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通信团队:中移动智能家庭网关集采,我国千兆宽带迎来“奇点时刻”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天风通信团队:中移动智能家庭网关集采,我国千兆宽带迎来“奇点时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摘要 本周行业重要趋势: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采,千兆宽带发展快速推进 1月28日,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比选公告,第一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2095.25万台,其中GPON-双频WiFi5 680万台,GPON-双频WiFi6 522.75万台, GPON-无WiFi 892.5万台。第二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535万台,其中10G GPON-WiFi6 400万台,10G GPON-无WiFi 135万台。 2021年是我国千兆宽带发展的转折点。2021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设定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1年底,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而根据《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远超《行动计划》目标。我们认为,2022年运营商或将加速推进千兆宽带建设。 本周投资观点: 展望2022年,重点围绕高景气赛道以及低位/低估值+反转逻辑标的,近期进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阶段,重点关注年报/一季报超预期标的,以及估值和业绩增长匹配的优质标的。重点关注:通信+储能/新能源、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成长逻辑清晰。中长期看,持续关注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高景气细分赛道。建议关注:物联网/智能汽车、光纤光缆/海缆、军工通信、主设备、视频会议、IDC、运营商等: 一、5G网络: 1、主设备商:重点推荐:中兴通讯; 2、光纤光缆:重点推荐: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风+光纤光缆双重驱动)、永鼎股份(光通信复苏,汽车线束打开增量空间),建议关注:长飞光纤(光纤光缆量价齐升); 3、光模块&光器件:中际旭创(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新易盛(电信+数通光模块)、天孚通信(上游器件龙头、光迅科技、博创科技、光库科技、中瓷电子、太辰光、剑桥科技; 二、5G应用端: 1、物联网/车联网:重点推荐:创维数字(智能座舱+元宇宙VR,家电联合覆盖)、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储能)、广和通、汉威科技(机械联合覆盖)、移为通信、移远通信、威胜信息(机械联合覆盖)、美格智能、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建议关注:华工科技(车载传感放量)、有方科技、映翰通、意华股份(汽车连接器+光伏)、鼎通科技、瑞可达、鸿泉物联; 2、在线办公/视频会议:重点推荐:亿联网络(UC终端解决方案龙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星网锐捷(云办公/云桌面、视频会议)、梦网科技(富媒体短信龙头)、会畅通讯(视频会议软硬件布局)等; 3、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三、通信+能源: 1、海风海缆: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风+光纤光缆双重驱动); 2、IDC:重点推荐: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润建股份(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光伏运维重点突破)、光环新网,建议关注:紫光股份、英维克、奥飞数据、海兰信(UDC)、数据港等; 四、军工通信&北斗: 通信是国防信息化领域的严重短板,超短波及区宽渗透率提升可期,建议关注:海格通信、七一二、上海瀚讯、华测导航。 五、数字人民币: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持续推广,未来规模化应用可期,建议关注:楚天龙、东信和平等。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5G产业和商用进度低于预期,下游应用推荐速度不及预期,贸易战不确定风险。 1. 本周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1.24-01.28) 1.1. 5G最新动态及点评: 《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发布,5G用户数快速增长(C114) 2021年,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2601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7.4%提升至17.8%;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虽然,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平稳增速不及固定数据,但仍是电信业收入主要来源。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小幅增长,5G用户数快速扩大。202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4755万户,总数达到18.24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全年净增4875万户,普及率为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为10.69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3]达到3.55亿户,二者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6.7%。