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从比依上市看空气炸锅市场前景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从比依上市看空气炸锅市场前景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超家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家电·双周报丨从比依上市看空气炸锅市场前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家电朔望谈: 2022年2月18日比依股份作为空气炸锅第一股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吸引资本市场较高关注度。本期双周报我们通过比依上市关注空气炸锅市场,从行业概况、增长驱动因素及竞争格局等角度探讨此新兴赛道的未来前景,并进一步分析说明比依股份的公司现状。 空气炸锅诞生美国,产品主打健康便捷功能。空气炸锅诞生美国,并由飞利浦公司推向全球。该产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代替煎锅热油,不仅使得炸制食品更为健康且易于清洗,同时其热风循环加热模式也能够更快速锁住水分,使食物口感更佳,其低油健康的烹制原理深受用户喜爱。 线上长尾小家电市场发展+疫情催化推动行业加速扩容。从产品特征看,具备零售便携属性的小家电天然易于向线上销售转移,而日益凸显的线上化销售趋势为家电长尾品类创造了发展契机,推动空气炸锅销量提升。此外,疫情期间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大幅减少,居家烹饪频率增加亦使得空气炸锅迎来爆发式增长契机,其销量增速远超其他长尾小家电。 国内竞争格局稳定,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小家电行业竞争较为充分,以美的、苏泊尔、九阳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新兴品牌难以动摇其强势的市场地位。反观快餐文化盛行的欧美国家,大多数主流食物均可用烤箱加热烹制而成,故空气炸锅销量规模快速增长且显著高于中国,因此对新兴品牌而言,选择空间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或更易于抢占市场份额。 比依股份:深耕行业二十年,空气炸锅第一股。比依股份成立于2001年,先后推出了油炸锅、空气炸锅及空气烤箱等系列产品,主要为海外知名小家电品牌提供ODM/OEM服务。其中空气炸锅&烤箱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两者合计占比达到75%左右。分地区看,欧美国家是公司主要的销售地区,英美两国占比最大,2020年合计占公司收入比例42.1%。18 年至今前五大客户基本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客户集中度不断提升,合计收入占比超过50%,有效带动公司收入增长。随着公司自有品牌的不断拓展,未来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2022年2月14日-2022年2月27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6%,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4.5%,跑输沪深300指数3.9pct,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25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6.6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原材料价格: 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7.68%;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0.59%;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2.04%;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1.71%。液晶面板2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1、3、5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1.45%,2.68%,2.72%。 投资策略: 春节促销叠加奥运营销有望提振国内家电需求,同时龙头品牌科技加码有益于终端提价,看好后期盈利能力修复空间,建议关注品类布局完善的美的集团、高端化优势明显的海尔智家、激光投影技术龙头光峰科技。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研发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回落。 正文内容 一、从比依上市看空气炸锅市场前景 (一)空气炸锅:健康便捷的新兴小家电 空气炸锅诞生美国,中国市场起步较晚。空气炸锅是一款能够利用空气代替煎锅热油,通过近似太阳热风对流使食物加热变熟的新型厨房小家电。其产品原型最早可追朔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QNC公司推出的商用空气炸锅,2007年法国Tefal公司推出的Actifry低脂炸锅成为全球第一台家用空气炸锅。随后在2010年飞利浦公司正式提出空气炸锅(Airfryer)概念并逐步推向全球。2015年九阳、美的等公司开始布局该业务领域使得空气炸锅在中国市场受到关注,并吸引了小熊、北鼎、新宝等一众国牌小家电企业入局。 从产品功能上看,空气炸锅凭借“高速空气循环技术”,以热空气代替食用油比普通烤箱所炸制的食品更加便捷、健康。 空气炸锅所采用的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其工作原理即是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加热让锅中空气变成急速循环的热流,并利用内置风扇使锅内热风对流,从而带走水汽使食物脱水,最终达到煎炸效果。由于煎烹过程中油耗较少,且对肉类、薯条等本身含有油脂的食品无需加油,这种低油健康的做法使得空气炸锅深受用户喜爱。 相较于传统烤箱以及其他加热类厨房小家电,空气炸锅依靠空气动力学相关技术不仅使得炸制食品更为健康且易于清洗,同时其立体式的热风循环加热模式也能够更快速锁住水分,使食物口感更佳。此外作为空气炸锅的升级款,容量更大,适用场景更加广泛的空气烤箱亦逐渐被全球消费者所接受。随着空气炸锅的不断普及,未来有望逐步替代普通烤箱。 除产品功能优势外,线上化销售趋势下长尾小家电市场爆发亦是近年来空气炸锅快速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零售便携属性使小家电更易向线上销售转移。