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对话量化私募掌门人,2022年量化投资如何走过“阵痛”?

对话量化私募掌门人,2022年量化投资如何走过“阵痛”?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赣新财富v新余营业部】/ 发布时间:2022-01-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对话量化私募掌门人,2022年量化投资如何走过“阵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转自:海通证券e海通财订阅号 从小众走向大众,2021年量化市场发生了不少天翻地覆的大事。一方面量化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中国量化私募市场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而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自2021年9月下旬以来,量化的超额收益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不少投资者可能已经感到迷茫了。 为此,我们今天特意请来白鹭资管与仲阳天王星的两位嘉宾,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在的量化私募机构其实跟市场上的主流投资机构会比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投资策略的低相关性。 本期《名人堂》来自海通资管投资总监左秀海将对话白鹭资管合伙人姚沙与仲阳天王星CEO、投资总监孙博,一起总结2021年量化市场心路历程,展望2022年量化投资发展趋势。 【直播回顾】 01 2021年量化规模突破万亿后的2大特征 主持人(左秀海):量化规模突破1万亿大关后,2021年量化投资出现了哪些特征? 姚沙: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去年一整年交易后的直观感受和猜测,我总结了两点: 1、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减弱。主要体现在隔夜收益方面,过去超额收益在日内都会相对比较稳定,但在2021年超额收益在日内的一些波动性明显加强。之前会有很大一部分来收益来自于隔夜,但至少从我们的策略来观察去年的隔夜收益会抵亏的比较快一点,日内收益的占比会高一点。 2、调仓频率加快。毕竟市场的蛋糕在越做越大,参与者的结构也就会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现在头部的大型量化公司都会采取比较高频的交易策略,虽然他们的换手可能不会那么高,因为他们的规模会比较大。虽然他们的换手不得不降频,但他们其实在调仓的周期上还是有高频化的趋势。就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我每天在盘前都可能会出一个仓位,有一天的时间做调仓。但后来感觉大家的频率都在加快,每半小时调一次仓或者每15分钟调一次仓,频率现在是有加快的趋势。 02 借鉴海外市场格局看A股量化发展趋势 主持人(左秀海):通过境内与境外金融市场比较分析,A股量化投资发展至今有哪些特别之处? 孙博:2021年中国量化行业成长非常迅速,但在快速成长的周期后,行业本身也进入了调整和再平衡的阶段,一些头部机构规模增长较快,在各方面都需要适应和匹配的过程。从规模上来说,在策略方面,包括alpha、隔夜、日内的decay都是比较明显的,而且体现在全频段,从业者都会受到alpha的挤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行业去适应与再平衡,包括在策略上做出调整。 主持人(左秀海):以美股这种成熟的量化市场的格局来看,A股量化未来会按照什么方式或路径去演化?孙博:金融市场有很多参与者,包括监管机构、交易所、券商等等,当然我们私募量化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纵观整个A股量化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现在我们跟美国的一些同行相比,不管是监管模式上还是策略研发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虽然最终时间点很难判断,但我觉得这2个方向可以展望一下。 1、策略的多样性。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脚步并没有放慢,未来监管层面还有逐步放开的预期。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新的板块和品种上再做新的尝试,包括外资的引入,国外金融机构的参与间接促进国内同行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国内市场上会逐步有更多不一样的策略出现。 2、交易海外市场。随着我们国内机构的经验积累与交易能力增强,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交易海外市场。例如去交易日本市场,交易新加坡市场或者交易美股市场。 03 优质策略应对2022年市场波动 主持人(左秀海):白鹭和仲阳各自会用哪些策略来应对2022年市场波动? 姚沙:我们的原则就是不断迭代。过去几年我们的经验是,整个团队是在与市场一起进步的,或者说是你在不断地适应市场。我们发现,几年前做的策略到现在会衰败地(decay)非常快。因为整个中国的量化规模快速上升,并且规模上升较快、曲线较陡的时间段,往往就是大部分团队的策略不适应的阶段。我们的想法是一定要未雨绸缪,一定要迭代出比现在的策略更超前的策略,以备不时之需。当你有额外的利润点,你会发现你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所以我们现在认准的一点就是不断迭代,一天也不能休息。” 孙博:把平凡的东西做细做深做极致,其实也是一种伟大。当然现在比较热门的比如超算这些技术确实很好,我们也一定会去探索这些前沿的科技,但是本质上我们还是一个金融服务的公司,还是要把最基础的策略做扎实。从业务规划上,虽然我们现在体量非常小,可能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策略的多样性以及与海外市场的碰撞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04 量化投资还要“阵痛”多久? 主持人(左秀海):都在说量化现在处于行业阵痛期,那这个阵痛会持续多久?未来还能带来超额收益吗? 孙博:作为2021年市场的参与者,不论谁都会经历这个阵痛期,只是痛的程度可能不一样。我还是那个观点在再平衡的过程中,大家都需要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因为资金体量的不同,参与者、竞争者的成熟度也都在升级,最后就是看谁适应的比较快,谁适应的比较慢。从投资者来说,应该仔细再分析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是不是做到足够多的多样性,同质化比较低。另外就是看组合的久期跟你个人资金的需求或者预期属性是不是匹配。你资金的属性是能放三年还是五年的?或者说一年、两年你就要拿出来去买房买车等。用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去修正策略组合才会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姚沙:阵痛期确实是每个投资者都会经历的。对比其他的时间段,这一段时间肯定是没有以前好做,只是我们还有一些传统α在里面,但是α的年化肯定是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可能很多大规模的管理人现在都在减仓,这也是他们应对这一轮冲击的方式。在规模减下来后,工具箱的手段也会多一些,毕竟规模太大的时候很多东西会受到限制。就像刚刚说的,我们的原则就是不断迭代,这也是适应这个市场的一种方式。规模小的自然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受的限制会比较少,适应起来就会比较快。 05 应对量化投资未来的3个关键词 主持人(左秀海):展望2022年及未来的量化投资,牢记这3个关键词。 1、再平衡。无论是在管理人之间,还是量化从业人员本身,都有一个再平衡的过程。 2、超额收益。2022年或者说短期来看,大家更关注的是在风险因子的严格控制基础之上,通过交易或者纯alpha来获取超额收益。 3、资产配置。如果投资者现在持有的是头部管理人风险因子暴露比较多的策略产品,建议大家站在资产配置角度,或者站在更长的时间周期来审视手中的产品。这样也能帮助投资者规避很多在最不舒服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恐惧与真正的投资损失。 点击“阅读原文”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论述涉及的行业、概念、个股、观点或资讯等主观且专业的内容,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得作为您投资决策的依据,随意使用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海通资管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内容而视其为客户。请您务必选择风险等级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