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81亿户,全年净减121万户,普及率降至12.8部/百人。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DOU创新高。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3.36GB/户·月,比上年增长29.2%;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25亿GB,比上年增长35.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比为95.9%。 5G网络覆盖持续推进。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 Dell‘Oro报告:未来五年微波传输设备需求将达170亿美元(C114) 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市场对微波传输设备的需求正在上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将需要约170亿美元的设备。在预测期内,由于E频段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多,预计分组微波(Packet Microwave)的收入将超过混合系统。 Dell‘Oro Group副总裁Jimmy Yu预计:未来微波传输设备将出现更多的增长。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由5G网络扩张所推动。政府将高速宽带引入农村地区的举措,将增加对微波设备的需求。此外,在光纤不可用的情况下,E频段是可以满足5G移动回传需求的最佳无线技术。此外,它也非常契合农村宽带发展计划,在农村铺设光纤的成本和耗时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一年左右对E频段系统的需求将加速增长。 这份微波传输和移动回传五年期预测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1)从2022年到2026年的累计期间,移动回传传输的市场收入预计约为260亿美元。我们估算,其中近65%将被用于5G回传。 (2)微波传输无线电收发器出货量预计将以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此期间,E/V频段出货量预计将以2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3)在可预见的未来,微波全室外机(FODU)的使用预计将继续增加,到2026年将超过50%的微波出货量份额。 1.2. 运营商最新动态及点评: 工信部就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事项发布声明:美方应撤回决定(C114) 1月27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所谓“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为由,以4比0的投票结果决定撤销中国联通子公司的214牌照。这一决定意味着中国联通(美洲)运营公司必须在60天内停止在美的所有服务。该公司在美国提供移动业务、租用线路、互联网接入和云服务。 这不是美国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公司第一次出手。去年10月,FCC决定撤销中国电信美洲公司在美国运营的授权。中国联通作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已在美国合规运营了近20年。在2020年6月的一份文件中,中国联通称公司一直以来都遵守当地规则,没有被赶出美国的理由。 2月3日消息,工信部发布针对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事项的声明。工信部表示,美FCC在未列出具体违规事实的情况下撤销其214牌照,是进一步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国家力量对中国企业进行的无理打压,严重破坏了美国营商环境,损害了中国企业和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全球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美方应撤回对我企业不公正的决定,停止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做法,为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无歧视的环境。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国联通在美国实际上仅经营虚拟运营商、国际漫游等移动业务,影响有限。具体来说,中国联通在美国的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品牌名为CUniq。这是一款专为国际商旅人士量身打造的境外移动通信服务,中国联通的CUniq美洲“一卡多号”产品数据共享区域可以在47个国家和地区使用4G高速网络服务。用户可同时拥有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HK三地的3个号码,所有号码实现统一账户管理,用户可自由切换,实现多地数据、语音和短信共享。中国联通在美国的业务将关闭,但在其他国家不受影响。 1.3. 云计算&数据中心最新动态及点评: IDC:移动云市场份额再进一位,增速领先(C114) 1月28日消息,近日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三季度)跟踪》(laaS+PaaS)。报告显示,移动云市场份额排名再进一位,位列第七。2021 Q3同比增速达到135%,环比增速业界第一。 作为中国移动的新型战略基础设施,自2019年启动云改战略以来,移动云通过自主研发大云底座,加速构建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栈云服务。2021年,移动云发布了全新技术内核2.0、新增专利300+件,目前累计上线IaaS、PaaS、SaaS产品230+款,获得近40项可信云认证,为客户提供安全可控的云服务。