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新】顶层政策再临,发展新能源态度坚定,"赛道、赛马、赛场风向都没变"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新】顶层政策再临,发展新能源态度坚定,"赛道、赛马、赛场风向都没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Auxin Solar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对东南亚光伏产能进行双反规避调查的申请;1月风机招标量达10GW超预期。 氢能: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四部委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十大行业借氢降碳升级。 电车:锂价继续上行创新高;乘联会等各机构预测1月国内销量乐观。 电力设备与工控:1月PMI公布数据为50.1。 核心周观点: 新能源:风电、光伏基本面继续强劲,顶层政策催化再次降临,明确发展新能源的坚定态度,此前积累的对盈利预期和估值的透支得到较充分消化,板块再次进入价值投资建仓区间,建议多条主线增配光伏风电。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从战略规划协同推进机制、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等10个方面对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发展意见。 《意见》是今年第一份关于能源转型的重磅顶层设计型框架政策(预计后续将陆续有相关领域配套细则出台),其中有多处体现出对发展新能源态度更加明确坚定的“新提法”,比如“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等,并且再一次明确强调了要“加快推进风光大基地建设”,且使用了“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这样语气强烈的排比式措辞。可见我国加快2030年前能源清洁化转型的态度未有丝毫动摇。 经历过去年“缺电”事件后,国家对能源可靠安全更加重视,优先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对保障“双碳”的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在经济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需求增速有望保持高位,中短期内电力供应偏紧的局面预计大概率维持,加快建设低成本、短周期的风光项目是解决电力供应短缺问题的优先手段,不排除后续进一步出台激励风光投资积极性的配套政策(比如适当放开风光发电利用率限制、适当延缓/降低储能配置要求等)。 再次强调2022年光伏、风电板块核心行业逻辑:基于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终端庞大的需求潜力,2022年光伏安装量仍将由供应链瓶颈环节(硅料)的产量决定,而价格将成为调节供给分配的阀门,短期的产品价格涨跌不影响对全年装机预期的判断,全球40%-50%的装机高增是大概率事件。而在风机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国内的风电建设,尤其是能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短期新增电力供应重要来源的海上风电,预计也将持续提速。而风电与光伏,因自然资源分布、部署形式限制、产业链国内外分布的巨大不同,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还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均不存在显著的冲突关系(甚至存在一定互补关系),更多的是共同联手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形式的替代。 市场近况与投资建议:随着去年Q4以来的板块调整,此前部分(盈利预测和估值层面)透支的预期得到比较充分的消化,大部分龙头公司PEG回落到1倍以内(eps预测合理化修正后),再次进入价值投资区间。后续Q1业绩普遍环增预期的形成、光伏排产随硅料产量释放而逐月提升、海风招标启动等事件,均有望成为板块重新启动的催化剂,建议增配以下主线:光伏 1)盈利兑现确定性高或改善弹性大的硅料/电池片龙头;2)受益“确定性50%装机增长”的逆变器、玻璃、胶膜;3)受益N型技术切换带来的格局差异化的组件龙头;风电:1)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2)海风产业链。 “赛道、赛马、赛场风向 都没有变,中场休息稍微分心的观众,早晚会回来(就是现在)” 氢能与燃料电池:工信部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目录呈现车型上榜数量增加、系统配套高功率、续航里程符合商用车特点;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受政策扶持驱动,销售车型以乘用车和巴士为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政策定调能源绿色转型,氢能发挥重要作用。 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行业呈现以下三个趋势:1)车型上榜数量持续增加,物流车首次数量最多。2022年工信部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其中13家系统企业为FCV配套数量为19个,同比增加280%;物流车上榜首次数量最多,与客车、专用车数量一致,均为5台,显示燃料电池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开始提速。2)高功率系统配套趋势明显。2021-2022年1批次高功率系统上榜数量呈上升态势,高功率系统配套占比达79%;今年第1批次中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最高为132kW的开沃牌垃圾车,配套系统为氢蓝时代燃料电池系统(亦为上批次最高功率系统)。3)车辆续驶里程符合商用车应用场景要求。2022年第1批推荐目录FCV续驶里程大部分覆盖在400-600km间;2021全年推荐车型中,续驶里程主要覆盖在400-800km区间,大部分车型已在各应用场景推广示范中。 