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晨会聚焦220118重点关注生物柴油行业、疫苗行业、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通信行业、非金属建材行业、医药行业、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等

晨会聚焦220118重点关注生物柴油行业、疫苗行业、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通信行业、非金属建材行业、医药行业、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等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晨会聚焦220118重点关注生物柴油行业、疫苗行业、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通信行业、非金属建材行业、医药行业、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信晨会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2:5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晨会提要 【宏观与策略】 宏观经济周报:机电产品支撑12月国内整体出口增速高位运行 OMO和MLF利率下调解读:降息如期而至,复苏犹为可期 转债市场周报:挖掘可受益于全球运力修复的转债公司 网易(09999.HK):含有向上期权的价值股 【行业与公司】 生物柴油行业及政策深度梳理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3):2030消除狂犬病战略,“人用+宠物用”狂苗双管齐下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深度:高壁垒、高成长、高定位 通信行业周报-“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发布,电动汽车成CES亮点 非金属建材周报(22年第3周):淡季数据运行不惊不喜,专项债发行提前开启 医药行业一周观察:全球疫情蔓延,关注新冠防治相关标的 制造出口维持高景气,看好春节旺季带动消费复苏 房地产行业双周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70城房价涨幅持续回落 家电行业周报:家电零售跟踪:白电涨价贯穿全年,集成灶21年增长超40% 朗新科技(300628)深度报告:能源数字化高景气,平台+运营齐发展 苏试试验(30041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传统业务稳增,宜特逆势成长 盛和资源(600392)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利润实现跨越式增长,全产业链扩张值得期待 光库科技-300620-业绩高增长,铌酸锂调制器有序推进 卓越新能(688196)财报点评-产能释放叠加出口景气,全年业绩创新高 中矿资源(002738)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四季度利润环比大增,锂盐业务已取得重大突破 紫金矿业(601899)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长,将进军新能源金属 特步国际(01368.HK)重大事件快评:2021年流水增幅超过30%,业绩增长不少于70% 宏观与策略 宏观经济周报:机电产品支撑12月国内整体出口增速高位运行 周度观察:机电产品支撑12月国内整体出口增速高位运行 12月中国出口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为14.0%,较11月回落1.5个百分点,增速水平仍位于历史高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为15.1%,基本持平11月,处于历史高位。从进口产品来看,12月铁矿砂进口数量两年平均同比增速明显下降,但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煤炭进口数量两年平均同比继续上升,表明国内需求或出现分化:基建和房地产领域投资需求的弱化降低了钢铁需求,但机电产品生产需求的旺盛继续推高铜和能源产品需求。 截止2022年1月14日,新版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为0.1,指数B录得110.9,指数C录得-1.5%(+0.4pct.)。构建指标的七个分项中,全钢胎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螺纹钢产量、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上周上升;PTA产量、水泥价格、建材综合指数较上周回落。(焦化企业开工率数据延迟公布,对上周数据进行了更正) 本周指数A再次转正,指数B小幅回升,国内经济复苏获得支撑力。其中焦化企业开工率数据连续两周大幅提升至近两年较高水平,或表明国内减碳约束有所缓解;此外,水泥价格、建材综合指数仍表现不佳,螺纹钢产量、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有所提升但绝对水平仍偏低,或表明国内房地产和基建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发力。 周度价格高频跟踪方面: (1)本周食品、非食品价格均下跌。2022年1月食品价格环比或低于季节性,非食品价格环比或持平季节性。预计1月CPI食品环比约为1.5%,CPI非食品环比约为0.2%,CPI整体环比约为0.4%,今年1月CPI同比或继续回落至0.9%。 (2)12月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给1月带来较大的负的月内翘尾,1月上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小幅下跌,预计1月PPI环比延续负增长,1月PPI同比在高基数带动下或继续回落至8.9%。 风险提示:国内基建与地产回暖幅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再次上涨引起下游企业生产成本抬升、美国缩减购债拖累全球流动性等。 证券分析师:李智能 S0980516060001; 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OMO和MLF利率下调解读:降息如期而至,复苏犹为可期 事项: 2022年1月17日9点20分,央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房地产投资下滑。 评论: 政策利率下调,降息可期 时间上来看,此次政策利率下调是2019年以来的第四次下调,也是2020年3月以后的首次下调。幅度方面,此次下调10BP,下调幅度居中。 考虑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MLF利率+风险溢价,因此此次政策利率的下调,意味着20日的LPR利率将至少下调10BP。 降息助力稳增长 我们认为,此次降息是稳增长政策的重要一环。2021年国内疫情散发,消费持续乏力,第三季度GDP增速(两年平均口径)仅4.9%,稳增长迫切性提升,年底时政策明确提出稳增长。 首先,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其次,12月24日召开的《202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理论上来说,降息有利于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能有效刺激实体需求。