与大家电不同的是,小家电单品普遍较小更具零售便携属性,因而并未形成如白电销售渠道的自建分销体系与专卖店网络,更多依附于商超展柜或连锁门店货柜,相较大家电而言,小家电在线上渠道拓展方面存有天然优势,也更易被用户接受,故其线上销售占比快速提升,至2021年全球小家电电商渠道占比为36.1%,其中厨房小家电达到38.2%,远高于大家电的25.9%。 长尾小家电市场蓬勃发展,推动空气炸锅销量提升。线上化的销售趋势为家电长尾品类创造了发展契机,带动各类新兴小家电的需求增长爆发。以中国地区为例,扫地机、空气炸锅、电动牙刷等多品类市场规模快速扩张,5年CAGR普遍高于20%。其中空气炸锅销量由2015年的85.3万台迅速攀升至2021年的521.4万,期间CAGR达到35.2%。在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扩大趋势下未来空气炸锅增势有望延续。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快餐文化与新冠疫情期间宅经济和健康理念普及,使得主打健康便捷的空气炸锅在海外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增量空间。 东西方餐饮文化存在差异,空气炸锅在海外市场更受欢迎。与东亚地区饮食习惯不同的是,欧美国家日常用餐追求方便快捷,烤鸡、薯条、披萨等半熟冷冻或油炸快餐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每周快餐消费量在30%以上,而中国仅为17.8%。同时20-39岁的年轻群体为快餐消费主力,占比达到44.9%,他们对空气炸锅的接受度也相对更高。因此相较于中国较低的快餐消费人群,空气炸锅在海外市场更受欢迎。 疫情下居家烹饪频率增加,空气炸锅更受消费者欢迎。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限制出行与强制封城等政策使得消费者外出就餐频率大幅减少,不得不居家烹饪就食。生活习惯的被迫改变推动厨房小家电消费需求上升,根据Hunters数据显示,超过50%的美国消费者居家做饭的次数会比疫情前更多,其中主打康智能的空气炸锅更受美国用户青睐,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小型厨电清单中名列第一。 疫情为空气炸锅带来爆发式增长契机。疫情促进了厨房小家电加速发展,而作为加热类厨房小电的空气炸锅,其利用空气热流代替热油煎炸食物的烹饪原理更加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健康饮食理念,因而在疫情影响下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Zauba数据显示,疫情后美国进口中国的空气炸锅数量激增,2021年10月达到1155个运输订单峰值,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同时空气炸锅在中国市场也以52.6%的销量增速远超其他长尾小家电。 空气炸锅优势显著,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正是由于空气炸锅在健康理念、加热效率、烘焙口感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炸锅和普通烤箱等加热类厨房小电,其市场规模自2016年起开始快速扩容,尤其是在疫情催化下加速增长。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空气炸锅市场规模为23.3亿美元,5年CAGR达18.9%。随着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用户习惯逐渐养成,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维持增势,预计至2026年达到36亿美元。 从竞争格局上看,国内厨房小家电行业格局稳定,美苏九三大龙头长期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而由于欧美偏好油炸速食的饮食习惯,使得空气炸锅在海外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中国小家电行业竞争较为充分,以美的、苏泊尔、九阳、小熊等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长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根据阿里数据平台数据,空气炸锅品类在淘系平台的品牌数量接近200个,但美苏九三大龙头分润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CR3达到46.8%,集中度相对较高,新兴品牌难以动摇其强势的市场地位。 由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以油炸速食为主,大多数主流食物均可用烤箱加热烹制而成,因此兼具炸制加热功能与健康便捷理念的空气炸锅、空气烤箱等产品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欧美市场极受推崇,其销量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美国空气炸锅销量达到878.0万台,占全球销量的近40%。 正是基于国内竞争格局固化与海外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各空气炸锅厂商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如JS环球生活旗下的Foodi空气炸锅利用TenderCrisp技术使得烹制食物可实现外焦里嫩效果,18年登陆北美市场后即成为爆款。VeSync空气炸锅则凭借低价且功能齐全的高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比依股份全球销量领先,根据Euromonitor数据口径,2020年全球空气炸锅销量为2012.1万台,比依销量市占率可达19.3%,已然成为全球主要的空气炸锅生产商。 总体来说,全球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疫情后居家烹饪频率增加推动各类厨房小家电的消费增长,空气炸锅作为高端健康的新兴产品广受欢迎。但国内竞争格局稳定,市场份额被美苏九等头部品牌长期把持,因此对新兴品牌而言,选择空间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或更易于抢占市场份额。 (二)比依股份:深耕全球客户的空气炸锅生产商 深耕行业二十年,空气炸锅第一股。比依股份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加热类厨房小家电产品的制造设计和销售,先后推出了油炸锅、空气炸锅及空气烤箱系列产品,并拥有各项专利100余项,其产品销往全球并得到各国用户的广泛好评,目前已获得来自飞利浦、NEWELL、苏泊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业务订单与合作项目。