受政策驱动补贴,2021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具体表现:1)全球销量延续增长势头,推广速度受政策支持程度影响,全球主要国家(韩、美、日、中、德)销量16313台,同比增长68%,韩国受政策补贴驱动,全年共出售8498台,同比增加45.94%,约为全球总量一半,美、日、中、德销量分别为3341、2464、1586、424台,同比增加250%、67%、35%、38%。2)保有量集中度提升,全球主要国家保有量为49562台,同比增加49%,受韩国政策推广影响,21年保有量集中度较20年有所提升,韩、美、中、日、德分别占比39%、25%、18%、15%和3%。3)当前全球销售车型以乘用车和巴士为主,乘用车主要为日本丰田Mirai和韩国现代Nexo,销量分别为5918台和9620台,同比+230%、+42%,前者海内外齐增,后者聚焦韩国本土市场,美国加州作为氢车推广重点地区车型以丰田Mirai和巴士为主。 氢能再次写入能源绿色转型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推行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探索建立氢能产供储销体系,持续支持可再生能源、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相关技术人才合作培养。 电车:1月国内销量淡季不淡,海外市场符合预期;电池供应链价格体系波动,强议价龙头竞争优势有望扩大。 整车:1月国内销量淡季不淡,海外市场整体符合预期。国内:近期市场担忧补贴退坡、上游涨价等因素影响终端销量,且1月属于传统淡季。根据春节假期部分主机厂公布的1月销量看,比亚迪、蔚来等环比基本持平,预计1月国内批售38万左右,整体淡季不淡;海外:预计欧洲销量11万左右,YOY+1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国1月销量5.4万,环比轻微下滑,超预期。根据我们草根调研,22年头部主机厂销量规划目标远大,终端销量增量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 零部件:增量关注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存量关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边际提升大的赛道。我们预计,22年整车环节放量弹性将向头部集中,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智能化是主机厂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抓手。22年开始,智能化的各细分赛道渗透率将有望加速增长。重点关注方向为渗透率和国产化率边际变化较大的方向。1)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2)国产化率的提升方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 电池:此轮价格体系波动,强议价龙头竞争优势有望扩大。近期宁德时代公布年报业绩预告,4Q21业绩大幅超市场预期,继续关注强议价龙头,我们认为,这轮价格体系的波动,强议价龙头成本相对优势将扩大;我们认为,4Q21是中游业绩开始兑现的节点,1Q22上游锂等资源品都将开始逐步兑现业绩,重点关注产业链价格传导导致的利润分配变化。根据近期草根调研结果,与21年12月相比,22年1月行业排产继续环比提升约5%,淡季不淡,预计3月开始,中游头部公司新产能将逐步投产,排产环比将大幅提升。我们判断,高能耗环节的产能约束作用仍然较强;板块近期回调至22年PE30X附近,进入强配置价值区间。重点关注强议价能力的环节如电池、隔膜、正极、结构件等,国产化率提升加速的炭黑、铝塑膜等辅料领域,供需紧平衡的负极、PVDF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2021Q4以来电网投资加速上行,电网板块景气度较高,设备技术升级创新有望加速,产业链龙头公司及细分环节技术领导者将充分受益,看好储能、数字化、配网、非晶变压器、智能运维、电力电子、柔性直流等环节。1月PMI继续保持荣枯线之上,2022年工控需求向好,工控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 1)电网:基于国网2022投资指引(2022年国网投资50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规划投资增长约6%)、特高压建设规划(国网十四五规划建设特高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南网十四五规划(规划十四五投资6700亿元,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较十三五投资增长超过30%)等信息,结合电网投资在逆周期调节、托底基建投资、支撑新能源消纳和双碳大战略目标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电网十四五投资与规划有望超市场预期,板块景气度较高。2021年Q4以来电网投资明显加速,10-12月单月投资同比增速10%/22%/12%,持续大幅环比向上,整个Q4投资2060亿,同比增长14%,投资已明显加速。 在双碳大目标下,新能源将成为电力系统主体,电网将面临发电&负荷侧双重波动性、系统可靠性削弱、配网能力不足、系统灵活性偏弱、配电变压器能耗较高、调峰调频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电网需在数字化、灵活性、主动性、感知能力、节能环保等多环节加大投入,且新能源占比目标将倒逼电网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加速。整体来看,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增速回暖,同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占比加速提升,将倒逼电网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加速,产业链龙头及细分环节技术领导者有望充分受益,看好数字化&信息化、配网、非晶变压器、智能运维&巡检、电力电子、柔性直流等细分环节等。 重点看好非晶变压器环节:我国配电变压器损耗占输配电损耗近一半,当前在网运行变压器约1700万台,节能潜力较大。