而从去年12月开始,我国LPR利率连续两个月下行,预计降息对经济的支撑效果会逐渐显现,关注实体经济的复苏情况。 一季度政策利率再次下调的概率较低 考虑到当前经济虽然面临多重压力,但是走势仍相对平稳,因此预计一季度政策利率再次下调的概率较低,后期稳增长将以其他措施为主。最新的202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两年平均口径)为5.2%,较三季度小幅回升,绝对水平回到5%以上,显示我们经济依然韧性较强。另外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再度回升到5.8%,第二产业供给约束有所收敛。 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将小幅下行 2018年以来,市场利率紧紧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此次政策利率下调10BP,同时去年12月全面降准,预计近期市场利率中枢也将小幅回落10BP左右。2021年四季度货币市场加权利率2.06%,预计2022年一季度将回落至2%以下。 一季度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风险较大 去年年底以来,债券市场降息预期明显增强,此次降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7日上午降息公告后10年期国债先下行3BP,再小幅回调1BP然后稳定到2.78%,政策利率下调的利好已经短期出尽。 展望后期,我们认为一季度总体经济仍相对平稳,利率上行风险较大。一方面,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的推进,稳增长的效果将逐渐显现,我们预计一季度GDP增速5.6%,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回升;另一方面,PPI同比带动物价综合指数小幅下行,但绝对水平仍处于高位,政策利率难以大幅下调。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赵婧 S0980513080004; 王剑 S0980518070002; 任鹤 S0980520040006; 转债市场周报:挖掘可受益于全球运力修复的转债公司 转债策略:挖掘可受益于全球运力修复的转债公司 2022年欧美经济复苏形势较好,全球海运紧张有望缓解 2022年欧美经济复苏形势向好,预计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托底。具体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有消费、地产、制造业投资等多方位因素拉动,复苏有望持续,而美国经济向上时期贸易逆差趋于扩大。此外美国2021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薪资增速持续高于历史平均,政府财政补贴退潮对需求的负面影响有限。欧洲方面,2021年由于疫情管控措施较严,整年复苏力度有限,2022年补偿性增长可期。总的来看,2022年美欧两地需求均向好,外需强劲背景下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高位。 2021年四季度以来,全球运力紧张的局面出现边际改善。价格方面,反映全球主要干散货船航线即期运价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显著下行。与此同时,集装箱数据仍显示我国外需保持火热,最新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继续大幅上行,目前该指数处于疫情前水平的5倍。 后续来看,随着本轮全球疫情退潮,2022年全球供应链堵塞问题有望改善。在此思路下2021年销售情况受全球运力紧张问题影响的公司在2022年或可迎来海外销售的强力反弹。 转债市场:挖掘可受益于全球运力修复的公司 所有转债公司中,有266家公司在2020年存在部分来自境外地区的营收。剔除掉软件和传媒类与实体出口无关,以及以电子行业公司为代表的,产品单位体积/重量价值量高,运费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小的公司,仍有155家公司境外营收占比超过5%。从这些样本中或可挖掘出2020-2021年外销受全球运力紧张及海运价高企负面影响、2022年海运形势改善后境外收入有望显著增长的公司。 除电子、传媒等信息技术行业外,外销比例较高的转债不乏化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汽车等行业的公司,产品多有体积较大、海运费和运输时长对公司经营有较大影响的特性。 权益风格反复切换,转债价格估值双降:上周上证综指全周下跌1.63%,上证50全周下跌2.61%,中证1000指数下跌0.1%,创业板指全周上涨0.73%。分行业来看,上周市场主线切换较快,成长风格和低估值板块轮流上涨,整周来看申万一级业多数累积收跌。建筑材料(-6.89%)和家用电器(-5.6%)行业领跌,医药生物(+2.41%)和电力设备(+2.13%)收涨。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再度爆发对经济影响程度超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再迎上涨、极端气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网易(09999.HK):含有向上期权的价值股 网易:含有向上期权的价值股 市场对网易存在着“项目制”公司的刻板印象,我们认为,网易的业绩确定性要比传统内容公司优秀的多:1)网易早已摆脱了“以爆款博增长”的逻辑:其头部产品已经具备了消费品属性,现金流稳定,可预期性强。2)游戏流水结构比较均衡:端游占比接近30%,近3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同时,网易也是极少数实现品类突破的游戏公司,腰部产品遍布二次元、卡牌、射击、竞技等品类,是网易流水增长的“中坚力量”。 网易的价值属性来源:头部MMO类游戏流水的稳定性 网易在MMO赛道有明显的相对优势:旗下多款PC端游运营超过15年,多款手游火爆超过5年。商业角度来看,MMO类游戏是个“易守难攻”的赛道,虽然用户数不再增长,但该类产品具有强社区属性,研发难度高,存量玩家已经被现有产品很好的满足,年龄段多处于25~45岁之间,消费能力强,可持续性强,这个赛道对存量厂商足够友好。现有产品已经证明,网易已经遥遥领先,其头部的MMO游戏是其价值属性的来源。 向上期权的来源:优秀的内容生产机制和顶级资源支持 和腾讯游戏极度强调确定性不同,网易的游戏立项很少来自于最高层的战略布局,更多来自于制作人自身的创意,整套生产流程都导向鼓励玩法和内容创新。并且拥有顶级的中台资源,高效、迅速实现制作人的创意。这种内容生产策略,一方面避开了与强悍对手腾讯的正面竞争;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出其不意”的优秀产品,如《阴阳师》、《明日之后》等,消解了内容行业的不确定性。在中国游戏行业走向成熟,以及版号可能收紧的大背景下,网易一定程度上修改了游戏生产策略,砍掉了部分长尾项目,但鼓励创新的底层逻辑未变,我们认为影响有限。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网易,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对网易的定义,是具有一定产品周期的价值股,优质的投资时间点往往出现在估值合理、且产品周期向上的阶段。我们拆分,截至2022年1月9日,网易市值中隐含游戏业务估值约为20.9x,属于近5年的中枢水平。