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可转债2月月报【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可转债2月月报【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目录 报告导读 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利率低位时主看权益节奏 2月份转股溢价率呈V型走势。春节前一周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权益市场快速下跌带动转股溢价率被动抬升至40%;春节后第一周,转债收盘价涨幅小于平价涨幅,转股溢价率被动修复,较节前下降2.93个百分点。春节后第二周,主要是转债下跌而股指反弹导致的溢价率主动压缩。2月下旬溢价率再次被动抬升。本轮估值调整主要是股债双杀导致。2月份社融数据出台后,收益率小幅上行,股票市场2月14日在大金融带动下下跌,股债双杀的环境造成转债跌幅较大。伴随着14日和15日的调整,主动压估值短期或告一段落。 转股溢价率由正股走势和转债走势和条款等因素决定。从转股溢价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来看,一般纯债收益率走低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震荡回升,如2021年纯债收益率不断走低,转股溢价率中枢不断抬升。从转股溢价率股指走势来看,纯债收益率低位时,权益市场短期快速拉升和回调往往对应转股溢价率被动下跌和抬升,如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三季度等时间段。若纯债收益率出现拐点,步入上行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将震荡下降,如2020年5月份至7月份。 股债双牛:2021年11月份,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表现较好,期间转债市场顶着高溢价率上行,平均转股溢价率从11月至12月下旬共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转债指数11月份涨幅5.12%。股熊债牛: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权益市场跌幅较大;央行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纯债收益率下行。期间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从25%附近上升至35%以上,且走势基本与股指相反,股指下行带动溢价率被动抬升,股指上行带动溢价率修复回落。股牛债熊: 2020年5月至7月份,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 PMI等数据回升,股指震荡上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收益率上行。期间转股溢价率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从38%左右下降至20%左右。 成长个券与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3月份转债市场面临的环境较2月份有些许改善。转债估值层面,整体估值虽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以上,但经历1月份正股下跌和2月份估值收缩后,部分高价券估值和价格有所缓解。正股预期方面,两会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或提振市场情绪。转债条款方面,赎回仍是需要关注的点, 2至3月份共有15支转债重新开始赎回条款累积。转债供给层面,新一轮发行高峰已来,2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传统的发行旺季。需求方面,年金持有市值占比回落。 2021年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增长相关政策相继落地,目前仍处于宽信用验证期,一方面,3月份将召开两会,可继续期待信贷改善和相关政策推出,预计围绕两会将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预计主要集中在稳增长和新基建等板块。另一方面,一季报业绩预告或将陆续披露,绿电、新能源车等成长行业和上游周期品业绩增长可期,目前成长个券反弹已经开启,三月份可继续关注相关龙头个券。因此,3月份转债个券和行业可考虑均衡配置。风险方面,主要关注俄乌局势的进展。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预期下,可关注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链等个券。新基建板块可关注亨通转债、烽火转债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关注兴业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苏银转债等。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底部,能繁母猪产能环比持续下降,关注头部牧原转债、温氏转债、希望转债等。有色、煤炭化工等周期品一季度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一季报或可期,关注明泰转债、靖远转债、嘉元转债、利民转债、金诚转债等。 2、成长方面,可关注绿电和半导体以及消费电子龙头个券,如天合转债、闻泰转债、晶科转债、金博转债、大族转债等。 风险提示:信息收集及因素判断存在误差。 正文 一、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利率低位时主看权益节奏 (一)2月份转股溢价率呈V型走势 1、主动被动接力,估值压缩后小幅回升 2月份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高位回落,下旬估值震荡反弹。转股溢价率的变动一般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被动主要是转债涨跌幅小于正股涨跌幅所致,如春节前一周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权益市场快速下跌带动转股溢价率被动抬升至40%;春节后第一周,转债收盘价涨幅小于平价涨幅,转股溢价率被动修复,较节前下降2.93个百分点。