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晨会聚焦220301重点关注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银行理财业务、通信行业、龙源电力、力量钻石

晨会聚焦220301重点关注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银行理财业务、通信行业、龙源电力、力量钻石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晨会聚焦220301重点关注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银行理财业务、通信行业、龙源电力、力量钻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信晨会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1:2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晨会提要 【宏观与策略】 宏观周报:宏观经济周报-欧洲地缘冲突加剧,国内可能再次遭遇输入性通胀 【行业与公司】 医药行业周报(22年第9周)-医药板块持续反弹,关注高成长细分赛道 汽车行业周报(22年第9周)-财报行情可期,关注业绩性公司 电子行业周报-多边局势动荡,关注业绩确定性及自主可控紧迫性 银行理财业务2月月报-养老理财市场扩容 通信行业3月投资策略-把握优质个股回调机会,关注物联网、云基建板块机会 龙源电力(001289) 深度报告:国信证券-龙源电力-001289-新能源运营龙头A股上市,碳中和下价值重构 力量钻石(301071)-归母净利润同比+228%,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景气 宏观与策略 宏观周报:宏观经济周报-欧洲地缘冲突加剧,国内可能再次遭遇输入性通胀 欧洲地缘冲突加剧,国内可能再次遭遇输入性通胀: 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推进,今年以来国内工业品价格已经再次明显抬头。1月中旬以来,国内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不小,预计2月PPI环比明显反弹至0.9%。 2月24日起俄乌冲突加剧,这可能会对俄罗斯的能源生产以及乌克兰的粮食生产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同时俄乌冲突可能还会使得包括欧洲在内的相关地区物质储备需求明显增加,从而加剧全球通胀。 在此背景下,国内可能再次遭遇输入性通胀,其中工业品和食品价格均可能面临上涨压力,后续国内通胀格局如何演变值得密切关注。 周度经济增长跟踪: 本周指数A转正,指数B小幅回升,整体指数取值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改。 截止2022年2月25日,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为0.1,指数B录得109.9,指数C录得-0.8%(+0.0pct.)。构建指标的七个分项中,全钢胎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螺纹钢产量、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上周上升;PTA产量、水泥价格、建材综合指数较上周回落。 周度价格高频跟踪: (1)本周食品价格继续下跌,非食品价格继续上涨。2022年2月食品价格环比或仍低于季节性,非食品价格环比或明显高于季节性。预计2月CPI食品环比约为1.0%,CPI非食品环比约为0.5%,CPI整体环比约为0.6%,今年2月CPI同比或持平上月的0.9%。 (2)1月中、下旬国内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给2月带来较大的正的月内翘尾.2月上、中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预计2月PPI环比明显反弹至0.9%,2月PPI同比或持平上月的9.1%。 风险提示:国内基建与地产回暖幅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再次上涨引起下游企业生产成本抬升、美国缩减购债拖累全球流动性等。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李智能 S0980516060001; 行业与公司 龙源电力(001289)-新能源运营龙头A股上市,碳中和下价值重构 国内最大新能源运营公司,完成A股上市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新能源发电集团,风电、光伏、生物质等业务遍布32个省市及海外,同时是世界最大风电运营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控股装机24.9GW,其中风电22.4GW/90%,火电1.9GW/7.5%,光伏54.3万千瓦/2.2%。目前公司已发行A股换股合并平庄能源实现A股上市,有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发现价值,助力“十四五”增长。 碳中和确立新能源长期增长,“1+N”政策体系下预期逐步实现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政策加速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风电光伏发展路径明朗,预期逐步实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发电量预计分别为1.5、1.2万亿千瓦时,2021-2030年光伏发电年均复合增速16.2%,同期GDP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5.3%左右。碳中和确立新能源高增赛道,公司成长性价值得到重构。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持续支持,存量项目亦可通过ABS、确权贷款等方式盘活,将支持公司后续投资。 新能源运营商具备“三重”确定性,龙头公司优势将继续保持 新能源运营商具备“三重”确定性。“量”—风光装机增速高确定性;“价”—2022年电力交易开启,绿电叠加绿色溢价,盈利空间打开;“业绩”—拾级而上,风电大型化摊薄成本,光伏上游价格回落,新能源运营商实现良好收益率。