考虑到网易2022~2023有《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国际版、《永劫无间》主机版、《暗黑破坏神·不朽》手游等重磅产品上线,估值合理且隐含向上期权,维持目标价208-221港币,相对当前估值空间为34%~42%,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新产品上线时间、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项目管理的风险;游戏净利润率下滑的风险等。 证券分析师:谢琦 S0980520080008; 行业与公司 生物柴油行业及政策深度梳理 国信化工观点:1)生物柴油是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世界各国生产原料因地制宜: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液体生物燃料,作为重要的低碳环保能源,在全球享受多种政策支持。狭义上的生物柴油指脂肪酸甲酯/乙酯,是以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等)、动物油、废弃油脂(如地沟油等)、微生物油脂与甲醇/乙醇经酯化得到。2)欧洲是全球最大产销地区,受政策推动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4290万吨,近10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达10%,2030年需求有望达到8000万吨。生物柴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比全球总消费量的47%。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生物柴油需求量约4000万吨。欧盟要求203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14%,而据USDA测算当前掺混比例仅8.1%,我们测算2021年欧洲市场生物柴油需求量约1700万吨,2030年达到3557万吨。由于减排政策上的保证,欧洲生物柴油供应缺口有望逐步放大,带动生物柴油进口需求提升。我国生物柴油主要以地沟油为原料,具备环保、零碳排放优势,几乎全部出口欧洲,未来废油脂将是替代棕榈油的制生柴的主力,2020年我国生柴出口93.2万吨,2021年1-11月出口112.3万吨,同比增长36.0%。我们预计2021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约150万吨,出口有望达到120万吨。3)生物柴油价格大幅上涨,碳中和加快生物柴油推广进度:受到原油价格上涨、欧洲菜籽油产量下滑、生物柴油需求高增等因素作用,2021年以来生物柴油价格由7000元/吨上涨至10500元/吨,年均价8900元/吨,同比上涨35.2%;出口均价由1050美元/吨上涨至1572美元/吨,年均价1340美元/吨,同比增长29.0%。下半年以来,原材料地沟油价格回落,根据卓创资讯数据,下半年至今生柴平均利润972元/吨,同比增长101.7%,环比增长143.3%,目前单吨利润在1200元/吨左右。随着欧盟主要国家开始限制传统一代生物柴油,废弃油脂生物柴油空间有望打开。投资建议:我们重点推荐卓越新能。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业从事以废油脂(地沟油、酸化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公司现有产能包括生物柴油38万吨/年、生物基化工材料9万吨/年,未来三年有望达到生物柴油产能80万吨/年、生物基化工材料产能20万吨/年的规模。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证券分析师:杨林 S0980520120002; 薛聪 S0980520120001; 刘子栋 S0980521020002; 张玮航 S0980522010001; 联系人:曹熠;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3):2030消除狂犬病战略,“人用+宠物用”狂苗双管齐下 2030消除狂犬病,“人用+宠物用”狂苗双管齐下。2015年WHO联合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GARC(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三个国际机构,提出“2030年前在全球消除犬引起的人狂犬病”的全球战略计划。据估计全球每年狂犬病死亡病例数在5.5~7.5万例左右,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我国经历过多次狂犬病流行,发病/死亡病例数最近一次峰值发生在2007年(3300/3300),之后随着犬只管理和疫苗大量使用,发病数逐年下降,到2020年发病、死亡人数降至202/188,但仍位于全部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第五位。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依靠普及动物用和人用狂苗,辅以犬只和野生动物管理等手段,已成功消除人间狂犬病。2021年5月,新《动物防疫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对犬只狂犬病预防及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国内动物狂苗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狂犬病疫苗经历升级换代,二倍体狂苗是WHO推荐金标准。狂犬病疫苗经历了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和细胞培养疫苗等多次技术升级换代。Vero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产生病毒滴度较高,大规模生产后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人二倍体细胞纯化狂苗免疫应答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WHO推荐的金标准产品,但培养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主要在发达国家应用,国内占比不断提升。 康华生物:人二倍体狂苗领军者,布局宠物疫苗,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康华生物成立于2004年,深耕狂犬病防治领域多年,核心产品人二倍体狂苗2014年上市,利用大体积生物反应器微载体规模化培养、扩增人二倍体细胞的工艺领先,国内同类产品唯一10年免疫持久性及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临床数据积累,二车间技改和募投项目产能逐步落地,研发持续投入,管线有望逐步进入临床阶段。