春节后第二周,主要是转债下跌而股指反弹导致的溢价率主动压缩。下旬溢价率再次被动抬升。 2月14日和15日两个交易日,转债市场调整幅度较大,个券出现了主动压估值现象。东财转3在2月14日大幅下跌13.46%,火炬转债、旗滨转债、蒙娜转债、福能转债等转股溢价率周度压缩超过10个百分点。此外,大秦转债等底仓标的也出现下跌。 截至2月28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6.64%,较1月末下降3.42个百分点,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左右。2月28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24.22,较1月末下降1.01%;转换平价为94.61,较1月末上涨1.77%。 2、AA评级和AA-评级平均估值压缩较大 分评级看,信用评级AA和AA-的个券平均估值2月份压缩约6个百分点,AAA等级个券转股溢价率变动较小。AA、AA-、A+评级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2月14日压缩幅度接近5个百分点。 分平价区间看, 120-130区间以及110-120元区间的转债个券压缩幅度较大。除平价在130元以上的个券外,其他平价区间的个券平均溢价率2月14日大致下降4至5个百分点左右。全月来看,平价在110-120元区间的个券平均溢价率下跌7.60个百分点。 2021年不同评级和不同平价转股溢价率上行。本次调整后,平价在90-100和100-110元区间的个券平均转股溢价率分位数仍不低。 3、成长行业部分个券估值主动压缩 285支转债2月份估值较1月份末有所下降,估值变动中位数为-4.09个百分点。从个券角度,2月份建筑建材、有色等行业部分个券正股上涨带动溢价率修复超过20个百分点。部分转债估值主动压缩,如火炬转债、福能转债、闻泰转债、金博转债等,此前绿电、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成长行业个券估值高企,达到30%以上,2月份这些个券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10-15个百分点,大部分成长行业个券转股溢价率下降至20%以内。 此外,2月份下修和赎回条款也导致部分转债溢价率下降。如万孚转债下修后,转股溢价率从148%下降至40%左右;盛屯转债公告赎回后,溢价率从10%压缩至0附近;天合转债进入转股期后,溢价率也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 (二)主动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利率低位时主要看权益走势 1、主动压估值或告一段落 本轮估值调整主要是股债双杀导致。2月份社融数据出台后,收益率小幅上行,股票市场2月14日在大金融带动下下跌,股债双杀的环境造成转债跌幅较大。伴随着14日和15日的调整,主动压估值短期或告一段落。 一方面,AA和AA-分类以及平价在90-100区间的个券溢价率单周压缩7至8个百分点,短期估值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后续股债环境看,或也难以导致估值再次大幅压缩。宽信用验证阶段,宽货币政策仍可期,纯债收益率或有望下行;权益市场1月份开始调整,两会即将到来,一季报业绩预告和稳增长等政策或带动权益市场震荡反弹。后续或将是正股上涨带动溢价率缓慢修复。此外,2月下旬至3月份,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旺季,供给增加也有望缓解供需紧平衡状态。 2、股债不同牛熊走势下溢价率的变动 转股溢价率由正股走势和转债走势和条款等因素决定。一方面,正股实际的涨跌幅或者正股预期对转股溢价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纯债收益率、流动性以及转债市场的供给等也决定了溢价率的中枢位置。此外,赎回条款和下修条款对估值也有重要影响。 从转股溢价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来看,一般纯债收益率走低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震荡回升,如2021年纯债收益率不断走低,转股溢价率中枢不断抬升。从转股溢价率股指走势来看,纯债收益率低位时,权益市场短期快速拉升和回调往往对应转股溢价率被动下跌和抬升,如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三季度等时间段。若纯债收益率出现拐点,步入上行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将震荡下降,如2020年5月份至7月份。 股债双牛:2021年11月份,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表现较好。2021年11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释放了对货币政策积极的信号,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可能会走向逐步宽松,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上证指数从3500点附近攀升超过3650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附近下降至2.8%左右。期间转债市场顶着高溢价率上行,平均转股溢价率从11月至12月下旬共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转债指数11月份涨幅5.12%。 股熊债牛: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权益市场跌幅较大,上证指数从3100点下跌至2600点的低位;央行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纯债收益率从3.0%以上大幅下行至2.6%。期间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从25%附近上升至35%以上,且走势基本与股指相反,股指下行带动溢价率被动抬升,股指上行带动溢价率修复回落。 股债双杀: 2021年9月,房地产市场有所弱化,通胀预期升温,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迎来阶段性回调。