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谈》第21期 / 旅游行业:否极泰来?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行业大咖谈》第21期 / 旅游行业:否极泰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为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行业大咖谈”团队出品的第21期 丨本期观点丨 本期核心观点:我们认为长期复苏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几次冲击下,板块对疫情反复的预期也越来越充分,若有边际改善,股价有望领先基本面修复。 2022年伊始,投资者直观感受是市场高低切换的现象,高位高价高景气个股回调幅度较大,相对而言,长期受疫情影响承压下跌的个股,走势相对强势。 这里面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旅游景区板块。申万二级行业指数2022年整体涨幅超过20%,且春节后近几个交易日指数涨幅超过15%。 回顾2021年旅游行业走势 2021年旅游行业可以说是在迷茫中摸索前行的一年,上半年大家还沉浸在复苏的幻想中,伴随着疫情的反复,行业又逐渐的沉沦下去。 从业绩角度我们看到,半年报的时点:宋城演艺、九华旅游、天目湖、中青旅、峨眉山、丽江股份、三特索道等多家上市旅企公告,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企业依靠二季度业绩的拉升,成功实现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 但三季度后半期,疫情反复,使旅游业错失了暑期和十一黄金周两个重要出行节点,全年的业绩又严峻起来,单三季度行业中超半数的公司业绩同比处于下滑的状态。 众所周知,促使股价反弹的因素,一方面是业绩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预期的改善。所以在当下即将公布年报的时点,旅游行业个股股价的反弹,我们认为大概率是投资者预期的转暖。 预期的转变源于基本面模糊的拐点 图:2020至2022年旅游景区行业走势 资料来源:Choice(2022.02.14) 图:2020-2022年我国 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全国与北上广深)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2022.2.13) 对比近两年旅游景区行业走势与我国国内疫情防控进展,我们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疫情反复的时点,政策的管控会影响居民出行意愿,对依赖客流量、客单价的旅游景区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春暖花开的时点,疫情相对较好控制,旅游景区行业指数走势较强。总的来说,新冠病毒经过两次变异(德尔塔、奥密克戎),传染性变强,致死率下降,对投资者造成的心里恐慌与行业实际影响都在减弱,直观的表现在行业指数方面,有跌不动的感觉。 所以在当前疫情由强渐弱,天气由冷渐暖的时点,行业出现了基本面向好的模糊拐点。甚至放到更长的周期来思考,景区门票价格下调带来的行业经营模式的阵痛,或强于短期疫情对行业带来的冲击。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桂林旅游象鼻山景区免收门票 桂林市宣布象鼻山景区于1月31日开始全面免费开放。回顾历史,桂林旅游于2002年5月28日同旅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按照约定,桂林旅游投入3000万元用于象鼻山景区合作建设项目,合作期限40年,自2002年7月1日起连续计算。 合作期内,双方共同进行市场营销,上市公司所获景点门票收入分成以购票入园实际游客数量×3元/人次为标准计算。自2003年起,如景点门票提价,按照门票提价的增幅比例,上市公司可获得相同增幅比例的门票分成收入。 2004年4月1日,门票收入分成提升至5元/人次。2010年1月1日,门票收入分成提升至8元/人次。2019年公司该景区门票收入达到1315万元。此外,合作项目收益连年增长,2019年公司该项目取得1188万元的合作收入。 图:桂林象鼻山景区风光 资料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伴随着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景区将不存在门票收入,对于公司来说将损失一个稳定的赢利点,公司面临的这个问题也是行业整体的问题,门票收入因政策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景区二次消费即合作项目收入将成为行业重要看点。 行业面临转型阵痛,从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型 旅游景区自身前期投入大,后期经营管理运营受扰因素较多,导致回收周期较长。 就盈利端来说,景区的客流量受到天气、休假政策影响,有不确定性和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但景区日接待人数有限,当客流量远远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时,游客整体游玩感受会下降,同时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景区游客接待量在众多因素下有瓶颈和限制,叠加目前国家政策下调门票价格,自身的盈利模式同样遇到挑战。 因此绝大部分景区单纯依靠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景区运营,需要依靠其他产业消费来带动整个景区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收入,成为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短期看来,门票收入或许可以维持景区运营和旅游经济规模,但从长期来看,会限制旅游景区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及创新旅游服务产品的动力。 根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随着我国景区总体营业收入不断快速上涨,从2011年的2658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506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7.43%。但门票收入上涨幅度一直较为缓慢,2018年国家还出台政策引导各大国有景区下调门票价格。 目前已有逐步从“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提升二次消费、拓展全域旅游、增加夜游时长)转型的趋势。 我们在行业大咖谈《行业追击》栏目中持续对旅游行业走势进行跟踪,欢迎大家订阅关注。《政策、事件、情绪共振,旅游行业连续上涨》2022.2.14,《政策、业绩、情绪,三方面看旅游行业未来走势》2022.1.24,《旅游餐饮低位反弹,行情能否持续?》2021.12.29 基本面向好的几个佐证 1、《旅游十四五规划》出台 规划提出,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针对大家关心的出入境游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观点,未来还要适时启动入境旅游促进行动,科学制定并实施入境旅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短期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部分地区防控压力增大,餐饮旅游线下消费依然承压。伴随着疫情防控的稳定和政策的放松,行业消费需求有望集中快速释放。