同时,成立子公司康华动保,通过代理销售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布局宠物疫苗市场,在“2030消除狂犬病”战略以及新《动物防疫法》实施背景下,有望乘宠物经济热潮,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康华生物是HDCV领军企业,在生产工艺、临床数据积累、学术推广和消费者教育以及终端覆盖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成立子公司康华动保,代理销售动物用狂苗布局宠物疫苗市场,有望乘宠物经济热潮,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1.61/20.37/3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3/9.35/13.2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2/23/1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联系人:张超;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深度:高壁垒、高成长、高定位 关于竞争:政策放开后行业竞争是否会加剧?ü政策的放开代表牌照壁垒的取消,从形式上门槛降低。从实质来看,一方面龙头企业在渠道、品种方面优势明显,护城河仍在,另一方面全国标准的统一,意味着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龙头企业通过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有望将相当一部分质量不达标的新进入者拒之门外,不断巩固先发优势和龙头地位。 关于利润:标准提高带动成本上扬,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是否承压?ü试点结束后,已有国标品种需符合相应要求,无国标品种需符合使用地省标,带来成本上扬。但由于:1)当前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竞争格局良好,有效玩家数目有限;2)除个别省份限价外,绝大部分地区采用企业自主定价、与医院招标或谈判。因此,我们预计存量玩家为维持企业良好的竞争格局将维持稳定的价格体系,同时兼顾终端患者的接纳度及产品质量的提升。预计价格上涨幅度将覆盖成本上扬,并有望通过温和提价获得更高的毛利润水平。n关于集采:如何看待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集采的时间及降幅?ü时间维度:中药配方颗粒常用品种约400~600种,标准制定稳步进行,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仅形成196个品种。我们认为:类比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化药集采的大前提,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制定是其进行集中采购的先决条件;同时,除对质量标准进行限定外,加成的取消、当量的统一亦是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集采的大前提。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的全国集采时机或未完全成熟,我们认为或仍存在两年以上的时间窗口。ü降幅维度:与化药的生产成本相对固定所不同,中药配方颗粒上游对应的是中药饮片及中药种植业。由于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其生产成本波动性较大。中药配方颗粒的资源属性决定其降幅相较于化药品种有望更加缓和。 关于空间:如何看待行业规模与增长逻辑?ü覆盖深度方面:多家企业有望入局,共同推动患者教育。摆脱“试点”限制后,中药配方颗粒在市场开拓中面临的阻力有望显著降低,国家级层面政策支持叠加多玩家同步进行患者教育,将共同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在医生、患者心中认可度的提升,扩大产品的应用频率、应用人群和应用疾病领域。ü覆盖广度方面:销售范围拓宽,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具有中医执业的各级医疗机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我国卫生机构(含医院)106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2万家,医院3.5万家。其中:综合医院20133家、专科医院9021家、中医医院4426家,预计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数量仅为2500家左右。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由二级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有望迎来数倍增长空间。ü空间估算:我国中药饮片市场约~2000亿元规模,参照颗粒占饮片的比例日本~80% 、台湾~70%,假设中国大陆中药配方颗粒对中药饮片替代率35%、中药配方颗粒价格较中药饮片价格高出50%,则中药配方颗粒对应市场空间约1050亿元,较2020年200~300亿元市场有数倍增幅。n推荐买入:中国中药(维持评级)、华润三九(维持评级);推荐关注:红日药业。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联系人:张超; 通信行业周报-“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发布,电动汽车成CES亮点 关注加速、复苏、跨界创新三条主线:2022年,行业加速或持续高增长的赛道有物联网模块(重点关注移远通信、广和通)、IOT芯片(瑞芯微)、智能控制器(拓邦股份等)、工业互联网网关(映翰通)、北斗应用终端(华测导航)。 行业复苏逻辑下,关注边际弹性较大的环节或个股:IDC(奥飞数据)、光器件/光模块(天孚通信、光库科技)、ICT设备(紫光股份)、云办公终端(亿联网络)。 跨界融合创新领域重点关注“通信+能源”(申菱环境)、“通信+汽车”(瑞可达、鼎通科技)。 2022年1月份的重点推荐组合为:亿联网络、移远通信、鼎通科技、天孚通信、华测导航、映翰通。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陈彤 S0980520080001; 付晓钦 S0980520120003; 非金属建材周报(22年第3周):淡季数据运行不惊不喜,专项债发行提前开启 近期,为对冲经济潜在的下行压力,相关政策已出现一定的边际微调,短期看当前行业处于淡季,各项稳增长措施最终实施效果如何暂无法证伪,市场因调仓配置需求对低估值标的有所追捧催生阶段性低估值行情;中长期看,新经济方向依旧是投资需要把握的重点,建议参与低估值行情之时适当考虑企业中长期增长潜力;当前时点各子行业跟踪及投资建议如下: 水泥:随着春节临近,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弱,供应端整体保持平稳,北方地区继续进行错峰生产,价格调整逐步减少,需求基本平稳,中南部地区价格回落相对明显。截至1月14日,全国P.O42.5高标水泥平均价为519.30元/吨,环比下降1.39%,库容比为60.6%,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短期建议关注各地区对明年重点项目规划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推荐海螺水泥、上峰水泥、万年青、华新水泥、塔牌集团、冀东水泥、天山股份、祁连山、宁夏建材; 玻璃:本周玻璃市场整体继续偏弱运行,下游贸易商备货情况尚可,玻璃企业稳价意愿较强。根据卓创资讯,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国内主流市场均价为2064.93元/吨,环比下跌2.03%,重点省份生产企业库存为2997万重箱,环比增加1.49%。短期来看,随着春节即将来临,成交主要以备货为主,需求相对有限,建议关注春节后下游企业提货和玻璃原片企业库存情况;中长期玻璃行业科技升级依旧是看点,推荐旗滨集团、信义玻璃。 