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回顾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展望未来岁月行业路在何方?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回顾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展望未来岁月行业路在何方?

作者:微信公众号【马笑投研笔记】/ 发布时间:2022-02-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新时代证券《【关爱传媒|读书笔记】回顾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展望未来岁月行业路在何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投资最重要的事 【关爱传媒成长】游戏读书笔记 【马笑传媒互联科技】2021年报告汇总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腾讯的产品之道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好莱坞启示录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一生的旅程》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从数字生活到数字社会》 【关爱传媒|读书笔记】《媒体融合的芒果实践报告》 作者: 吴晓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企业2008—2018 出版年: 2017-11-1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晓波畅销十年著作《激荡三十年》的续篇,完成其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史的完整记录。回望2008年-2018年十年,作者认为是中国水大鱼大的十年,其间变化对很多人可能更甚于之前的三十年。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恣意泛滥的大水,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作者通过企业史的形式,描绘了每个年度的重大社会经济事件,阐述企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变化的关联,以此探索未来中国之变革。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创始人,专长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系列、《激荡三十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2014年在微信、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个人财经类自媒体之一。 一、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2008年到来前,全球化浪潮持续高涨六十年,1946年发明的计算机实现了信息世界建设,互联网改变了资讯流动与财富积累。2008年后,互联网经济技术变革迎来“空窗期”,此后十年中国把握发展机遇,成为互联网普及度最高的国家,同时总体经济实力、公司表现显著提升。一方面根据书中所述,我国经济总量增长2.5倍超越日本,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6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增长13倍,网民数量增长2.5倍。另一方面,我国公司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及消费电子类公司中,腾讯、阿里巴巴闯入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智能手机领域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大鱼出现引起了大水激荡,在鱼群中形成新的竞合格局。 中国互联网变局 中国网民数量在2009年达到3.84亿,超过了美、日两国网民总和,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也产生了决定性变局,由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巨头”统领的新闻门户时代逐渐落幕,转轨到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BAT时代。2010年谷歌因监管挑战退出中国市场后,百度获得了一家独大的“史诗式机遇”;腾讯在2009年前后,从偏居南方的边缘式存在,转为征服者,实行“小步快走,快速迭代”,将QQ从简单的通信工具迭代出QQ秀、QQ空间、QQ游戏等产品,开拓了虚拟商品盈利模式,并在游戏领域超越盛大成为“游戏之王”;阿里巴巴在2009年面临B2B业务受外贸下滑的拖累,准备新开淘宝商城平台,入驻者均需证明自身是合法公司,并定下“双11大促销”,邀请到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参与,淘宝商城交易额破5200万元,是当时日常交易的10倍,这也让商家真正意识到互联网的聚合力。 二、变革因素: 书中描述认为,中国改革史上之重大变革,主要由两大因素造成,一是源自制度的创新与勇气,这是可逆的;二是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这点是绝不可逆的。制度的前进包括而不仅限于数十年间摸索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技术突破则绕过既有政策管制,在相对固化的产业中另辟蹊径,如社交网络之于原先相对传统的舆论市场,电子商务之于制造、流通、金融业。