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互联网传媒】2022年第3期:群雄逐鹿春节档,票房望再创新高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互联网传媒】2022年第3期:群雄逐鹿春节档,票房望再创新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2022年共有11部影片角逐春节档,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拥有前作支撑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或率先取得佳绩。 报告摘要 投资策略及标的推荐:本周传媒(申万)指数下跌2.6%,位居31个行业第20名。强于创业板指(上涨0.99%)、深证成指(下跌1.12%)、上证指数(下跌1.42%)、上证中小(下跌1.19%)。细分板块龙头景气持续,建议布局垂直细分领域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的投资机会,推荐标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芒果超媒、极米科技、华立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流量及人口年龄结构重构的腾讯控股、快手、泡泡玛特、哔哩哔哩、知乎等。 量价齐升演绎最强2021,空间犹存或造更强2022。2021年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含服务费总票房达78.4亿元,疫情影响下的供需在春节档集中释放。从供给端来看,原定在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和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档期内合计贡献票房超60亿元;需求端来看,春节档合家欢的情绪在时隔一年后集中体现,这背后是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齐升。透视2022年春节档,电影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均超往年,场均人次仍有提升空间,档期总票房望再创新高。 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2018年春节档单银幕产出达11.28万元,为近十年最高,2019年略降,2021年回暖提升至10.38万元。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可比2021年,多部优秀电影定档亦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若按照2021年春节档10.38万元的单银幕产出计算,2021年底8.22万块银幕有望在2022年春节档产出约85亿元的总票房。 史上最“拥挤”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突围。2022年春节档共有11部影片定档,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前作《长津湖》于2021年国庆档上映,目前已收获57.74亿元的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位,续作于2022年1月13日宣布定档春节档,有望在春节档初期率先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奇迹·笨小孩》、《四海》、《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更早定档影片有望依靠口碑发酵在春节档中后段发力。推荐标的光线传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趋紧,其他可选消费对文娱需求影响超预期等。 报告目录 正文部分 一、 2022年春节档有望再创佳绩,《长津湖之水门桥》或率先突围 本周传媒(申万)指数下跌2.6%,位居31个行业第20名。强于创业板指(上涨0.99%)、深证成指(下跌1.12%)、上证指数(下跌1.42%)、上证中小(下跌1.19%)。细分板块龙头景气持续,建议布局垂直细分领域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的投资机会,推荐标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芒果超媒、极米科技、华立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流量及人口年龄结构重构的腾讯控股、快手、泡泡玛特、哔哩哔哩、知乎等。 1.1.春节档回顾与展望:量价齐升演绎最强2021,空间犹存或造更强2022 2021年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含服务费在内的总票房达78.4亿元,疫情影响下的供需在春节档集中释放。从供给端来看,本应在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和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档期内合计贡献票房超60亿元;需求端来看,春节档合家欢的情绪在时隔一年后集中体现,这背后是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齐升。透视2022年春节档,电影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均超往年,场均人次仍有提升空间,档期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 从场均人次来看,2021年春节档场均人次高于2019年,但相比2018年仍有差距,2022年春节档具备提升潜力。根据猫眼专业版,2021年春节期间场均人次分别为68.92/60.41/63.48/54.46/51.67/47.28人,相比2019年分别提升11%/31%/41%/25%/20%/15%,但相比2018年变动幅度则为-17%/-11%/1%/-9%/-10%/-18%。考虑到2022年春节档上映影片题材更丰富,质量或更优,场均人次有望高于2021年,从而推动总票房再创新高。 从平均票价来看,2022年春节档提升空间有限。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2022年春节期间平均票价分别为49.1/49.3/50.2/48.7/48.1/47.3元,均高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其中初三平均票价突破50元,创档期历史新高。春节档虽为全年票价最高的档期,但考虑到观众对票价的接受程度,我们判断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或维持在50元左右,提价幅度较小,价格将不是促进档期票房增长的核心原因。 而从可能影响票房的人口流动层面来看,春节“就地过年”政策对票房成绩影响有限。2021年春节期间多地实行“就地过年”,但当年总票房并未受限制人口流动影响,一线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13%,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与2019年持平。电影作为大众化娱乐消费,在春节期间的需求更为旺盛,地域并不会明显影响票房。因此,倘若返乡政策趋严,2022年春节档亦有望交出优秀的答卷。 1.2.单银幕产出回暖,2022年春节档票房有望超85亿元 较快增长的电影银幕数给予票房良好的支撑,2022年春节档票房有望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1年底我国电影银幕数已达8.22万块,位居全球首位。银幕数的增加为2022年春节档票房创新高提供了保障。 从春节档单银幕产出来看,2018年春节档为历史高点,2021年春节档回暖趋势明显。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国家电影局的数据计算,以当年春节档总票房除以前一年底银幕数量,得出单银幕产出。