期间,国债收益率从2.8%附近上行至3.0%附近,上证综指从3700点回落至3500点。由于2021年三季度开始,不提前赎回转债增多,对溢价率形成支撑,本轮溢价率整体保持震荡,期间,9月30日至10月14日,溢价率压缩3个百分点左右。 股牛债熊: 2020年5月至7月份,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 PMI等数据回升,财政政策加码,股指震荡上行,上证指数从2800点附近涨超3300点。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收益率上行,从2.6%附近上行至3.0%附近。期间,转股溢价率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从38%左右下降至20%左右。 二、成长和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一)低价转债相对抗跌,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1、2022年以来低价转债相对表现较优 下跌时,高价券相对调整较大。2月28日,可转债市场收盘价5%、25%、75%、80%、90%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10.90、118.54、143.63、155.99、192.90,分位数较2021年末涨跌幅分别为1.48%、-0.38%、-8.93%、-7.81%、-8.70%。价格中位数为126.99,较2021年末下跌1.27%。相对来说,低价分位数比较抗跌。 截至2月28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57.73%;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42.27%,市场无100元以下的个券。 2、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2022年2月份交易所可转债持仓结构中,年金持有比例下降。此前,年金是可转债市场增持主力之一,2022年以来,年金持有市值占比连续下滑。2月份年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分别为323.72亿元、515.56亿元,环比1月份分别下降12.98亿元和74.90亿元。持有占比角度,2月份年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占比分别为7.11%、18.11%,环比1月份分别下降0.3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基金持有上交所转债市值及占比继续提升,持有深交所市值及占比下降。2月份基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分别为1313.37亿元、813.12亿元,环比1月份分别增38.84亿元和下降79.92亿元。持有占比角度,2月份基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占比分别为28.85%、28.57%,环比1月份分别升0.64个百分点和下降0.34个百分点。基金持有深交所可转债市值下降或与东财转3、中鼎转2等深交所交易个券公告提前赎回有关。 (二)成长个券与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2022年2月正股市场行情围绕稳增长和成长反弹两个主题,数字经济个券涨幅和波动较大,如奥飞转债,佳力转债等。光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2022年元旦后进入调整阶段,正股下跌叠加估值压缩,部分个券下跌至较低价格分位,2月下旬部分个券开启反弹,如韦尔转债、晶科转债、天合转债、金博转债、鹏辉转债等。此外,2月份可转债市场再现炒作个券,成交量上升至1000亿以上。 3月份转债市场面临的环境较2月份有些许改善。转债估值层面,整体估值虽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以上,但经历1月份正股下跌和2月份估值收缩后,部分高价券估值和价格有所缓解。正股预期方面,两会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或提振市场情绪。转债条款方面,赎回仍是需要关注的点, 2至3月份共有15支转债重新开始赎回条款累积。转债供给层面,新一轮发行高峰已来,2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传统的发行旺季。通威股份、成都银行、华友钴业、中信特钢等优质大盘转债2月底启动发行,或将于3月下旬上市。 2021年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增长相关政策相继落地,目前仍处于宽信用验证期,一方面,3月份将召开两会,可继续期待信贷改善和相关政策推出,预计围绕两会将衍生出投资机会,预计主要集中在稳增长和新基建等板块;另一方面,一季报业绩预告或将陆续披露,绿电、新能源车等成长行业和上游周期品业绩增长可期,目前成长个券反弹已经开启,三月份可继续关注相关龙头个券。因此,3月份转债个券和行业可考虑均衡配置。风险方面,主要关注俄乌局势的进展。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预期下,可关注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链等个券。新基建板块可关注亨通转债、烽火转债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关注兴业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苏银转债等。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底部,能繁母猪产能环比持续下降,关注头部牧原转债、温氏转债、希望转债等。有色、化工等周期品一季度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一季报或可期,关注明泰转债、靖远转债、嘉元转债、利民转债、金诚转债等。 2、成长方面,可关注绿电和半导体以及消费电子龙头个券,如天合转债、闻泰转债、晶科转债、金博转债、大族转债等。 三、转债指数回撤,新券发行开启 (一)转债指数出现补跌,估值主动压缩 截至2022年2月25日,2月份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8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68%,创业板指数下跌1.83%,中证1000上涨5.58%,相对来说,转债指数跑输股指。