此外公司还作为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起草单位,在2016-2020年连续5年获得中国机电商会推荐出口品牌,2021年登录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空气炸锅第一股。 营收稳步提升,业绩增长良好。2018年以来公司收入及利润稳步增长,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为公司产品的推广带来了绝佳机会,其收入业绩受疫情的正面影响增长明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自20Q2起全球疫情确诊人数显著增长,而公司营收及业绩同疫情呈相似趋势,2020年同比增速均超过50%。至21Q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8690.1万元,同比+57.1%/+22.6%。 空气炸锅&烤箱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他业务占比逐年下降。从产品结构看,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空气炸锅系列产品,其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50%以上,空气烤箱作为增量业务自19年底推出后销售金额亦不断增长,空气炸锅+烤箱两者合计占比达到75%左右。而油炸锅品类及其他业务规模占比逐年下降,主要系公司产能有限,多数产线用于生产空气炸锅与空气烤箱,至21Q3公司油炸锅/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14.5%/7.8%。 海外市场销售为主,内销占比逐年提升。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销售国家分布全球各地,同时在全球疫情反复背景下国外生产受限,促使公司海外订单持续增加,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基本维持在90%以上。细分来看,欧美国家为公司产品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其中英美两国占比最大,2020年合计占公司收入比例42.1%,中国地区占比10.4%,内销比例逐年扩大,主因公司通过线上渠道开展自主品牌销售,以及向小熊电器等知名厂商提供ODM/OEM服务所致。 当前ODM/OEM是比依的主要业务模式,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小家电品牌提供生产代工服务,其主要客户优质稳定,推动公司收入增长。 经营模式上,公司主要为海外知名小家电品牌提供ODM/OEM服务,其中又以ODM业务为主,约占全部收入的85%以上,而以公司自有品牌进行生产销售的OBM模式占比较小。 由客户资源看,公司主要通过展会和客户推荐的方式获取海外客户,目前已获得来自飞利浦、NEWELL纽威、SEB法国赛博集团、苏泊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订单,且客户资源优质稳定,18年至今前五大客户基本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客户集中度不断提升,21Q3合计收入占比达到51.7%,有效带动公司收入增长。 整体上看,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专注于加热类厨房小家电产品,目前已经与国内外知名小家电品牌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公司自有品牌的不断拓展,未来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二、板块行情回顾 本期(2022年2月14日-2022年2月27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6%,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4.5%,跑输沪深300指数3.9pct,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25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6.6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板块个股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五:三花智控(7.9%)、科沃斯(7.0%)、亿田智能(4.2%)、飞科电器(0.3%)、莱克电气(-0.4%);跌幅最大:石头科技(-19.9%)、JS环球生活(-16.6%)、九阳股份(-12.9%)。 外资持股方面,截至2022年2月25日,北上资金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老板电器、苏泊尔、三花智控和九阳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9%、17.1%、10.8%、9.7%、8.0%、24.8%和11.1%,较上期分别-0.2pct、-0.1pct、0pct、+0.1pct、+0.2pct、+1.4pct和-0.6pct,老板电器、苏泊尔和三花智控获外资加配。(注:此处统计口径为北上资金持有股数/流通A股股数。) 三、行业数据变化 (一)原材料数据变化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铜、铝、塑料价格本期下跌。我们分别选取SHFE螺纹钢、SHFE铝、SHFE铜、DCE塑料、液晶面板结算价格作为原材料成本跟踪指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7.69%;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0.59%;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2.04%;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1.71%。液晶面板1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1、3、5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1.45%,2.68%,2.72%。 