基于辐射全国的“N+31+X”中心+边缘分布式云布局,移动云打造了上百项多元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随心定制的上云需求。这些都为移动云在2021年市场份额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基础。目前,移动云已服务近100万政企客户,在政务、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工业等重点领域持续输出自有核心能力,助力中国近20个省级政府构筑数字底座,为上万家企业提供云工业解决方案,为数千家医疗机构加持智慧力量,帮千万农民每年增收超百亿。 1.4. 光通信最新动态及点评: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采,我国千兆宽带发展迎来“奇点时刻”(C114) 1月28日,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比选公告,第一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2095.25万台,其中GPON-双频WiFi5 680万台,GPON-双频WiFi6 522.75万台, GPON-无WiFi 892.5万台。第二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535万台,其中10G GPON-WiFi6 400万台,10G GPON-无WiFi 135万台。 2021年是我国千兆宽带发展的转折点。2021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设定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1年底,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而根据《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远超目标。 2022年我国千兆宽带规模或将持续快速提升。Omdia在2021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的光纤网络用户数量不到6.2亿,但我们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19亿。其中大多数光纤用户增长将出现在中国市场。Omdia还预计,2022年全球千兆宽带用户签约数量将比2020年底时的规模增加一倍多。第三年的新冠疫情继续刺激人们对高速宽带无处不在的需求,从远程工作和教育到远程医疗和安全娱乐。该报告称,500 Mbit/s-1 Gbit/s宽带用户数将从2020年的占比15%增加到2022年的21%,预计到2026年,17%的宽带用户将达到1 Gbit/s以上的速度。 国内运营商层面也继续发力,如在国内率先开展千兆宽带规模商用的上海电信,在去年11月举行的数字生活节发布会上,宣布启动第十一轮宽带大提速行动,大规模推进千兆升速和提升千兆用户规模。按照上海电信设定的目标,其1000M宽带用户占比2022年底预计达到40%,这将远远超过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 1.5. 北斗&卫星通信最新动态及点评: 工信部: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丰富智能终端北斗位置服务(C114) 1月29日消息,工信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丰富智能终端北斗位置服务。开展智能手机高精度定位试点示范。提升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在室内等遮挡区域的多源融合定位能力,打造室内外无缝连续定位服务体系。探索北斗高精度、短报文等功能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构建亚米级定位应用场景,推动成为应急通信手段,鼓励地方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扶持北斗发展政策,开发更多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场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自适应防欺骗抗干扰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1.6. 元宇宙最新动态及点评: 中国移动发布XR头戴式产品评测报告:产品生态日渐成熟(C114) 1月26日消息,中国移动智能硬件测试中心昨日发布2021年(第二期)智能硬件质量报告,其中VR/AR部分旨在通过对比各款VR/AR头戴式显示设备性能指标及用户体验评价,归纳总结国内VR/AR业界生态现状以及各品牌产品特色。 VR评测:Oculus Quest2和Pico Neo3能力全面。中移动本次评测结合产品形态、销量和用户口碑,选取HTC VIVE Focus3、Pico Neo3、Oculus Quest2爱奇艺 奇遇3、NOLO Sonic五款VR一体机产品,测试内容涵盖光学性能、功耗性能、主观体验、功能内容四大维度。报告指出,各品牌VR产品光学指标相较前代产品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手柄均升级为6DOF,佩戴舒适性和操作感较好;国产品牌的操作界面有所改观,增加防护边界等辅助功能,使用体验逐步向Oculus靠齐;国产品牌在影音以外的原生内容方面得到丰富,但相对Oculus的生态而言依旧匮乏且具有滞后性。 AR评测:四款型各有所长。本次评测结合产品形态、销量和用户口碑,选取Nreal Light、亮风台 HiAR G200、影创 Action One、影创 鸿鹄四款AR产品,测试内容涵盖四大维度。报告指出,各品牌AR产品光学性能和续航功耗等方面的硬件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形态偏轻盈,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目前AR产品定位均为ToB,采用硬件+软件的定制方案,缺乏ToC应用,普通消费者接触难度较大;受限于眼镜的形态,佩戴近视眼镜的用户使用起来略有不便,产品的横梁会对视野造成遮挡,体验问题仍需要克服。 2. 本周行业投资观点 短期看: 随着5G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持续规模建设,以及应用的兴起,主设备、光通信、运营商、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云视频、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同时,通信行业是储能、新能源等技术率先应用的行业之一,很多通信公司在储能、新能源相关领域深度布局,也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机遇。