二月份权益市场风险偏好略有回升,数字经济主题表现强势,绿电、半导体等板块出现震荡反弹。股债双杀导致转债市场2月14日出现主动压估值,高价高估值个券估值压缩明显。东数西算等主题提振下,个券炒作行情再现,2月最后一周转债市场成交量大幅提升。 1、周期、计算机通信等行业领先反弹 2022年2月正股市场震荡向上,上游周期、TMT、消费等板块反弹。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有色钢铁煤炭、化工、计算机通信等板块涨幅居前。 2、压估值个券跌幅居前 个券主题来看,剔除新券后,2月份有色板块、数字经济等表现较好;东财转3正股下跌带动转债跌幅较大,前期溢价率较高的火炬转债、斯莱转债、鸿路转债、蒙娜转债等跌幅居前。此外,部分卡倍转债公告下修,涨幅居前。 (二)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中启动发行 1、新券发行量较大 2022年2月份共9支转债启动发行程序,包括华友转债、中特转债、通22转债等大盘高评级转债,合计发行规模323.75亿元,2月份新券发行量环比大幅提升,预计年报前新券发行保持旺盛。中签率方面,2022年2月份发行的转债中,华友转债、通22转债等大盘转债中签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发行环节网上有效申购金额在11万亿附近。 2、上市新券均价有所回落 2月份上市规模不大,3支新券上市合计规模80.3亿元,其中隆22转债70亿。由于1月份正股市场有所回落,2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价相对有所回落,从而带动上市首日涨幅平均值较1月份下降。溢价率方面,2月份新券溢价率均不低,其中隆22转债上市首日溢价率较高。 2月份钧达转债结束交易退市。此外,多支转债在2月份结束交易。 (三)待发转债规模超350亿 1、23支转债拿到证监会批文 截至2月27日共有23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243亿元。此外有15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08亿。 2、2月转债新发预案融资规模环比回落 2月份共6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拟发行规模548亿元,融资规模与2022年1月份环比回落,同比2021年2月份持平。 四、风险提示 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2日发布的报告《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年金持有比例下降——可转债2月月报》 往期回顾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2月海外月度观察【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行业篇:银行业基本面分析与未来展望__银行业2022年债券投资手册之一【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深度】 NCD当前的定价合理吗?——2月流动性月报【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证券公司债:顺风而呼,积微成著——债券品种小百科系列之九【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51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目录 报告导读 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利率低位时主看权益节奏 2月份转股溢价率呈V型走势。春节前一周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权益市场快速下跌带动转股溢价率被动抬升至40%;春节后第一周,转债收盘价涨幅小于平价涨幅,转股溢价率被动修复,较节前下降2.93个百分点。春节后第二周,主要是转债下跌而股指反弹导致的溢价率主动压缩。2月下旬溢价率再次被动抬升。本轮估值调整主要是股债双杀导致。2月份社融数据出台后,收益率小幅上行,股票市场2月14日在大金融带动下下跌,股债双杀的环境造成转债跌幅较大。伴随着14日和15日的调整,主动压估值短期或告一段落。 转股溢价率由正股走势和转债走势和条款等因素决定。从转股溢价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来看,一般纯债收益率走低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震荡回升,如2021年纯债收益率不断走低,转股溢价率中枢不断抬升。从转股溢价率股指走势来看,纯债收益率低位时,权益市场短期快速拉升和回调往往对应转股溢价率被动下跌和抬升,如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三季度等时间段。若纯债收益率出现拐点,步入上行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将震荡下降,如2020年5月份至7月份。 股债双牛:2021年11月份,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表现较好,期间转债市场顶着高溢价率上行,平均转股溢价率从11月至12月下旬共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转债指数11月份涨幅5.12%。股熊债牛: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权益市场跌幅较大;央行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纯债收益率下行。期间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从25%附近上升至35%以上,且走势基本与股指相反,股指下行带动溢价率被动抬升,股指上行带动溢价率修复回落。股牛债熊: 2020年5月至7月份,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 PMI等数据回升,股指震荡上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收益率上行。