2020年底《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印发,2021年6月《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正式实施,规定新采购变压器应为高效节能变压器。非晶变空载损耗比普通硅钢变下降65%-80%,节能优势凸显。本轮政策催化与新能效标准强制要求下,21Q4以来配网变招标中非晶占比已回升至18%,仅看1、2级能效变压器招标则占比更高,预计2022-2023年非晶渗透率加速提升。此外,以户用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轨交等为代表的网外下游,配套变压器中非晶渗透率有望加速,将带来额外需求增量。整体来看,配电变压器节能改造加速将驱动非晶带材需求爆发式增长。 2)工控:1月PMI为50.1,已连续三月在荣枯线之上,2021Q4工控需求有所回暖,双碳大背景下十四五工控需求长期向好,叠加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强化、自动化替代人工加速等因素,需求有望超预期。当前工控板块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2022年锂电、光伏、物流、半导体等下游需求继续保持较高高景气度,且内资工控品牌份额继续提升,订单及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板块性价比凸显,继续看好工控龙头企业。 推荐组合:由于平台审核原因,从本周起本平台周报不再列出推荐标的,具体推荐组合请以国金证券正式对外发布的报告口径为准。 本周主要报告: 2月5日 电新行业假期前后重点事件解读与观点更新电话会议 2月8日 中鼎股份 点评 2月9日 风电板块观点更新 2月9日 燃料电池车型目录月报 2月10日 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储能合作点评 2月10日 电动车板块观点更新 2月11日 《绿色低碳转型》政策点评与新能源板块观点更新 往期回顾: 01 ●【国金新能源车_深度】10~20万元中坚车型放量,2022年迈向500万大关 ? 点击阅读 02 ●【国金电新】动力电池安全系列研究(一):安全性要求迈向新台阶,催生新兴增量赛道 ? 点击阅读 03 ● 【国金电新】阳光电源深度:逆变器驱动短期业绩高增,平台优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4 ●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 “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 ? 点击阅读 05 ● 【国金电新_2022年光伏年度策略】看好供给瓶颈、受益放量、格局改善、技术迭代 ? 点击阅读 06 ●【国金电新_晶科能源深度】老牌组件龙头迎业绩拐点,回A上市再次腾飞 ? 点击阅读 姚 遥 yaoy@gjzq.com.cn 宇文甸 yuwendian@gjzq.com.cn 李轩宇 lixuanyu@gjzq.com.cn 张嘉文 zhangjiawen@gjzq.com.cn 张哲源 zhangzhey@gjzq.com.cn 高明宇 gaomy@gjzq.com.cn 商鸿宇 shanghy@gjzq.com.cn 苏 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行业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Auxin Solar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对东南亚光伏产能进行双反规避调查的申请;1月风机招标量达10GW超预期。 氢能: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四部委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十大行业借氢降碳升级。 电车:锂价继续上行创新高;乘联会等各机构预测1月国内销量乐观。 电力设备与工控:1月PMI公布数据为50.1。 核心周观点: 新能源:风电、光伏基本面继续强劲,顶层政策催化再次降临,明确发展新能源的坚定态度,此前积累的对盈利预期和估值的透支得到较充分消化,板块再次进入价值投资建仓区间,建议多条主线增配光伏风电。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从战略规划协同推进机制、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等10个方面对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发展意见。 《意见》是今年第一份关于能源转型的重磅顶层设计型框架政策(预计后续将陆续有相关领域配套细则出台),其中有多处体现出对发展新能源态度更加明确坚定的“新提法”,比如“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等,并且再一次明确强调了要“加快推进风光大基地建设”,且使用了“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这样语气强烈的排比式措辞。可见我国加快2030年前能源清洁化转型的态度未有丝毫动摇。 经历过去年“缺电”事件后,国家对能源可靠安全更加重视,优先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对保障“双碳”的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在经济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需求增速有望保持高位,中短期内电力供应偏紧的局面预计大概率维持,加快建设低成本、短周期的风光项目是解决电力供应短缺问题的优先手段,不排除后续进一步出台激励风光投资积极性的配套政策(比如适当放开风光发电利用率限制、适当延缓/降低储能配置要求等)。 再次强调2022年光伏、风电板块核心行业逻辑:基于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终端庞大的需求潜力,2022年光伏安装量仍将由供应链瓶颈环节(硅料)的产量决定,而价格将成为调节供给分配的阀门,短期的产品价格涨跌不影响对全年装机预期的判断,全球40%-50%的装机高增是大概率事件。