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我们建立“成本指数”以反映家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本期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分别为59.4%/56.6%/72.2%,较相较上期+1.2%/+0.4%/+0.9%,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 (二)家电行业数据 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2021年12月地产竣工面积同比增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45%;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0.77%。 家电社零数据:2021 年 12 月社零累计总额 4.1 万亿元,环比增长 0.5%,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1.7%,其中家电类社零总额 933.3 亿元,环比下降 15.5%,较 2020 年同期减少 7.5%。 家电行业 12 月部分数据已更新: 空调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11月空调产量1195.9万台,同比增加7.6%,总销量977.7万台,同比减少2.4%。其中内销量为517.41万台,增速为-4.5%;外销量为460.3万台,增速为0.1%。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空调零售额同比-32.25%、零售量同比-37.21%,零售均价同比+9.1%,行情有所下降。行业格局方面,格力/美的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2.63%、32.76%,环比上月分别-3.10pcts、+2.58pcts。 冰箱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11月冰箱产量771.4万台,同比减少7.22%,总销量759.07万台,同比减少10.07%。其中内销量为394.01万台,增速为-7.71%,而外销量为365.06万台,增速-12.49%。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冰箱零售额同比-15.98%、零售量同比-24.78%,零售均价同比+13.7%,产业结构升级持续。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6.20%、14.32%,环比上月分别-4.84pct、+4.10pcts。 洗衣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11月洗衣机产量684万台,同比下降6.04%,总销量700万台,同比增加7.47%。其中内销量为417.3万台,增速为-6.39%,外销量为263.01万台,增速-7.0%。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洗衣机零售额同比-21.96%、零售量同比-27.33%,零售均价同比23.23%,价格上行。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4.2%、23.2%,环比上月分别+0pcts、+2.22pcts。 油烟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11月油烟机产量295.7万台,同比减少1.04%,总销量294.09万台,同比减少0.94%。其中内销量为163.6万台,增速为-3.65%,外销量为130.5万台,增速2.67%。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零售额同比-21.16%、零售量同比-25.97%,零售均价同比+9.17%,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格局方面,老板/方太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5.71%、27.44%。 四、行业公告及新闻 (一)重点公司公告 1、【科沃斯】1)转股价格调整:“科沃转债”的转股价格将由原来的178.28元/股调整为178. 13元/股。调整后的“科沃转债”转股价格自2022年2月11日起生效。2)股票激励预留授予:本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为93.26万股,授予价格为87.23元/股,登记日为2022年2月8日。登记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将由5.73亿股增加至5.74亿股。 2、【海尔智家】境外股份变动:2022年1月21日,公司已向五名配售对象发行新增H股股份4141.36万股,该新增股份分别占配售完成后已发行的股份数的0.439%及H股股份数的1.448%,且该股份已获港交所有批准于其主板上市并交易。公司总股本变更为94.40亿股。 3、【九阳股份】股份回购:公司于2021年11月27日披露了《回购股份报告书》,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A 股),预计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78%-1.56%。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暂未买进公司股票。 4、【苏泊尔】股东减持:2月10日,公司董事苏显泽先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12.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5%,减持均价为52.81元。减持后持股36.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45%。 (二)行业新闻 1、借“冬奥风”契机,家电企业酝酿体育营销新模式 家电企业率先出击,迎接冬奥营销战事。日前开播的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为观众提供8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带动彩电和零售市场迎来新风口。不少家电厂商早已布局8K领域,借“冬奥风”契机,纷纷抢占赛事营销先机。 例如,长虹通过冰雪类综艺节目植入彩电产品;格兰仕以冰雪为主题进行百城活动,布局下沉市场;美的邀请冬奥代表队队员为公司产品代言;格力则直接参与到冬奥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此外,海信和创维直接从技术入手,入局“战事”。海信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开发8K超高清专业监视器;创维负责VR头盔技术的攻关。 