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社服】回归品牌核心价值,咖啡龙头逆境重生——复盘星巴克07、08年经营危机始末(唐佳睿/李泽楠)

【社服】回归品牌核心价值,咖啡龙头逆境重生——复盘星巴克07、08年经营危机始末(唐佳睿/李泽楠)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社服】回归品牌核心价值,咖啡龙头逆境重生——复盘星巴克07、08年经营危机始末(唐佳睿/李泽楠)》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社服】回归品牌核心价值,咖啡龙头逆境重生——复盘星巴克07、08年经营危机始末 报告摘要 星巴克作为精品咖啡行业的龙头企业、连锁餐饮企业的成功典范,曾在07、08年经历过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而近两年,在“新冠反复、餐饮内卷”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头部餐饮品牌正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我们通过深度复盘星巴克经营危机始末,分析其陷入低谷又得以重振的关键原因,探究什么是品牌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思考当前我国身陷类似窘境的连锁餐饮企业如何破局。 陷入危机: 1、次贷危机引发连锁效应,私人消费受严重冲击。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多米诺效应——房地产价格大幅缩水、股价暴跌、失业率和个人负债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私人消费增长乏力,冲击零售行业。同时食品能源价格的激增提高了消费者在必选消费上的支出成本,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可选消费的意愿。2、全球门店高速扩张,利润空间难以提升。高速扩张对供应链及员工管理造成巨大挑战,使星巴克极度依赖营收的持续高增长以覆盖每年的大量投入,因此对潜在外部冲击的抗风险能力不强。金融危机的冲击叠加同店分流效应使星巴克客流量降低、收入端疲软,较高的营业杠杆和大量关店产生的重组费用则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3、新晋对手强势入局,竞争日趋白热化。麦当劳和唐恩都乐强势入局精品咖啡赛道,主打低价占据大环境优势,并从营销上对星巴克展开猛烈进攻,而星巴克本身的差异化根基也在动摇,定价较高的同时产品和服务质量没有同步上升,陷入低成本与差异化两难的尴尬境地。 逆境重生: 1、聚焦顾客体验,回归核心价值。2008年霍华德·舒尔茨回归管理层后推动品牌转型,以升级顾客体验为核心,立足品牌在咖啡品质、店内体验、客制化产品上的传统优势,通过全线升级产品设备、推出会员奖励机制、创建线上互动社区,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联结并扩大和快餐巨头间的差异化,有效改善了门店销量。2、开源节流并举,稳步提升利润。从成本端看,08、09年星巴克大力推进成本削减举措:关停不盈利门店、减缓扩张、减少人员数量,以短期控制损失进一步扩大;优化门店选择、改善门店运营流程、重组供应链,以长期确保业务良性发展。创新驱动降本提效并行,稳步提升利润空间。3、切入速溶新赛道,创意推广促销量。规模庞大的速溶咖啡赛道为品牌提供了挖掘新客群、提高销量与利润的增长机会。星巴克瞄准较为空白的细分领域“精品速溶”,以避开与行业巨头雀巢咖啡的正面竞争,并减小对品牌形象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加码营销,创意推广精准触达顾客,速溶产品VIA?推出一年销售额便达到1.35亿美元。4、乘社交媒体之风,推广数字化营销。借力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和持续渗透,星巴克推动数字化营销,以较低成本撬动客观经济收益,凭借优质内容和带给用户的良好体验迅速积累起大量粉丝,脸书和推特平台账号粉丝数一年内达到同品类最高,有效带动线下销量。 风险提示:突发事件对经营影响超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导致消费增长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2-02-14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