其中,2018年春节档单银幕产出为11.28万元,为近十年最高,2019年略降,2021年回暖提升至10.38万元。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可比2021年,多部优秀电影定档亦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若我们按照2021年春节档10.38万元的单银幕产出计算,2021年底8.22万块银幕有望在2022年春节档产出85亿元左右的总票房。 1.3.逐鹿2022年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脱颖而出 春节档“马太效应”明显,2-3部影片将占据档期大多数票房份额。通过统计2015-2021年春节档单部电影票房占比,春节档一般会有2-3部电影脱颖而出,这种趋势在2021年格外明显。2021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共有7部电影上映,而后在初三情人节档上映2部电影,但80%的档期票房份额由《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瓜分。类似的趋势或将在角逐更为激烈的2022年春节档上演。 截止2022年1月15日共有11部影片定档春节档,有前作支撑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脱颖而出。《长津湖》于2021年国庆档上映,目前已收获57.74亿元的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位,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于2022年1月13日宣布定档春节档,考虑到影院排片偏好,有望在春节档初期率先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奇迹·笨小孩》、《四海》、《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有望依靠口碑发酵在春节档中后段发力。推荐标的光线传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 二、 一周行业及公司要闻 2.1.互联网 苹果VR头显或被推迟到年底发布 1月15日消息,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权衡是否将其虚拟现实(VR)头显的首次发布推迟到2022年底或更晚。尽管苹果公司从未公开确认过头显的开发工作,但投资者和分析师越来越相信,这种设备将成为该科技巨头的一个重要的新产品类别。据报道,苹果公司有一个名为“技术开发小组”的大型团队正在开发这款头显。报道称,苹果公司此前计划在2022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这款产品,但由于过热、摄像头和软件方面的挑战,可能会推迟发布。(新浪科技) Meta在英国面临约32亿美元集体诉讼:被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月14日消息,据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在英国面临23亿英镑(约合32亿美元)的集体诉讼,原因是该公司被指控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利用了44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该诉讼将由伦敦竞争上诉法庭审理。诉讼称,Facebook通过强加不公平的条款和条件,要求消费者以交出宝贵的个人数据为代价使用该社交网络,从而赚取了数十亿英镑。(新浪科技) Facebook或被分拆,美法官要求其必须面对政府反垄断诉讼 1月12日消息,美国一名法官周二裁定,Facebook必须面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反垄断诉讼。该诉讼指控Facebook滥用其主导地位,应该被分拆。美国华盛顿地方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否决了Facebook要求驳回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订后反垄断诉状的动议。在法官于2021年6月驳回该案件后,FTC重新提交了诉状。博斯伯格在裁决中表示,FTC的指控“更加有力和详细”。(凤凰网科技)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首批成员接纳名单公布,包括8家上市公司 1月11日消息,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公布首批成员接纳名单。首批名单从267家申报个人和单位中经合规审核后接纳65家/人(个人成员25人,单位成员40家,上市公司8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平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时报) 布局元宇宙,腾讯拟收购小米系手机厂商“黑鲨” 1月10日消息,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腾讯拟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收购后,黑鲨整体将并入任宇昕主导的腾讯集团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一旦交易完成,这家以游戏手机为主的硬件厂商也将在收购后迎来业务转型。黑鲨科技未来的业务重点将从游戏手机,整体转向VR设备——由腾讯提供内容,黑鲨提供VR硬件入口。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黑鲨估值30亿元,腾讯砍到了26-27亿元左右。” (36氪) 元宇宙成CES2022主角,VR/AR产业或迎快速发展期 1月10日消息,在近日闭幕的CES202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元宇宙成为主角,多家厂商发布了相关新品。英伟达宣布,旗下元宇宙创作工具Omniverse将正式向创作者提供服务;现代汽车宣布与3D内容平台Unity合作构建元宇宙数字虚拟工厂。机构分析,作为呈现元宇宙场景的重要载体,VR/AR产业将首先迎来快速发展期。(经济参考报) 上海市经信委:布局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 1月9日消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昨日召开会议谋划2022年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紧扣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资源循环化趋势,聚焦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构建特色产业园区体系。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开发应用场景,培育重点企业。(界面) 2.2.电影/长视频 华策影视: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 1月9日消息,36氪获悉,华策影视1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升级现有组织架构,将杭州事业群调整为杭州剧集中心,专注于电视剧业务发展,并且与大剧研发中心合并;将影院事业部与华策影业电影制作、投资、宣发业务整合,形成电影事业部;将佳韵社、橄榄、剧盟等版权业务整合为版权创业公司,建设高科技数字化影视娱乐素材运营平台;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抢抓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36氪) 2.3.