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客流:不及常年——国内经济政策跟踪(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春运客流:不及常年——国内经济政策跟踪(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实体经济:上周生产仍偏弱,投资需求有所下滑,汽车、文娱等消费仍然偏低。在价格方面,春节临近,而猪价仍在回落。钢价、煤价小幅回升,水泥价格继续下滑。上周春运开始,客流强于去年,不及常年,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倡导就地过年。考虑到疫情防控措施仍然较严,部分地区人员正常流动受限,出行相关的消费或将再迎考验。 流动性:上周货币利率分化,央行净投放资金,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各10BP。1月20日,1年期LPR从3.8%下调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调。5年期LPR从4.65%下调至4.6%,此前连续20个月维持不变。此外,自1月17日起,央行下调各期限SLF利率10个BP。我们预计一季度大概率实现融资“开门红”,有望带动经济继续改善。 政策:《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72%,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占比要达到35%,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20%。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1 实体经济:春运客流不及常年 1.1 生产:依然偏弱 上周,在下游汽车行业,半钢胎开工率继续回落至55%,不及近年同期水平,且降幅高于季节性。在中游化工行业,PTA产业链的负荷率分化,其中PTA工厂有小幅回升,聚酯工厂、江浙织机均有所下降。上周高炉开工率、焦炉生产率均继续回升,而Mysteel样本钢厂钢材产量季节性回落,与2018年以来同期相比仍存在差距。此外,沿海八省的日均耗煤量环比季节性回落,但依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或与部分高耗能行业供给限制打开有关。整体来看,近期生产依然偏弱。 1.2 交运:人口流动少于常年春节 春运开始,客流不及常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安徽、四川、湖南等多地倡导春节非必要不返乡。2022年春运前五天客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但是明显不及疫情前同期水平。根据百度迁徙指数,上周迁徙情况虽然高于去年同期,但是与常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从市内交通情况看,西安疫情进入了收尾阶段,拥堵延时指数虽然有所回升,但是明显偏低。而珠海仍受疫情困扰,拥堵延时指数仍然回落,与往年同期走势差异较为明显。我们认为,今年就地过年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弱于去年。 1.3 需求:投资需求仍然较弱 投资:房地产销售回落,投资需求下滑。上周地产销售面积回落,降幅强于季节性。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小幅回升,而土地溢价率进一步走低,均处于近年同期低位。随着春节临近,短期投资需求季节性下行。在建材方面,上周建筑用钢成交量与水泥出货率均季节性显著下滑,不过降幅强于季节性。考虑到专项债额度已经提前下发,2022年财政节奏前移,近期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之后投资需求或将改善。 消费:汽车销售稳中有降,票房收入偏低。在汽车行业,1月15日当周,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2%。在文娱方面,1月15日当周,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环比分别季节性回落36.7%、39.2%,与近年同期相比偏低。考虑到本土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多点散发,出行相关的消费或仍受考验。 出口:景气度较高。上周CCFI指数继续回升,BDI指数小幅回落。短期来看,出口景气度仍然较高。 1.4 价格:猪价回落、油价续升 主要食品价格分化,其中猪价继续下跌。上周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回落2%、0.7%,水果、蔬菜价格环比分别回升1%、0.9%。冬季腌腊进入尾声,加之生猪出栏有所加快,猪价仍在回落。而蔬菜、水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临近春节,采购需求有所增加。二是近期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天气,运输成本有所上升。 主要工业品价格分化,国际油价继续回升。上周钢价、煤价有所回升。冬季建筑材料需求偏弱,水泥价格继续下滑。上周国际油价继续回升,布油和WTI原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5%和4.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恢复,油价仍将受到支撑。 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今年1月以来,在食品价格方面,水果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上月有所回升,蔬菜、鸡蛋和猪肉价格均有所下滑。在工业品方面,受保供稳价等政策的影响,水泥、煤炭价格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整体来看,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 1.5 库存:处于近年同期低位 上周钢铁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继续回升,与近年同期相比处于较低位置。水泥库容比小幅回升,仍高于近年同期水平。而煤炭库存继续回落,不及2017年以来同期水平。此外,在PTA产业链,与前一周相比,上周聚酯切片、PTA的库存天数均有所下滑,涤纶长丝的库存天数有所回升。整体而言,库存处于近年同期低位。 2 流动性:MLF利率下调10BP 上周货币利率分化。上周R001和DR001均值分别为2.09%、2.03%,较前一周均下行2BP。R007和DR007均值分别为2.30%、2.11%,较前一周分别上行6BP和下行1BP。 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上周央行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500亿元,MLF投放资金7000亿元,MLF回笼资金50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6500亿元。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各10BP。1月20日,1年期LPR从3.8%下调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调。5年期LPR从4.65%下调至4.6%,此前连续20个月维持不变。此外,自1月17日起,央行下调各期限SLF利率10个BP。我们预计一季度大概率实现融资“开门红”,有望带动经济继续改善。 上周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截至2022年1月21日,美元指数为95.63,较前一周末回升。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为6.34和6.34,与前一周末相比小幅升值。1月18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也有较强预期。总的看,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 3 政策: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72%,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占比要达到35%,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20%。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推进新增和更换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和拖轮、货运场站作业车辆等优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加强电动汽车充电保障。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 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优先在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力争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若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推动环保领域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目录。