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固收|货币政策】降息时间靠前,10BP幅度更合适

【华泰固收|货币政策】降息时间靠前,10BP幅度更合适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发布时间:2022-01-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货币政策】降息时间靠前,10BP幅度更合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1月17日 降息时间靠前,10BP幅度更合适 1月17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此前为2.95%)、2.10%(此前为2.20%),期待已久的降息终于落地,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第一,MLF量升价调,稳增长信号明显。今天市场的焦点是四季度经济数据+MLF利率,最终结果看,MLF加量操作,更重要的是降息10BP。我们之前判断,央行在四季度例会提出了“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已经释放了降息的信号,1、2月份是降息窗口期。 市场对降息的必要性没有分歧。经济处于潜在增速之下,微观主体活力和信心不足,通胀压力尤其是PPI进入下行通道,房价制约不再甚至需要需求端托底,政府债务利率也需要压降等,降息有必要性。当然,降息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答案是不能。诸如房地产、过剩产能行业等,出现了类似“资产负债表衰退”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性政策能够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并且撬动信贷需求,可能是做加法的重点。 量的方面,本次MLF净投放2000亿元,主要是考虑到1月缴税+地方债供给+信贷开门红+跨节四重冲击,资金面扰动不少。加量操作有助于平抑资金面波动,并为一季度信贷投放提供基础货币支持。 第二,时点尽力靠前。考虑到中央要求政策适度靠前,近日疫情局部扩散+房地产惯性下行+基建等发力需要时间,美联储很可能在3、4月份加息,上次降准是12月份,留给中国央行政策放松的窗口很短。此外,上周股市对稳增长力度出现了怀疑,本次央行降息颇为及时,有助于稳定微观主体信心。 第三,为什么是10BP?市场对幅度分歧较大,我们在问卷点评中判断,市场多数预期是5BP,但我们认为10BP更合适。理由在之前报告中曾有解读,从之前降息周期经验看,2019年降5BP(引导LPR报价下行),2020年两次分别降10BP和20BP(对冲疫情影响)。可见如果降息目标是稳增长,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有一定的力度,10BP的幅度可能更合适。而且中美政策错位的大背景下,留给央行“小步慢跑”的时间不多。 第四,1、5年期LPR预计将同步下调。在11月份降准之后,1年期LPR下调,5年期未做调整,主要源于银行成本降低幅度不足以驱动1、5年同降,而且容易传递过强的房地产放松信号。但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的问题不仅反映在房企信用危机,需求端也已经明显弱化。这种情况下,本次降息之后,1年和5年LPR大概率将同步下调。 第五,对市场有何影响?债市小幅利好,股市情绪略有提振。前期的利率下行,从MLF与存单利差来看市场已经隐含了不止一次的降息预期。好在本期降息时间靠前、幅度达到10BP,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整体略偏正面。降息兑现之后还不意味着真的利好出尽,关键信号还是在于宽信用效果如何,核心观察指标是PMI和社融,降准仍有机会,结构性政策逐步成为主角,但结构性政策运用的多,也会产生溢出效应。 短期经济惯性下行,疫情对消费有冲击,房地产尚未确认行业底,后续需要提防信贷开门红,债市风险还不大,但降息落地后,政策想象力弱化,加上经济已经度过四季度同比最低点,“近无忧,远有虑”判断不改,左侧需要耐心,右侧应该果断,哑铃型组合应对。 股市方面,上周市场开始反应稳增长低于预期担忧,本次降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短期战术性重点关注政策受益、逆境反转、CPI上行等板块,中期关注高景气行业估值重新匹配契机,进入二季度之后增持可选消费+中游制造。 风险提示 (1)信贷数据超预期:1月信贷数据超预期可能导致杠杆率走高,货币政策受到制约。 (2)美联储加息缩表超预期:美联储收紧速度超预期将对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形成制约。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1月17日发布的研报《降息时间靠前,10BP幅度更合适》,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