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逆周期归来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逆周期归来

作者:微信公众号【长江证券】/ 发布时间:2022-01-1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逆周期归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于01月03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核心观点: 1.纲举而后目张。历史上,每当下行压力集中在岁末时,来年经济往往反倒不悲观,这或许与年初是财政、货币等逆周期政策重新规划的时点有关。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袭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否极泰来?多重现实约束之下,新年动力究竟何在? 2.供给冲击方面,持续两年的疫情仍在掣肘经济,但过去半年来自能耗“双控”的冲击更为突出。随着“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双控”约束将明显趋弱,并转向“双碳”目标。诸如电力等成本将更加分散地由各微观主体承担,不再集中于生产端。 3.需求收缩最明显的领域是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解铃还须系铃人。融资松绑,风险方能缓释,此后销售投资才可能企稳。当下按揭贷已先行,开发贷有望滞后跟进。前期“跨周期”思路之下财政结余充裕,加之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及其使用推进加快,政策对冲力度由弱趋强。 4.展望未来,逆周期政策纠偏之下,内需动能或将先后接力。基建投资一季度率先抬升,房地产投资二季度探底企稳,消费可能待到三季度回暖。全年经济呈现前低后稳趋势。纵观历史,预期转强往往发生在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以及经济趋稳的时期。如此看,新年或有转机。 正文: 纲举而后目张。历史上,每当下行压力集中在岁末时,来年经济往往反倒不悲观,这或许与年初是财政、货币等逆周期政策重新规划的时点有关。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袭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否极泰来?多重现实约束之下,新年动力究竟何在? 一、直面供给冲击 供给冲击方面,持续两年的疫情仍在掣肘经济,但过去半年来自能耗“双控”的冲击更为突出。近期中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耗约束或将明显弱化。初步估算,相较原“双控”机制,在相同能耗强度下,新机制能支持的经济增速运行上限将抬升约1.5个百分点。 图1. 能耗“双控”约束弱化 来源:国家统计局,IMF,WIND,笔者测算 “双碳”顶层设计之后各领域的行动方案陆续出台,能耗“双控”将逐步转向碳排放的“双控”约束。诸如电力等成本将更加分散地由各微观主体承担,不再集中于生产端。随着“双碳”实现路径更加系统和清晰,工业限产力度或将趋于平滑柔和。 图2. 电价等成本冲击将更分散,不集中于生产端 来源:各省电力交易中心,WIND,笔者测算 “双碳”实现过程中,市场化的价格约束机制会比行政管控更为有效和有序。近期多地年度长协燃煤电价纷纷上浮20%,而高耗能行业电价已完全自由浮动。初步估算,今年电价或将上浮12%,拉升PPI约0.8个百分点,拉升CPI约0.3个百分点。 二、直面需求收缩 需求收缩最明显的领域是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解铃还须系铃人,融资松绑,风险方能缓释,此后销售投资才可能企稳。目前,按揭贷已连续2月实现同比、环比多增。历史来看,开发贷有望随后改善,特别是在低库存阶段。此外,房贷利率也连续3月回落。考虑到融资的领先作用,后续房企整体风险和经营状况有望得以改善。 图3. 融资才是“解铃人” 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笔者测算 政策纠偏之下,内需动能将先后接力。前期“跨周期”调节使得财政结余较为充裕,加之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及其使用推进加快,基建投资一季度将率先抬升。房地产投资可能二季度探底后回升,消费则要待到三季度经济企稳后转暖。全年经济有望呈现前低后稳趋势。 图4. 内需接力:基建先行,到地产纠偏,再到消费企稳 来源:国家统计局,笔者测算 三、直面预期转弱 去年下半年以来,密集出台的部分政策措施对宏观经济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叠加共振。随着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强调“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预计负向冲击性的举措将有所减少。纵观历史,预期转强往往发生在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以及经济趋稳的时期。如此看来,新年或有转机。 图5. 政策稳+经济稳=预期稳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市场信心由消费者、企业家信心指数合成,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算法来自Baker等(2016)。 四、基本结论 一是供给冲击方面,持续两年的疫情仍在掣肘经济,但过去半年来自能耗“双控”的冲击更为突出。随着“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双控”约束将明显趋弱,并转向“双碳”目标。诸如电力等成本将更加分散地由各微观主体承担,不再集中于生产端。 二是需求收缩最明显的领域是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解铃还须系铃人。融资松绑,风险方能缓释,此后销售投资才可能企稳。当下按揭贷已先行,开发贷有望滞后跟进。前期“跨周期”思路下财政结余充裕,加之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及其使用推进加快,政策对冲力度由弱趋强。 三是展望未来,逆周期政策纠偏之下,内需动能或将先后接力。基建投资一季度率先抬升,房地产投资二季度探底企稳,消费可能待到三季度回暖。全年经济呈现前低后稳趋势。纵观历史,预期转强往往发生在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以及经济趋稳的时期。如此看,新年或有转机。 【作者】 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 俞涛、高童、曹海巍:长江证券研究员。 程路捷、李娜、李依霏:长江证券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稳增长,抓手呢?,2021年12月23日 2.供给,还是约束吗?,2021年12月15日 3.中美周期错位时,2021年12月5日 4.跨年经济,2021年11月30日 5.地产纠偏路,2021年11月24日 6.失业会是问题吗?,2021年11月14日 伍戈经济笔记 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 11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本材料原作者并非本公众号,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本材料所涉数据、分析及其他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以后可能发生变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