根据2021年主要省份竞配指标结果,国家能源集团获得19GW以上项目指标,排名第一,公司作为集团唯一纯新能源上市平台,将获得较大发展支持。未来龙头企业在项目获取中,规模、技术、产业链优势等各方面具备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确保公司实现确定性增长。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重大不利变化;项目装机不达预期;电价下降;应收账款风险。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21-23年收入为338.58/358.18/402.12亿元人民币,同比17.5%/5.8%/12.3%。归母净利润61.17/72.44/83.26亿元人民币,同比22.9% 16.9% 14.9%;摊薄EPS为0.76/0.86/0.99元人民币,对应PE31.6/27.8/24.2x。给予2022年31-32倍PE,对应2022年26.7-27.5元/股,较目前有8%-12%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黄秀杰 S0980521060002; 联系人:陈卓鸣; 医药行业周报(22年第9周)-医药板块持续反弹,关注高成长细分赛道 关注CXO、中药及细分赛道合理估值标的。本周全部A股下跌0.93%(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67%,中小板指上涨0.25%,创业板指上涨1.03%,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7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申万一级行业中生物医药排第6位,较上周下降4名,弱于电新、军工及有色等周期板块。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1.10%,生物制品上涨0.99%,医疗服务上涨4.11%,医疗器械上涨0.68%,医药商业下跌0.62%,中药上涨2.02%。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31.44x,处于近五年历史估值11%分位数。低于30倍PE板块有生物制品(28.69x)、医疗器械(22.93x)以及医药商业(16.55x)。近两周医药板块持续反弹,涨幅主要系中药与新冠药物板块热度较高,以及前期回调充分、反弹明显的部分医疗器械及服务板块。经过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1月充分回调,生物医药板块已进入合理配置区间。 疫情新常态下,建议关注高成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相关标的。建议关注相关标的: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药明生物、锦欣生殖、金斯瑞生物科技、普洛药业、康宁杰瑞制药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集采降价超过预期。 证券分析师: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联系人:张超; 汽车行业周报(22年第9周)-财报行情可期,关注业绩性公司 行业观点:自主崛起,电动智能。主线1: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15%关键点位进入加速渗透,三电技术底层支持背景下,整车生产逻辑变化,自主品牌从组织架构、供应链完善程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超越合资,长期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主线2:政策、技术、特斯拉等多重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驱动车型产品力提升,技术趋势往磷酸铁锂、4680圆柱、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多维升级。主线3: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增量零部件包含:获取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输送端-高速连接器,计算端-域控制器,应用端-空气悬架、线控制动和转向,交互端-HUD、交互车灯、中控仪表、天幕玻璃、车载声学等。 行情复盘:CS汽车下跌0.18%,强于大盘。本周(20220221-20220225)CS汽车下跌0.18%,CS乘用车下跌0.12%,CS商用车下跌1.63%,CS汽车零部件上涨0.46%,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下跌1.83%,CS摩托车及其他下跌3.41%,新能源车指数上涨3.65%,智能汽车指数上涨1.46%,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下跌1.67%,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13%。CS汽车强于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1.49/0.94pct,年初至今下跌11.08%。 数据追踪: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0.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7%。2022年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42.2/253.1万辆,环比分别-16.7%/-9.2%,同比分别+1.4%/+0.9%;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18.6/34.4/43.1万辆,分别同比+6.7%/-25.0%/+135.8%,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7.0%。2021年底汽车行业努力克服芯片供应紧张、散点疫情爆发、政策法规调整等影响,行业持续稳健复苏。2021全年,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2608.2/2627.5万辆,同比分别+3.4%/+3.