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持续调整行情下,围绕行业指数基金的投资思考

持续调整行情下,围绕行业指数基金的投资思考

作者:微信公众号【长江证券】/ 发布时间:2022-02-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持续调整行情下,围绕行业指数基金的投资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为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创新业务团队”出品 作者:陈铙,工学博士,执业证书编号:S0490616070017 作者:张慧程,经济学硕士,执业证书编号:S0490120080096 2021年6月以来,随着国家推行平台型经济反垄断、医药及医疗设备集采等政策影响,互联网行业以及医药行业的股价一片哀嚎,部分代表性龙头公司已发生了最大50%以上的跌幅。 同时,叠加近期市场整体调整的进一步加剧,更多迷茫涌现:这些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 基于此,我们将一同探讨,在当前低迷市场环境下,围绕上述行业指数的投资思考。 投资行业指数,赚怎样的钱? 投资一个行业指数,我们对预期收益的构成的理解,通常源于这两个部分: 一是指数里的成份股业绩不断增长并赚到实实在在的利润,这是该指数长期向上的根基; 二是如果我们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可以赚到指数在情绪从悲观转向乐观时估值回归的收益。 巴菲特有所谓“三好”原则: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从行业投资角度如果不考虑个股层面,就是: 一、选择一个好行业,其趋势确实是“长期向上”;二、选择一个好时机,在行业相对“便宜”时买入。 “好行业”与“好价格” 哪些行业更具有“长期向上”的特性呢? 髙瓴资本的张磊曾给过这样的参考,即消费、医药、科技行业。站在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是:医药可以延续人类生命,而消费、科技则可以让人类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不妨回顾一下代表互联网行业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走势: 截图来源:Wind金融终端(数据区间:2007-6-29至2022-02-23)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300医药指数的长期走势: 截图来源:Wind金融终端(数据区间:2006-1-04至2022-02-23) 再来看中证消费指数的长期走势: 截图来源:Wind金融终端(数据区间:2007-01-04至2022-02-23) 注:上述K线图坐标系均为对数坐标系 可以看到,虽然这三个指数中间波动较大,但拉长周期看呈现出长期上行趋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行业也是长期向上的,只是科技、医药、消费行业的“长期向上趋势”更为显著。 有了“好行业”,那我们自然想知道什么是“好价格”。 其实客观标准的“好价格”是相对的,因为“便宜”和“昂贵”更多是基于主观感觉。 但是为了客观衡量,我们需要一个标准来区分买入价格的大致是“便宜”、“昂贵”或是“合理”。 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图形上看较为直观的方法,即依据指数的长期趋势画一条“趋势线”,指数在“趋势线”以下即代表“便宜”,在“趋势线”以上即代表“昂贵”。 以中国互联网50指数为例,图中黄色直线即为“趋势线”,可以看出指数是围绕“趋势线”波动的。(注:趋势线通过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指数对数收盘价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区间2007-6-29至2021-12-31,下图已调整为对数坐标系) 截图来源:Wind金融终端(数据区间:2007-6-29至2022-02-23)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依据“趋势线”进行买入呢? 如果指数长期向上,那指数向下偏离“趋势线”越远,我们买入的价格越“便宜”,未来实现正收益的胜算越大。 为了衡量指数偏离“趋势线”到底有多大,我们定义“偏差度”。 偏差度=指数偏离“趋势线”的程度。偏差度为负,则说明指数比“趋势线”低,偏差度为正,则指数比“趋势线”高。 如果我们在偏差度为负且偏离位置较远时进行投资,可以同时获得后续指数上行+回归“趋势线”的双重收益。 截图来源:Wind金融终端 那偏差度等于多少时,才更适合买入呢? 理论上来看,偏差度为负时,买入才更有可能实现较大收益。 但指数偏离“趋势线”较大且偏差度为负时,大概率恰好是该行业经历至暗时刻之时。 这时投资者可以进行如下思考:1、这个行业会彻底衰退吗?2、行业长期向上的逻辑还存在吗?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投资者则可以去思考买入计划! 举个例子:互联网行业会彻底衰退吗?站在笔者的思考维度,当然是不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企业依旧是充满活力,并且掌握核心科技的企业。 比如阿里云、百度AI、蚂蚁OceanBase数据库,即便放在全球范围,也依旧具备很强竞争力。目前只是互联网流量见顶叠加反垄断与整治平台型经济企业导致营收增速放缓,在倒逼转型下,下一个春天或已不再遥远。 因而,有没有较为系统的投资方法,可以降低无头绪乱买的概率? 本文尝试从网格方法论出发,做好计划并执行,然后评估效果。 网格买入方法的应用分析 我们以中国互联网50指数作为案例,来分析即将构建的网格买入计划(注:该计划仅为静态分析结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第一步,我们确定网格交易的参考基准。 这里我们统计了偏差度的历史分位数,即将历史上每一天指数偏离“趋势线”的程度降序排列,并划分为100等分,下表列示了处于50%以下关键百分位的偏差度数值。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统计区间:2007-6-29至2021-12-31) 第二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买入第一笔。 