围绕5G网络-终端-应用产业链、云计算加速发展-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云应用,以及通信+储能/新能源细分领域,重点挖掘优质投资机会。建议全年围绕绩优个股着重布局,中长期关注高景气领域带来的板块机会。 长期看: 5G是通信行业未来发展大趋势,以5G网络覆盖为目标的网络建设有望持续,龙头主设备厂商有望受益5G持续建设以及份额提升&规模效应显现,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以满足流量增长为目标的有线网络扩容:随着5G用户渗透,网络流量快速提升,光传输、光模块等扩容升级迫在眉睫; 以满足应用和内容增长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硬件终端投资:ISP厂商基于新应用和新内容增长,加大云计算基础设施投入,包括IDC、网络路由交换、服务器、配套温控电源、光模块及光器件的新一轮景气提升。 应用端,云视频、数据、物联网/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行业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进入重点关注阶段。此外,建议关注双碳政策下,风电、储能、光伏等通信+新能源细分赛道。 具体细分行业来看: 1)光通信板块: 光器件/模块:数通光模块/光器件市场2020年进入400G规模放量第一年,行业将进入从100G向400G的迭代周期,未来中国厂商有望实现质与量的新突破。按具体产品看,数通市场受益海外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提速,以及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速发展推动国内大型数据中心需求逐步出现,数通产品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拥有核心技术壁垒的行业龙头业绩增长前景更明朗:中际旭创;电信市场三大运营商5G基站/交换机/路由器/PTN/WDM/OTN设备集采陆续落地,端口数创历史新高,并且400G规模部署持续推进,高速电信光模块需求逐步显现,推动电信光模块/器件需求持续回暖,2019年后5G光模块需求也将开始体现,重点关注受益程度高、业绩高增长以及高端芯片有望国产化的光模块/光器件厂商: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等。 光纤光缆:中国移动2021年普通光缆集采量价齐升,光纤光缆供需格局改善,主要上市龙头利润反转拐点有望确立;同时,海上风电进入平价上网阶段,行业更加蓬勃发展。海缆作为壁垒较高,竞争格局稳定的细分板块,将持续受益于海上风电建设。行重点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建议关注:通鼎互联、长飞光纤等; 2)设备商:5G基站数量和技术指标均大幅提升,主设备有望大幅受益,重点推荐:主设备龙头中兴通讯。传输网配套无线设备建设,传输网设备厂商也将迎来需求量和价值量的双重提升,关注传输网设备龙头:烽火通信。 3)军用通信:军队信息化发展持续投入,军用通信装备升级换代并持续渗透;我国战略性布局北斗三号,预计中长期潜力十足;建议关注:海格通信、七一二、上海瀚讯、华测导航。 政策重点关注先进制造、新经济、支持独角兽A股融资,成长性、符合经济发展新方向的成长龙头有望获得更多关注,重点关注高成长标的投资机会。 1)IDC建议关注: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光环新网、数据港; 2)统一通信龙头:亿联网络(UC终端解决方案龙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会畅通讯; 3)物联网/车联网龙头: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龙头,电子联合覆盖)、广和通、移远通信、威胜信息、移为通信、汉威科技(机械联合覆盖)、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华工科技(车载传感放量)、惠伦晶体(晶振行业高景气,IoT拉动长期需求)、泰晶科技(电子覆盖)、鸿泉物联(计算机联合覆盖)、有方科技、和而泰、映翰通等; 4)专网通信:重点抓龙头,建议关注:海能达(专网小华为走向全球); 5)网络设备白马龙头同时建议关注:紫光股份、星网锐捷(企业网设备龙头,新业务布局全面发展顺利)。 6)运营商:目前港股三大运营商估值低位,业务趋势向上,持续关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港股)。 3. 板块表现回顾 3.1. 上周(01.24-01.28)通信板块走势 上周(01.24-01.28)通信板块下跌5.85%,跑输沪深300指数1.34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71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下跌5.33%,增值服务下跌9.88%,电信运营下跌6.32%,同期沪深300下跌4.51%,创业板指数下跌4.14%。 3.2. 上周市场个股表现 上周通信板块涨幅靠前的个股有中天科技(海风、光纤光缆)、盛路通信(军民通信)、初灵信息(大数据);跌幅靠前的个股有亚联发展、天源迪科、三维通信等。 4.本周(02.07-02.11)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提醒 5.重要股东增减持 6.大宗交易 7.限售解禁 未来三个月限售解禁通信股共14家,解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5%的公司有中富通、楚天龙。 备注 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中移动智能家庭网关集采,我国千兆宽带迎来“奇点时刻”》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2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唐海清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 姜佳汛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1 林竑皓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 余芳沁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80006