其他建材:①玻纤行业: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行情基本走稳,多数企业节前稳价为主,国内几大龙头企业挺价意愿仍较强,合股纱个别产品货源仍紧俏;电子纱近期报价继续下调,周内价格降幅较大;中长期来看,玻纤行业有望进入产能高质量有序扩张新阶段,需求端拉动成长,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龙头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现价仍可继续做多,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②其他建材:地产投资韧性犹存,各子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稳步提升,建议逢低布局长期持有,推荐坚朗五金、海洋王、志特新材、科顺股份、再升科技。 证券分析师:黄道立 S0980511070003; 陈颖 S0980518090002; 冯梦琪 S0980521040002; 医药行业一周观察:全球疫情蔓延,关注新冠防治相关标的 全球疫情蔓延,关注新冠防治相关产业链。2022年1月以来,全球新冠肺炎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已突破350万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3亿例,Omicron变异株已经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其中部分国家为主要流行株。根据现有血清学和真实世界数据,2剂新冠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中和能力和保护效力下降,加强免疫后可回到较高水平,考虑到全球加强针比例仍处于低位,疫情有持续恶化的可能性。建议持续关注疫苗、治疗药物和检测试剂等新冠防治相关标的:复星医药、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B、东方生物、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 继续关注景气赛道估值合理标的。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41%,跑赢沪深300指数4.39个百分点,涨跌幅位于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第1名,当前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34.4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0%分位数,估值位于合理偏低水平。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全球新冠疫情反复阶段,我们认为医药生物板块具有较高性价比,建议继续关注景气赛道估值与增速匹配的优质标的: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复星医药、普洛药业、康诺亚、康宁杰瑞制药等。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联系人:张超; 制造出口维持高景气,看好春节旺季带动消费复苏 消费端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12月服装消费同比和环比均录得小幅下滑,但估值回调后安全边际显现,我们看好春节期间就地过年对消费热度的拉动。制造端受益订单充足、供给紧张的局面呈现较好的基本面趋势,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且龙头公司具有较强的转嫁成本上涨压力的能力。港股重点推荐申洲国际、安踏体育、李宁、波司登、特步国际,A股重点推荐华利集团、台华新材、伟星股份。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联系人:关竣尹; 房地产行业双周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70城房价涨幅持续回落 近期核心观点 从行业角度看,在博弈政策之外,地产股估值修复还有两个价值逻辑:(1)现金流量表的风险掩盖并打断了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但这一过程仍将延续;(2)开发模式迷途知返,快周转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从个股角度分析,我们认为稳健型龙头房企将脱颖而出,推荐金地集团、保利发展、龙湖集团、华润置地。这些房企在极端压力下仍能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有实力在土地市场获取高性价比地块,修复远期利润表。 销售:仍呈弱势,2015年来百强房企年度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城市角度看,上月300城住宅销售面积为4600万㎡,单月同比-23%,全年累计为60633万㎡,同比+8%,销售仍呈弱势。 从房企角度看,上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为11006亿元,单月同比-36%,全年累计为126318亿元,同比-3%。自2015年来,百强房企年度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拿地:土地市场边际缓和,成交溢价率仍处低位 上月300城住宅土地单月成交建面为31381万㎡,单月同比-9%;2021年全年,300城住宅土地成交建面为156423万㎡,累计同比-25%,土地市场热度边际回升。而上月300城住宅土地成交溢价率为3.2%,依旧维持较低水平。 融资:上月房企内债、外债、信托发行均环比上升 上月房企发行国内债券433亿元,环比+6%,发行海外债券24亿元,环比+129%,合计债权融资456亿元,环比+9%。2021年全年,房企累计发行国内债券6446亿元,同比+7%,累计发行海外债券2673亿元,同比+1%,合计债券融资金额9119亿元,同比+5%。 上月共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268个,规模总计281亿元,环比+17%。2021年全年,共发行房地产信托6039亿元,同比-35%。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家电行业周报:家电零售跟踪:白电涨价贯穿全年,集成灶21年增长超40% 本周研究跟踪与投资思考 本周我们重点梳理2021年12月及全年家电主要品类的零售表现: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1)2021年全年空冰洗均实现7%以上增长,尤其是冰洗在2020年增长良好的基础上依然有14%-15%的增长,量价齐升。2)集成灶高景气贯穿全年,12月销额增速超过50%,全年大幅增长46%,量价均有两位数以上增长。 白电:涨价贯穿全年,冰洗表现靓丽 1)12月空调零售额/量同比-29.5%/-34.5%,其中线上销售额下滑31.4%,线下同比下滑25.2%;21年全年销额/销量分别+7.3%/-4.1%。2021年格力空调线上市占率明显提升,总市占率提升1.3pct至32.2%,重回空调销额第一;美的线下市占率持续提升,但线上受格力的影响有所回落,线上线下市占率达到31.8%;海尔线上线下市占率均有小幅提升,总市占率提升0.6pct至11.9%。 2)12月冰箱销售额/量同比-0.9%/-8.1%,其中线上下滑1.2%,线下下滑0.45%;21年全年销额/销量分别+15.4%/+5.5%。冰箱龙头海尔表现持续优于行业,12月线上线下销售额分别-0.7%/+8.2%,21年全年市占率提升3.0pct至39.2%。 