这里我们假设选择从20%分位数开始买入,即偏差度=-16.9%时,但是历史上极值是-54.31%,如果达到如此跌幅,则买入的第一笔资金亏损将达到45%,这样亏损也是普通投资者难以忍受,因而,网格加仓原则显得更为重要,并且可以考虑在底部买入更多(注:本策略不适用于个股投资)。 第三步,制定网格交易计划。 历史上,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互联网50指数经历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若考虑在偏差度达到20%分位数时入场,每下跌75点(约7%)的间距进行加仓,加仓采用金字塔式加仓(后一笔买入比前一笔买入的资金要多),依据以上描述设计如下网格: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统计区间:2008-9-16至2009-3-10)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按照网格一共买入了6次,累计最大亏损已被控制在了-13.9%。 当然,会有投资者认为上述浮亏并不算小,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时,更需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并施行。 投资能够恰好买在最底部的情况是相对小概率,更多见的场景将会是:基于价格的合理预期,尝试逐步执行,利用时间维度的拉长,来期许最终的更优投资回馈。 那么,基于上述策略来进行买入模拟,结合历史上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历次大跌情形,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呢?我们也进行了回测: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统计区间:2007-6-29至2021-12-31) 其中,2008年仅用6个月就回本,因为2008年是大跌后大涨,2011年用时17个月,因为这次是阴跌缓涨。但是最终持有3年,收益率分别是133%、209%,收益可观。而2018年的大跌,之所以3年收益率很低,较大程度是因为遇到了本轮反垄断政策影响。 这次,会不一样吗? 写在最后:网格方法论的思考 我们对上述行业指数的网格投资计划进行总结: 一是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从“相对合理”的点位开始买入;二是构建合理的网格,通过分批买入,控制投资风险。 即: 1、发现长期业绩持续向上的行业指数,待大幅下跌到“趋势线”之下时,开始计划买入; 2、一般使用20%(或15%)分位数的偏差度值作为第一笔买入; 3、根据历史极值测算最后一笔买入位置; 4、结合投资者自身风险承受水平,按照第一笔买入后一定百分比的跌幅制定下跌买入间距,并制定多档网格买入计划,做到资金有计划使用,分批投入,风险可承受可控。 5、按照计划坚定执行网格买入。 站在目前这样一轮较大幅度的市场回调中,也许很多投资者无法预测回调会有多深及低位徘徊又会有多久。 但若能综合文中的网格交易策略进行思考,或可在操作过程中更有效的控制平均建仓成本,还可使筹码相对均匀地在时间上分布开,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度过这样的煎熬时光。 当然,我们也对上述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思考: 1、行业趋势彻底终结的风险,也是本策略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但由于我们每次建仓都是在指数向下偏离趋势线较大程度的时候,实际上也仍然要远好于在行业热度较高时的高位介入的情况。 2、难以坚定执行交易计划的风险。指数回调幅度超预期、指数在低位盘整的时间超预期、市场赚钱热点的诱惑等均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 最后,我们汇总了市场上的类似可供参考的指数: 目前市场,除了上述提到的互联网指数具有较大的负偏差度外,还有一些指数也处于困境,但市场预期具备较好的长期向上趋势,这里列出相关指数、对应的偏差度及指数对应的ETF,供大家参考: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统计区间:2004-12-31至2021-12-31),上图所涉及的标的名称、代码及数据整理仅作案例数据展示,并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未来收益的承诺 有句话说得好,不奢望躲过最坏的时刻,就不会错过最好的光景。 市场与行业的波动就像左右摇动的钟摆,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每次“摇摆”中的合适时机,秉承价值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来合理控制风险,并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虽道阻且长,但终会际遇遍野花香! 关于本期作者:陈铙,执业证书编号:S0490616070017 陈铙:工学博士,10年证券从业经验,就职于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2013年获得美国CBOE项目期权认证证书、2018年被评选为上交所十佳期权讲师、2020年成为中国证券业协会期权课程主讲人、2020年所属期权团队获得长江证券“卓越团队”荣誉称号。 关于本期作者:张慧程,执业证书编号:S0490120080096 张慧程:经济学硕士,2年证券从业经验,就职于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中国证券业协会期权课程主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老师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本文所涉及的标的名称、代码及数据整理仅作案例展示,历史行情走势并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未来收益的承诺。长江证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不对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请您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进行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