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期货大宗商品周报:商品趋势仍然乐观,但须警惕回调风险(2022-1-16)
(以下内容从平安期货《平安期货大宗商品周报:商品趋势仍然乐观,但须警惕回调风险(2022-1-1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期货大宗商品周报:商品趋势仍然乐观,但须警惕回调风险(2022-1-16).pdf 联系人:任雪(RENXUE072@pingan.com.cn) # 平安期货周报 # 平安期货 周报摘要 商品和大类资产:1月PL-PPI(平安PP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11.5%,PL-CPI(平安CP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1.5%,均继续下行。10年期美债隐含通胀预期稳定,铜金比〈反应铜的商品属性)走高。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显示今年年底前加息预期持续2周明显走高,加息3次、幅度75BP的概率大幅增加至88.1%。10年期中债收益率略有走低,10年期美债名义收益率稳定、实际收益率走高。美德利差持续走高,但欧美疫情差走低,导致美元指数走低。平安期货CTA因子方面,上周全部负收益,展期收益率因子较弱:近一个月长期截面动量因子最弱。过去2周和2个月,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在全球主要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好,南华商品指分别上涨4.6%和9.6%。 高频数据:全球新增确诊人数继续创新高。出口仍有韧性:韩国前10日出口同比增长24.4%,BDI走低、CCFI走高。地产链条分化:上周30大城市地产销售、100大城市土地出让同比降幅扩大,螺纹表需、建筑用钢成交量同比降幅缩窄,浮法玻璃开工率、PVC下游开工率同比恶化。基建略有改善:水泥熟料开工、石油沥青开工同比降幅缩窄,混凝土产量同比恶化。工业分化:热轧表需、乘用车批发改善,17省动力煤日耗持稳,半钢胎开工、涤纶长丝下游织机开工同比转弱,铜出库同比好转、铝走弱。价格方面,CRB、南华商品指数均走高,境外天然气走低、动力煤价格走高,国内动力煤现货上涨、期货下降,水泥价格下跌,猪肉、重点蔬菜价格下跌。 海外宏观:海外方面,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前值6.8%),PPI9.8%(前值9.9%),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同比增长17%(前值19.6%)。推动12月美国通胀主要为居住和交通运输,能源压力有所减缓。美国通胀面临2条线索。1是大趋势上物流改善、劳动力缺口缩窄和消费见顶导致的通胀压力减轻,2是中国经济托底政策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数据显示物流影响趋缓,12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也同比明显走低。但如果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国通胀压力会再次增加。 国内宏观:国内,12月CPI同比增长1.5%(前值2.3%),PPI同比10.3%(前值12.9%),M1同比3.5%(前值3%),M2同比9%(前值8.5%),社融存量规模10.3%(前值10.1%),12月出口同比增长20.9%(前值22%)。12月金融数据弱于市场预期,主要表现在社融结构不佳,政府和企业债同比好转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下滑。原因在于缺乏实际投资项目带动,当前无论是基建还是地产投资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其他行业难以支撑信用及经济的快速扩张。出口数据符合我们预期,增速略有下行但仍有韧性,这与我们一直以来高频数据的跟踪一致。主要因疫情再次恶化,中国出口优势持续凸显。当前高频数据显示出口仍有韧性,工业生产偏稳,下游消费改善不明显。投资端,特别是地产和基建是驱动中国经济变化最重要的行业,当前基建改善不明显;地产方面,土地出让持续疲弱,建安投资略有改善,地产投资或企稳,但重要的前置数据30大城市地产销售仍然疲弱,地产市场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政策支持。总体看当前经济在磨底阶段,暂未出现明显改善,仍需更多政策。1季度料可以看到明显更积极的基建政策和更积极的地产政策,货币政策也有望更积极。周一将公布去年12月和4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以及最新一期MLF的利率,将对后续政策起到指引作用。 上周商品市场回顾: 上周多数商品仍然上涨,工业品普遍走高,建筑相关品种领涨,农产品涨跌各半。全部商品指数来看,玻璃、纯碱、镍、硅铁、不锈钢等领涨,LPG、动力煤及焦炭领跌。分板块看,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略有走高,美元指数明显走低,贵金属价格小幅反弹。有色普遍反弹,锡创下历史新高。有色库存普遍偏低,且近期传统消费淡季下并无明显累库,加上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导致价格普遍上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EIA库存持续下降并超过市场预期。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近期疫情恶化下仍然去库存,加上大宗商品整体风险偏好好转,油价表现强势。动力煤现货价格上涨,期货远月下降,港口和电厂库存均季节性去化。焦煤和焦炭库存均上升,现货价格均走高,焦煤期货震荡、焦炭走低。螺纹走高,铁矿震荡,铁水产量环比持续回升,但铁矿库存仍然累积。