短视频/直播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短视频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1月11日消息,36氪获悉,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众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2021年10月以来,按照中央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精神,持续督导抖音、快手等10多家用户规模大、应用软件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平台,开展为期2个月的短视频节目和账号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0万条。一大批“伪正能量”节目、借“网红儿童”牟利账号等内容得到清理,违规传播未经引进境外视听节目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36氪) 2.4.游戏 2021年12月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榜:米哈游《原神》蝉联榜首 1月13日消息,36氪获悉,Sensor Tower数据显示,米哈游《原神》移动端海外收入超过9600万美元,蝉联出海手游收入榜榜首。得益于第11赛季在12月中旬上线,《使命召唤手游》本期收入环比增长15.4%,回归收入榜前三。三七互娱《Puzzles & Survival》收入环比增长10%,稳居榜单第6名。12月出海手游下载榜方面,腾讯《PUBG Mobile》以将近1200万次下载,蝉联榜首。(36氪) 游戏史上最大收购,GTA母公司超110亿美元收购Zynga 1月11日消息,电子游戏史上金额最大的收购案或将诞生。当地时间1月10日,两家知名游戏上市公司Take-Two和星佳宣布达成收购协议,Take-Two以超过110亿美元收购星佳,交易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这次收购是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星佳股东每持有一股星佳股票,将获得3.5美元现金和价值6.36美元Take-Two的股票,交易对星佳估值约12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价格较星佳1月7日的收盘价溢价64%。(澎湃) Sensor Tower:2021年8款手游全球收入超过10亿美元 1月11日消息,36氪获悉,Sensor Tower商店情报数据显示,以腾讯《PUBG Mobile》《王者荣耀》和米哈游《原神》为首的8款手游,2021年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均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内购收入。其中,腾讯《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和《王者荣耀》2021年全球收入均超28亿美元,包揽全球手游畅销榜第1名和第2名。2020年仅5款手游年收入达10亿美元。(36氪) 三、 传媒上市公司公告 【引力传媒】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截止2022年1月14日,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晓颖女士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4%,王晓颖女士已提前完成减持计划。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元隆雅图】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孙震及一致行动人李素芹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442.65万股(占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的1.998%);股东向京、赵怀东、陈涛拟于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8月13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3.7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24%。 【华数传媒】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11.5%;净利润9.4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9%。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智慧城市与全国新媒体业务收入的增长所致;净利润略有下降主要系加大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收益减少等所致;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2020年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上年同期标的公司少数股东损益较高所致。 【三七互娱】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5%以上股东吴绪顺、吴卫红、吴卫东(简称“吴氏家族”)的《关于减持情况的告知函》,自2021年11月11日起至2022年1月14日止,吴氏家族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了325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 【汤姆猫】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母净利润7.53亿-8.66亿,同比变动0%-15%。 【华谊兄弟】 1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穿过寒冬拥抱你》(“该影片”)于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2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13天,累计票房收入(即影片的累计总票房)已超过人民币7.55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三人行】 1月11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母净利润5.00亿-5.10亿,同比变动37.81%-40.56%。 【中青宝】 1月10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及公司实控人李瑞杰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786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 【华策影视】 1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围绕执行“内容为王、产业为基、华流出海”的发展战略,公司决定升级现有组织架构, 通过业务整合、中台建设、职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四、 行业主要数据更新 五、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趋紧,其他可选消费对文化娱乐需求的影响与冲击超预期等。 团队介绍 陈筱 首席分析师 邮箱:chenxiao@gtjas.com 电话:021-38675863 / 18501685273 证书编号:S0880515040003 陈俊希 分析师 邮箱:chenjunxi@gtjas.com 电话:021-38032025 / 17521086851 证书编号:S0880520120009 张昱 分析师 邮箱:zhangyu022992@gtjas.com 电话:021-38032027 / 18021622131 证书编号:S0880521080001 李芓漪 分析师 邮箱:liziyi@gtjas.com 电话:021-38038428 / 18224455896 证书编号:S0880121080005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导读 2022年共有11部影片角逐春节档,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拥有前作支撑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或率先取得佳绩。 