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需双双走弱——1月PMI数据点评【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产需双双走弱——1月PMI数据点评【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靳晓航,SAC:S0360120080042 报告导读 2022年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1%,较12月的50.3%回落0.2个百分点;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1%,环比下降1.6pct,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均有下滑,疫情、季节性扰动较大。 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行,体现“春节效应”特征,节前生产扩张放慢,需求加速收缩,同时价格指数在供给收缩、国际大宗价格的共同影响下再度反弹,1月通胀或边际回升。现阶段“宽信用”政策落地但尚未显效,剔除季节性因素之后,需求弱势依然突出,不过企业角度对于短期内下游回暖较为乐观,尤其是建筑业订单、预期分项加速上行,暗示节后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或不弱,有望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 从分项来看: (1)供需:假期扰动,工业生产趋缓,需求加速收缩。生产方面,今年春节提前,元旦假期之后,部分工厂开始陆续停工放假,导致1月实际工作日明显偏少,生产指数继续回落;新订单指数于收缩区间加速下行,尤其是中游材料和设备类弱势明显,而终端消费相关的医药、食饮继续扩张;此外企业经营活动预期大幅回升3.2pct,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 (2)价格:供给放缓、大宗涨价,成本压力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一是,2022年春节较早,矿区、部分工厂提前放假,供给相对收缩,推动部分工业品涨价;二是,国际原油等大宗品涨势偏强,能源成本上升。 (3)库存:采购放缓,产成品去库提速。1月成本压力边际回升,一定程度上抑制补库需求,原料库存分项较12月略降;同时,节前食饮等消费品出货加快、生产放缓致产成品入库放缓,共同导致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 (4)外贸:出口边际改善,进口加速回落。1月海外疫情严峻,月底春节临近,节前为集装箱集中出货的高峰期,2月上旬的出口需求部分前置至1月释放,提振出口,预计1月出口环比增速或加快。进口分项环比回落1pct,加速收缩,与生产景气回落的特征一致。 (5)企业结构:小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剧。1月大型企业景气仍在扩张,而中、小企业环比回落,各类型企业生产均有下行,而新订单分项走势存在差异:大型企业逆势回升1pct,而中型企业落入收缩区间,小型企业加速收缩。 (6)非制造业:服务业降至荣枯线附近,建筑业季节性回落。(1)服务业:1月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出行、接触性消费相关行业景气低位下行;(2)建筑业:因春节工人返乡,建筑施工季节性放缓,但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反映“宽信用”政策推动下,年后建筑施工需求料不差,企业预期乐观。 风险提示:基建发力、地产缓和幅度不及预期,制造业需求持续偏弱。 正文 2022年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1%,较12月的50.3%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1%,环比回落1.6pct;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比12月低1.2pct。受元旦假期、春节提前的影响,1月制造业生产经营节奏放缓,需求侧景气继续下行,“宽信用”效果仍未体现;供给侧相对收缩叠加国际大宗价格影响,本月原材料购进、出厂价格指数均明显反弹。 一、制造业:景气回落,供需放缓,价格反弹 (一)产需:假期扰动,工业生产趋缓,需求加速收缩 1月受元旦、春节假期影响,生产节奏明显放慢。1月生产分项降至50.9%,环比回落0.5pct,进一步放缓。除工业淡季、冬奥限产效应之外,今年春节提前,元旦假期之后,部分工厂开始陆续停工放假,导致1月实际工作日明显偏少,生产指数继续回落;采购增幅随之收窄,但也有部分行业节前采购力度加大(如黑色冶压、有色冶压等),主要为节后开工备货。 1月下游需求加速收缩,但经营预期较强。1月新订单分项环比下行0.4pct至49.3%,临近假期,需求侧加速收缩。按行业看,食品饮料、医药等防疫、终端消费相关的行业需求继续扩张,而化纤、纺织等行业需求增长动能不足,PMI新订单分项连月收缩,假期的特征较为明显。