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和达科技:水务信息化龙头,有政策支持(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

和达科技:水务信息化龙头,有政策支持(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

作者:微信公众号【计算机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22-02-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和达科技:水务信息化龙头,有政策支持(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月光の云海 音乐: 久石让 -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飞行石の谜―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 李雪薇 — 1.深耕水务行业二十余载,涵盖全套解决方案 公司历经初创、成长和全面发展三阶段,致力提升水务智能化水平。和达科技成立于2000年10月,并于2021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公司深耕水务行业二十年,服务水务企业超过500家,已逐渐形成“软件平台驱动+智能终端配套+运行管理服务”并进的业务模式,是国内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行业的领先企业。 公司产品体系完整,应用范围广泛。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感传终端、水务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服务和技术服务,其中智能感传终端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采集、传输,具体产品包括智能遥测终端、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渗漏预警仪以及根据软件功能需求对外采购并销售的智能仪表、流量计、水质检测仪等配套传感终端;水务管理系统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主要产品包括水务物联网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生产调度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分区控漏系统、渗漏预警云平台、在线水力模型等。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持续高幅增长。2018-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2.35/3.63亿元,同比增长32.39%、44.58%、54.33%,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9.23%;实现归母净利润0.13/0.31/0.76亿元,同比增长-42.80%、147.01%、140.98%,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41.79%;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2020年前三季度增长43.48%。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和销售规模的逐年递增,公司营收增速也在不断提升,带动业绩保持高位增长。 系统集成服务和水务管理系统收入大幅上涨。2018-2020年公司的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分别为0.44/0.81/1.5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7.16%/34.45%/42.11%;水务管理系统收入分别为0.12/0.31/0.49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7.32%/13.07%/13.49%;智能感传终端收入分别为0.97/1.07/1.4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9.83%/45.35%/39.23%;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0.09/0.17/0.19亿元,总营收的5.69%/7.13%/5.17%。由于近年来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水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公司项目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司系统集成服务和水务管理系统的收入大幅上升,从而拉动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实现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9.37%。 拆分集成服务收入,智能感传终端增速更快,公司水务管理系统、智能感传终端三年复合增速分别达109.76%,32.25%。若将公司系统集成服务中水务管理系统与智能终端拆分,则水务管理系统收入分别为0.29/0.64/1.26亿元,智能感传终端收入分别为1.25/1.55/2.18亿元。 2.政策推进,智慧水务迎黄金发展期 2.1.城镇供水价格政策重磅出台,新机制为水务信息化提供动力 水务信息化有效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水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但供水管网漏损严重、运营管理水平低一直是困扰水务企业的难题。同时,2021年8月6日,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修订印发《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了城镇供水的定价方式以及成本核算方式,两办法将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施行;2021年8月16日,上海发改委决定于2021年8月31日召开居民听证会,调整居民阶梯水价:第一阶梯水价从3.45元/m3调整至4.09元/m3,其中供水价格为2.27/m3,应缴污水处理费1.82/m3,第一阶梯水价上涨约18.5%,第二阶梯上涨18.42%,第三阶梯上涨48.03%。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水务公司正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节能降漏、保障供排水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2.2.降低漏损率已成为智慧水务首要目标 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率常年高达14%以上,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供水管网漏损是水务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管网漏损不仅浪费水资源、增加供水企业成本,而且影响供水水质,给饮水安全带来隐患。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严重。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2017年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率高达14.71%,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因此,提高管网管理能力、降低漏损率是我国水务企业的当务之急,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以深圳为例,日供水量为400万吨,年供水量为14.6亿吨。据测算,若深圳供水管网漏损率每降低一个点,年度节约成本大概为3000万左右。可见,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可以直接看到降本增效带来的实际收益。 重磅政策出台,2025年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中央资金对试点地区可予以适当支持。