核心摘要 本周行业重要趋势: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采,千兆宽带发展快速推进 1月28日,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比选公告,第一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2095.25万台,其中GPON-双频WiFi5 680万台,GPON-双频WiFi6 522.75万台, GPON-无WiFi 892.5万台。第二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535万台,其中10G GPON-WiFi6 400万台,10G GPON-无WiFi 135万台。 2021年是我国千兆宽带发展的转折点。2021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设定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1年底,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而根据《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远超《行动计划》目标。我们认为,2022年运营商或将加速推进千兆宽带建设。 本周投资观点: 展望2022年,重点围绕高景气赛道以及低位/低估值+反转逻辑标的,近期进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阶段,重点关注年报/一季报超预期标的,以及估值和业绩增长匹配的优质标的。重点关注:通信+储能/新能源、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成长逻辑清晰。中长期看,持续关注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高景气细分赛道。建议关注:物联网/智能汽车、光纤光缆/海缆、军工通信、主设备、视频会议、IDC、运营商等: 一、5G网络: 1、主设备商:重点推荐:中兴通讯; 2、光纤光缆:重点推荐: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风+光纤光缆双重驱动)、永鼎股份(光通信复苏,汽车线束打开增量空间),建议关注:长飞光纤(光纤光缆量价齐升); 3、光模块&光器件:中际旭创(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新易盛(电信+数通光模块)、天孚通信(上游器件龙头、光迅科技、博创科技、光库科技、中瓷电子、太辰光、剑桥科技; 二、5G应用端: 1、物联网/车联网:重点推荐:创维数字(智能座舱+元宇宙VR,家电联合覆盖)、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储能)、广和通、汉威科技(机械联合覆盖)、移为通信、移远通信、威胜信息(机械联合覆盖)、美格智能、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建议关注:华工科技(车载传感放量)、有方科技、映翰通、意华股份(汽车连接器+光伏)、鼎通科技、瑞可达、鸿泉物联; 2、在线办公/视频会议:重点推荐:亿联网络(UC终端解决方案龙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星网锐捷(云办公/云桌面、视频会议)、梦网科技(富媒体短信龙头)、会畅通讯(视频会议软硬件布局)等; 3、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三、通信+能源: 1、海风海缆: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风+光纤光缆双重驱动); 2、IDC:重点推荐: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润建股份(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光伏运维重点突破)、光环新网,建议关注:紫光股份、英维克、奥飞数据、海兰信(UDC)、数据港等; 四、军工通信&北斗: 通信是国防信息化领域的严重短板,超短波及区宽渗透率提升可期,建议关注:海格通信、七一二、上海瀚讯、华测导航。 五、数字人民币: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持续推广,未来规模化应用可期,建议关注:楚天龙、东信和平等。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5G产业和商用进度低于预期,下游应用推荐速度不及预期,贸易战不确定风险。 1. 本周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1.24-01.28) 1.1. 5G最新动态及点评: 《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发布,5G用户数快速增长(C114) 2021年,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2601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7.4%提升至17.8%;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虽然,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平稳增速不及固定数据,但仍是电信业收入主要来源。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小幅增长,5G用户数快速扩大。202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4755万户,总数达到18.24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全年净增4875万户,普及率为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为10.69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3]达到3.55亿户,二者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6.7%。