此外,1月降息落地加码“宽货币”,同时下游对年初“宽信用”发力预期较强,带动1月PMI经营活动预期分项大幅上升3.2pct,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 (二)价格:供给放缓、大宗涨价,成本压力回升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出厂价格重返荣枯线以上。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6.4%、50.9%,环比上升8.3pct、5.4pct,重回荣枯线以上,通胀边际反弹。一是,2022年春节较早,1月元旦假期之后,上游矿区及部分工厂提前放假,供给相对收缩,推动部分工业品涨价;二是,1月国际原油等重要大宗商品涨势偏强,能源成本回升,对于PMI价格指数上行也有影响。 (三)库存:采购放慢,产成品去库提速 1月原料去库速度略低于12月。1月原材料库存PMI分项环比下降0.1pct至49.1%,一方面,生产扩张放缓,耗材增速下降,而另一方面,月内成本压力边际抬升,一定程度上抑制采购补库需求,导致原材料库存分项较12月略有下降。 产成品去库加快,节前消费品集中出货有重要影响。1月产成品库存分项环比下行0.5pct至48.0%,去库节奏略快于12月。一则,元旦、春节临近,食饮等消费品出货节奏加快;二则,生产增速下降,产成品入库随之放慢;按分项绝对水平看,与近年同期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仍偏高,去库速度仍偏慢。 (四)企业结构:小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剧 分规模类型看,1月大型企业景气仍在加速扩张,中小企业环比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6%(+0.3pct)、50.5%(-0.8pct)、46%(-0.5pct),再度分化,其中小型企业降至2019年初以来新低,反映其经营压力较大,景气回升动力不足。 各类企业新订单表现差异,是造成景气不一的主要原因。在直接影响PMI的分项中,仅有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两项表现为小型企业更强,其他分项中:(1)生产:各类企业该分项均有所下行,变动方向一致,符合季节性特征;(2)需求: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逆势升1pct至51.8%,中、小型企业则分别回落0.8pct、1.5pct,二者均处于收缩区间。 二、外贸:出口边际改善,进口加速回落 新出口订单回升0.3pct至48.4%,在同期表现中偏强。从高频数据看,1月海外疫情仍然严峻,同时月底春节假期临近,节前为集装箱集中出货的高峰期,2月上旬的出口需求部分前置至1月释放,对出口有提振作用,预计1月出口环比增速或也将加快。同时,进口分项环比下滑1pct,加速收缩,与节前生产景气回落、采购放慢的特征一致。 总结来看,1月在供给、国际大宗价格的综合影响下,制造业购进、出厂价格分项均有反弹;产需方面,主要体现“假期模式”的特征,生产扩张整体放慢、工业需求加速收缩;节前出口需求集中释放,预计1月出口环比或也将有所改善。 三、非制造业:服务、建筑业景气同步下行 非制造业PMI为51.1%,环比下行1.6pct,1月受天气、疫情影响,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度纷纷回落,其中前者再度降至荣枯线附近。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下滑1.7pct,疫情扰动加剧。分行业看,与出行或接触性消费相关的行业(铁路运输、道路运输、住宿等)景气度降至荣枯线下方,而金融服务受益于降息落地等利好,业务总量较快增长;零售业升至扩张区间,主要受到假日消费的带动。但整体来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降幅较深,也是拖累服务业景气的主要分项。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滑0.9pct至55.4%,季节性影响突出。冬季天气不利于施工,加之春节临近、工人陆续返乡,建筑施工节奏季节性放缓,其中从业人员分项环比跌2.6pct至49.2%,转至收缩区间;而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分项分别回升3.3pct、4.5pct,显示“宽信用”推动下,开年后建筑施工需求料不差,企业预期较乐观。 综合而言,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行,体现“春节效应”特征,节前生产扩张放慢,需求加速收缩,同时价格指数在供给收缩、国际大宗价格的共同影响下再度反弹,1月通胀或边际回升。