期间转股溢价率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从38%左右下降至20%左右。 成长个券与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3月份转债市场面临的环境较2月份有些许改善。转债估值层面,整体估值虽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以上,但经历1月份正股下跌和2月份估值收缩后,部分高价券估值和价格有所缓解。正股预期方面,两会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或提振市场情绪。转债条款方面,赎回仍是需要关注的点, 2至3月份共有15支转债重新开始赎回条款累积。转债供给层面,新一轮发行高峰已来,2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传统的发行旺季。需求方面,年金持有市值占比回落。 2021年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增长相关政策相继落地,目前仍处于宽信用验证期,一方面,3月份将召开两会,可继续期待信贷改善和相关政策推出,预计围绕两会将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预计主要集中在稳增长和新基建等板块。另一方面,一季报业绩预告或将陆续披露,绿电、新能源车等成长行业和上游周期品业绩增长可期,目前成长个券反弹已经开启,三月份可继续关注相关龙头个券。因此,3月份转债个券和行业可考虑均衡配置。风险方面,主要关注俄乌局势的进展。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预期下,可关注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链等个券。新基建板块可关注亨通转债、烽火转债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关注兴业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苏银转债等。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底部,能繁母猪产能环比持续下降,关注头部牧原转债、温氏转债、希望转债等。有色、煤炭化工等周期品一季度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一季报或可期,关注明泰转债、靖远转债、嘉元转债、利民转债、金诚转债等。 2、成长方面,可关注绿电和半导体以及消费电子龙头个券,如天合转债、闻泰转债、晶科转债、金博转债、大族转债等。 风险提示:信息收集及因素判断存在误差。 正文 一、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利率低位时主看权益节奏 (一)2月份转股溢价率呈V型走势 1、主动被动接力,估值压缩后小幅回升 2月份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高位回落,下旬估值震荡反弹。转股溢价率的变动一般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被动主要是转债涨跌幅小于正股涨跌幅所致,如春节前一周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权益市场快速下跌带动转股溢价率被动抬升至40%;春节后第一周,转债收盘价涨幅小于平价涨幅,转股溢价率被动修复,较节前下降2.93个百分点。春节后第二周,主要是转债下跌而股指反弹导致的溢价率主动压缩。下旬溢价率再次被动抬升。 2月14日和15日两个交易日,转债市场调整幅度较大,个券出现了主动压估值现象。东财转3在2月14日大幅下跌13.46%,火炬转债、旗滨转债、蒙娜转债、福能转债等转股溢价率周度压缩超过10个百分点。此外,大秦转债等底仓标的也出现下跌。 截至2月28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6.64%,较1月末下降3.42个百分点,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左右。2月28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24.22,较1月末下降1.01%;转换平价为94.61,较1月末上涨1.77%。 2、AA评级和AA-评级平均估值压缩较大 分评级看,信用评级AA和AA-的个券平均估值2月份压缩约6个百分点,AAA等级个券转股溢价率变动较小。AA、AA-、A+评级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2月14日压缩幅度接近5个百分点。 分平价区间看, 120-130区间以及110-120元区间的转债个券压缩幅度较大。除平价在130元以上的个券外,其他平价区间的个券平均溢价率2月14日大致下降4至5个百分点左右。全月来看,平价在110-120元区间的个券平均溢价率下跌7.60个百分点。 2021年不同评级和不同平价转股溢价率上行。本次调整后,平价在90-100和100-110元区间的个券平均转股溢价率分位数仍不低。 3、成长行业部分个券估值主动压缩 285支转债2月份估值较1月份末有所下降,估值变动中位数为-4.09个百分点。从个券角度,2月份建筑建材、有色等行业部分个券正股上涨带动溢价率修复超过20个百分点。部分转债估值主动压缩,如火炬转债、福能转债、闻泰转债、金博转债等,此前绿电、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成长行业个券估值高企,达到30%以上,2月份这些个券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10-15个百分点,大部分成长行业个券转股溢价率下降至20%以内。 此外,2月份下修和赎回条款也导致部分转债溢价率下降。如万孚转债下修后,转股溢价率从148%下降至40%左右;盛屯转债公告赎回后,溢价率从10%压缩至0附近;天合转债进入转股期后,溢价率也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 (二)主动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利率低位时主要看权益走势 1、主动压估值或告一段落 本轮估值调整主要是股债双杀导致。2月份社融数据出台后,收益率小幅上行,股票市场2月14日在大金融带动下下跌,股债双杀的环境造成转债跌幅较大。伴随着14日和15日的调整,主动压估值短期或告一段落。 