3)12月洗衣机零售额/量同比-10.6%/-19.5%,其中线上线下销售额分别-9.4%/ -14.5%;21年全年销额/销量分别+13.7%/+6.9%。海尔表现持续领先,12月线上线下销售额分别+9.4%/+17.3%,全年市占率同比提升2.7pct至39.2%。 集成灶:高景气展露无遗,头部表现持续向好 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12月集成灶销售额同比增长55.4%,线上/线下同比分别+0.8%/+71.3%;21年全年集成灶销售额/量同比大幅增长46.0%/29.2%。份额方面,火星人处于强势领先地位,12月线上市占率达到21.4%,线下市占率达到21.3%。而其他头部品牌则在线上发力后市占率不断提升,其中亿田线上市占率提升8.6pct至15.0%,美大线上市占率提升1.0pct至6.9%。 证券分析师:陈伟奇 S0980520110004; 王兆康 S0980520120004; 联系人:邹会阳; 朗新科技(300628)深度报告:能源数字化高景气,平台+运营齐发展 朗新科技以电力信息化为起点,逐步发展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平台公司。公司以电力系统信息化起家,多年来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电服务领域核心系统及解决方案。2014年公司进入燃气信息化领域,进而成为公用事业领域信息化系统核心厂商。公司在2019年收购邦道科技、易视腾后,布局支付宝生活缴费和互联网电视;打通C端运营服务能力,形成B2B2C业务模式。双碳绿电催化,能源IT建设有望提升。新能源大力发展背景下,清洁能源占比将从当前的24.3%提升至2060年的9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耗比将从当前的26%提升至2060年的70% ,能源IT建设有望加速。朗新科技在用电服务数字化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40%,客户覆盖22个省,从基石产品电力营销系统,逐步向电力大数据运营,节能减排运营等领域探索。受益于当前国网、南网“三型两网”建设,智能化投入持续加大;绿电带来计价交易系统的改造;储能成为“源网荷储”必要环节后,带动信息化增量;电力营销2.0试点完成后,全国各地电力营销系统向2.0推广升级,公司能源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服务增速中枢有望上移。能源数字化运营丰富,聚合充电迎来爆发。生活缴费方面,公司已为5100+水电燃热等公共事业机构、3.3亿+家庭用户提供服务,平台日活用户超过1,200万,同时进一步向海外市场拓展。智慧停车方面,公司平台覆盖物业及城市平台数超过16个,覆盖超过5000个停车场,平台日均交易笔数超10万+,日均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00万+,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光伏云方面,公司已累计接入各类光伏电站超过10,000座,蓄集2000多个光伏企业近10GW容量,SaaS模式在光伏运维时代有望发力。聚合充电方面,新电途覆盖中国九成以上公共充电桩,接入在运营充电设备突破35万,服务新能源充电车主数超过150万,累计充电量超27,000万度。凭借与阿里生态的深度融合,以及广泛的充电桩资源布局,新电途具备竞争优势,运营数据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不断扩张,充电业务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64/54.78/67.32亿元,同比增长32%/23%/23%;归母净利润为8.73/10.92/13.68亿元,同比增长24%/25%/25%;EPS为0.84/1.05/1.32元,对应当前PE为40/32/26倍。结合公司绝对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价值在41.14-44.34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约21.8%~31.3%的估值空间。在当前双碳绿电背景下,新能源发展迅猛,电力IT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作为能源数字化核心企业,在系统建设和互联网运营上均有望加速发展,因此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电网信息化投入下降;互联网运营发展不及预期;聚合充电等新兴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苏试试验(30041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传统业务稳增,宜特逆势成长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3-1.97亿元(扣非1.53-1.77亿元),同比增长40%-60%(扣非同比增长51%-75%);单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1-0.66亿元(扣非0.33-0.58亿元),同比减少11%至同比增长42%(扣非减少8%至增长58%)。 公司经营稳健,主业服务业务受益于下游军品需求旺盛稳中向好,集成电路检测业务风险消化业绩持续兑现,宜特子公司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定增加速芯片检测业务布局打开更大成长空间。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润至1.84/2.56/3.42亿元(前值1.83/2.41/3.19),对应PE47/34/25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李雨轩 S0980521100001; 联系人:田丰、年亚颂; 盛和资源(600392)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利润实现跨越式增长,全产业链扩张值得期待 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为127.40/190.81/210.36亿元,同比增速56.2%/49.8%/10.2%,归母净利润为10.79/15.56 /17.61亿元,同比增速233.6%/44.3%/13.2%;摊薄EPS为0.61/0.89/1.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21/19X。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主流稀土企业,海外市场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未来的成长空间,目前国内稀土行业正在经历非常重要的需求变革,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充分受益于稀土价格中枢稳步抬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杨耀洪 S0980520040005; 光库科技(300620)业绩高增长,铌酸锂调制器有序推进 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增长110%-1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129%-159%。业绩表现符合预期。