2022年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知明确,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确定的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进一步降低漏损率;未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控制到一级评定标准以内;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此外,通知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遴选一批积极性高、示范效应好、预期成效佳的城市和县城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中央预算内资金对试点地区的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予以适当支持。预计在国家大力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背景下,智慧水务中的降低漏损率工作将迎来政策利好的黄金发展期。 2.3.拳头产品推出,大单验证公司实力 渗漏预警云平台有效解决行业痛点,已在绍兴水务中应用。公司开发的渗漏预警体系是针对城镇供水管网埋在地下的物理漏点难以发现的痛点。以绍兴水务为例,从2020年初开始,绍兴水务应用了发行人的渗漏预警云平台后,已安装了1500个以上的渗漏感知终端,实现了听漏工人无需在夜间工作,而只需要白天根据系统提示确认漏点,渗漏预警云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现场漏点特征数据后,也将更能进行漏损信号的大数据分析。在公司连续15年的技术支撑下,绍兴水务实现了将城市供水漏损率从20%以上降到低于5%,并连续10年保持低于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人居环境奖。 获得千万大单,验证公司实力。2021年9月17日,公司收到采购代理机构绍兴中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发送的中标通知书,公司中标“绍兴市区供水智能化建设试点项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专项”,中标金额6,382.22万元。2022年 1 月 14日,在湖州水务集团新城建、浙江省委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与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的背景下,公司中标“湖州市供水智能化建设项目—湖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数字化平台”项目,中标金额3,611.8万元。可见,公司具有强劲的实力,在保障供水安全、降低管网漏损、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助推国有企业数字化改革的试点等政策加持下,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智慧水务大数据和综管平台的大单。 3.多维度因素驱动,未来业务持续高增长可期 3.1.驱动因素一:智慧水务渗透率低,我国尚处探索阶段 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发展尚处探索阶段。水务信息化建设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单一业务信息化阶段、多项业务信息化和门户集成阶段以及大数据分析和智慧化阶段。目前我国智慧水务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区水务企业规模和信息化程度不一,大量中小型水务企业仍在建设单一水务信息化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水务企业或民营水务企业;少量排名前列国有大型水务企业已建设了大量的第一阶段水务信息化类型项目,或已完成第二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目前逐步向第三阶段的智慧化阶段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5.60亿元高速增长到2019年的93.80亿元,且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城镇化+智慧城市+技术发展”催生更大智慧水务需求,未来市场空间百亿量级。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发展,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在2020-2023年将分别达到125.51/159.4/199.25/251.05亿元,从2020到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3%,市场空间广阔。 3.2.驱动因素二:全方位行业解决方案,项目经验丰富 深耕水务多年,已建立覆盖水务管理主要业务流程的完整产品体系。公司在水务行业深耕多年,对水务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行业痛点拥有较深刻的理解,已自主开发了覆盖水务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水务管理系统和核心智能硬件设备中的嵌入式软件,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客户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公司不断加大客户的拓展力度,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的项目经验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先后为绍兴水务、武汉水务、郑州水务、深圳水务、广州水务、北控水务、宁波水务、嘉兴水务等大中型水务公司提供水务信息化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2018-2020年公司新增客户的收入分别为0.17/0.28/1.10亿元,占所有客户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19%/16.59%/39.32%,占比逐年上升。其中在2018年至2020年度,创收100万以上的客户数量分别为32个、51个和78个,创收客户数量的持续上升促进了公司各年营业收入稳步上涨。总体而言,公司正在不断发展新客户,未来新老客户将共同促进公司收入规模不断增大。 新增订单合同数量和金额高速增长,50万以上新增合同金额占比逐年上升。2018-2020年公司新增合同金额分别为2.78/3.23/4.91亿元,其中50万以上新增合同数量分别为87/120/161个,占新增合同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61.47%增长到2020年的75.03%。可见,在水务行业信息化需求上涨及有利政策的助推下,公司订单数量和合同金额较前两年有明显的增长,说明未来公司拥有良好的收入规模扩大的趋势。 3.3.驱动因素三:提毛利、降费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上升,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在毛利率方面,2018-2020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5.04%/45.94%/47.97%,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水务管理系统及集成服务和智能感传终端贡献的毛利最多,2018-2020年水务管理系统毛利率分别为67.60%/58.02%/65.47%,集成服务毛利率分别为34.40%/43.58%/44.36%,智能感传终端毛利率分别为48.13%/44.54%/44.62%。在期间费用方面,2018-2020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9.54%/33.82%/27.02%,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未来公司利润增速有望高于收入增速,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3.4.驱动因素四:排水、水利发展不容小觑,提供持续内生动力 排水项目占大订单的一半,排水、水利发展不容小觑。自2019年以来,公司超1000万规模的中标项目共有12个,其中供水项目占6个,排水项目占6个,说明在供水、排水方面均有较大需求。同时,公司在2021年专门成立了排水事业部和水利事业部,将专项进行排水和水务业务的拓展。可见,虽然公司供水收入占总收入70%,但后续公司将重点推进排水、水利等项目的拓展,排水、水利有望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