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曙光乍现,乘胜追击——公募量化基金2021年度盘点

曙光乍现,乘胜追击——公募量化基金2021年度盘点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定量任瞳团队】/ 发布时间:2022-01-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曙光乍现,乘胜追击——公募量化基金2021年度盘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1年已经落下帷幕,在一波三折的2021年,公募量化基金表现如何?本文我们将对公募量化基金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盘点。 截至2021年底,公募量化产品总计400只 ,其中主动量化产品217只,指数增强产品158只,对冲型产品25只。根据最新可获得的规模数据,公募量化产品的总规模达2827.97亿元,其中主动量化产品806.24亿元,指数增强产品1517.65亿元,对冲型产品504.08亿元。 主动量化型基金2021年平均收益为7.72%,收益的中位数为5.69%。收益最高为45.98%,收益最低为-19.15%。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主动量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26.63%和10.07%。与主要宽基指数对比来看,其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收益高于除创业板指以外的主要市场宽基指数。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4.45%,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4.14%。超额收益最高为15.36%,最低为-8.67%。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8.98%和6.03%。整体来看,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相对基准指数都具有稳定而显著的超额收益。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2.31%,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1.43%。超额收益最高为16.58%,最低为-16.39%。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9.53%和7.66%,同样能够显著跑赢基准指数。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5.09%,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5.62%。超额收益最高为30.04%,最低为-9.84%。从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超额收益来看,其他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8.98%和6.03%,同样能战胜对应的基准指数。 2021年度量化对冲基金的业绩良莠不齐,平均收益为1.09%,收益的中位数为1.48%,收益最高为7.78%,收益最低为-9.08%。整体来看,2021年公募量化对冲产品勉强完成了绝对收益的目标。以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为回溯期来看,公募量化对冲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5.31%和3.40%,长期来看能实现稳定的绝对收益。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低谷之后,公募量化基金在2021年迎来了曙光。展望2022年,我们看好公募量化基金继续“乘胜追击”,再创佳绩! 风险提示: 本报告全部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I 前言 2021年已经落下帷幕,回首2021,市场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年初以白酒医药为首的赛道股依旧高歌猛进,一片欣欣向荣。但是,春节之后,画风突变,赛道股急转直下,跌幅之大,让人猝不及防。与此同时,钢铁煤炭等周期股迎来2021年的第一波上涨。3月中旬,白酒医药等赛道股终于止住颓势。随着年报业绩的陆续披露,医药白酒等赛道股大幅反弹,但终究未破前高,之后便再度回落。5月高景气驱动下新能源开启了新一波的上涨,新能源板块也连续三年大幅上涨。7月初,钢铁煤炭等周期板块迎来了年内第二波上涨,上演了一波令人叹为观止的过山车行情;这波周期股的上涨持续到9月中旬达到阶段高点,之后便一泻千里,快速下挫,直到11月初跌回起点。 2021年的市场机会相对分散,板块的轮动更加迅速,把握机会的难度也相对更大。在充满波折的2021年中量化基金表现如何?下面我们将对公募量化基金的表现进行详细盘点。 II 量化基金整体概况 2.1 产品总数目和总规模 截至2021年底,公募量化产品总计400只[1],其中主动量化产品217只,指数增强产品158只,对冲型产品25只。根据最新可获得的规模数据,公募量化产品的总规模达2827.97亿元,其中主动量化产品806.24亿元,指数增强产品1517.65亿元,对冲型产品504.08亿元。 [1] 不同份额不重复统计 2.2 产品数目和规模增长 相对于2020年底,2021年公募量化产品数目增加49只[2]。从规模来看,2021年度公募量化产品整体规模比2020年底增加409.67亿元。下文我们将按照公募量化基金的产品分类,分别对主动量化型、指数增强型和对冲型三类产品进行盘点。 [2] 增加数目为新发基金数目与清盘基金数目之差,下同 III 主动量化型基金 3.1 主动量化基金规模和数目 从产品数目来看,截至2021年底,主动量化产品数目为217只,比2020年底增加了15只。从产品规模来看,相对于2020年,2021年主动量化基金整体规模略有增加,从768.76亿增加至806.24亿。 3.2 主动量化型基金业绩 2021年股票市场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上证综指上涨4.80%,中证500指数上涨15.58%,万得全A指数上涨9.17%,沪深300指数下跌5.20%,深证成指上涨2.67%,中小板指上涨4.62%,创业板指上涨12.02%。 主动量化型基金2021年平均收益为7.72%,收益的中位数为5.69%。收益最高为45.98%,收益最低为-19.15%。整体来看,相比于主要宽基指数,2021年度公募主动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相对适中。 如果从更长的考察期来看,主动量化基金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主动量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13.17%和7.58%。除了过去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低于创业板指以外,其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均明显高于主要市场宽基指数。 我们通常将主动量化基金分为行业主动量化和非行业主动量化两类。表1和表2分别展示了部分2021年表现出色的行业主动量化基金和非行业主动量化基金。 不同于2020年只有主要的几个核心赛道大幅上涨,2021年市场行情逐渐扩散到中小盘个股,而且市场的热点更加分散,新旧能源相关板块均录得不错的涨幅。在相对分散化的行情下,量化基金的宽度优势得以体现。主动量化基金的整体业绩丝毫不逊于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 Ⅳ 指数增强型基金 4.1 指数增强型基金规模和数目 从产品数目来看,2021年指数增强产品数目比2020年末增加了38只。从产品规模来看,相对于2020年末,2021年指数增强基金整体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从1108.54亿增加至1517.65亿,增长幅度达37%。 按照基准指数的不同,我们将指数增强基金分成沪深300增强、中证500增强和其他指数增强三类。截至2021年末,三类增强产品的数目分别为47只、48只和67只;规模分别为443.01亿、542.39亿和532.25亿。