现阶段“宽信用”政策落地但尚未显效,剔除季节性因素之后,需求弱势依然突出,不过企业角度对于短期内下游回暖较为乐观,尤其是建筑业订单、预期分项加速上行,暗示节后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或不弱,有望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月30日发布的报告《产需双双走弱——1月PMI数据点评》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47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靳晓航,SAC:S0360120080042 报告导读 2022年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1%,较12月的50.3%回落0.2个百分点;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1%,环比下降1.6pct,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均有下滑,疫情、季节性扰动较大。 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行,体现“春节效应”特征,节前生产扩张放慢,需求加速收缩,同时价格指数在供给收缩、国际大宗价格的共同影响下再度反弹,1月通胀或边际回升。现阶段“宽信用”政策落地但尚未显效,剔除季节性因素之后,需求弱势依然突出,不过企业角度对于短期内下游回暖较为乐观,尤其是建筑业订单、预期分项加速上行,暗示节后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或不弱,有望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 从分项来看: (1)供需:假期扰动,工业生产趋缓,需求加速收缩。生产方面,今年春节提前,元旦假期之后,部分工厂开始陆续停工放假,导致1月实际工作日明显偏少,生产指数继续回落;新订单指数于收缩区间加速下行,尤其是中游材料和设备类弱势明显,而终端消费相关的医药、食饮继续扩张;此外企业经营活动预期大幅回升3.2pct,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 (2)价格:供给放缓、大宗涨价,成本压力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一是,2022年春节较早,矿区、部分工厂提前放假,供给相对收缩,推动部分工业品涨价;二是,国际原油等大宗品涨势偏强,能源成本上升。 (3)库存:采购放缓,产成品去库提速。1月成本压力边际回升,一定程度上抑制补库需求,原料库存分项较12月略降;同时,节前食饮等消费品出货加快、生产放缓致产成品入库放缓,共同导致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 (4)外贸:出口边际改善,进口加速回落。1月海外疫情严峻,月底春节临近,节前为集装箱集中出货的高峰期,2月上旬的出口需求部分前置至1月释放,提振出口,预计1月出口环比增速或加快。进口分项环比回落1pct,加速收缩,与生产景气回落的特征一致。 (5)企业结构:小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剧。1月大型企业景气仍在扩张,而中、小企业环比回落,各类型企业生产均有下行,而新订单分项走势存在差异:大型企业逆势回升1pct,而中型企业落入收缩区间,小型企业加速收缩。 (6)非制造业:服务业降至荣枯线附近,建筑业季节性回落。(1)服务业:1月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出行、接触性消费相关行业景气低位下行;(2)建筑业:因春节工人返乡,建筑施工季节性放缓,但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反映“宽信用”政策推动下,年后建筑施工需求料不差,企业预期乐观。 风险提示:基建发力、地产缓和幅度不及预期,制造业需求持续偏弱。 正文 2022年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1%,较12月的50.3%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1%,环比回落1.6pct;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比12月低1.2pct。受元旦假期、春节提前的影响,1月制造业生产经营节奏放缓,需求侧景气继续下行,“宽信用”效果仍未体现;供给侧相对收缩叠加国际大宗价格影响,本月原材料购进、出厂价格指数均明显反弹。 一、制造业:景气回落,供需放缓,价格反弹 (一)产需:假期扰动,工业生产趋缓,需求加速收缩 1月受元旦、春节假期影响,生产节奏明显放慢。1月生产分项降至50.9%,环比回落0.5pct,进一步放缓。除工业淡季、冬奥限产效应之外,今年春节提前,元旦假期之后,部分工厂开始陆续停工放假,导致1月实际工作日明显偏少,生产指数继续回落;采购增幅随之收窄,但也有部分行业节前采购力度加大(如黑色冶压、有色冶压等),主要为节后开工备货。 1月下游需求加速收缩,但经营预期较强。1月新订单分项环比下行0.4pct至49.3%,临近假期,需求侧加速收缩。按行业看,食品饮料、医药等防疫、终端消费相关的行业需求继续扩张,而化纤、纺织等行业需求增长动能不足,PMI新订单分项连月收缩,假期的特征较为明显。此外,1月降息落地加码“宽货币”,同时下游对年初“宽信用”发力预期较强,带动1月PMI经营活动预期分项大幅上升3.2pct,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 (二)价格:供给放缓、大宗涨价,成本压力回升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出厂价格重返荣枯线以上。