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3倍,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陈彤 S0980520080001; 付晓钦 S0980520120003; 卓越新能(688196)财报点评-产能释放叠加出口景气,全年业绩创新高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全年实现营收30.77亿元(YoY+92.5%),归母净利润3.49亿元(YoY+44.1%)。其中单四季度营收为10.95亿元(YoY+177.2%,QoQ+27.3%),归母净利润为1.49亿元(YoY+204.9%,QoQ+58.5%)。公司四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为历史最高,业绩大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4.59/5.59亿元,同比增速44.2%/31.3%/21.8%;摊薄EPS=2.91/3.82/4.66元,当前股价对应PE=24.4/18.6/15.2x,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杨林 S0980520120002; 薛聪 S0980520120001; 张玮航 S0980522010001; 联系人:曹熠; 中矿资源(002738)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四季度利润环比大增,锂盐业务已取得重大突破 预计公司21-23年营收为24.95/91.00/99.50亿元,同比增速95.6%/264.7%/9.3%,归母利润为5.33/18.45/23.85亿元,同比增速206.1%/245.8%/29.3%;摊薄EPS为1.64/5.67/7.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5/10/8X。考虑到公司在全球铯铷盐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且在国内电池级氟化锂市场占有领先优势,之后有望继续在锂矿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碳酸锂市场实现突破,将有望实现价值重估,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杨耀洪 S0980520040005; 紫金矿业(601899)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长,将进军新能源金属 预计公司21-23年营收为2235/2331/2404亿元,同比增速30.3/4.3/3.2%,归母净利润为156.2/188.7/212.6亿元,同比增速140.0/20.8/12.7%;摊薄EPS为0.59/0.72/0.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仅17/14/12X。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有色上市公司核心标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长期成长路径明确,未来有望跻身全球超一流的国际矿业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杨耀洪 S0980520040005; 特步国际(01368.HK)重大事件快评:2021年流水增幅超过30%,业绩增长不少于70% 国信观点:1)2021全年预计收入大幅增长、业绩增长不少于70%,预计2022年收入增速有望超过25%;2)2021全年流水增长超三成且四季度势头强劲,2022年成长动力充足;3)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与消费需求疲弱,疫情反复或持续时间长于预期;新品牌发展进度不及预期;4)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主品牌流水增长出色、四季度经营环境挑战下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持续印证公司战略转型的正确性,短期我们看好公司2022年上半年批发收入持续的快速增长。中长期在消费者对国货好感度提升,更加理性注重品牌本身产品力的趋势下,公司凭借主品牌坚实的大众定位与出色的产品力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新品牌定位高端时尚与专业运动有望扩大集团整体的消费层级。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为8.9/11.8/14.8(原为8.9/11.4/14.4亿元),同比增长73.7%/32.1%/25.8%,EPS分别为0.34/0.44/0.56元,昨收盘价对应PE 32x/24.2x/19.2x。由于盈利预测的上调,我们上调合理估值17.5-18.1港元(对应2022年33x-34xPE,原目标价为17.2-17.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研报精选:近期公司深度报告 盐湖股份(000792)深度报告:国内钾肥龙头,盐湖提锂迎来战略发展期 国内最大的钾肥和盐湖提锂生产企业;洗尽铅华,剥离亏损资产轻装上阵;锂行业新周期启动,重视国内锂资源开发;通过多角度估值得出公司合理估值区间在39.57-43.44元,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23%-35%左右的溢价空间,对应总市值在2150-2360亿元之间。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察尔汗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国内钾肥和盐湖提锂领域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尤其是未来在盐湖提锂领域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有望充分享受锂行业高景气周期带来的红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杨林 S0980520120002; 杨耀洪 S0980520040005; 薛聪 S0980520120001; 闻泰科技(600745)深度报告:构筑智造平台,实现客户及产品结构再进阶 完成半导体+光学模组+ODM三大业务布局,向产品型公司升级;全球第九大功率半导体企业,积极扩产迎接汽车电动化机遇;ODM业务横向拓展品类,借助得尔塔切入北美大客户;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EPS分别为2.60/4.21/5.00元,对应PE为53.8/33.3/28.0x,给予公司目标价168.52-179.16元,较当前股价有20.46%-28.06%的溢价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剑 S0980521080001; 胡慧 S0980521080002; 海伦司(9869.HK)深度:小酒馆龙头正处发展高势能期 酒馆行业:经济型酒馆颠覆传统,先发优势为本轮变革胜负手;海伦司:势能初现展店提速,疫情常态化下经营韧性更强;成长展望:标准化扩张与自有产品战略为双主线;估值复盘:品牌高势能期往往享受估值溢价;预测公司21-23年EPS为-0.01/0.42 /0.75元,22-23对应PE 37/21x,单店模型初步已验证和处于展店爬升期,且疫情常态化下经济型模式韧性强,可选消费板块后疫情时代确定性较高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联系人:张鲁; 