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81亿户,全年净减121万户,普及率降至12.8部/百人。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DOU创新高。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3.36GB/户·月,比上年增长29.2%;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25亿GB,比上年增长35.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比为95.9%。 5G网络覆盖持续推进。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 Dell‘Oro报告:未来五年微波传输设备需求将达170亿美元(C114) 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市场对微波传输设备的需求正在上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将需要约170亿美元的设备。在预测期内,由于E频段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多,预计分组微波(Packet Microwave)的收入将超过混合系统。 Dell‘Oro Group副总裁Jimmy Yu预计:未来微波传输设备将出现更多的增长。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由5G网络扩张所推动。政府将高速宽带引入农村地区的举措,将增加对微波设备的需求。此外,在光纤不可用的情况下,E频段是可以满足5G移动回传需求的最佳无线技术。此外,它也非常契合农村宽带发展计划,在农村铺设光纤的成本和耗时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一年左右对E频段系统的需求将加速增长。 这份微波传输和移动回传五年期预测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1)从2022年到2026年的累计期间,移动回传传输的市场收入预计约为260亿美元。我们估算,其中近65%将被用于5G回传。 (2)微波传输无线电收发器出货量预计将以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此期间,E/V频段出货量预计将以2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3)在可预见的未来,微波全室外机(FODU)的使用预计将继续增加,到2026年将超过50%的微波出货量份额。 1.2. 运营商最新动态及点评: 工信部就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事项发布声明:美方应撤回决定(C114) 1月27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所谓“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为由,以4比0的投票结果决定撤销中国联通子公司的214牌照。这一决定意味着中国联通(美洲)运营公司必须在60天内停止在美的所有服务。该公司在美国提供移动业务、租用线路、互联网接入和云服务。 这不是美国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公司第一次出手。去年10月,FCC决定撤销中国电信美洲公司在美国运营的授权。中国联通作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已在美国合规运营了近20年。在2020年6月的一份文件中,中国联通称公司一直以来都遵守当地规则,没有被赶出美国的理由。 2月3日消息,工信部发布针对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事项的声明。工信部表示,美FCC在未列出具体违规事实的情况下撤销其214牌照,是进一步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国家力量对中国企业进行的无理打压,严重破坏了美国营商环境,损害了中国企业和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全球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美方应撤回对我企业不公正的决定,停止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做法,为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无歧视的环境。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国联通在美国实际上仅经营虚拟运营商、国际漫游等移动业务,影响有限。具体来说,中国联通在美国的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品牌名为CUniq。这是一款专为国际商旅人士量身打造的境外移动通信服务,中国联通的CUniq美洲“一卡多号”产品数据共享区域可以在47个国家和地区使用4G高速网络服务。用户可同时拥有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HK三地的3个号码,所有号码实现统一账户管理,用户可自由切换,实现多地数据、语音和短信共享。中国联通在美国的业务将关闭,但在其他国家不受影响。 1.3. 云计算&数据中心最新动态及点评: IDC:移动云市场份额再进一位,增速领先(C114) 1月28日消息,近日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三季度)跟踪》(laaS+PaaS)。报告显示,移动云市场份额排名再进一位,位列第七。2021 Q3同比增速达到135%,环比增速业界第一。 作为中国移动的新型战略基础设施,自2019年启动云改战略以来,移动云通过自主研发大云底座,加速构建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栈云服务。2021年,移动云发布了全新技术内核2.0、新增专利300+件,目前累计上线IaaS、PaaS、SaaS产品230+款,获得近40项可信云认证,为客户提供安全可控的云服务。基于辐射全国的“N+31+X”中心+边缘分布式云布局,移动云打造了上百项多元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随心定制的上云需求。这些都为移动云在2021年市场份额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基础。