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科技】2月手机观察:2018年发生了什么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科技】2月手机观察:2018年发生了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黄乐平 | TMT 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 S0570521050001/ AUZ066 陈旭东 | 电子研究员 S0570521070004 胡宇舟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40041 黄礼悦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70191/BRH099 王心怡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70166 行业动态:2018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认为复盘2018年对于目前的市场存在借鉴意义。截至2月25日,CS电子年内已回撤11.3%,且1月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18.2%,产业链也普遍反映1Q22安卓厂商的拉货动能较弱,我们认为这样的趋势与2018年的情况十分类似。回顾2018年,我们看到在2017年结束了高速增长期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样受到了中国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产业链进入去库存阶段,A/H消费电子股价大幅调整,引发了股权质押爆仓等问题。苹果在2018年也大幅下调全年出货量预期,受到市场关注。尽管历史不一定会重演,但我们认为2018年的数据对于目前的环境存在借鉴意义。 2018出货量疲软 Vs 2022年出货量弱复苏 我们认为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将依旧维持微弱复苏态势(+2.9%YoY)与2018年的同比下滑4.3%有类似。其中,中国区景气度较疲弱,我们认为主要受制于1)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经济疲软增长,将导致的消费者对可选消费品的需求下降;2)5G现阶段缺少杀手级应用,对出货量拉动不明显;3)智能手机创新放缓,对销量的拉动有限。其中我们看到,1)和3)在2018年的市场中同样有效。 持续关注乌克兰事件后续对各手机品牌厂商的影响 近期乌克兰的紧张局势,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对于智能手机,我们看到:1)乌克兰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市场,根据IDC,2021年乌克兰市场出货量达583万台,仅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0.4%。小米是第一大品牌,在乌克兰的出货量也仅为220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1.2%;2)俄罗斯是东欧比较重要的区域市场, 21年俄罗斯市场出货量达3,104万台,占全球2.3%。第一大品牌三星21年在俄罗斯的出货量达1,048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3.9%;小米是第二大品牌,21年在俄出货量达861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4.5%。建议持续关注乌克兰事件后续对各手机品牌厂商的影响。 等待新产品形态的发布或技术变革带的投资机会 2019-2021年,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回暖主要依靠AirPods带动TWS行业的繁荣成长,以及华为苹果等厂商推动的手机光学进步(多摄、人脸识别、ToF、潜望式、大底、高像素等)也推动手机光学公司的成长。往前看,我们认为1)汽车智能化;2)VR/AR+元宇宙;3)医疗级手表和IoT设备;4)折叠屏等手机新形态,有望成为下一轮带动消费电子板块回暖的机会。建议积极布局相关公司。 整体行情回顾:手机产业链估值近一个月下滑9.6% 截至2月25日近一个月CS电子下跌2.0%,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5%。行业整体而言,A/H股手机产业链总市值下跌9.5%;估值下滑9.6%至28.4x(按P/E TTM计算),目前约处于2017年至今50%分位(按P/E TTM计算)。个股方面,整个手机产业链个股近一个月表现都比较疲软。考虑到苹果iPhone SE3发布在即,建议投资者关注苹果产业链相关个股。 附录:中国大陆手机市场观察及出货量预测
黄乐平 | TMT 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 S0570521050001/ AUZ066 陈旭东 | 电子研究员 S0570521070004 胡宇舟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40041 黄礼悦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70191/BRH099 王心怡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70166 行业动态:2018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认为复盘2018年对于目前的市场存在借鉴意义。截至2月25日,CS电子年内已回撤11.3%,且1月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18.2%,产业链也普遍反映1Q22安卓厂商的拉货动能较弱,我们认为这样的趋势与2018年的情况十分类似。回顾2018年,我们看到在2017年结束了高速增长期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样受到了中国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产业链进入去库存阶段,A/H消费电子股价大幅调整,引发了股权质押爆仓等问题。苹果在2018年也大幅下调全年出货量预期,受到市场关注。尽管历史不一定会重演,但我们认为2018年的数据对于目前的环境存在借鉴意义。 2018出货量疲软 Vs 2022年出货量弱复苏 我们认为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将依旧维持微弱复苏态势(+2.9%YoY)与2018年的同比下滑4.3%有类似。其中,中国区景气度较疲弱,我们认为主要受制于1)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经济疲软增长,将导致的消费者对可选消费品的需求下降;2)5G现阶段缺少杀手级应用,对出货量拉动不明显;3)智能手机创新放缓,对销量的拉动有限。其中我们看到,1)和3)在2018年的市场中同样有效。 持续关注乌克兰事件后续对各手机品牌厂商的影响 近期乌克兰的紧张局势,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对于智能手机,我们看到:1)乌克兰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市场,根据IDC,2021年乌克兰市场出货量达583万台,仅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0.4%。小米是第一大品牌,在乌克兰的出货量也仅为220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1.2%;2)俄罗斯是东欧比较重要的区域市场, 21年俄罗斯市场出货量达3,104万台,占全球2.3%。第一大品牌三星21年在俄罗斯的出货量达1,048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3.9%;小米是第二大品牌,21年在俄出货量达861万台,占其总出货量的4.5%。建议持续关注乌克兰事件后续对各手机品牌厂商的影响。 等待新产品形态的发布或技术变革带的投资机会 2019-2021年,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回暖主要依靠AirPods带动TWS行业的繁荣成长,以及华为苹果等厂商推动的手机光学进步(多摄、人脸识别、ToF、潜望式、大底、高像素等)也推动手机光学公司的成长。往前看,我们认为1)汽车智能化;2)VR/AR+元宇宙;3)医疗级手表和IoT设备;4)折叠屏等手机新形态,有望成为下一轮带动消费电子板块回暖的机会。建议积极布局相关公司。 整体行情回顾:手机产业链估值近一个月下滑9.6% 截至2月25日近一个月CS电子下跌2.0%,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5%。行业整体而言,A/H股手机产业链总市值下跌9.5%;估值下滑9.6%至28.4x(按P/E TTM计算),目前约处于2017年至今50%分位(按P/E TTM计算)。个股方面,整个手机产业链个股近一个月表现都比较疲软。考虑到苹果iPhone SE3发布在即,建议投资者关注苹果产业链相关个股。 附录:中国大陆手机市场观察及出货量预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