而在风机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国内的风电建设,尤其是能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短期新增电力供应重要来源的海上风电,预计也将持续提速。而风电与光伏,因自然资源分布、部署形式限制、产业链国内外分布的巨大不同,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还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均不存在显著的冲突关系(甚至存在一定互补关系),更多的是共同联手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形式的替代。 市场近况与投资建议:随着去年Q4以来的板块调整,此前部分(盈利预测和估值层面)透支的预期得到比较充分的消化,大部分龙头公司PEG回落到1倍以内(eps预测合理化修正后),再次进入价值投资区间。后续Q1业绩普遍环增预期的形成、光伏排产随硅料产量释放而逐月提升、海风招标启动等事件,均有望成为板块重新启动的催化剂,建议增配以下主线:光伏 1)盈利兑现确定性高或改善弹性大的硅料/电池片龙头;2)受益“确定性50%装机增长”的逆变器、玻璃、胶膜;3)受益N型技术切换带来的格局差异化的组件龙头;风电:1)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2)海风产业链。 “赛道、赛马、赛场风向 都没有变,中场休息稍微分心的观众,早晚会回来(就是现在)” 氢能与燃料电池:工信部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目录呈现车型上榜数量增加、系统配套高功率、续航里程符合商用车特点;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受政策扶持驱动,销售车型以乘用车和巴士为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政策定调能源绿色转型,氢能发挥重要作用。 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行业呈现以下三个趋势:1)车型上榜数量持续增加,物流车首次数量最多。2022年工信部第1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其中13家系统企业为FCV配套数量为19个,同比增加280%;物流车上榜首次数量最多,与客车、专用车数量一致,均为5台,显示燃料电池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开始提速。2)高功率系统配套趋势明显。2021-2022年1批次高功率系统上榜数量呈上升态势,高功率系统配套占比达79%;今年第1批次中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最高为132kW的开沃牌垃圾车,配套系统为氢蓝时代燃料电池系统(亦为上批次最高功率系统)。3)车辆续驶里程符合商用车应用场景要求。2022年第1批推荐目录FCV续驶里程大部分覆盖在400-600km间;2021全年推荐车型中,续驶里程主要覆盖在400-800km区间,大部分车型已在各应用场景推广示范中。 受政策驱动补贴,2021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具体表现:1)全球销量延续增长势头,推广速度受政策支持程度影响,全球主要国家(韩、美、日、中、德)销量16313台,同比增长68%,韩国受政策补贴驱动,全年共出售8498台,同比增加45.94%,约为全球总量一半,美、日、中、德销量分别为3341、2464、1586、424台,同比增加250%、67%、35%、38%。2)保有量集中度提升,全球主要国家保有量为49562台,同比增加49%,受韩国政策推广影响,21年保有量集中度较20年有所提升,韩、美、中、日、德分别占比39%、25%、18%、15%和3%。3)当前全球销售车型以乘用车和巴士为主,乘用车主要为日本丰田Mirai和韩国现代Nexo,销量分别为5918台和9620台,同比+230%、+42%,前者海内外齐增,后者聚焦韩国本土市场,美国加州作为氢车推广重点地区车型以丰田Mirai和巴士为主。 氢能再次写入能源绿色转型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推行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探索建立氢能产供储销体系,持续支持可再生能源、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相关技术人才合作培养。 电车:1月国内销量淡季不淡,海外市场符合预期;电池供应链价格体系波动,强议价龙头竞争优势有望扩大。 整车:1月国内销量淡季不淡,海外市场整体符合预期。国内:近期市场担忧补贴退坡、上游涨价等因素影响终端销量,且1月属于传统淡季。根据春节假期部分主机厂公布的1月销量看,比亚迪、蔚来等环比基本持平,预计1月国内批售38万左右,整体淡季不淡;海外:预计欧洲销量11万左右,YOY+1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国1月销量5.4万,环比轻微下滑,超预期。根据我们草根调研,22年头部主机厂销量规划目标远大,终端销量增量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 零部件:增量关注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存量关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边际提升大的赛道。我们预计,22年整车环节放量弹性将向头部集中,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智能化是主机厂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抓手。22年开始,智能化的各细分赛道渗透率将有望加速增长。重点关注方向为渗透率和国产化率边际变化较大的方向。1)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2)国产化率的提升方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 电池:此轮价格体系波动,强议价龙头竞争优势有望扩大。近期宁德时代公布年报业绩预告,4Q21业绩大幅超市场预期,继续关注强议价龙头,我们认为,这轮价格体系的波动,强议价龙头成本相对优势将扩大;我们认为,4Q21是中游业绩开始兑现的节点,1Q22上游锂等资源品都将开始逐步兑现业绩,重点关注产业链价格传导导致的利润分配变化。