目前,移动云已服务近100万政企客户,在政务、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工业等重点领域持续输出自有核心能力,助力中国近20个省级政府构筑数字底座,为上万家企业提供云工业解决方案,为数千家医疗机构加持智慧力量,帮千万农民每年增收超百亿。 1.4. 光通信最新动态及点评: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采,我国千兆宽带发展迎来“奇点时刻”(C114) 1月28日,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比选公告,第一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2095.25万台,其中GPON-双频WiFi5 680万台,GPON-双频WiFi6 522.75万台, GPON-无WiFi 892.5万台。第二部分采购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共计535万台,其中10G GPON-WiFi6 400万台,10G GPON-无WiFi 135万台。 2021年是我国千兆宽带发展的转折点。2021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设定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1年底,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而根据《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远超目标。 2022年我国千兆宽带规模或将持续快速提升。Omdia在2021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的光纤网络用户数量不到6.2亿,但我们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19亿。其中大多数光纤用户增长将出现在中国市场。Omdia还预计,2022年全球千兆宽带用户签约数量将比2020年底时的规模增加一倍多。第三年的新冠疫情继续刺激人们对高速宽带无处不在的需求,从远程工作和教育到远程医疗和安全娱乐。该报告称,500 Mbit/s-1 Gbit/s宽带用户数将从2020年的占比15%增加到2022年的21%,预计到2026年,17%的宽带用户将达到1 Gbit/s以上的速度。 国内运营商层面也继续发力,如在国内率先开展千兆宽带规模商用的上海电信,在去年11月举行的数字生活节发布会上,宣布启动第十一轮宽带大提速行动,大规模推进千兆升速和提升千兆用户规模。按照上海电信设定的目标,其1000M宽带用户占比2022年底预计达到40%,这将远远超过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 1.5. 北斗&卫星通信最新动态及点评: 工信部: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丰富智能终端北斗位置服务(C114) 1月29日消息,工信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丰富智能终端北斗位置服务。开展智能手机高精度定位试点示范。提升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在室内等遮挡区域的多源融合定位能力,打造室内外无缝连续定位服务体系。探索北斗高精度、短报文等功能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构建亚米级定位应用场景,推动成为应急通信手段,鼓励地方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扶持北斗发展政策,开发更多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场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自适应防欺骗抗干扰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1.6. 元宇宙最新动态及点评: 中国移动发布XR头戴式产品评测报告:产品生态日渐成熟(C114) 1月26日消息,中国移动智能硬件测试中心昨日发布2021年(第二期)智能硬件质量报告,其中VR/AR部分旨在通过对比各款VR/AR头戴式显示设备性能指标及用户体验评价,归纳总结国内VR/AR业界生态现状以及各品牌产品特色。 VR评测:Oculus Quest2和Pico Neo3能力全面。中移动本次评测结合产品形态、销量和用户口碑,选取HTC VIVE Focus3、Pico Neo3、Oculus Quest2爱奇艺 奇遇3、NOLO Sonic五款VR一体机产品,测试内容涵盖光学性能、功耗性能、主观体验、功能内容四大维度。报告指出,各品牌VR产品光学指标相较前代产品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手柄均升级为6DOF,佩戴舒适性和操作感较好;国产品牌的操作界面有所改观,增加防护边界等辅助功能,使用体验逐步向Oculus靠齐;国产品牌在影音以外的原生内容方面得到丰富,但相对Oculus的生态而言依旧匮乏且具有滞后性。 AR评测:四款型各有所长。本次评测结合产品形态、销量和用户口碑,选取Nreal Light、亮风台 HiAR G200、影创 Action One、影创 鸿鹄四款AR产品,测试内容涵盖四大维度。报告指出,各品牌AR产品光学性能和续航功耗等方面的硬件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形态偏轻盈,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目前AR产品定位均为ToB,采用硬件+软件的定制方案,缺乏ToC应用,普通消费者接触难度较大;受限于眼镜的形态,佩戴近视眼镜的用户使用起来略有不便,产品的横梁会对视野造成遮挡,体验问题仍需要克服。 2. 本周行业投资观点 短期看: 随着5G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持续规模建设,以及应用的兴起,主设备、光通信、运营商、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云视频、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同时,通信行业是储能、新能源等技术率先应用的行业之一,很多通信公司在储能、新能源相关领域深度布局,也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机遇。