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降低MLF利率简评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中国人民银行降低MLF利率简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本次降息显示出央行对目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仍有担忧,释放出更强力的稳经济信号,时间点也略超市场预期。宏观经济持续承压,尤其需求不足,央行采用这一强力政策具有一定必要性。而通胀稳中回落,对货币政策制约明显减小,为降息创造客观条件。调降MLF利率是央行偏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延续,预计本月LPR将跟随下调。同时短端流动性释放增加,也是考虑短期资金面偏紧因素叠加影响。降息将压制一般贷款利率抬头趋势,有助于缓解企业负债高成本问题,继续从金融向实体让利,企业端仍然是主要受益方。同时降息稳地产销售也开始进入政策选项。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方向,上半年仍有降准可能,甚至如果经济再弱于预期,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也存在。短期内政策不断加码后,需求正在不断接近底部,我们维持宏观经济二季度完成探底,下半年开始回升的预期。 正文 l 今日央行宣布进行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85%,较上次操作下调10BP。同时进行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1%,较此前也有10BP下降。我们预计本月LPR将跟随MLF利率下调。 l 本次降息操作是自2020年疫情最严重阶段为稳经济而降息之后,首次调降MLF利率,显示出央行对目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仍有担忧,释放出了更为强力的稳经济信号。此前,市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会下调MLF利率,但是对1月调整利率的预期依然不足。因此本次调整可视作略超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期指和期债市场呈现上涨或高开震荡走势,近期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在降息利多出尽后日内出现回落。 l 结合今日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之前PMI等数据看,当前降息面临的主要经济背景,仍是宏观经济持续承压,尤其是需求不足。房地产仍明显拖累总体投资,从下游购房需求到中上游开工、施工均表现极弱。基建投资虽然有所修复,但是独木难支。房地产行业流动性乃至宏观经济流动性整体收缩停止但扩张不足。因此,央行采用降息这一最强力政策手段稳经济具有一定必要性。 l 同时,10月开始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PPI增速开始放缓,并呈现下行趋势。CPI虽然受到一些短期因素影响,但猪周期未启动的情况下,整体仍位于低位。生产端、消费端通胀稳中回落的表现,对货币政策的制约较半年前明显减小,为降息创造了有力的客观条件。 l 具体政策方面,调降MLF利率10BP,这一降幅基本符合预期,和此前2021年下半年两次降准一样,依然是央行偏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延续。根据历史经验判断,MLF利率下调后,LPR往往跟随调降。叠加去年12月央行降准后商业银行加点调降导致1年期LPR下调,预计本次MLF利率下降将继续引导LPR下调。并且可能出现1年期和5年期LPR全部下调的情况,但短端和长端降幅可能不同。后期主要不确定性在于5年期LPR调降幅度,从历史经验看调降5BP可能性较高。 l 此外,本次降息的同时,流动性释放量增加:MLF续做超量2000亿元,逆回购续做量上升至1000亿元。短端流动性释放量增加,也有考虑到税期、缴准、春节等资金面偏紧因素的叠加影响。 l 从政策效果上看,降息将压制去年三季度开始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抬头趋势,社会平均融资利率下降有助于缓解企业负债端高成本问题,继续从金融向实体让利,企业部门仍然是最主要收益方面。之后5年期LPR如调降,将直接对增量房贷利率产生影响,降息稳房屋销售已经成为政策选项,购房需求将受到潜在刺激。但根据规则,存量贷款利率调整将在2023年开始执行。逆回购作为银行间资金利率的名义上限,其跟随MLF利率调降可以降低银行短期负债成本。 l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的方向,继续以稳经济为导向。上半年仍可能有更多总量政策,降准依然是选项之一,甚至如果经济再弱于预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短期内政策不断加码后,需求正在继续接近底部,预计宏观经济能够在二季度完成探底,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但货币政策不会迅速撤出,中性偏宽松的态度将贯穿全年。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 下载方正中期方小期APP