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157.5%。 投资建议:看好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能源端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运动端德赛西威、科博达、保隆科技、伯特利等;交互端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华阳集团、上声电子等;整车端:上汽、广汽、长城、长安、比亚迪等。建议关注激光雷达、一体化压铸及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业链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产能风险,销量下行风险,传统企业变革风险。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周俊宏 S098052007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联系人:余晓飞; 力量钻石(301071)-归母净利润同比+228%,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景气 2021年营收同比+103.50%,归母净利润同比+228.17%。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4.98亿元,同比+103.50%;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228.17%。单季度看,21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0.67/0.53/0.78亿元,全年趋势向好。业绩高增速主要系公司把握培育钻石行业高景气机遇,产能加速扩张带动营收业绩高增长所致。 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4.07%/48.07%,同比+20.48/18.26个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系更高利润率的培育钻石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且金刚石行业需求火爆背景下金刚石产品价格均大幅提升所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2%/3.07%/0.49%/5.33%,同比-0.81/-0.34/-0.33/+1.26个pct,研发费用率小幅上升,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培育钻石维持需求高景气,公司积极扩产把握发展机遇。公司主要业务为培育钻石、金刚石微粉、金刚石单晶三大板块,2021年营收分别为1.97/1.56/1.37亿元,同比+428.11%/+54.54%/+38.14%,毛利率分别为81.39%/50.02%/57.93%,同比+14.55/9.66/18.49个pct。1)培育钻石:GJEPC数据显示,19-21年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分别为:2.63/4.40/11.30亿美元,CAGR为107.10%;2022年1月进口额为1.53亿美元,同比+77.86%,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验证,公司作为领先的金刚石企业2020年初已启动新厂区建设,2021年新厂区设备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快速扩大,为业绩稳步增长提供了产能支持,后续有望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2)金刚石微粉:金刚石微粉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目前金刚石线锯已取代砂浆切割技术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全面应用,在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公司线锯用微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业务有望持续增长;3)金刚石单晶:存量六面顶压机转为生产培育钻石,叠加新增产能建设进度缓慢带来格局改善,下游需求旺盛导致供不应求下价格上涨明显。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景气,需求爆发式增长,传统金刚石单晶格局改善下价格多次上涨、微粉业务需求旺盛且潜在应用场景广阔,持续看好高景气的金刚石行业,公司作为业内领先企业将深度受益行业爆发。我们上调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1/7.09/10.28亿元(前值4.23/6.48/8.51),对应PE值37/24/17倍,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李雨轩 S0980521100001; 吴双 S0980519120001; 电子行业周报-多边局势动荡,关注业绩确定性及自主可控紧迫性 多边局势动荡,关注业绩确定性及自主可控紧迫性 在俄乌冲突升级、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影响下,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下跌1.13%,电子上涨2.45%,子行业中半导体上涨5.97%。伴随全球经贸关系风险加大,一方面建议关注一季报有望高增长、全年业绩兑现预期较高且新品催化频繁的折叠屏、荣耀、VRAR产业链,一方面建议关注自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受事件性催化影响大,且中期下游扩产需求旺盛、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的半导体设备产业链。 