重点支持新污染物治理、更高排放标准要求、降低治理成本等新型环保技术装备的首台(套)应用。 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加强“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建设。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促进绿色消费。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将节能环保要求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推动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车船用 LNG 发展。推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类公共机构率先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 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加快发展。建设一批山岳、海岛、湿地、冰雪、草原、沙漠、湖泊、温泉、康养等旅游目的地。 延续实施部分到期的减税降费。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对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延期的基础上,再延续执行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另外11项税费优惠政策至2023年底。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对其自用及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继续放宽初创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凡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的,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此外,还包括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坚持平台经济发展和规范并重。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平台企业依托市场、数据优势,赋能生产制造环节,发展按需生产、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数字化。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智能产品普及应用。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基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稳增长:抓手和机会(海通宏观 梁中华) 联储加息几次?影响有多大?——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经济增速:底部或已过去(海通宏观 梁中华) “就业”知多少?(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氢能源:痛点和机会——“能源变革”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林芷) 外汇去哪里了?——再议人民币为何偏强(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放大版“2019”:要乐观(海通宏观 梁中华) 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托底房地产吗?(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人民币为何这么强?——国内美元“池”的视角(海通宏观 梁中华) 反垄断的重心:从“规范”到“发展”(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东风”随春归——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美元加息发酵: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美元为何走高?——实际利率的视角(海通宏观 梁中华) 房地产税:如何影响房价?(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林芷) 印度也缺煤:全球能源为何短缺?(海通证券 梁中华、应镓娴) 供给和需求:哪个下行多?(海通宏观 梁中华) 多少基建:可以期待?(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实体经济:上周生产仍偏弱,投资需求有所下滑,汽车、文娱等消费仍然偏低。在价格方面,春节临近,而猪价仍在回落。钢价、煤价小幅回升,水泥价格继续下滑。上周春运开始,客流强于去年,不及常年,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倡导就地过年。考虑到疫情防控措施仍然较严,部分地区人员正常流动受限,出行相关的消费或将再迎考验。 流动性:上周货币利率分化,央行净投放资金,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各10BP。1月20日,1年期LPR从3.8%下调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调。5年期LPR从4.65%下调至4.6%,此前连续20个月维持不变。此外,自1月17日起,央行下调各期限SLF利率10个BP。我们预计一季度大概率实现融资“开门红”,有望带动经济继续改善。 政策:《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72%,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占比要达到35%,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20%。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1 实体经济:春运客流不及常年 1.1 生产:依然偏弱 上周,在下游汽车行业,半钢胎开工率继续回落至55%,不及近年同期水平,且降幅高于季节性。在中游化工行业,PTA产业链的负荷率分化,其中PTA工厂有小幅回升,聚酯工厂、江浙织机均有所下降。上周高炉开工率、焦炉生产率均继续回升,而Mysteel样本钢厂钢材产量季节性回落,与2018年以来同期相比仍存在差距。此外,沿海八省的日均耗煤量环比季节性回落,但依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或与部分高耗能行业供给限制打开有关。整体来看,近期生产依然偏弱。 1.2 交运:人口流动少于常年春节 春运开始,客流不及常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安徽、四川、湖南等多地倡导春节非必要不返乡。2022年春运前五天客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但是明显不及疫情前同期水平。根据百度迁徙指数,上周迁徙情况虽然高于去年同期,但是与常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从市内交通情况看,西安疫情进入了收尾阶段,拥堵延时指数虽然有所回升,但是明显偏低。而珠海仍受疫情困扰,拥堵延时指数仍然回落,与往年同期走势差异较为明显。我们认为,今年就地过年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弱于去年。 1.3 需求:投资需求仍然较弱 投资:房地产销售回落,投资需求下滑。上周地产销售面积回落,降幅强于季节性。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小幅回升,而土地溢价率进一步走低,均处于近年同期低位。随着春节临近,短期投资需求季节性下行。在建材方面,上周建筑用钢成交量与水泥出货率均季节性显著下滑,不过降幅强于季节性。考虑到专项债额度已经提前下发,2022年财政节奏前移,近期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之后投资需求或将改善。 消费:汽车销售稳中有降,票房收入偏低。在汽车行业,1月15日当周,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2%。在文娱方面,1月15日当周,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环比分别季节性回落36.7%、39.2%,与近年同期相比偏低。考虑到本土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多点散发,出行相关的消费或仍受考验。 出口:景气度较高。上周CCFI指数继续回升,BDI指数小幅回落。短期来看,出口景气度仍然较高。 1.4 价格:猪价回落、油价续升 主要食品价格分化,其中猪价继续下跌。上周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回落2%、0.7%,水果、蔬菜价格环比分别回升1%、0.9%。冬季腌腊进入尾声,加之生猪出栏有所加快,猪价仍在回落。而蔬菜、水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临近春节,采购需求有所增加。