其中,由于2021年市场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上证50和沪深300表现弱,而中证500和中证1000表现较强。因此,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也迎来了大幅增长,从2020年末的206.45亿增加至542.39亿,增幅高达163%。 4.2 指数增强型基金业绩 沪深300增强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4.45%,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4.14%。超额收益最高为15.36%,最低为-8.67%。整体来看,2021年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能明显跑赢基准指数。 如果从更长的期限进行考察,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8.98%和6.03%。整体来看,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相对基准指数都具有稳定而显著的超额收益。 中证500增强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2.31%,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1.43%。超额收益最高为16.58%,最低为-16.39%。整体来看,2021年度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基准指数也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如果从更长的回溯期来考察,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9.53%和7.66%,同样能够显著跑赢基准指数。 其他指数增强 我们将沪深300增强和中证500增强以外的指数增强产品均归到其他指数增强产品中。其中包括其他宽基增强、行业指数增强及主题指数增强基金等。其他指数增强基金2021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5.09%,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5.62%。超额收益最高为30.04%,最低为-9.84%。整体来看,2021年度除300和500以外的其他指数增强基金也能跑赢基准指数。 从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超额收益来看,其他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9.67%和6.40%,同样能战胜对应的基准指数。 作为过去三年表现最为惊艳的宽基指数,创业板指2021年的指数涨幅达12.02%。我们同样展示了指数增强基金中业绩排名靠前的创业板相关指数增强基金[3]的表现,如表6所示。 [3] 这里没有纳入主动量化基金中实际以创业板增强策略运作的基金 Ⅴ 对冲型基金 5.1 对冲型基金规模和数目 2021年公募量化对冲产品整体表现不如2020年惊艳。从产品数目来看,2021年没有新发量化对冲产品。从产品规模来看,相对于2020年末,2021年公募量化对冲基金整体规模小幅回落,从572.97亿下降至504.08亿。 5.2 对冲型基金业绩 量化对冲型基金通过股指期货对冲掉市场的Beta波动,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2021年度量化对冲基金的业绩良莠不齐,平均收益为1.09%,收益的中位数为1.48%,收益最高为7.78%,收益最低为-9.08%。整体来看,2021年公募量化对冲产品勉强完成了绝对收益的目标。 如果以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为回溯期来看,公募量化对冲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5.31%和3.40%,同样能实现稳定的绝对收益。 Ⅵ 展望2022——求变破局,迎接曙光 我们曾在报告《求变破局,迎接曙光——公募量化基金2020年度盘点》中对2021年公募量化基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在该报告中,我们认为公募量化有望在2021年迎来曙光。事实上,2021年公募量化终于否极泰来,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发展势头整体向好。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公募量化的发展可能会有如下几个趋势。 市场行情的持续扩散,将继续利好以宽度取胜的公募量化产品 事实上,过去的几年公募抱团少数赛道股导致市场整体分化是非常明显的,上涨的只是部分核心赛道个股。在这种行情下,集中持股的传统主动公募基金的优势得以体现,连续数年业绩均表现非常亮眼,也大幅跑赢主流宽基指数。虽然,过去数年指数增强基金依然具有稳定的超额收益,但是与绝对收益如此巨大的传统主动基金相比还是相形见绌。但是,2021市场整体风格发生了变化,行情逐渐扩散到中小市值个股。而传统的一些赛道股则遭遇了估值和业绩的双杀。个股行情的分散化使得以宽度取胜的量化基金优势得以凸显。传统的主动基金业绩则出现明显分化,虽然其中仍然不乏业绩突出的,但是表现较差的为数不少。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这种个股表现的持续分化将是新的常态,自下而上的选股机会将持续扩大。我们通常用个股的两两相关系数中位数的大小来刻画选股机会的大小。事实上,从2021年初以来,个股两两相关系数中位数持续下行,自下而上的选股机会不断增大。因此,我们认为自下而上选股机会的持续扩大,将持续利好指数增强基金的表现。 赛道量化产品层出不穷,有望弥补产品缺陷 过去数年,在公募抱团导致少数赛道股上涨的行情中,由于量化指数增强选股较为分散,导致其收益不如主动公募基金亮眼。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布局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或者主题的增强基金,比如天弘基金发行的医药指数增强基金、汇添富发行的光伏、芯片产业指数增强基金以及东方财富基金发行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消费电子和食品饮料增强基金等。这些行业及主题指数增强基金的发行有望弥补当少数赛道股上涨时传统宽基指数增强Beta跟不上的缺陷。通过布局优秀的Beta叠加稳健的Alpha,将大大提升量化指数增强基金的吸引力。 打新贡献将弱化,纯Alpha竞争日趋激烈 当然,2021年还有一个趋势值得关注,即新股开始出现破发,打新不再“躺赢”了。事实上,由于之前许多量化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因此打新收益对其Alpha的贡献不小。2021年以来,多数量化基金的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叠加今年以来新股频繁破发,打新收益率下降将是大趋势 。我们认为,未来量化指数增强基金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获取Pure Alpha的能力将称为取胜的关键。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低谷之后,公募量化基金在2021年迎来了曙光。展望2022年,我们看好公募量化基金继续“乘胜追击”,再创佳绩! 重要申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全部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报告节选自2022年1月15日外发的报告《曙光乍现,乘胜追击——公募量化基金2021年度盘点》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分析师 任 瞳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80004 周靖明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80007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