建材方面,玻璃、纯碱期货价格均大幅上涨,但现货价格均下跌,玻璃库存增加,纯碱库存小幅下降但仍在历史高位,地产改善的预期是导致二者价格大涨的原因。化工方面,因原油和动力煤价格均上涨,成本支撑化工品普涨,其中PVC表现较强,同样受地产乐观预期的带动。农产品分化,油脂总体偏强;红枣领涨,前几周因旺季下消费下滑价格一度大跌。 本周商品市场展望:之前提及近期商品市场的三条线索,分别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中国强政策和弱现实、工业品成本变化。年前预计仍会延续以上三条线索博弈。通胀和美国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就业市场是决定美联储政策的重要变量。12月美国通胀再次小幅走高,但增幅明显放缓,且美国通胀有缓解迹象,如物流状况缓解,进口价格同比走低,近期数据显示通胀最大贡献项房租价格有回落迹象等。但如果中国经济托底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重燃涨势,可能会增加美国再通胀的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美联储政策收紧呈现出一定程度跷跷板的关系,如果大宗涨价,则美联储收紧货币压力增加;反之如果大宗跌价,收紧货币压力下降。需要警惕全球PPI再次走高对美国通胀的冲击。中国经济方面,预计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当下在磨底阶段,1季度会加速上行;加上政策预期强,因此商品总体氛围友好。但经济复苏的节奏仍然有一定不确定性,且当前商品市场反应的预期颇为乐观,但实际经济和商品的需求表现仍然温和,需要警惕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或者政策节奏及幅度不及预期导致风险偏好转弱,以及其他交易性行为对商品市场带来的阶段性拖累。成本方面,目前很多工业品成本仍在高位,还有挤压空间。但因近期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利润和开工改善,带动部分原料价格止跌反弹,成本端并未呈现之前的普遍下行,而是出现了分化。成本变化幅度较小且主要影响现货价格,而期货价格更多在交易预期,因此成本相对前两条线索影响偏小。上述三条线索交织下商品总体趋势仍然乐观,但需要警惕回调风险。近期伴随着期货价格的持续走高,基差普遍缩窄,部分商品现货价格和期货甚至出现了背离,这也表明当前预期已经十分充分,需要警惕现实跟不上导致的回调风险。原油方面,全球库存在低位且仍然持续去化,价格预计震荡偏强;动力煤价格震荡。螺纹等其他黑色品种、有色和建材等面临需求改善的预期,预计上涨的大趋势仍会维持;化工跟随原油和煤炭,且加工费偏低,总体有支撑;农产品则持续分化。策略上:有色、黑色、建材等工业品多头可继续持有,逢大幅回调可买入;继续推荐铜的买入机会。 平安期货 周报全文 -END-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pinganqihuo 公众号名称|平安期货研究所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获取完整周报
平安期货大宗商品周报:商品趋势仍然乐观,但须警惕回调风险(2022-1-16).pdf 联系人:任雪(RENXUE072@pingan.com.cn) # 平安期货周报 # 平安期货 周报摘要 商品和大类资产:1月PL-PPI(平安PP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11.5%,PL-CPI(平安CP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1.5%,均继续下行。10年期美债隐含通胀预期稳定,铜金比〈反应铜的商品属性)走高。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显示今年年底前加息预期持续2周明显走高,加息3次、幅度75BP的概率大幅增加至88.1%。10年期中债收益率略有走低,10年期美债名义收益率稳定、实际收益率走高。美德利差持续走高,但欧美疫情差走低,导致美元指数走低。平安期货CTA因子方面,上周全部负收益,展期收益率因子较弱:近一个月长期截面动量因子最弱。过去2周和2个月,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在全球主要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好,南华商品指分别上涨4.6%和9.6%。 高频数据:全球新增确诊人数继续创新高。出口仍有韧性:韩国前10日出口同比增长24.4%,BDI走低、CCFI走高。地产链条分化:上周30大城市地产销售、100大城市土地出让同比降幅扩大,螺纹表需、建筑用钢成交量同比降幅缩窄,浮法玻璃开工率、PVC下游开工率同比恶化。基建略有改善:水泥熟料开工、石油沥青开工同比降幅缩窄,混凝土产量同比恶化。工业分化:热轧表需、乘用车批发改善,17省动力煤日耗持稳,半钢胎开工、涤纶长丝下游织机开工同比转弱,铜出库同比好转、铝走弱。价格方面,CRB、南华商品指数均走高,境外天然气走低、动力煤价格走高,国内动力煤现货上涨、期货下降,水泥价格下跌,猪肉、重点蔬菜价格下跌。 海外宏观:海外方面,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前值6.8%),PPI9.8%(前值9.9%),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同比增长17%(前值19.6%)。推动12月美国通胀主要为居住和交通运输,能源压力有所减缓。美国通胀面临2条线索。1是大趋势上物流改善、劳动力缺口缩窄和消费见顶导致的通胀压力减轻,2是中国经济托底政策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数据显示物流影响趋缓,12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也同比明显走低。