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生猪:现货价格维持稳定,均衡中孕育突破动能

生猪:现货价格维持稳定,均衡中孕育突破动能

作者:微信公众号【鲁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鲁证期货《生猪:现货价格维持稳定,均衡中孕育突破动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侯广铭 农产品分析师 期货从业资格:F3059865 投资咨询资格:Z0013117 联系人:朱殿霄 联系电话:13051524133 公司网址:www.luzhengqh.com 微信公众号:lzqhyjs 一 行情回顾 二月份现货价格明显下跌。截至2022年2月25日全国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2.5元/公斤,较月初均价下跌幅度超过1元/公斤。 在一月份策略报告中,我们明确指出:不能过度解读节前超卖的影响,矛盾的重点仍然在于节前节后需求的边际变动情况。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节后猪肉需求明显减弱,全国各大批发市场白条走货普遍存在烂市现象,上海等批发市场甚至出现了白条尾货价格低于毛猪现货价格的现象。我们认为:春节后(正月中上旬)猪肉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在于节前居民大量的猪肉储备。正常情况下,北方居民节前猪肉储备消耗完毕的时间节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而南方(四川、湖北)等地腊肉消耗的周期更长,因此单从猪肉的社会储备上讲,农历正月期间现货价格很难有大的改观。 但是从正月下旬开始,随着北方猪肉储备消费接近尾声,同时工厂、学校的陆续开工也会增加猪肉消费(在家里吃冰箱冻肉,在工厂、学校一般还要采购猪肉),需求会逐步开始回暖,消费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开始显现,这是近期毛猪现货价格持续稳定的重要原因。 二 影响因素 1、现货价格维持稳定,均衡中孕育着突破动能 从近两周的现货价格走势看,现货市场目前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波动是价格的本质特征,均衡中肯定孕育着价格突破的动能。我们认为:从目前的平衡价格出发,未来猪肉的消费会有一定边际改善,但是供给边际增加的量会更大,3月份现货继续向下突破的概率更大。主要逻辑如下:第一,绝对供给仍然过剩,2021年能繁母猪存栏的高点对应的出栏高峰在3-4月份;第二,春节前过度出栏对节后供应的影响将在3月份消退,预计3月份出栏的数量和体重环比都会有所增加。第三,2月下旬后消费会有边际好转,但是增加量有限,难以逆转消费淡季的大趋势。3-4月份也没有重大节假日能大幅提振猪肉消费。第四,白条持续烂市,屠宰端亏损严重,按照现在的价格,猪肉鲜销没有利润,分割入库又很鸡肋,屠宰继续压价势在必行。第五,因为离消费旺季较远,二次育肥力量短期也难以入场。综合来看,供需的边际变动中,供给的边际增量会更显著,也将是压制短期现货继续走低的核心矛盾。 2、能繁母猪存栏继续缩减,产能去化仍在进行 关于基础产能的变动情况,近期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 第一,农业部公布了最新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今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产能仍过剩,猪价已经跌到成本线以下,近期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 第二,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从能繁母猪绝对量的角度看,自去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但去化速度缓慢,全国能繁母猪仍然处于高位,按照能繁母猪的数量推算,四季度生猪供应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2022年全年生猪整体供应充足几乎是确定性事件。 另一方面,按照国务院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的目标,能繁母猪数量应该维持在4000万头左右。因此,无论从产能的实际变化趋势还是政府的政策目标实现角度,一季度生猪基础产能大概率仍将继续缓慢下滑,但是一旦基础产能有过度下降的倾向,政府有形之手的托市力量将显著增强,因此要高度关注能繁母猪的去化节奏,这直接决定了底部状态下的期现市场的操作节奏。 3、一级预警仍未落地,地方收储开始施行 对于期货市场的做空群体来讲,目前市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在饲料价格继续大涨的背景下,一旦预警公布肯定会对短期市场走势有明显提振。很多人认为,预警公布后的收储政策对现货市场影响有限,收储带来的盘面反弹也是加空的机会,但对于波动率较大的生猪期货市场,日内的大幅拉涨足以使空方遭受巨大损失。总之,做好准备总比被动挨打要强。 但是,我们认为国家部委层面可能并不会急于公布一级预警,从近期猪粮比变化的趋势看,大部分三方咨询机构计算的猪粮比数值已低于5:1,但发改委仍未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一级预警,这或许与政府有意继续缩减生猪基础产能的政策目标有关。一方面,预警的目的是防止产能过度退出,但目前产能仍未缩减至政府调控目标,此时出台预警并不符合政府意图;另一方,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少量收储并不能有效托市,对于政府来讲,一项政策如果没有效果,不如不推出。