中长期看,疫情的扰动有望推动线下消费行业的加速出清和经营业态的转型升级。 2、《民航十四五规划》出台 旅游业十四五规划提出择机促进出入境旅游,与民航十四五规划中2023-2025年重点恢复国际市场交相呼应,产业政策层面已经为放开做好了准备。当然,是否放开还需要决策层权衡利弊,而一旦选择放开,我们认为国内防疫政策松动和国门全面有效开启大概率同步进行。景气未至,预期先行。 在疫苗、特效药出现后,人类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强景气预期出现之时,受疫情压制的行业大概率会维持活跃。 3、中国紧急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 国家药监局以应急审评审批的方式,附条件批准了辉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进口注册。辉瑞该款特效药为口服新冠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优越,在症状出现后5天内启动治疗可将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9%。 辉瑞特效药国内获批后,疫情受损板块复苏预期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轻中症患者占到85%以上,如果患者能居家用小分子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的话,不仅可以快速消灭病毒,还可以将传染给其他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对改变我国现有的疫情防控策略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旅游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修复的预期加强。 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借用巴菲特先生的名言来作为总结,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就疫情而言,回顾过去国内疫情以及行情波动,市场需要承认疫情复杂性难以判断,南非出现的新型变异毒株也进一步增添了全球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但我们认为长期复苏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几次冲击下,板块对疫情反复的预期也越来越充分,若有边际改善,股价有望领先基本面修复。 关于本期作者:张熠阳 张熠阳,投顾编号:S0490618050001,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行业大咖谈”团队成员,在行业大咖谈团队中主要覆盖社会服务、传媒娱乐行业。 关于“行业大咖谈” 《行业大咖谈》是一档由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发起的,主打跟踪机构的投顾服务类产品,产品将会对市场资深研究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订阅产品,您将获得: (1)精品行业课程,带您揭秘行业投资逻辑; (2)行业机会挖掘,帮您把握行业投资方向; (3)热门主题解读,带您解析每日最热事件; (4)行业精选标的,为您挑选行业优质个股; ↑了解更多,敬请关注“长江e号”APP-“投顾”-“行业大咖谈”栏目! 行业大咖谈适合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稳健型及以上的长江证券客户。本产品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产品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证券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且不得对本产品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文为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行业大咖谈”团队出品的第21期 丨本期观点丨 本期核心观点:我们认为长期复苏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几次冲击下,板块对疫情反复的预期也越来越充分,若有边际改善,股价有望领先基本面修复。 2022年伊始,投资者直观感受是市场高低切换的现象,高位高价高景气个股回调幅度较大,相对而言,长期受疫情影响承压下跌的个股,走势相对强势。 这里面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旅游景区板块。申万二级行业指数2022年整体涨幅超过20%,且春节后近几个交易日指数涨幅超过15%。 回顾2021年旅游行业走势 2021年旅游行业可以说是在迷茫中摸索前行的一年,上半年大家还沉浸在复苏的幻想中,伴随着疫情的反复,行业又逐渐的沉沦下去。 从业绩角度我们看到,半年报的时点:宋城演艺、九华旅游、天目湖、中青旅、峨眉山、丽江股份、三特索道等多家上市旅企公告,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企业依靠二季度业绩的拉升,成功实现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 但三季度后半期,疫情反复,使旅游业错失了暑期和十一黄金周两个重要出行节点,全年的业绩又严峻起来,单三季度行业中超半数的公司业绩同比处于下滑的状态。 众所周知,促使股价反弹的因素,一方面是业绩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预期的改善。所以在当下即将公布年报的时点,旅游行业个股股价的反弹,我们认为大概率是投资者预期的转暖。 预期的转变源于基本面模糊的拐点 图:2020至2022年旅游景区行业走势 资料来源:Choice(2022.02.14) 图:2020-2022年我国 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全国与北上广深)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2022.2.13) 对比近两年旅游景区行业走势与我国国内疫情防控进展,我们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疫情反复的时点,政策的管控会影响居民出行意愿,对依赖客流量、客单价的旅游景区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春暖花开的时点,疫情相对较好控制,旅游景区行业指数走势较强。总的来说,新冠病毒经过两次变异(德尔塔、奥密克戎),传染性变强,致死率下降,对投资者造成的心里恐慌与行业实际影响都在减弱,直观的表现在行业指数方面,有跌不动的感觉。 所以在当前疫情由强渐弱,天气由冷渐暖的时点,行业出现了基本面向好的模糊拐点。甚至放到更长的周期来思考,景区门票价格下调带来的行业经营模式的阵痛,或强于短期疫情对行业带来的冲击。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桂林旅游象鼻山景区免收门票 桂林市宣布象鼻山景区于1月31日开始全面免费开放。回顾历史,桂林旅游于2002年5月28日同旅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按照约定,桂林旅游投入3000万元用于象鼻山景区合作建设项目,合作期限40年,自2002年7月1日起连续计算。 合作期内,双方共同进行市场营销,上市公司所获景点门票收入分成以购票入园实际游客数量×3元/人次为标准计算。自2003年起,如景点门票提价,按照门票提价的增幅比例,上市公司可获得相同增幅比例的门票分成收入。 2004年4月1日,门票收入分成提升至5元/人次。2010年1月1日,门票收入分成提升至8元/人次。2019年公司该景区门票收入达到1315万元。