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6.4%、50.9%,环比上升8.3pct、5.4pct,重回荣枯线以上,通胀边际反弹。一是,2022年春节较早,1月元旦假期之后,上游矿区及部分工厂提前放假,供给相对收缩,推动部分工业品涨价;二是,1月国际原油等重要大宗商品涨势偏强,能源成本回升,对于PMI价格指数上行也有影响。 (三)库存:采购放慢,产成品去库提速 1月原料去库速度略低于12月。1月原材料库存PMI分项环比下降0.1pct至49.1%,一方面,生产扩张放缓,耗材增速下降,而另一方面,月内成本压力边际抬升,一定程度上抑制采购补库需求,导致原材料库存分项较12月略有下降。 产成品去库加快,节前消费品集中出货有重要影响。1月产成品库存分项环比下行0.5pct至48.0%,去库节奏略快于12月。一则,元旦、春节临近,食饮等消费品出货节奏加快;二则,生产增速下降,产成品入库随之放慢;按分项绝对水平看,与近年同期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仍偏高,去库速度仍偏慢。 (四)企业结构:小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剧 分规模类型看,1月大型企业景气仍在加速扩张,中小企业环比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6%(+0.3pct)、50.5%(-0.8pct)、46%(-0.5pct),再度分化,其中小型企业降至2019年初以来新低,反映其经营压力较大,景气回升动力不足。 各类企业新订单表现差异,是造成景气不一的主要原因。在直接影响PMI的分项中,仅有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两项表现为小型企业更强,其他分项中:(1)生产:各类企业该分项均有所下行,变动方向一致,符合季节性特征;(2)需求: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逆势升1pct至51.8%,中、小型企业则分别回落0.8pct、1.5pct,二者均处于收缩区间。 二、外贸:出口边际改善,进口加速回落 新出口订单回升0.3pct至48.4%,在同期表现中偏强。从高频数据看,1月海外疫情仍然严峻,同时月底春节假期临近,节前为集装箱集中出货的高峰期,2月上旬的出口需求部分前置至1月释放,对出口有提振作用,预计1月出口环比增速或也将加快。同时,进口分项环比下滑1pct,加速收缩,与节前生产景气回落、采购放慢的特征一致。 总结来看,1月在供给、国际大宗价格的综合影响下,制造业购进、出厂价格分项均有反弹;产需方面,主要体现“假期模式”的特征,生产扩张整体放慢、工业需求加速收缩;节前出口需求集中释放,预计1月出口环比或也将有所改善。 三、非制造业:服务、建筑业景气同步下行 非制造业PMI为51.1%,环比下行1.6pct,1月受天气、疫情影响,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度纷纷回落,其中前者再度降至荣枯线附近。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下滑1.7pct,疫情扰动加剧。分行业看,与出行或接触性消费相关的行业(铁路运输、道路运输、住宿等)景气度降至荣枯线下方,而金融服务受益于降息落地等利好,业务总量较快增长;零售业升至扩张区间,主要受到假日消费的带动。但整体来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降幅较深,也是拖累服务业景气的主要分项。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滑0.9pct至55.4%,季节性影响突出。冬季天气不利于施工,加之春节临近、工人陆续返乡,建筑施工节奏季节性放缓,其中从业人员分项环比跌2.6pct至49.2%,转至收缩区间;而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分项分别回升3.3pct、4.5pct,显示“宽信用”推动下,开年后建筑施工需求料不差,企业预期较乐观。 综合而言,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行,体现“春节效应”特征,节前生产扩张放慢,需求加速收缩,同时价格指数在供给收缩、国际大宗价格的共同影响下再度反弹,1月通胀或边际回升。现阶段“宽信用”政策落地但尚未显效,剔除季节性因素之后,需求弱势依然突出,不过企业角度对于短期内下游回暖较为乐观,尤其是建筑业订单、预期分项加速上行,暗示节后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或不弱,有望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月30日发布的报告《产需双双走弱——1月PMI数据点评》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47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