二是近期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天气,运输成本有所上升。 主要工业品价格分化,国际油价继续回升。上周钢价、煤价有所回升。冬季建筑材料需求偏弱,水泥价格继续下滑。上周国际油价继续回升,布油和WTI原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5%和4.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恢复,油价仍将受到支撑。 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今年1月以来,在食品价格方面,水果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上月有所回升,蔬菜、鸡蛋和猪肉价格均有所下滑。在工业品方面,受保供稳价等政策的影响,水泥、煤炭价格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整体来看,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 1.5 库存:处于近年同期低位 上周钢铁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继续回升,与近年同期相比处于较低位置。水泥库容比小幅回升,仍高于近年同期水平。而煤炭库存继续回落,不及2017年以来同期水平。此外,在PTA产业链,与前一周相比,上周聚酯切片、PTA的库存天数均有所下滑,涤纶长丝的库存天数有所回升。整体而言,库存处于近年同期低位。 2 流动性:MLF利率下调10BP 上周货币利率分化。上周R001和DR001均值分别为2.09%、2.03%,较前一周均下行2BP。R007和DR007均值分别为2.30%、2.11%,较前一周分别上行6BP和下行1BP。 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上周央行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500亿元,MLF投放资金7000亿元,MLF回笼资金50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6500亿元。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各10BP。1月20日,1年期LPR从3.8%下调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调。5年期LPR从4.65%下调至4.6%,此前连续20个月维持不变。此外,自1月17日起,央行下调各期限SLF利率10个BP。我们预计一季度大概率实现融资“开门红”,有望带动经济继续改善。 上周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截至2022年1月21日,美元指数为95.63,较前一周末回升。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为6.34和6.34,与前一周末相比小幅升值。1月18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也有较强预期。总的看,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 3 政策: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72%,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占比要达到35%,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20%。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推进新增和更换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和拖轮、货运场站作业车辆等优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加强电动汽车充电保障。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 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优先在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力争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若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推动环保领域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目录。重点支持新污染物治理、更高排放标准要求、降低治理成本等新型环保技术装备的首台(套)应用。 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加强“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建设。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促进绿色消费。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将节能环保要求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推动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车船用 LNG 发展。推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类公共机构率先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 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加快发展。建设一批山岳、海岛、湿地、冰雪、草原、沙漠、湖泊、温泉、康养等旅游目的地。 延续实施部分到期的减税降费。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对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延期的基础上,再延续执行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另外11项税费优惠政策至2023年底。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对其自用及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继续放宽初创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凡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的,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此外,还包括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坚持平台经济发展和规范并重。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平台企业依托市场、数据优势,赋能生产制造环节,发展按需生产、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数字化。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智能产品普及应用。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基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稳增长:抓手和机会(海通宏观 梁中华) 联储加息几次?影响有多大?——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经济增速:底部或已过去(海通宏观 梁中华) “就业”知多少?(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氢能源:痛点和机会——“能源变革”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林芷) 外汇去哪里了?——再议人民币为何偏强(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放大版“2019”:要乐观(海通宏观 梁中华) 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托底房地产吗?(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人民币为何这么强?——国内美元“池”的视角(海通宏观 梁中华) 反垄断的重心:从“规范”到“发展”(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东风”随春归——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美元加息发酵: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美元为何走高?——实际利率的视角(海通宏观 梁中华) 房地产税:如何影响房价?(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林芷) 印度也缺煤:全球能源为何短缺?(海通证券 梁中华、应镓娴) 供给和需求:哪个下行多?(海通宏观 梁中华) 多少基建:可以期待?(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