外贷款的大幅激增,部分或源于1月规模的缩减,2月增长规模波动也跟随加大,或也反映近期央行对于境外贷款业务的放松政策,放宽境外贷款发放对象范围,鼓励投放人民币境外贷款。 二、信用周期没有“V”型反弹,房地产的负反馈仍是主要矛盾 “宽信用”的进程一波三折,信用周期的企稳也并未一帆风顺。1月规模超预期,2月规模低于预期,数据变化明显加大了债市行情的波动,这也提醒我们,判断信用周期走势不应以个别月份数据作为依据,应该分析数据的趋势。 (一)房地产周期的“负反馈”未终结,是当前信用周期的主要矛盾 2月新增信贷的弱势告诉我们,当前房地产周期的“负反馈”仍是信用周期的主要矛盾。2月居民中长期信贷缩减459亿,是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规模缩减,其弱势程度远甚于2月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表现,2月30城房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回落幅度在负的27.3%,但2月新增居民中长期信贷同比增速为负的111.2%,创单月历史新低;这表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不是止于“买涨不买跌”的负反馈,而是居民在主动“去杠杆”,2月居民收入集中发放后,可能有提前还款或集中到期,居民风险偏好在降低。 故房地产周期的趋势尚未企稳,是信用周期反弹的主要阻碍,而结束房地产负反馈的难度也在提高,银行面对的是风险偏好不断回落的居民。 (二)产能周期回落或延续至年末,即使有基建的对冲 2月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同样弱势,不变的是持续回落的同比增速,即产能周期的回落年内远未结束。2月企业中长期信贷新增5052亿,同比少增5948亿,1月尚有小规模同比多增,综合1月和2月的变化趋势,企业中长期信贷的存量同比增速始终回落,前期我们多次讨论上述增速与企业产能周期的关系,年度报告中也判断,以历史20个月的回落周期来论,年内企业中长期信贷存量增速回落的趋势远未结束,1月和2月数据的差异来自基建投放支撑的差异,1月偏强,2月偏弱,不排除后续仍会偏强,但也难改产能周期回落下的增速下行趋势。 (三)信用周期一波三折,或意味着上半年整体景气偏弱的局面将维持 前期我们判断一季度有景气改善的契机,当前看上半年景气周期企稳的概率在回落。由于单月数据的弱势,社融增速暂停了去年11月以来的增速回升态势,单月转为回落;相应的我们估计的社融脉冲2月数据也出现回落;依照信用脉冲领先景气周期一个季度的规律估计,前期我们以去年11月信贷社融脉冲的反弹判断一个季度后的今年2月有景气改善的契机,并且已经在2月PMI的边际变化中兑现;本次2月信用脉冲数据的弱化,或意味着5月前后的PMI边际可能再次弱化,也即对后续景气改善持续性的信心不强。 (四)货币周期+信用周期均趋于稳定,利率震荡形态概率较大 从更长周期上研判货币、信用周期,保持我们在年度政策展望中的判断,信用周期的企稳不会一帆风顺,后续货币政策的宽松仍存在空间,3、4月份是重要窗口;整体货币和信用周期的运行,欠缺信用周期“V”型反弹的可能,温和宽松的货币周期也有望维持,两者均趋于稳定的环境下,利率维持偏震荡形态的概率更高。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11日发布的报告《“宽信用”一波三折——2月金融数据解读20220311》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52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