华统股份(002840)深度:致力生猪一体化,养殖屠宰双发力 公司简介:立足浙江的生猪一体化龙头,上游养殖布局加速;行业分析:猪周期有望提前反转,全链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公司看点:屠宰业务根基牢固,后续生猪出栏有望达到250万头;预计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0.36/0.91/2.02元,利润增速分别为20%/150%/12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鲁家瑞 S0980520110002; 联系人:李瑞楠;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深度:创新平台,全面开花 重磅细胞治疗产品即将商业化,创新平台管线丰富;考虑CDMO业务增速高于预期、重磅细胞治疗产品2022Q1有望获批上市、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上调收入预测2021-2023年营收为5.04/8.63/12.90亿美元(原4.90/6.30/8.35),增速29/71/50%,归母净利润为-2.60/-2.53/-2.34亿美元(原-2.45/-2.25/-2.59),EPS-0.12/ -0.12/-0.11美元,合理估值42.47-51.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研报精选:近期行业深度报告 汽车智能化系列专题之感知篇:终端智能化军备竞赛打响,中游各感知硬件放量先行 环境感知:ADAS渗透率不断提升,单车传感器数量不断提升;车身感知:高阶自动驾驶落地在即,高精度定位需求激增;网联感知:与单车智能相结合,助力综合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大门正式开启,各家整车OEM厂商纷纷开启智能化军备竞赛,希望在智能化领域打造产品差异化,占领终端市场,各类感知硬件有望率先放量。建议关注炬光科技、虹软科技、韦尔股份、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华测导航、千方科技、移远通信、均胜电子等相关上市公司。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宏观专题-价值投资之魂·ROE系列(一)对高ROE的新认识 今年宁组合大幅跑赢茅指数,茅指数的企业是符合ROE “绝对水平高”的限定,但并不满足ROE高增长,即ROE边际上还有上涨的条件。即便ROE的绝对水平很高,但边际上没有长进,虽然有盈利支撑但是很难享受估值红利,在宽货币、稳信用的格局下茅组合这类“绩优生”多少有些吃亏。相比之下,宁组合的ROE边际上还在走高,可以类比为考试中“进步名次”跨度不断增大的“后进黑马”,映射到股价上,其涨幅超出了“绩优生”。如果测算整个A股中:(1)ROE连续3年在20%以上的公司比例;(2)ROE连续三年有上涨的公司比例。可以发现,“后进黑马”相对“绩优生”更为稀缺,若以2012年作为分界线,近10年来高ROE的企业比例还在增加,但ROE边际走高的企业比例是下降的。在传统高ROE的策略上,可以兼顾“绩优生”和“后进黑马”的双重属性筛选出潜在高回报的主体,来搭建配置组合。即便2022年有“宽信用”的预期,在全球央行收水、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前提下,也很难看到估值的逻辑。用“高ROE”和“ROE边际走高”双重属性来筛选股票可以规避联储货币正常化进程中投资于股票市场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王开 S0980521030001; 毛发医疗产业专题研究系列:从雍禾医疗看毛发医疗机构的发展机遇 行业综述:百亿市场中年轻化趋势提升,民营专科机构趁势而起;行业发展驱动:低渗透率下前景广阔,植发技术迭代提升消费体验;核心竞争解析:多要素构建综合竞争力,标准化运营能力助力连锁扩张;行业发展趋势:植发+养固构建毛发医疗服务闭环;毛发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毛发医疗机构是承接消费的核心渠道,未来在美丽健康消费升级背景下,有望受益渗透率以及客单价的共振,并通过强化自身品牌力及运营效率,实现快速扩张提升市占率,并拉升整体利润水平。建议关注品牌认知度高且连锁化运营优异的机构,包括植发专科机构雍禾医疗上市后的潜在投资机会,以及开展植发业务的医美机构,如朗姿股份、医思健康(拥有“ 发森”健发中心)、医美国际等。 证券分析师:张峻豪 S0980517070001; 联系人:柳旭; 稀土行业专题2:从供需平衡表,看稀土行业投资逻辑 供给严格受控;行业需求变革;稀土价值重估;随着新能源车等产业的高速发展,磁材需求全面爆发,稀土行业迎来根本性变革。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氧化镨钕供需长期存在缺口,基本面驱动下,稀土价值迎来重估。在当前时点,我们推荐关注稀土永磁产业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氧化镨钕供不应求,看好拥有资源优势的稀土冶炼企业。二是高端钕铁硼需求高速增长,看好快速扩张的磁材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北方稀土、金力永磁等。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冯思宇 S0980519070001; 连接器专题报告:高速高压时代,国产厂商迎发展良机 1、连接器是电子系统信号传递与交换的必备基础元件,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市场空间达千亿级。整体来说,连接器呈现高频高速高压技术升级驱使下的量价齐升趋势,并且受益于材料突破、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国产厂商份额的提升,连接器行业尤其是国内连接器产业正迎来发展良机。 2、连接器市场应用广泛,其中,新能源汽车与通信领域是主要看点。我们测算,汽车方面,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 2025年车载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充电枪和高速连接器的国内市场规模可分别达到104/17/14亿元和155亿元;通信领域,2025年中国整体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95亿美元,其中预计5G基站射频连接器全球年均市场可达12亿元,高速连接器受益5G基站+IDC建设,国内峰值市场规模亦可达10亿元。而消费电子、军工、交通等其他领域有望整体实现平稳增长。 3、连接器产业链较长,各个环节均在国产突破中,下游连接器产品环节弹性较大。其中(1)上游原材料关注高端材料技术突破,目前高端铜合金领域国产厂商已有较大突破;(2)中游制造环节关注精密制造能力,整体来说目前国产厂商份额正逐步提升;(3)下游连接器产品关注定制化设计能力和服务能力,整体来看连接器海外龙头优势仍显著,但国内企业正在细分领域不断追赶。我们认为国产替代得以不断实现主要源于(1)定制化特征显著,本地化+快速服务优势凸显(2)新应用抢占先机(3)国产新能源话语权显著提升及(4)产品性能突破,已达行业前沿水准等驱动因素。 4、结合当前产业发展潜力、估值水平及公司竞争力,我们重点推荐瑞可达、永贵电器、鼎通科技。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陈彤 S0980520080001; 付晓钦 S098052012000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