报告摘要 投资策略及标的推荐:本周传媒(申万)指数下跌2.6%,位居31个行业第20名。强于创业板指(上涨0.99%)、深证成指(下跌1.12%)、上证指数(下跌1.42%)、上证中小(下跌1.19%)。细分板块龙头景气持续,建议布局垂直细分领域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的投资机会,推荐标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芒果超媒、极米科技、华立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流量及人口年龄结构重构的腾讯控股、快手、泡泡玛特、哔哩哔哩、知乎等。 量价齐升演绎最强2021,空间犹存或造更强2022。2021年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含服务费总票房达78.4亿元,疫情影响下的供需在春节档集中释放。从供给端来看,原定在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和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档期内合计贡献票房超60亿元;需求端来看,春节档合家欢的情绪在时隔一年后集中体现,这背后是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齐升。透视2022年春节档,电影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均超往年,场均人次仍有提升空间,档期总票房望再创新高。 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2018年春节档单银幕产出达11.28万元,为近十年最高,2019年略降,2021年回暖提升至10.38万元。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可比2021年,多部优秀电影定档亦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若按照2021年春节档10.38万元的单银幕产出计算,2021年底8.22万块银幕有望在2022年春节档产出约85亿元的总票房。 史上最“拥挤”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突围。2022年春节档共有11部影片定档,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前作《长津湖》于2021年国庆档上映,目前已收获57.74亿元的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位,续作于2022年1月13日宣布定档春节档,有望在春节档初期率先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奇迹·笨小孩》、《四海》、《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更早定档影片有望依靠口碑发酵在春节档中后段发力。推荐标的光线传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趋紧,其他可选消费对文娱需求影响超预期等。 报告目录 正文部分 一、 2022年春节档有望再创佳绩,《长津湖之水门桥》或率先突围 本周传媒(申万)指数下跌2.6%,位居31个行业第20名。强于创业板指(上涨0.99%)、深证成指(下跌1.12%)、上证指数(下跌1.42%)、上证中小(下跌1.19%)。细分板块龙头景气持续,建议布局垂直细分领域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的投资机会,推荐标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芒果超媒、极米科技、华立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流量及人口年龄结构重构的腾讯控股、快手、泡泡玛特、哔哩哔哩、知乎等。 1.1.春节档回顾与展望:量价齐升演绎最强2021,空间犹存或造更强2022 2021年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含服务费在内的总票房达78.4亿元,疫情影响下的供需在春节档集中释放。从供给端来看,本应在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和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档期内合计贡献票房超60亿元;需求端来看,春节档合家欢的情绪在时隔一年后集中体现,这背后是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齐升。透视2022年春节档,电影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均超往年,场均人次仍有提升空间,档期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 从场均人次来看,2021年春节档场均人次高于2019年,但相比2018年仍有差距,2022年春节档具备提升潜力。根据猫眼专业版,2021年春节期间场均人次分别为68.92/60.41/63.48/54.46/51.67/47.28人,相比2019年分别提升11%/31%/41%/25%/20%/15%,但相比2018年变动幅度则为-17%/-11%/1%/-9%/-10%/-18%。考虑到2022年春节档上映影片题材更丰富,质量或更优,场均人次有望高于2021年,从而推动总票房再创新高。 从平均票价来看,2022年春节档提升空间有限。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2022年春节期间平均票价分别为49.1/49.3/50.2/48.7/48.1/47.3元,均高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其中初三平均票价突破50元,创档期历史新高。春节档虽为全年票价最高的档期,但考虑到观众对票价的接受程度,我们判断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或维持在50元左右,提价幅度较小,价格将不是促进档期票房增长的核心原因。 而从可能影响票房的人口流动层面来看,春节“就地过年”政策对票房成绩影响有限。2021年春节期间多地实行“就地过年”,但当年总票房并未受限制人口流动影响,一线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13%,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与2019年持平。电影作为大众化娱乐消费,在春节期间的需求更为旺盛,地域并不会明显影响票房。因此,倘若返乡政策趋严,2022年春节档亦有望交出优秀的答卷。 1.2.单银幕产出回暖,2022年春节档票房有望超85亿元 较快增长的电影银幕数给予票房良好的支撑,2022年春节档票房有望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1年底我国电影银幕数已达8.22万块,位居全球首位。银幕数的增加为2022年春节档票房创新高提供了保障。 从春节档单银幕产出来看,2018年春节档为历史高点,2021年春节档回暖趋势明显。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国家电影局的数据计算,以当年春节档总票房除以前一年底银幕数量,得出单银幕产出。其中,2018年春节档单银幕产出为11.28万元,为近十年最高,2019年略降,2021年回暖提升至10.38万元。