根据近期草根调研结果,与21年12月相比,22年1月行业排产继续环比提升约5%,淡季不淡,预计3月开始,中游头部公司新产能将逐步投产,排产环比将大幅提升。我们判断,高能耗环节的产能约束作用仍然较强;板块近期回调至22年PE30X附近,进入强配置价值区间。重点关注强议价能力的环节如电池、隔膜、正极、结构件等,国产化率提升加速的炭黑、铝塑膜等辅料领域,供需紧平衡的负极、PVDF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2021Q4以来电网投资加速上行,电网板块景气度较高,设备技术升级创新有望加速,产业链龙头公司及细分环节技术领导者将充分受益,看好储能、数字化、配网、非晶变压器、智能运维、电力电子、柔性直流等环节。1月PMI继续保持荣枯线之上,2022年工控需求向好,工控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 1)电网:基于国网2022投资指引(2022年国网投资50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规划投资增长约6%)、特高压建设规划(国网十四五规划建设特高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南网十四五规划(规划十四五投资6700亿元,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较十三五投资增长超过30%)等信息,结合电网投资在逆周期调节、托底基建投资、支撑新能源消纳和双碳大战略目标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电网十四五投资与规划有望超市场预期,板块景气度较高。2021年Q4以来电网投资明显加速,10-12月单月投资同比增速10%/22%/12%,持续大幅环比向上,整个Q4投资2060亿,同比增长14%,投资已明显加速。 在双碳大目标下,新能源将成为电力系统主体,电网将面临发电&负荷侧双重波动性、系统可靠性削弱、配网能力不足、系统灵活性偏弱、配电变压器能耗较高、调峰调频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电网需在数字化、灵活性、主动性、感知能力、节能环保等多环节加大投入,且新能源占比目标将倒逼电网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加速。整体来看,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增速回暖,同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占比加速提升,将倒逼电网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加速,产业链龙头及细分环节技术领导者有望充分受益,看好数字化&信息化、配网、非晶变压器、智能运维&巡检、电力电子、柔性直流等细分环节等。 重点看好非晶变压器环节:我国配电变压器损耗占输配电损耗近一半,当前在网运行变压器约1700万台,节能潜力较大。2020年底《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印发,2021年6月《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正式实施,规定新采购变压器应为高效节能变压器。非晶变空载损耗比普通硅钢变下降65%-80%,节能优势凸显。本轮政策催化与新能效标准强制要求下,21Q4以来配网变招标中非晶占比已回升至18%,仅看1、2级能效变压器招标则占比更高,预计2022-2023年非晶渗透率加速提升。此外,以户用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轨交等为代表的网外下游,配套变压器中非晶渗透率有望加速,将带来额外需求增量。整体来看,配电变压器节能改造加速将驱动非晶带材需求爆发式增长。 2)工控:1月PMI为50.1,已连续三月在荣枯线之上,2021Q4工控需求有所回暖,双碳大背景下十四五工控需求长期向好,叠加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强化、自动化替代人工加速等因素,需求有望超预期。当前工控板块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2022年锂电、光伏、物流、半导体等下游需求继续保持较高高景气度,且内资工控品牌份额继续提升,订单及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板块性价比凸显,继续看好工控龙头企业。 推荐组合:由于平台审核原因,从本周起本平台周报不再列出推荐标的,具体推荐组合请以国金证券正式对外发布的报告口径为准。 本周主要报告: 2月5日 电新行业假期前后重点事件解读与观点更新电话会议 2月8日 中鼎股份 点评 2月9日 风电板块观点更新 2月9日 燃料电池车型目录月报 2月10日 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储能合作点评 2月10日 电动车板块观点更新 2月11日 《绿色低碳转型》政策点评与新能源板块观点更新 往期回顾: 01 ●【国金新能源车_深度】10~20万元中坚车型放量,2022年迈向500万大关 ? 点击阅读 02 ●【国金电新】动力电池安全系列研究(一):安全性要求迈向新台阶,催生新兴增量赛道 ? 点击阅读 03 ● 【国金电新】阳光电源深度:逆变器驱动短期业绩高增,平台优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4 ●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 “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 ? 点击阅读 05 ● 【国金电新_2022年光伏年度策略】看好供给瓶颈、受益放量、格局改善、技术迭代 ? 点击阅读 06 ●【国金电新_晶科能源深度】老牌组件龙头迎业绩拐点,回A上市再次腾飞 ? 点击阅读 姚 遥 yaoy@gjzq.com.cn 宇文甸 yuwendian@gjzq.com.cn 李轩宇 lixuanyu@gjzq.com.cn 张嘉文 zhangjiawen@gjzq.com.cn 张哲源 zhangzhey@gjzq.com.cn 高明宇 gaomy@gjzq.com.cn 商鸿宇 shanghy@gjzq.com.cn 苏 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