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1月28日的报告《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 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 ——2021Q4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证券分析师:林丽梅 刘雅婧 王胜 研究支持:郝丹阳 【主要结论】 ■ 总量视角:21Q4至今基金发行端逐渐遇冷,同时2022年封闭式权益型公募基金还存在赎回压力;21Q4公募基金延续高仓位运行,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已有一年;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2021年全年仅实现“个位数”正增长;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 ■ 21Q4主动基金发行冷淡。四季度新基金发行1505亿份,相比三季度新基金发行3492亿份大幅回落;结构性市场行情使得投资难度增大、赚钱效应减弱,主动基金市场发行冷淡。 ■ 22年部分封闭式权益型公募基金即将开放申购赎回,上半年潜在赎回压力较大,且这部分基金重仓股行业多集中于: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 21Q4公募基金继续加仓,延续高仓位运行,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已有一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仓位继续上行至88.7%、86.6%和70.9%;以公募基金对于高估值公司的持股金额占比衡量的公募基金风险偏好,这一占比在21Q4有所回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重仓股PE(TTM)小于0和50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3的52.0%回升至21Q4的57.4%;PB(LF)5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3的75.6%回升至21Q4的76.0%,处于高位已有一年。 ■ 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全年仅实现“个位数”正增长,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2021年全年净值累计涨幅中位数仅为7%,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2%,历史上该口径年度净值累计涨幅中位数实现连续“两位数”增长的时间段为2013、2014、2015年,而之后的2016、2017、2018年累计涨幅中位数则分别下滑至-10%、10%、-20%。叠加2022年基金发行遇冷、资金面临赎回压力以及风险偏好维持高位等因素,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 ■ 板块配置:港股配置占比继续下滑,且向低估值行业迁移,创业板配置占比为今年首次回落;前五行业持仓集中度仍处高位 ■ 21Q4公募基金港股配置占比继续下滑,且向低估值行业迁移,创业板配置占比为2021年内首次回落。港股配置占比延续21Q3的下降趋势,从21Q3的8.9%下滑至21Q4的7.3%,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配置占比从21Q3的65.5%、21.6%、4.0%变化至21Q4的67.5%、20.6%、4.5%。 ■ 前五行业持仓集中度较21Q3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医药“掉出”前三行列,排名第四。21Q4主动权益型基金持仓占比前五行业合计持仓占比达到61.1%,21Q4持仓占比前五的行业为:电力设备(17.8%)、食品饮料(13.8%)、电子(13.2%)、医药生物(11.7%) 、计算机(4.6%)。 ■ 一级行业公募持仓占比达到20%临界点后,后续短期内筹码和估值或成为主要矛盾。我们在2021年12月发布的《经济下行期,逆向寻找增量——2022年行业比较投资策略》中提到,当一个行业的公募基金占比占比达到20%左右的临界点后,要提防阶段性的筹码拥挤,2022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进攻价值小于配置价值。21Q4电力设备公募基金持仓占比相较于21Q3已有小幅回落(从18.4%下滑到17.8%),而历史上行业持仓占比冲高后,后续难以获得相对收益及估值回落的概率都有所增加。 ■ 行业配置与估值分析:加仓TMT与金融稳定,减仓消费(尤其是医药),消费板块配置系数续创2010年来新低 ■ 从大类风格来看,21Q4加仓TMT/金融/稳定,减仓中游制造/周期/消费。其中消费板块配置系数由21Q3的1.34进一步下降至1.23,续创2010年来新低。其中,医药生物被减仓最多,配置系数从21Q3的1.77下降至21Q4的1.41,为2010年来最低水平。 ■ 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70%且获加仓的行业有:酒店餐饮/医疗美容/饲料,光伏设备。配置系数>70%而获减仓的消费行业主要有:医疗服务/非白酒。配置系数>70%而获加仓的周期行业有:特钢/小金属/冶钢原料/橡胶/非金属材料。 ■ 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70%且获减仓的行业有:其他电子,电池。配置系数>70%而获减仓的周期行业有: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炼化及贸易/化学原料/化学纤维。 ■ 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30%且获加仓的行业有: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通信服务,医药商业,水泥。 ■ 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30%且获减仓的行业有:出版,股份制银行/环境治理/铁路公路/保险,医疗器械/其他家电/汽车服务,贵金属/基础建设/装修装饰。 ■ 从主题板块的配置来看,21Q4赛道表现分化明显,半导体/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智能电网获加仓。公募基金加仓半导体/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智能电网,减仓医美/新能源汽车/创新药/绩优股指数/茅指数。其中半导体领域加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封测,减仓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材料; 新能源车产业链中除新能源整车外,其他均获减仓。 ■ 结构比较:“核心资产”持仓稳定性有所上升;估值溢价维持高位 ■ 21Q4“核心资产”头部公司持仓稳定性有所上升。从数量和金额两个维度来观察,21Q4公募基金持仓前100的公司相较于21Q3出现了17家“新面孔”,且这17家新进公司占到持股金额的8%,数量和金额口径均较21Q3有所下降,体现出当前“核心资产”的头部公司持仓稳定性有所回升。 以下为报告重要内容节选,报告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查看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往期精彩回顾,请移步申万宏源云聚查看详情 // 【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消费板块配置系数创2010年来新低——21Q3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再探历史高点,ROE下沉换取业绩弹性——21Q2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边际加仓后疫情复苏资产,减仓中游制造——21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2022年年度策略】 《经济下行期,逆向寻找增量——2022年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浴火·重生——2022年A股投资策略》 《真金不怕火炼——2022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全文!