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推测国家层面并不会急于公布一级预警,大概率会选择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推出区域性的收储政策,对产能仍然过剩的省份不公布一级预警,继续缩减产能。对能繁下降比较快,产能受损比较严重的地区,积极公布一级预警,调控生猪产能。这种政策手法对目前及未来现货价格的影响将更为温和。 目前已有云南、四川、湖北、宁夏四地开始实质性的生猪收储,如果后续价格继续下跌,宣布收储的地区会持续增多。 云南:适时开展储备调节。2月14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二级预警,称将适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四川:启动万吨猪肉收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决定,向21个市州下达共计上万吨猪肉收储任务。 湖北:实施省级猪肉临时收储1300吨。据湖北省发改委消息,湖北已启动1300吨猪肉临时收储,预计2月中下旬完成收储工作。 宁夏:全区启动猪肉临时收储。2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警告消息称,全区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全区启动猪肉临时收储。 4、玉米豆粕维持强势,养殖端利润持续收窄 自去年生猪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后,降成本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头等大事,而降低饲料价格是养殖企业降成本的主要路径。但目前玉米、豆粕价格坚挺,玉米期货2209合约盘面价格突破2800元/吨,豆粕期货2209盘面价格价格已突破3900元/吨,期货盘面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饲料现货价格的上涨预期,因此寄希望于年内饲料价格成本大幅下降并不现实。 饲料成本过高的影响主要通过当期利润作用在未来补栏上。对于短期生猪供应来讲,因为猪已经长在栏里,成本因素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出栏节奏上,短期供给的绝对量并不会受影响,简单来总结为:短期内,生猪供给缺乏弹性。因此,寄希望于玉米、豆粕价格上涨支撑短期猪价,并不现实。相反,我们要高度关注饲料成本进一步上升对母猪淘汰、仔猪补栏情况的考察上,这是影响下半年及2023年生猪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前饲料成本的快速上涨,对生猪期货远期合约有显著的利多影响。 5、多重利好因素,三季度猪价仍然值得期待 基于目前供需两端因素的推演看,我们认为2022年最值得看涨现货的月份是8-9月份。 从供给角度看,结合后备母猪价格以及样本企业种猪销售数据,2021年7、8月份后备母猪的补栏陷于停滞,其后随着二元母猪价格持续下跌和生猪销售价格企稳,9月份之后母猪补栏情绪明显增加。按照后备母猪正常的生长周期,7-8月份后备母猪补栏减少导致的供给压力大致出现在2022年第三季度,而9-11月份后备母猪补栏增加导致的产能供给增加大致出现在2022第四季度。同时,考虑到冬季疫病造成的三季度断档期影响,预计8-9月份的生猪供应偏紧。 从需求角度看,8-9月份是需求淡旺季交替的关键节点,需求的边际变化最为明显。另外,8-9月份的中秋、国庆等因素的备货、消费高峰也将明显提振消费市场。 因此,从期货盘面角度看,做空09合约应始终保持谨慎。 三 主要结论 从能繁母猪绝对量的角度看,自去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但去化速度缓慢,全国能繁母猪仍然处于高位,按照能繁母猪的数量推算,四季度生猪供应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2022年全年生猪整体供应充足几乎是确定性事件。 从近两周的现货价格走势看,现货市场目前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波动是价格的本质特征,因此均衡中肯定孕育着价格突破的动能。我们认为:从目前的平衡价格出发,未来猪肉的消费会有一定边际改善,但是供给边际增加的量会更大,3月份现货继续向下突破的概率更大。 我们推测国家层面并不会急于公布一级预警,大概率会选择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推出区域性的收储政策,对产能仍然过剩的省份不公布一级预警,继续缩减产能。对能繁下降比较快,产能受损比较严重的地区,积极公布一级预警,调控生猪产能。这种政策手法对目前及未来现货价格的影响将更为温和。 基于目前供需两端因素的推演看,我们认为2022年最值得看涨现货的月份是8-9月份。因此,从期货盘面角度看,做空09合约应始终保持谨慎。 END 鲁证期货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证研究-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供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本公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当日分析师的判断,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本公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本公司同意,并注明出处为鲁证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