美国公布对俄出口管制,科技产业链自主可控紧迫性有增无减 美国商务部上周公布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称半导体、计算机、电信、信息安全设备、激光和传感器将受到禁令约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声明称,新规对俄罗斯的影响可能很大,但俄占全球芯片采购量不到0.1%,且SIA认为全球产业链不存在与俄乌相关的断供风险。在当前复杂的政治局势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建立本土科技、尤其是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上游设备、材料等环节的验证速度明显加快,领先企业有望在这一放量过程中实现产品迭代和客户升级,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万业企业等。 苹果VR/AR头显完成第二阶段的工程验证测试 根据集微网报道,苹果首款VR/AR头显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工程验证测试(EVT2),确保原型设备符合苹果的设计目标和规格,该产品重量较重且价格较高,主要面向专业市场需求;DigiTimes预计该产品将于今年第三季度量产,年底前正式上市。我们认为,苹果、华为、OPPO等终端大厂的积极参与将促进VR/AR产业进一步发展,TrendForce预计2022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43.9%至1419万台,相关产业链继续推荐歌尔股份、鸿利智汇、长信科技、科森科技等。 京东方成功研发f-OLED柔性N形折叠屏,12.3/8.6/5.6英寸可随意切换 根据CINNO报道,京东方创新研发出f-OLED柔性“N”形折叠显示技术,搭载尺寸为12.3英寸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外折后可变为8.6英寸大小,再内折可变为5.6英寸的便携形态;该产品在三段式折叠滑移补偿、高抗冲压多膜层堆叠结构、整机模组正反向铰链设计等技术难点方面均实现创新突破,解决了业界普遍面临的柔性三段式折叠技术产品化难题。我们认为,除了提供更大尺寸的显示效果外,折叠屏更具新意、更加便携,正成为3C趋势性创新方向,产业链继续推荐精研科技、科森科技、长信科技、京东方A。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视源股份、闻泰科技、歌尔股份、精研科技、光弘科技、立讯精密、长信科技、易德龙、科森科技、鹏鼎控股、海康威视、京东方A、鸿利智汇、世华科技、长盈精密、TCL科技 半导体:圣邦股份、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韦尔股份、力芯微、芯朋微、晶丰明源、艾为电子、北京君正、思瑞浦、卓胜微、兆易创新、通富微电、长电科技、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万业企业、北方华创、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中晶科技;创世纪、燕麦科技 被动件:洁美科技、顺络电子、江海股份、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泰晶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银行理财业务2月月报-养老理财市场扩容 “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1年9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1年12月,四家试点机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成功面世,市场反响积极。今年以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大,试点机构增加,中外合资理财机构也参与养老产品的供给,这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发展。 1月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2022年1月,新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531个,环比减少138.78%。从收益类型来看,其中保本浮动型产品占1.98%,非保本型产品占98.02%;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570个,环比增加1839.68%。从收益类型来看,其中保本固定型产品占0.97%,保本浮动型产品占3.66%,非保本型产品占95.37%。 贝莱德建信理财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明确贝莱德建信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城市为广州和成都。贝莱德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养老金专业管理机构,具有长期养老金管理实践,可提供国际良好经验,既有利于丰富养老理财机构主体,又将进一步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供给,推动养老理财产品的创新。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大,试点机构扩张至十家。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试点机构扩大至“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有限”十家理财公司。《通知》要求试点理财公司持续优化养老理财产品方案,提高信息披露准确度和透明度,增加长期限产品供给,不得变相通过期限结构化设计规避监管要求,不得宣传养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反应积极,取得良好开局。此次养老理财试点地区和机构的扩充,有利于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通信行业3月投资策略-把握优质个股回调机会,关注物联网、云基建板块机会 2月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估值回升,IDC板块尤为亮眼。