两大因素在金融领域的共同作用,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大数据革命。 1、制度的创新,3Q大战 制度的创新很少是一厢情愿的,以2010年的3Q大战为例,9月底奇虎360当家周鸿祎揭露谴责腾讯QQ“窥私行为”,发布“360隐私保护器”、“扣扣保镖”等新工具进行实时监测曝光,对于此番“大规模数量级客户端软件劫持”,腾讯向深圳公安局经济侦察分局报案并向北京的工信部投诉,但两部一头雾水,现行法律尚无法适配超速进化的互联网竞争行为。11月腾讯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360恳请用户站出来“三天不使用QQ”。作者认为,3Q大战历时一个多月,数亿网民被动卷入,在中国互联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证明在相对法制缺失的时代,丛林法则是唯一的公约,而任何以“公平”名义发动的战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另一种垄断。此番景象我们并不陌生,2021年反垄断的闸刀在互联网行业也频繁落下,39家企业被喊话,9家被罚,罚金近200亿元。唯有制度与行业充分适配,才能保证行业健康有序竞争、长远发展。 2、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早期技术破壁的代表,2009年前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彻底抹平了服务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短了交易路径,促使“共享经济”模式在北美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有民宿平台Airbnb、团购网站Groupon、打车平台Uber。此后,Groupon和Uber也很快在中国出现激进的复制者。 3、华为登上舞台 2013年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上,小米在三分钟内卖出一亿元,雷军也迎来了真正的对手华为。2012年的两件事让华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一是它的销售额超过爱立信,其二是它将智能手机作为下一个战略级产品,组件新的终端业务部门。与其他国牌智能手机商相比,华为的核心优势在其自主开发芯片的能力,正式登上舞台。 4、人工智能,互联网的下一幕 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中,2016年9月,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认定“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并宣称百度在三年前已启动百度大脑计划,现已具备三岁孩子智力水平。类似百度的战略转向并非孤立,2015年初我国机器人公司约260家,到2016年底已超2600家,科大讯飞、大疆无人机、富士康机器人,均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目前来看,这也左右着元宇宙的终极形态 三、发展,矛盾与机会并存: 2008年起的十年间,在中国式渐进变革路上,发展的飞速掩盖了诸多矛盾,却必须直面制度的构建。比如此前,大规模引进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是伴有某些领域外资垄断后果的,因而2008年起国内着手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当年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也规定内、外企业税率分别由现在的33%、15%统一为25%。 1、依靠投资振兴经济的固化路径 2008年的金融海啸,引起了宏观经济政策的180度大拐弯,当年9月16日至12月23日,央行连续五次降息,投资闸门随之大开,实施“大放行”。具体来看,2008年底至2009年初发改委一口气批复了28座城市的城轨规划,总投资超1万亿元;12月政府对家电业紧急输血,推出“家电下乡”财政救市,对农民购买产品的补贴上限包括电视机2000元、手机2000元等,品类还囊括电脑等电子产品;12月工信部收到通知提前发放3G牌照,三大运营商拿出2000亿拉动6000亿投入以应对危机。伴随这一系列变动的基础设施变化,也极大地激发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数量,也为微博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民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天时地利。 2、天崩地裂,转型升级的效率与代价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首次超越美国的同时,面临连续四年外贸萎缩的“天崩”,以及互联网力量造成的渠道突变“地裂”,经典意义上的金字塔式分销模式开始崩塌。互联网行业中,小米与腾讯展开了围绕效仿手机通讯录社交软件Kik的角逐,米聊最终不敌微信。虽脱胎于Kik,微信快速迭代进化,上线图片分享、语音聊天、“摇一摇”、“漂流瓶”等新功能,7月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微信日增用户达10万以上。反观小米,雷军自2011年4月其将全部精力转至智能手机研发,运营MIUI社群聚集智能硬件发烧友,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推销,8月16日的小米手机发布会实现了互联网精神与传统制造业的革命性融合,也奠定了小米未来的发展方向。 3、互联网楚河汉界、价值重估 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世界,表现活跃的同时逐渐走向“寡头”。