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可比2021年,多部优秀电影定档亦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若我们按照2021年春节档10.38万元的单银幕产出计算,2021年底8.22万块银幕有望在2022年春节档产出85亿元左右的总票房。 1.3.逐鹿2022年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脱颖而出 春节档“马太效应”明显,2-3部影片将占据档期大多数票房份额。通过统计2015-2021年春节档单部电影票房占比,春节档一般会有2-3部电影脱颖而出,这种趋势在2021年格外明显。2021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共有7部电影上映,而后在初三情人节档上映2部电影,但80%的档期票房份额由《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瓜分。类似的趋势或将在角逐更为激烈的2022年春节档上演。 截止2022年1月15日共有11部影片定档春节档,有前作支撑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望率先脱颖而出。《长津湖》于2021年国庆档上映,目前已收获57.74亿元的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位,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于2022年1月13日宣布定档春节档,考虑到影院排片偏好,有望在春节档初期率先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奇迹·笨小孩》、《四海》、《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有望依靠口碑发酵在春节档中后段发力。推荐标的光线传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 二、 一周行业及公司要闻 2.1.互联网 苹果VR头显或被推迟到年底发布 1月15日消息,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权衡是否将其虚拟现实(VR)头显的首次发布推迟到2022年底或更晚。尽管苹果公司从未公开确认过头显的开发工作,但投资者和分析师越来越相信,这种设备将成为该科技巨头的一个重要的新产品类别。据报道,苹果公司有一个名为“技术开发小组”的大型团队正在开发这款头显。报道称,苹果公司此前计划在2022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这款产品,但由于过热、摄像头和软件方面的挑战,可能会推迟发布。(新浪科技) Meta在英国面临约32亿美元集体诉讼:被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月14日消息,据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在英国面临23亿英镑(约合32亿美元)的集体诉讼,原因是该公司被指控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利用了44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该诉讼将由伦敦竞争上诉法庭审理。诉讼称,Facebook通过强加不公平的条款和条件,要求消费者以交出宝贵的个人数据为代价使用该社交网络,从而赚取了数十亿英镑。(新浪科技) Facebook或被分拆,美法官要求其必须面对政府反垄断诉讼 1月12日消息,美国一名法官周二裁定,Facebook必须面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反垄断诉讼。该诉讼指控Facebook滥用其主导地位,应该被分拆。美国华盛顿地方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否决了Facebook要求驳回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订后反垄断诉状的动议。在法官于2021年6月驳回该案件后,FTC重新提交了诉状。博斯伯格在裁决中表示,FTC的指控“更加有力和详细”。(凤凰网科技)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首批成员接纳名单公布,包括8家上市公司 1月11日消息,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公布首批成员接纳名单。首批名单从267家申报个人和单位中经合规审核后接纳65家/人(个人成员25人,单位成员40家,上市公司8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平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时报) 布局元宇宙,腾讯拟收购小米系手机厂商“黑鲨” 1月10日消息,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腾讯拟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收购后,黑鲨整体将并入任宇昕主导的腾讯集团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一旦交易完成,这家以游戏手机为主的硬件厂商也将在收购后迎来业务转型。黑鲨科技未来的业务重点将从游戏手机,整体转向VR设备——由腾讯提供内容,黑鲨提供VR硬件入口。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黑鲨估值30亿元,腾讯砍到了26-27亿元左右。” (36氪) 元宇宙成CES2022主角,VR/AR产业或迎快速发展期 1月10日消息,在近日闭幕的CES202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元宇宙成为主角,多家厂商发布了相关新品。英伟达宣布,旗下元宇宙创作工具Omniverse将正式向创作者提供服务;现代汽车宣布与3D内容平台Unity合作构建元宇宙数字虚拟工厂。机构分析,作为呈现元宇宙场景的重要载体,VR/AR产业将首先迎来快速发展期。(经济参考报) 上海市经信委:布局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 1月9日消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昨日召开会议谋划2022年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紧扣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资源循环化趋势,聚焦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构建特色产业园区体系。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开发应用场景,培育重点企业。(界面) 2.2.电影/长视频 华策影视: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 1月9日消息,36氪获悉,华策影视1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升级现有组织架构,将杭州事业群调整为杭州剧集中心,专注于电视剧业务发展,并且与大剧研发中心合并;将影院事业部与华策影业电影制作、投资、宣发业务整合,形成电影事业部;将佳韵社、橄榄、剧盟等版权业务整合为版权创业公司,建设高科技数字化影视娱乐素材运营平台;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抢抓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36氪) 2.3.短视频/直播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短视频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1月11日消息,36氪获悉,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众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2021年10月以来,按照中央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精神,持续督导抖音、快手等10多家用户规模大、应用软件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平台,开展为期2个月的短视频节目和账号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0万条。