2月沪深300指数全月涨幅0.21%,通信(申万)指数涨幅5.57%,跑赢大盘,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名。2月底通信行业估值相比1月底有所回调,处于历史中位数偏下水平。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若剔除三大运营商,处于中高水平。2月份通信行业中IDC板块在“东数西算”政策催化下表现尤为亮眼,涨幅32.2%,其他板块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专网、光器件光模块、北斗、光纤光缆、物联网、5G、企业数字化板块的涨幅均在5%以上。 物联网高景气持续,万物互联加速到来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高增长,叠加通信制式升级(2/3G网络持续向NB-IoT/Cat.1/LTE-M等切换,5G模组加速渗透),整体产业增速维持高速增长。同时国产供应链加速发展。其中,物联网芯片厂商正不断实现国产替代,国内模组厂商已独占鳌头,智能控制器产业东升西落格局也在持续进行。建议重点关注移远通信、广和通和瑞芯微。 运营商加码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关注云基建产业链 近期,三大运营商的服务器集采大单招标结果纷纷发布。从服务器集采项目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采购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从中标格局来看,运营商加大对国产CPU服务器的集采,华为的退出也为中兴通讯、新华三和浪潮信息等其他国产厂商带来份额提升空间。建议关注运营商在云基建的持续加码,以及国产设备商的格局变化,关注中兴通讯、紫光股份、浪潮信息。 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通信+能源”潜力充足 《方案》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等场景高质量发展,建议关注具备综合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能力的【中天科技】。除此以外,《方案》体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贯彻落实,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已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时期,建议关注“通信+能源”如【申菱环境】等。 投资建议:把握优质个股回调机会,关注物联网、云基建板块机会 把握市场反弹中的高弹性赛道:一是政策加码方向,催化剂较多,如物联网、北斗、工业互联网。具体有物联网模块(重点关注移远通信、广和通)、IOT芯片(瑞芯微)、工业互联网网关(映翰通、三旺通信)、北斗应用终端(华测导航)。 二是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结合的赛道,确定性高,估值弹性大。重点关注“通信+能源”(中天科技、申菱环境、科士达)、“通信+汽车”(瑞可达)。 2022年3月份的重点推荐组合为移远通信、亿联网络、中天科技、申菱环境、科士达、天孚通信和瑞可达。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加剧风险、5G投资建设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等。 证券分析师:付晓钦 S0980520120003; 陈彤 S0980520080001; 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研报精选:近期公司深度报告 苏州银行(002966)深度报告:大零售战略深化,盈利有望提升 区域经济优势明显,扩展空间广阔;践行“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大零售战略;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资产质量优异;结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认为苏州银行内在价值为10.3~13.1元,对应2022年动态PB为0.91~1.16倍,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赣锋锂业(002460)深度报告:垂直整合的锂生态系统,新周期率先实现大规模资本开支 闭环锂生态系统,构建全球多元化锂资源布局;锂价不断创历史新高,锂行业有望迎来3年以上景气周期;按照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思路,我们预期公司21-23年收入分别为126.76/343.46/423.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1.66/103.91/140.47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404.2%/101.1%/35.2%。每股收益21-23年分别为3.59/7.23/9.77元。通过多角度估值得出公司合理估值区间在180.72-185.54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38%-42%左右的空间,对应总市值在2598-2667亿元之间。我们认为公司是全球最优质锂业公司,产能在行业底部逆势扩张,且已构建闭环锂生态系统,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有望维持,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杨耀洪 S0980520040005; 方大炭素(600516)深度报告:石墨电极龙头,多维度打开成长空间 内生+外延增长,龙头地位稳固;石墨电极供需日趋改善;产能提升、产品升级,转型炭素强企;一体化布局,成本优势突出;当下石墨电极供需环境趋于改善,价格具备上涨动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产业优势突出,产能提升叠加产品升级给公司带来成长属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6.5/20.1亿元,利润增速为115.8%/39.5%/22.