这一年,两大电商公司京东、阿里巴巴分别登录纳斯达克、纽交所,《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三名分别是马云、李彦宏、马化腾,互联网领袖无疑成为目光焦点。此时无论电子商务平台还是社交化网络平台均是楚河汉界、各自为战,4月覆盖人数最多的前五款产品分别为微信、QQ、支付宝、UC手机浏览器和淘宝,分属腾讯、阿里巴巴两大阵营,互联网重估了一切价值,其自身价值也正被重估。同年,腾讯疯狂发力移动支付端,1月初滴滴获腾讯领投一亿美元,实行大量补贴对战快的,直到5月资本方调停。春节期间微信支付策划“发红包”创意,结合卫视晚会“摇一摇”推广。这场长达一年空前的补贴大战,在中国商业史上颇具教科书意义,让市场看清,互联网在实现用户与服务的直接连接后去中心化的趋势将势不可挡。 4、互联网与金融 中国的网贷业务试水于2007年,首家P2P平台是纯信息中介模式的拍拍贷,2012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仅110家,2013年627家,2014年猛增至2600多家。2015年,以e租宝为代表、以P2P为名义的公司如野草疯长,其创业者呈现以“80后”居多、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借互联网金融之名实施地推战略,互联网的草根精神缺乏对金融业的敬畏之心,不到一年间在全国开出150多家分公司的e租宝,也在2015年9月起P2P泡沫破灭的浪潮中败下阵来。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国家大事,关系国家根本,现在看来,只有重视金融业的基本常识,不做盲目扩展而是服务,或许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出路。 四、特殊的一代: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80后”和“90后”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第一批在少年时期就上网的互联网原住民,书中所述2008-2018十年,正是这代人进入职场、开启创业,试图主导公共社会的微妙时期,而舞台上尚未下场的“旧世界英雄”声名在外、形象固化,代际冲突极富戏剧性、突变性。 1、新阶段 互联网下的内需消费与文化产业 若将2008-2012年视为一个经济周期,作者提出四个新特征:其一,中央对产业经济的强悍主导;其二,国家对投资的路径依赖;其三,人口红利消失,以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其四,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与制造大国,“中国效应”增强,这都意味着新的发展阶段已到来。 2012年,不同于制造业种种危情,中国互联网经济轻快前行,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82亿部居全球之首,三四线市镇手机销量超一二线,内容消费与文化产业亦借互联网井喷风口实现创新。3月微信上线433天,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这一点QQ用了十年,脸书用了六年半,4月“朋友圈”功能推出,8月公众号平台上线兼具媒体、电商双重属性,革命性地改变了中国互联网媒体既有生态。同年,美团、大众点评形成对峙,8月今日头条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杀出重围,9月滴滴打车推出。至此,互联网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时代正式开启。而后面的故事就是大家知道的,字节跳动成为巨头,行业内卷,投资并购,纷纷出海。 2、新中产时代 2016年,中国的移动支付达到5.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50倍,2017年“新零售”概念广受关注,这既是一次“体验革命”,也是一次“品类革命”,它的作者认为其出现基于两个前提,其一,是新技术的持续出现为线上线下交融创造了新可能;其二,是年轻的中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网上的廉价商品,而愿意为更高性价比、更具个性的商品买单。同年7月,阿里巴巴开出无人超市“淘咖啡”,9月再肯德基试验刷脸技术。同时兴起的还有新电商平台网易严选,合作外销企业以更低的直销价格在平台销售,合作名单不乏Coach、无印良品等中高端品牌的中国制造商。新业态的频繁涌现,标志着陌生未来正在接近,新一批社会主导者正在从创造、消费各方面引领新时代。再到后来,哔哩哔哩二次元,潮玩盲盒,剧本杀密室逃脱,涌现出了更多文化消费。 四、新的思考: 进入2020年以来,新生人口和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基本结束,行业竞争和内卷也日益加重,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迟迟未来……新的制度体系和促进创新和健康发展的举措也持续出台,数据安全、版权保护和反垄断三个方面的重要政策也在持续落地;新的技术探索和发展也在不断进入,如5G建设、数字人、ARVR、元宇宙等;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工作生活与互联网也已密不可分,如打车点餐购物地图文化娱乐等;中国的互联网厂商也纷纷出海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如游戏产品和短视频产品等。或许,我们可以认为2008年-2018年是国内互联网追赶和高速发展的辉煌十年,而从2018年-2028年这十年也许是中国互联网突破创新引领走向国际影响世界的新十年? (备注:观点多为书中内容,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观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