但如果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国通胀压力会再次增加。 国内宏观:国内,12月CPI同比增长1.5%(前值2.3%),PPI同比10.3%(前值12.9%),M1同比3.5%(前值3%),M2同比9%(前值8.5%),社融存量规模10.3%(前值10.1%),12月出口同比增长20.9%(前值22%)。12月金融数据弱于市场预期,主要表现在社融结构不佳,政府和企业债同比好转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下滑。原因在于缺乏实际投资项目带动,当前无论是基建还是地产投资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其他行业难以支撑信用及经济的快速扩张。出口数据符合我们预期,增速略有下行但仍有韧性,这与我们一直以来高频数据的跟踪一致。主要因疫情再次恶化,中国出口优势持续凸显。当前高频数据显示出口仍有韧性,工业生产偏稳,下游消费改善不明显。投资端,特别是地产和基建是驱动中国经济变化最重要的行业,当前基建改善不明显;地产方面,土地出让持续疲弱,建安投资略有改善,地产投资或企稳,但重要的前置数据30大城市地产销售仍然疲弱,地产市场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政策支持。总体看当前经济在磨底阶段,暂未出现明显改善,仍需更多政策。1季度料可以看到明显更积极的基建政策和更积极的地产政策,货币政策也有望更积极。周一将公布去年12月和4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以及最新一期MLF的利率,将对后续政策起到指引作用。 上周商品市场回顾: 上周多数商品仍然上涨,工业品普遍走高,建筑相关品种领涨,农产品涨跌各半。全部商品指数来看,玻璃、纯碱、镍、硅铁、不锈钢等领涨,LPG、动力煤及焦炭领跌。分板块看,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略有走高,美元指数明显走低,贵金属价格小幅反弹。有色普遍反弹,锡创下历史新高。有色库存普遍偏低,且近期传统消费淡季下并无明显累库,加上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导致价格普遍上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EIA库存持续下降并超过市场预期。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近期疫情恶化下仍然去库存,加上大宗商品整体风险偏好好转,油价表现强势。动力煤现货价格上涨,期货远月下降,港口和电厂库存均季节性去化。焦煤和焦炭库存均上升,现货价格均走高,焦煤期货震荡、焦炭走低。螺纹走高,铁矿震荡,铁水产量环比持续回升,但铁矿库存仍然累积。建材方面,玻璃、纯碱期货价格均大幅上涨,但现货价格均下跌,玻璃库存增加,纯碱库存小幅下降但仍在历史高位,地产改善的预期是导致二者价格大涨的原因。化工方面,因原油和动力煤价格均上涨,成本支撑化工品普涨,其中PVC表现较强,同样受地产乐观预期的带动。农产品分化,油脂总体偏强;红枣领涨,前几周因旺季下消费下滑价格一度大跌。 本周商品市场展望:之前提及近期商品市场的三条线索,分别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中国强政策和弱现实、工业品成本变化。年前预计仍会延续以上三条线索博弈。通胀和美国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就业市场是决定美联储政策的重要变量。12月美国通胀再次小幅走高,但增幅明显放缓,且美国通胀有缓解迹象,如物流状况缓解,进口价格同比走低,近期数据显示通胀最大贡献项房租价格有回落迹象等。但如果中国经济托底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重燃涨势,可能会增加美国再通胀的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美联储政策收紧呈现出一定程度跷跷板的关系,如果大宗涨价,则美联储收紧货币压力增加;反之如果大宗跌价,收紧货币压力下降。需要警惕全球PPI再次走高对美国通胀的冲击。中国经济方面,预计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当下在磨底阶段,1季度会加速上行;加上政策预期强,因此商品总体氛围友好。但经济复苏的节奏仍然有一定不确定性,且当前商品市场反应的预期颇为乐观,但实际经济和商品的需求表现仍然温和,需要警惕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或者政策节奏及幅度不及预期导致风险偏好转弱,以及其他交易性行为对商品市场带来的阶段性拖累。成本方面,目前很多工业品成本仍在高位,还有挤压空间。但因近期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利润和开工改善,带动部分原料价格止跌反弹,成本端并未呈现之前的普遍下行,而是出现了分化。成本变化幅度较小且主要影响现货价格,而期货价格更多在交易预期,因此成本相对前两条线索影响偏小。上述三条线索交织下商品总体趋势仍然乐观,但需要警惕回调风险。近期伴随着期货价格的持续走高,基差普遍缩窄,部分商品现货价格和期货甚至出现了背离,这也表明当前预期已经十分充分,需要警惕现实跟不上导致的回调风险。原油方面,全球库存在低位且仍然持续去化,价格预计震荡偏强;动力煤价格震荡。螺纹等其他黑色品种、有色和建材等面临需求改善的预期,预计上涨的大趋势仍会维持;化工跟随原油和煤炭,且加工费偏低,总体有支撑;农产品则持续分化。策略上:有色、黑色、建材等工业品多头可继续持有,逢大幅回调可买入;继续推荐铜的买入机会。 平安期货 周报全文 -END-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pinganqihuo 公众号名称|平安期货研究所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获取完整周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