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冯思宇 S0980519070001; 中天科技(600522)深度报告:海缆龙头企业,光储业务加速 海缆龙头,由通信向新能源板块延伸;行业机遇:海风光储高景气,光通信触底反弹;优势及成长性分析:巩固海缆核心壁垒,发力光储蓝海市场;我们看好中天科技的海洋板块壁垒及新能源业务弹性,预计中天科技2022-2023年营业收入为455/442亿元(同比-5.2%/-2.9%)归母净利润为37 /47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在20.40-22.37元/股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26%-39%的溢价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付晓钦 S0980520120003; 锦江酒店(600754)深度报告:把握时代机遇,规模剑指全球第一 酒店业:规模筑壁垒,机遇期跃升,疫后看集中,复苏有弹性;锦江酒店:国企谋变,并购做大,紧抓机遇,整合做强;未来成长:长线力争全球规模第一,运营与平台赋能提效;预计21-23年EPS0.06/1.17/1.93元,立足当下看未来12月,预计合理价格65.1-69.6元,较最近收盘价有18.5%-26.7%溢价空间。公司紧抓疫情大考关键期谋成长,未来一看复苏弹性;二看加速下沉和中高端加密等规模扩张;三看平台赋能支撑前端强化和后台提效。龙头积极做大并做强,剑指全球规模第一酒店集团,维持“买入”。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钟潇 S0980513100003; 研报精选:近期行业深度报告 商业地产行业专题报告(四):购物中心单体项目盈利模型 商场经营数据可得性差,万达商管招股书破解困境;基于万达商管数据推演购物中心单体项目盈利模型;推演轻资产运营商在不同模式下的项目管理收益;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以万达商管经营数据为参考,购物中心单体项目能够在被妥善经营的状态下具备良好且持久的盈利能力。重资产持有者将会委托具备管理优势的运营商管理项目,而运营商可以挑选合适的项目入驻以获得服务酬劳,助力业绩提升,商管行业集中度将会显著提升。建议关注轻资产运营商华润万象生活、宝龙商业、星盛商业。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黄金珠宝行业专题系列三-把握钻石行业增长机遇,多场景消费打开成长空间 行业概览:钻饰规模超千亿,后疫情时期需求复苏;发展驱动:婚恋、悦己等多场景消费共促增长;竞争要素:产品+渠道助快速发展,品牌价值构建核心壁垒;天然钻VS培育钻:共享行业发展机遇,品牌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多重利好将推动钻石行业基本面稳步增长,并在后疫情时代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同时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地位,在龙头企业自身经营持续向好下,当前板块具备较强配置性价比。我们建议首先关注综合类珠宝龙头通过加速展店扩张,以及多元化产品布局实现快速增长,如周大福、周大生、老凤祥及豫园股份等;其次关注特色婚恋珠宝品牌,通过差异化品牌价值传递塑造独特竞争壁垒,如迪阿股份;此外,关注规模扩张弹性大,且产品分享悦己市场红利的时尚化珠宝品牌,如潮宏基等。 证券分析师:张峻豪 S0980517070001; 联系人:柳旭; 血糖监测专题:技术迭代,市场广阔 血糖监测是POCT的“最大蛋糕”;技术迭代,CGM技术门槛高;全球市场:血糖监测龙头瓜分巨额市场;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待时飞;未来发展:三大助力推动血糖监测公司发展;推荐买入鱼跃医疗(BGM传统业务优势,收购凯立特进入CGM赛道)、关注微泰医疗(胰岛素泵和CGM业务有望协同发展,技术壁垒高),关注三诺生物(BGM产品丰富、零售渠道优势,CGM产品在研),关注九安医疗(BGM血糖仪设计独特,小米健康领域合作伙伴)等。 证券分析师: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汽车智能化系列专题之感知篇:终端智能化军备竞赛打响,中游各感知硬件放量先行 环境感知:ADAS渗透率不断提升,单车传感器数量不断提升;车身感知:高阶自动驾驶落地在即,高精度定位需求激增;网联感知:与单车智能相结合,助力综合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大门正式开启,各家整车OEM厂商纷纷开启智能化军备竞赛,希望在智能化领域打造产品差异化,占领终端市场,各类感知硬件有望率先放量。建议关注炬光科技、虹软科技、韦尔股份、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华测导航、千方科技、移远通信、均胜电子等相关上市公司。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宏观专题-价值投资之魂·ROE系列(一)对高ROE的新认识 今年宁组合大幅跑赢茅指数,茅指数的企业是符合ROE “绝对水平高”的限定,但并不满足ROE高增长,即ROE边际上还有上涨的条件。即便ROE的绝对水平很高,但边际上没有长进,虽然有盈利支撑但是很难享受估值红利,在宽货币、稳信用的格局下茅组合这类“绩优生”多少有些吃亏。相比之下,宁组合的ROE边际上还在走高,可以类比为考试中“进步名次”跨度不断增大的“后进黑马”,映射到股价上,其涨幅超出了“绩优生”。如果测算整个A股中:(1)ROE连续3年在20%以上的公司比例;(2)ROE连续三年有上涨的公司比例。可以发现,“后进黑马”相对“绩优生”更为稀缺,若以2012年作为分界线,近10年来高ROE的企业比例还在增加,但ROE边际走高的企业比例是下降的。在传统高ROE的策略上,可以兼顾“绩优生”和“后进黑马”的双重属性筛选出潜在高回报的主体,来搭建配置组合。即便2022年有“宽信用”的预期,在全球央行收水、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前提下,也很难看到估值的逻辑。用“高ROE”和“ROE边际走高”双重属性来筛选股票可以规避联储货币正常化进程中投资于股票市场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王开 S098052103000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