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1月28日的报告《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 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 ——2021Q4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证券分析师:林丽梅 刘雅婧 王胜 研究支持:郝丹阳 【主要结论】 ■ 总量视角:21Q4至今基金发行端逐渐遇冷,同时2022年封闭式权益型公募基金还存在赎回压力;21Q4公募基金延续高仓位运行,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已有一年;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2021年全年仅实现“个位数”正增长;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 ■ 21Q4主动基金发行冷淡。四季度新基金发行1505亿份,相比三季度新基金发行3492亿份大幅回落;结构性市场行情使得投资难度增大、赚钱效应减弱,主动基金市场发行冷淡。 ■ 22年部分封闭式权益型公募基金即将开放申购赎回,上半年潜在赎回压力较大,且这部分基金重仓股行业多集中于: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 21Q4公募基金继续加仓,延续高仓位运行,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已有一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仓位继续上行至88.7%、86.6%和70.9%;以公募基金对于高估值公司的持股金额占比衡量的公募基金风险偏好,这一占比在21Q4有所回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重仓股PE(TTM)小于0和50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3的52.0%回升至21Q4的57.4%;PB(LF)5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3的75.6%回升至21Q4的76.0%,处于高位已有一年。 ■ 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全年仅实现“个位数”正增长,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2021年全年净值累计涨幅中位数仅为7%,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2%,历史上该口径年度净值累计涨幅中位数实现连续“两位数”增长的时间段为2013、2014、2015年,而之后的2016、2017、2018年累计涨幅中位数则分别下滑至-10%、10%、-20%。叠加2022年基金发行遇冷、资金面临赎回压力以及风险偏好维持高位等因素,建议降低2022年预期收益率。 ■ 板块配置:港股配置占比继续下滑,且向低估值行业迁移,创业板配置占比为今年首次回落;前五行业持仓集中度仍处高位 ■ 21Q4公募基金港股配置占比继续下滑,且向低估值行业迁移,创业板配置占比为2021年内首次回落。港股配置占比延续21Q3的下降趋势,从21Q3的8.9%下滑至21Q4的7.3%,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配置占比从21Q3的65.5%、21.6%、4.0%变化至21Q4的67.5%、20.6%、4.5%。 ■ 前五行业持仓集中度较21Q3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医药“掉出”前三行列,排名第四。21Q4主动权益型基金持仓占比前五行业合计持仓占比达到61.1%,21Q4持仓占比前五的行业为:电力设备(17.8%)、食品饮料(13.8%)、电子(13.2%)、医药生物(11.7%) 、计算机(4.6%)。 ■ 一级行业公募持仓占比达到20%临界点后,后续短期内筹码和估值或成为主要矛盾。我们在2021年12月发布的《经济下行期,逆向寻找增量——2022年行业比较投资策略》中提到,当一个行业的公募基金占比占比达到20%左右的临界点后,要提防阶段性的筹码拥挤,2022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进攻价值小于配置价值。21Q4电力设备公募基金持仓占比相较于21Q3已有小幅回落(从18.4%下滑到17.8%),而历史上行业持仓占比冲高后,后续难以获得相对收益及估值回落的概率都有所增加。 ■ 行业配置与估值分析:加仓TMT与金融稳定,减仓消费(尤其是医药),消费板块配置系数续创2010年来新低 ■ 从大类风格来看,21Q4加仓TMT/金融/稳定,减仓中游制造/周期/消费。其中消费板块配置系数由21Q3的1.34进一步下降至1.23,续创2010年来新低。其中,医药生物被减仓最多,配置系数从21Q3的1.77下降至21Q4的1.41,为2010年来最低水平。 ■ 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70%且获加仓的行业有:酒店餐饮/医疗美容/饲料,光伏设备。配置系数>70%而获减仓的消费行业主要有:医疗服务/非白酒。配置系数>70%而获加仓的周期行业有:特钢/小金属/冶钢原料/橡胶/非金属材料。 ■ 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70%且获减仓的行业有:其他电子,电池。配置系数>70%而获减仓的周期行业有: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炼化及贸易/化学原料/化学纤维。 ■ 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30%且获加仓的行业有: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通信服务,医药商业,水泥。 ■ 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30%且获减仓的行业有:出版,股份制银行/环境治理/铁路公路/保险,医疗器械/其他家电/汽车服务,贵金属/基础建设/装修装饰。 ■ 从主题板块的配置来看,21Q4赛道表现分化明显,半导体/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智能电网获加仓。公募基金加仓半导体/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智能电网,减仓医美/新能源汽车/创新药/绩优股指数/茅指数。其中半导体领域加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封测,减仓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材料; 新能源车产业链中除新能源整车外,其他均获减仓。 ■ 结构比较:“核心资产”持仓稳定性有所上升;估值溢价维持高位 ■ 21Q4“核心资产”头部公司持仓稳定性有所上升。从数量和金额两个维度来观察,21Q4公募基金持仓前100的公司相较于21Q3出现了17家“新面孔”,且这17家新进公司占到持股金额的8%,数量和金额口径均较21Q3有所下降,体现出当前“核心资产”的头部公司持仓稳定性有所回升。 以下为报告重要内容节选,报告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查看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往期精彩回顾,请移步申万宏源云聚查看详情 // 【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消费板块配置系数创2010年来新低——21Q3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再探历史高点,ROE下沉换取业绩弹性——21Q2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边际加仓后疫情复苏资产,减仓中游制造——21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2022年年度策略】 《经济下行期,逆向寻找增量——2022年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浴火·重生——2022年A股投资策略》 《真金不怕火炼——2022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全文!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