摘要: 本次降息显示出央行对目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仍有担忧,释放出更强力的稳经济信号,时间点也略超市场预期。宏观经济持续承压,尤其需求不足,央行采用这一强力政策具有一定必要性。而通胀稳中回落,对货币政策制约明显减小,为降息创造客观条件。调降MLF利率是央行偏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延续,预计本月LPR将跟随下调。同时短端流动性释放增加,也是考虑短期资金面偏紧因素叠加影响。降息将压制一般贷款利率抬头趋势,有助于缓解企业负债高成本问题,继续从金融向实体让利,企业端仍然是主要受益方。同时降息稳地产销售也开始进入政策选项。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方向,上半年仍有降准可能,甚至如果经济再弱于预期,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也存在。短期内政策不断加码后,需求正在不断接近底部,我们维持宏观经济二季度完成探底,下半年开始回升的预期。 正文 l 今日央行宣布进行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85%,较上次操作下调10BP。同时进行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1%,较此前也有10BP下降。我们预计本月LPR将跟随MLF利率下调。 l 本次降息操作是自2020年疫情最严重阶段为稳经济而降息之后,首次调降MLF利率,显示出央行对目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仍有担忧,释放出了更为强力的稳经济信号。此前,市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会下调MLF利率,但是对1月调整利率的预期依然不足。因此本次调整可视作略超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期指和期债市场呈现上涨或高开震荡走势,近期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在降息利多出尽后日内出现回落。 l 结合今日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之前PMI等数据看,当前降息面临的主要经济背景,仍是宏观经济持续承压,尤其是需求不足。房地产仍明显拖累总体投资,从下游购房需求到中上游开工、施工均表现极弱。基建投资虽然有所修复,但是独木难支。房地产行业流动性乃至宏观经济流动性整体收缩停止但扩张不足。因此,央行采用降息这一最强力政策手段稳经济具有一定必要性。 l 同时,10月开始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PPI增速开始放缓,并呈现下行趋势。CPI虽然受到一些短期因素影响,但猪周期未启动的情况下,整体仍位于低位。生产端、消费端通胀稳中回落的表现,对货币政策的制约较半年前明显减小,为降息创造了有力的客观条件。 l 具体政策方面,调降MLF利率10BP,这一降幅基本符合预期,和此前2021年下半年两次降准一样,依然是央行偏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延续。根据历史经验判断,MLF利率下调后,LPR往往跟随调降。叠加去年12月央行降准后商业银行加点调降导致1年期LPR下调,预计本次MLF利率下降将继续引导LPR下调。并且可能出现1年期和5年期LPR全部下调的情况,但短端和长端降幅可能不同。后期主要不确定性在于5年期LPR调降幅度,从历史经验看调降5BP可能性较高。 l 此外,本次降息的同时,流动性释放量增加:MLF续做超量2000亿元,逆回购续做量上升至1000亿元。短端流动性释放量增加,也有考虑到税期、缴准、春节等资金面偏紧因素的叠加影响。 l 从政策效果上看,降息将压制去年三季度开始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抬头趋势,社会平均融资利率下降有助于缓解企业负债端高成本问题,继续从金融向实体让利,企业部门仍然是最主要收益方面。之后5年期LPR如调降,将直接对增量房贷利率产生影响,降息稳房屋销售已经成为政策选项,购房需求将受到潜在刺激。但根据规则,存量贷款利率调整将在2023年开始执行。逆回购作为银行间资金利率的名义上限,其跟随MLF利率调降可以降低银行短期负债成本。 l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的方向,继续以稳经济为导向。上半年仍可能有更多总量政策,降准依然是选项之一,甚至如果经济再弱于预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短期内政策不断加码后,需求正在继续接近底部,预计宏观经济能够在二季度完成探底,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但货币政策不会迅速撤出,中性偏宽松的态度将贯穿全年。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 下载方正中期方小期APP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