一方面,AA和AA-分类以及平价在90-100区间的个券溢价率单周压缩7至8个百分点,短期估值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后续股债环境看,或也难以导致估值再次大幅压缩。宽信用验证阶段,宽货币政策仍可期,纯债收益率或有望下行;权益市场1月份开始调整,两会即将到来,一季报业绩预告和稳增长等政策或带动权益市场震荡反弹。后续或将是正股上涨带动溢价率缓慢修复。此外,2月下旬至3月份,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旺季,供给增加也有望缓解供需紧平衡状态。 2、股债不同牛熊走势下溢价率的变动 转股溢价率由正股走势和转债走势和条款等因素决定。一方面,正股实际的涨跌幅或者正股预期对转股溢价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纯债收益率、流动性以及转债市场的供给等也决定了溢价率的中枢位置。此外,赎回条款和下修条款对估值也有重要影响。 从转股溢价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来看,一般纯债收益率走低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震荡回升,如2021年纯债收益率不断走低,转股溢价率中枢不断抬升。从转股溢价率股指走势来看,纯债收益率低位时,权益市场短期快速拉升和回调往往对应转股溢价率被动下跌和抬升,如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三季度等时间段。若纯债收益率出现拐点,步入上行区间,转股溢价率中枢将震荡下降,如2020年5月份至7月份。 股债双牛:2021年11月份,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表现较好。2021年11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释放了对货币政策积极的信号,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可能会走向逐步宽松,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上证指数从3500点附近攀升超过3650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附近下降至2.8%左右。期间转债市场顶着高溢价率上行,平均转股溢价率从11月至12月下旬共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转债指数11月份涨幅5.12%。 股熊债牛: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权益市场跌幅较大,上证指数从3100点下跌至2600点的低位;央行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纯债收益率从3.0%以上大幅下行至2.6%。期间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从25%附近上升至35%以上,且走势基本与股指相反,股指下行带动溢价率被动抬升,股指上行带动溢价率修复回落。 股债双杀: 2021年9月,房地产市场有所弱化,通胀预期升温,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迎来阶段性回调。期间,国债收益率从2.8%附近上行至3.0%附近,上证综指从3700点回落至3500点。由于2021年三季度开始,不提前赎回转债增多,对溢价率形成支撑,本轮溢价率整体保持震荡,期间,9月30日至10月14日,溢价率压缩3个百分点左右。 股牛债熊: 2020年5月至7月份,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 PMI等数据回升,财政政策加码,股指震荡上行,上证指数从2800点附近涨超3300点。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收益率上行,从2.6%附近上行至3.0%附近。期间,转股溢价率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从38%左右下降至20%左右。 二、成长和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一)低价转债相对抗跌,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1、2022年以来低价转债相对表现较优 下跌时,高价券相对调整较大。2月28日,可转债市场收盘价5%、25%、75%、80%、90%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10.90、118.54、143.63、155.99、192.90,分位数较2021年末涨跌幅分别为1.48%、-0.38%、-8.93%、-7.81%、-8.70%。价格中位数为126.99,较2021年末下跌1.27%。相对来说,低价分位数比较抗跌。 截至2月28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57.73%;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42.27%,市场无100元以下的个券。 2、年金持有比例下降 2022年2月份交易所可转债持仓结构中,年金持有比例下降。此前,年金是可转债市场增持主力之一,2022年以来,年金持有市值占比连续下滑。2月份年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分别为323.72亿元、515.56亿元,环比1月份分别下降12.98亿元和74.90亿元。持有占比角度,2月份年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占比分别为7.11%、18.11%,环比1月份分别下降0.3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基金持有上交所转债市值及占比继续提升,持有深交所市值及占比下降。2月份基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分别为1313.37亿元、813.12亿元,环比1月份分别增38.84亿元和下降79.92亿元。持有占比角度,2月份基金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转债市值占比分别为28.85%、28.57%,环比1月份分别升0.64个百分点和下降0.34个百分点。基金持有深交所可转债市值下降或与东财转3、中鼎转2等深交所交易个券公告提前赎回有关。 (二)成长个券与稳增长板块均衡配置 2022年2月正股市场行情围绕稳增长和成长反弹两个主题,数字经济个券涨幅和波动较大,如奥飞转债,佳力转债等。光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2022年元旦后进入调整阶段,正股下跌叠加估值压缩,部分个券下跌至较低价格分位,2月下旬部分个券开启反弹,如韦尔转债、晶科转债、天合转债、金博转债、鹏辉转债等。此外,2月份可转债市场再现炒作个券,成交量上升至1000亿以上。 3月份转债市场面临的环境较2月份有些许改善。转债估值层面,整体估值虽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以上,但经历1月份正股下跌和2月份估值收缩后,部分高价券估值和价格有所缓解。正股预期方面,两会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或提振市场情绪。转债条款方面,赎回仍是需要关注的点, 2至3月份共有15支转债重新开始赎回条款累积。转债供给层面,新一轮发行高峰已来,2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传统的发行旺季。通威股份、成都银行、华友钴业、中信特钢等优质大盘转债2月底启动发行,或将于3月下旬上市。 2021年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增长相关政策相继落地,目前仍处于宽信用验证期,一方面,3月份将召开两会,可继续期待信贷改善和相关政策推出,预计围绕两会将衍生出投资机会,预计主要集中在稳增长和新基建等板块;另一方面,一季报业绩预告或将陆续披露,绿电、新能源车等成长行业和上游周期品业绩增长可期,目前成长个券反弹已经开启,三月份可继续关注相关龙头个券。因此,3月份转债个券和行业可考虑均衡配置。风险方面,主要关注俄乌局势的进展。综上所述,个券方面,建议关注: 1、稳增长预期下,可关注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链等个券。新基建板块可关注亨通转债、烽火转债等。大金融板块方面,关注兴业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苏银转债等。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底部,能繁母猪产能环比持续下降,关注头部牧原转债、温氏转债、希望转债等。有色、化工等周期品一季度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一季报或可期,关注明泰转债、靖远转债、嘉元转债、利民转债、金诚转债等。 2、成长方面,可关注绿电和半导体以及消费电子龙头个券,如天合转债、闻泰转债、晶科转债、金博转债、大族转债等。 三、转债指数回撤,新券发行开启 (一)转债指数出现补跌,估值主动压缩 截至2022年2月25日,2月份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8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68%,创业板指数下跌1.83%,中证1000上涨5.58%,相对来说,转债指数跑输股指。二月份权益市场风险偏好略有回升,数字经济主题表现强势,绿电、半导体等板块出现震荡反弹。股债双杀导致转债市场2月14日出现主动压估值,高价高估值个券估值压缩明显。东数西算等主题提振下,个券炒作行情再现,2月最后一周转债市场成交量大幅提升。 1、周期、计算机通信等行业领先反弹 2022年2月正股市场震荡向上,上游周期、TMT、消费等板块反弹。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有色钢铁煤炭、化工、计算机通信等板块涨幅居前。 2、压估值个券跌幅居前 个券主题来看,剔除新券后,2月份有色板块、数字经济等表现较好;东财转3正股下跌带动转债跌幅较大,前期溢价率较高的火炬转债、斯莱转债、鸿路转债、蒙娜转债等跌幅居前。此外,部分卡倍转债公告下修,涨幅居前。 (二)多支高评级大盘转债中启动发行 1、新券发行量较大 2022年2月份共9支转债启动发行程序,包括华友转债、中特转债、通22转债等大盘高评级转债,合计发行规模323.75亿元,2月份新券发行量环比大幅提升,预计年报前新券发行保持旺盛。中签率方面,2022年2月份发行的转债中,华友转债、通22转债等大盘转债中签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发行环节网上有效申购金额在11万亿附近。 2、上市新券均价有所回落 2月份上市规模不大,3支新券上市合计规模80.3亿元,其中隆22转债70亿。由于1月份正股市场有所回落,2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价相对有所回落,从而带动上市首日涨幅平均值较1月份下降。溢价率方面,2月份新券溢价率均不低,其中隆22转债上市首日溢价率较高。 2月份钧达转债结束交易退市。此外,多支转债在2月份结束交易。 (三)待发转债规模超350亿 1、23支转债拿到证监会批文 截至2月27日共有23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243亿元。此外有15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08亿。 2、2月转债新发预案融资规模环比回落 2月份共6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拟发行规模548亿元,融资规模与2022年1月份环比回落,同比2021年2月份持平。 四、风险提示 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2日发布的报告《估值跌下去又回来,年金持有比例下降——可转债2月月报》 往期回顾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2月海外月度观察【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行业篇:银行业基本面分析与未来展望__银行业2022年债券投资手册之一【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深度】 NCD当前的定价合理吗?——2月流动性月报【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证券公司债:顺风而呼,积微成著——债券品种小百科系列之九【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51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