此外,合作项目收益连年增长,2019年公司该项目取得1188万元的合作收入。 图:桂林象鼻山景区风光 资料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伴随着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景区将不存在门票收入,对于公司来说将损失一个稳定的赢利点,公司面临的这个问题也是行业整体的问题,门票收入因政策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景区二次消费即合作项目收入将成为行业重要看点。 行业面临转型阵痛,从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型 旅游景区自身前期投入大,后期经营管理运营受扰因素较多,导致回收周期较长。 就盈利端来说,景区的客流量受到天气、休假政策影响,有不确定性和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但景区日接待人数有限,当客流量远远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时,游客整体游玩感受会下降,同时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景区游客接待量在众多因素下有瓶颈和限制,叠加目前国家政策下调门票价格,自身的盈利模式同样遇到挑战。 因此绝大部分景区单纯依靠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景区运营,需要依靠其他产业消费来带动整个景区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收入,成为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短期看来,门票收入或许可以维持景区运营和旅游经济规模,但从长期来看,会限制旅游景区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及创新旅游服务产品的动力。 根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随着我国景区总体营业收入不断快速上涨,从2011年的2658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506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7.43%。但门票收入上涨幅度一直较为缓慢,2018年国家还出台政策引导各大国有景区下调门票价格。 目前已有逐步从“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提升二次消费、拓展全域旅游、增加夜游时长)转型的趋势。 我们在行业大咖谈《行业追击》栏目中持续对旅游行业走势进行跟踪,欢迎大家订阅关注。《政策、事件、情绪共振,旅游行业连续上涨》2022.2.14,《政策、业绩、情绪,三方面看旅游行业未来走势》2022.1.24,《旅游餐饮低位反弹,行情能否持续?》2021.12.29 基本面向好的几个佐证 1、《旅游十四五规划》出台 规划提出,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针对大家关心的出入境游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观点,未来还要适时启动入境旅游促进行动,科学制定并实施入境旅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短期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部分地区防控压力增大,餐饮旅游线下消费依然承压。伴随着疫情防控的稳定和政策的放松,行业消费需求有望集中快速释放。中长期看,疫情的扰动有望推动线下消费行业的加速出清和经营业态的转型升级。 2、《民航十四五规划》出台 旅游业十四五规划提出择机促进出入境旅游,与民航十四五规划中2023-2025年重点恢复国际市场交相呼应,产业政策层面已经为放开做好了准备。当然,是否放开还需要决策层权衡利弊,而一旦选择放开,我们认为国内防疫政策松动和国门全面有效开启大概率同步进行。景气未至,预期先行。 在疫苗、特效药出现后,人类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强景气预期出现之时,受疫情压制的行业大概率会维持活跃。 3、中国紧急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 国家药监局以应急审评审批的方式,附条件批准了辉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进口注册。辉瑞该款特效药为口服新冠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优越,在症状出现后5天内启动治疗可将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9%。 辉瑞特效药国内获批后,疫情受损板块复苏预期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轻中症患者占到85%以上,如果患者能居家用小分子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的话,不仅可以快速消灭病毒,还可以将传染给其他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对改变我国现有的疫情防控策略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旅游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修复的预期加强。 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借用巴菲特先生的名言来作为总结,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就疫情而言,回顾过去国内疫情以及行情波动,市场需要承认疫情复杂性难以判断,南非出现的新型变异毒株也进一步增添了全球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但我们认为长期复苏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几次冲击下,板块对疫情反复的预期也越来越充分,若有边际改善,股价有望领先基本面修复。 关于本期作者:张熠阳 张熠阳,投顾编号:S0490618050001,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行业大咖谈”团队成员,在行业大咖谈团队中主要覆盖社会服务、传媒娱乐行业。 关于“行业大咖谈” 《行业大咖谈》是一档由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发起的,主打跟踪机构的投顾服务类产品,产品将会对市场资深研究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订阅产品,您将获得: (1)精品行业课程,带您揭秘行业投资逻辑; (2)行业机会挖掘,帮您把握行业投资方向; (3)热门主题解读,带您解析每日最热事件; (4)行业精选标的,为您挑选行业优质个股; ↑了解更多,敬请关注“长江e号”APP-“投顾”-“行业大咖谈”栏目! 行业大咖谈适合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稳健型及以上的长江证券客户。本产品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产品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证券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且不得对本产品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