围绕5G网络-终端-应用产业链、云计算加速发展-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云应用,以及通信+储能/新能源细分领域,重点挖掘优质投资机会。建议全年围绕绩优个股着重布局,中长期关注高景气领域带来的板块机会。 长期看: 5G是通信行业未来发展大趋势,以5G网络覆盖为目标的网络建设有望持续,龙头主设备厂商有望受益5G持续建设以及份额提升&规模效应显现,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以满足流量增长为目标的有线网络扩容:随着5G用户渗透,网络流量快速提升,光传输、光模块等扩容升级迫在眉睫; 以满足应用和内容增长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硬件终端投资:ISP厂商基于新应用和新内容增长,加大云计算基础设施投入,包括IDC、网络路由交换、服务器、配套温控电源、光模块及光器件的新一轮景气提升。 应用端,云视频、数据、物联网/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行业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进入重点关注阶段。此外,建议关注双碳政策下,风电、储能、光伏等通信+新能源细分赛道。 具体细分行业来看: 1)光通信板块: 光器件/模块:数通光模块/光器件市场2020年进入400G规模放量第一年,行业将进入从100G向400G的迭代周期,未来中国厂商有望实现质与量的新突破。按具体产品看,数通市场受益海外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提速,以及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速发展推动国内大型数据中心需求逐步出现,数通产品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拥有核心技术壁垒的行业龙头业绩增长前景更明朗:中际旭创;电信市场三大运营商5G基站/交换机/路由器/PTN/WDM/OTN设备集采陆续落地,端口数创历史新高,并且400G规模部署持续推进,高速电信光模块需求逐步显现,推动电信光模块/器件需求持续回暖,2019年后5G光模块需求也将开始体现,重点关注受益程度高、业绩高增长以及高端芯片有望国产化的光模块/光器件厂商: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等。 光纤光缆:中国移动2021年普通光缆集采量价齐升,光纤光缆供需格局改善,主要上市龙头利润反转拐点有望确立;同时,海上风电进入平价上网阶段,行业更加蓬勃发展。海缆作为壁垒较高,竞争格局稳定的细分板块,将持续受益于海上风电建设。行重点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建议关注:通鼎互联、长飞光纤等; 2)设备商:5G基站数量和技术指标均大幅提升,主设备有望大幅受益,重点推荐:主设备龙头中兴通讯。传输网配套无线设备建设,传输网设备厂商也将迎来需求量和价值量的双重提升,关注传输网设备龙头:烽火通信。 3)军用通信:军队信息化发展持续投入,军用通信装备升级换代并持续渗透;我国战略性布局北斗三号,预计中长期潜力十足;建议关注:海格通信、七一二、上海瀚讯、华测导航。 政策重点关注先进制造、新经济、支持独角兽A股融资,成长性、符合经济发展新方向的成长龙头有望获得更多关注,重点关注高成长标的投资机会。 1)IDC建议关注: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光环新网、数据港; 2)统一通信龙头:亿联网络(UC终端解决方案龙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会畅通讯; 3)物联网/车联网龙头: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龙头,电子联合覆盖)、广和通、移远通信、威胜信息、移为通信、汉威科技(机械联合覆盖)、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华工科技(车载传感放量)、惠伦晶体(晶振行业高景气,IoT拉动长期需求)、泰晶科技(电子覆盖)、鸿泉物联(计算机联合覆盖)、有方科技、和而泰、映翰通等; 4)专网通信:重点抓龙头,建议关注:海能达(专网小华为走向全球); 5)网络设备白马龙头同时建议关注:紫光股份、星网锐捷(企业网设备龙头,新业务布局全面发展顺利)。 6)运营商:目前港股三大运营商估值低位,业务趋势向上,持续关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港股)。 3. 板块表现回顾 3.1. 上周(01.24-01.28)通信板块走势 上周(01.24-01.28)通信板块下跌5.85%,跑输沪深300指数1.34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71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下跌5.33%,增值服务下跌9.88%,电信运营下跌6.32%,同期沪深300下跌4.51%,创业板指数下跌4.14%。 3.2. 上周市场个股表现 上周通信板块涨幅靠前的个股有中天科技(海风、光纤光缆)、盛路通信(军民通信)、初灵信息(大数据);跌幅靠前的个股有亚联发展、天源迪科、三维通信等。 4.本周(02.07-02.11)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提醒 5.重要股东增减持 6.大宗交易 7.限售解禁 未来三个月限售解禁通信股共14家,解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5%的公司有中富通、楚天龙。 备注 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中移动智能家庭网关集采,我国千兆宽带迎来“奇点时刻”》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2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唐海清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 姜佳汛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1 林竑皓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 余芳沁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80006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