一大批“伪正能量”节目、借“网红儿童”牟利账号等内容得到清理,违规传播未经引进境外视听节目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36氪) 2.4.游戏 2021年12月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榜:米哈游《原神》蝉联榜首 1月13日消息,36氪获悉,Sensor Tower数据显示,米哈游《原神》移动端海外收入超过9600万美元,蝉联出海手游收入榜榜首。得益于第11赛季在12月中旬上线,《使命召唤手游》本期收入环比增长15.4%,回归收入榜前三。三七互娱《Puzzles & Survival》收入环比增长10%,稳居榜单第6名。12月出海手游下载榜方面,腾讯《PUBG Mobile》以将近1200万次下载,蝉联榜首。(36氪) 游戏史上最大收购,GTA母公司超110亿美元收购Zynga 1月11日消息,电子游戏史上金额最大的收购案或将诞生。当地时间1月10日,两家知名游戏上市公司Take-Two和星佳宣布达成收购协议,Take-Two以超过110亿美元收购星佳,交易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这次收购是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星佳股东每持有一股星佳股票,将获得3.5美元现金和价值6.36美元Take-Two的股票,交易对星佳估值约12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价格较星佳1月7日的收盘价溢价64%。(澎湃) Sensor Tower:2021年8款手游全球收入超过10亿美元 1月11日消息,36氪获悉,Sensor Tower商店情报数据显示,以腾讯《PUBG Mobile》《王者荣耀》和米哈游《原神》为首的8款手游,2021年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均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内购收入。其中,腾讯《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和《王者荣耀》2021年全球收入均超28亿美元,包揽全球手游畅销榜第1名和第2名。2020年仅5款手游年收入达10亿美元。(36氪) 三、 传媒上市公司公告 【引力传媒】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截止2022年1月14日,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晓颖女士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4%,王晓颖女士已提前完成减持计划。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元隆雅图】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孙震及一致行动人李素芹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442.65万股(占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的1.998%);股东向京、赵怀东、陈涛拟于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8月13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3.7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24%。 【华数传媒】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11.5%;净利润9.4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9%。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智慧城市与全国新媒体业务收入的增长所致;净利润略有下降主要系加大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收益减少等所致;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2020年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上年同期标的公司少数股东损益较高所致。 【三七互娱】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5%以上股东吴绪顺、吴卫红、吴卫东(简称“吴氏家族”)的《关于减持情况的告知函》,自2021年11月11日起至2022年1月14日止,吴氏家族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了325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 【汤姆猫】 1月14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母净利润7.53亿-8.66亿,同比变动0%-15%。 【华谊兄弟】 1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穿过寒冬拥抱你》(“该影片”)于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2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13天,累计票房收入(即影片的累计总票房)已超过人民币7.55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三人行】 1月11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母净利润5.00亿-5.10亿,同比变动37.81%-40.56%。 【中青宝】 1月10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及公司实控人李瑞杰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786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 【华策影视】 1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围绕执行“内容为王、产业为基、华流出海”的发展战略,公司决定升级现有组织架构, 通过业务整合、中台建设、职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四、 行业主要数据更新 五、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趋紧,其他可选消费对文化娱乐需求的影响与冲击超预期等。 团队介绍 陈筱 首席分析师 邮箱:chenxiao@gtjas.com 电话:021-38675863 / 18501685273 证书编号:S0880515040003 陈俊希 分析师 邮箱:chenjunxi@gtjas.com 电话:021-38032025 / 17521086851 证书编号:S0880520120009 张昱 分析师 邮箱:zhangyu022992@gtjas.com 电话:021-38032027 / 18021622131 证书编号:S0880521080001 李芓漪 分析师 邮箱:liziyi@gtjas.com 电话:021-38038428 / 18224455896 证书编号:S0880121080005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