据了解,“冬奥风”除了对家电消费产生拉动作用,也带来零售渠道销量的快速增长。商务部消息显示,自1月10日“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冬奥风”吹热冰雪经济,仅冬奥纪念品销售额就同比增长26.9倍。而与冰雪运动挂钩的家电产品的销量增长50%以上。 搭上年前冰雪赛事的列车,零售厂商和家电企业再次联手,并展开新一轮从渠道、品牌到模式创新探索。近日,拼多多与美的集团达成100亿元合作,推动品牌、智能制造等融合。国美与主流家电品牌签约并成立共享经济公司,推进新商业模式构建。 据了解,国美线上平台“真快乐”App成为中国冰雪系列手办现货的首发销售平台,其将在今年与家电品牌全方位打通、共享,围绕冰雪运动等主题在线上线下进行更多新模式的合作,并在平台加入多元化直播、赛事、视频等内容。 2、家电行业已经开启了一场“造芯大战” 连续拿下家电行业第一的美的正大步向前,不断在汽车、芯片等领域多元化布局,扩展业务边界。据证券时报报道,1月10日,美的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2018年下半年美的进入芯片领域,开始于2021年开始量产,主要投产的芯片类型为MCU控制芯片,全年产量约1000万颗。同时计划在2022年将出货8000万颗芯片。” 早在2018年12月,美的集团通过旗下美的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芯片开发、设计和销售。 在这之前,美的也与多家半导体公司展开合作,以此在芯片领域展开布局。2019年,美的与三安光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专注于GaN(氮化镓)、SiC(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等研发;2021年年初,美的与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注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与销售等。 现如今,美的MCU控制芯片实现量产,意味着美的造芯进程算是正式踏入正轨。但美的入局芯片领域也并不算早,海信、康佳等家电企业大多也实现了自研芯片的量产。 1999年,TCL就通过与国投电子共同投资兴建爱思科微电子入局芯片设计领域,该公司是国家“九O九”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产品包括消费类芯片、通讯类芯片。 海信则在2005年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并在2017年、2018年以及2020年,先后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再到今年年初,海信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康佳进入芯片研发领域的时间与美的相同,2018年康佳成立了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到2020年,其第一款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KS6581A也实现规模量产。 家电行业早就进入了存量之争,在芯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以及家电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们要生存或增量就需要造芯来增强竞争力,多元化营收。然而入局较晚的美的近期加大造芯举措的支撑点在哪? 一方面是,美的营收、净利及应收账款都维持正面水准,在家电行业取得龙头地位的优势也为芯片研发奠定了基础。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美的集团以1784亿元营收规模反超格力920.11亿元营收规模,终结后者维持了24年的空调龙头地位。净利润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季度,美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9.68%,12.44%,6.53%。可见的是,美的营收、净利增速都维持增长态势。 在应收(预付)账款方面,2021年上半年,美的应收票据为59亿元,应收账款276亿元,预付款项35亿元,合计370亿元,占总资产的9.73%;而应收账款作为一种资产,可以反映公司被其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的资金占用情况,美的应收账款总营收占比低于15%以下,维持在可控水准。 另一方面,自研芯片也能为公司多元化战略布局助力。目前美的集团共有五大业务板块,不仅有大家熟悉的家电业务,还包括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板块。其中家电产品线布局上,美的也不仅限于冰箱、空调等常见的产品,还在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等小家电方面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也正是这种多元化产品布局的策略,让美的在营收方面维持着稳步的增长,超越同行拿下家电行业的第一。而如今在芯片领域大力发展,未来或也能打开美的第二或第三曲线。 (三)近期报告速递 《美的集团(000333.SZ):坚定生长,科技帝国的大中台时代》202201016 本篇报告中,我们跳出家电或新业务等前端赛道概念,站在更高维度去看美的近年变局,即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变革积累构建的真正内核“大中台布局”。从共性积淀的中台与业务对接的前台的划分角度出发,美的进行跨赛道多元化的储备及方向得以更清晰化。本篇研究的核心增量即尽我们所能将美的中台的架构、前期积累、成就成果、预期助力给阐述清楚,这也是市场上第一次对美的以中台、前台视角进行的研究展开,由此论证多元化所具备的高成功预期,进一步为美的后续新业务的具体展开以及后续研究跟进打下结构性基础。 五、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研发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回落。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27日发布的报告《家用电器行业双周报(20220214-20220227):从比依上市看空气炸锅市场前景》 华创家电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3 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欢迎关注华创家电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