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攻守并重,开新图强——公募指数基金2021年度盘点

攻守并重,开新图强——公募指数基金2021年度盘点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定量任瞳团队】/ 发布时间:2022-01-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攻守并重,开新图强——公募指数基金2021年度盘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回顾近两年指数基金发展,相比长期配置需求,中短期波段投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了指数基金发展。追逐热点主题行情与“抄底”是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两大主要驱动力,这对基金公司指数产品管理团队前瞻性布局新发产品与把握行情推动产品持续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各家基金公司均对热门主题新发机会高度关注,2021年MSCI中国A50指数、科创/双创主题指数都有数只产品同期新发,各家宣传共同提升了产品热度,又在渠道、宣传等角度激烈竞争。产品宣传的目标客户也在变化,2021年增量规模主要来自非机构投资者,此外场内投资ETF的资金规模增速较快,“基民”和“股民”未来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触达这些目标客户,树立公司和龙头产品品牌,仍是2022年的重要议题。 展望未来,大型基金公司最有利的指数产品发展策略是攻守并重,一方面通过塑造龙头产品品牌逐渐树立指数品牌,另一方面基于资源与研究优势积极预判市场热点、前瞻布局产品。对于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聚焦宽基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总量: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共有1,554只指数基金,合计规模18,503.8亿元,占公募非货币基金产品合计规模12.7%左右。被动股票指数仍是指数基金主要赛道,产品数量、规模均占指数基金总量2/3以上。相比2020年,2021年指数基金数量再次大幅增长,但规模增长进一步放缓。 股票指数基金:与宽基指数产品相比,行业主题产品发展更快。宽基指数产品中中证500、科创指数产品规模占比提升,行业主题指数产品中白酒、券商、新能源主题最受市场关注。从收益来看,2022年能源主题产品业绩领先。指数增强基金主要竞争沪深300、中证500赛道。 非股票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产品规模仍主要集中在利率债产品中的政策金融债产品,商品与QDII另类指数基金产品规模主要集中在黄金产品中。 明星产品:截至2021三季度末,规模在百亿以上的指数基金产品有25只, 24只股票ETF、1只商品ETF。股票ETF中,13只为宽基ETF,剩余11只为行业主题ETF。截至2021年底,规模百亿以上ETF达25只。 新发情况:2021年全市场新发了493只指数基金产品,合计规模3,527亿元。ETF发行数量、规模已经超越了场外基金。 投资者结构:被动股票指数基金中,机构主要持有ETF;债券指数基金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指数增强基金、QDII股票指数基金,以及商品与QDII另类基金主要由非机构投资者持有。 基金公司:截至2021Q3,共有106家基金公司发行了指数基金产品;指数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公司有5家,占全市场指数基金规模41%。 风险提示: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产品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I 指数基金发展回顾与展望 回顾近两年指数基金发展,相比长期配置需求,中短期波段投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了指数基金发展。追逐热点主题行情与“抄底”是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两大主要驱动力,这对基金公司指数产品管理团队前瞻性布局新发产品与把握行情推动产品持续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各家基金公司均对热门主题新发机会高度关注,2021年MSCI中国A50指数、科创/双创主题指数都有数只产品同期新发,各家宣传共同提升了产品热度,又在渠道、宣传等角度激烈竞争。产品宣传的目标客户也在变化,2021年增量规模主要来自非机构投资者,此外场内投资ETF的资金规模增速较快,“基民”和“股民”未来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触达这些目标客户,树立公司和龙头产品品牌,仍是2022年的重要议题。 展望未来,大型基金公司最有利的指数产品发展策略是攻守并重,一方面通过塑造龙头产品品牌逐渐树立指数品牌,另一方面基于资源与研究优势积极预判市场热点、前瞻布局产品。2021年我们看到了从产品宣传、投资者教育等不同角度,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的积极尝试,也见证了全年无休新发产品的勤奋与坚持。 对于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聚焦宽基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包括宽基被动指数产品与宽基指数增强基金。随着基金投顾发展、养老金入市,中长期配置资金会逐渐流向大中盘宽基指数产品,跨越机构白名单规模门槛后,未来可期。而指数增强基金是可以依靠业绩突围的赛道,2021年规模快速发展,目前主要非机构投资者投资;未来当产品规模较大、业绩较长,机构资金流入能不断快速提升整个赛道规模。 II 产品发展概览 1、从产品类别来看:被动股票指数仍是主要赛道 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共有1,554只指数基金;截至Q3季末,合计规模18,503.8亿元,占公募非货币基金产品合计规模12.7%左右。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占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的18%,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占债券型基金合计规模的5%。 指数型基金中,被动股票指数基金数量、规模均占2/3以上,余下类别中债券被动指数基金、股票指数增强基金数量、规模占比较大。 经历了2019年的迅速增长后,2020年指数基金数量、规模增长均有所放缓,2021年指数基金数量再次大幅增长,但规模增长进一步放缓。 从产品数量来看,2021年被动股票指数基金与QDII股票指数基金均有40%以上增幅,股票增强指数基金增幅也超过30%。从产品规模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股票增强指数基金和QDII股票指数基金增幅较大,分别为40%与100%,而被动债券指数规模萎缩。 2、从交易方式来看:场内规模增速更快 目前ETF内生规模(不含联结基金)占总量的40%,说明场内投资指数基金的资金量占投资指数基金总资金量的40%。 从产品数量来看,今年新增场外基金、ETF均较多,ETF数量增幅更快。从规模来看,由于大部分分级基金转型成LOF,LOF规模增长较为显著,此外ETF剔除联接基金规模已经接近场外基金规模。 3、股票指数ETF与债券指数场外基金规模领先 结合产品类别与交易方式差异来看,股票指数ETF与债券指数场外基金规模领先。股票指数基金规模主要集中在ETF,债券指数基金规模主要集中在场外基金,其他指数基金规模也主要集中在ETF。 III 股票指数基金【1】 1、行业主题产品规模、数量后来居上 根据产品跟踪的指数类别,可以将股票指数基金产品分为宽基指数产品与行业指数产品。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共有637只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合计规模7,050.6亿元;702只行业主题股票指数基金,合计规模7,922.7亿元。 与2020年末对比,2021年行业主题产品规模迅速发展,规模、数量均赶超宽基指数产品。从交易类型来看,由于分级基金大部分转为LOF基金,LOF基金规模占比增幅较大;行业主题ETF数量迅速增长。 2、宽基指数产品:中证500、科创指数产品规模占比提升 从跟踪指数的产品合计规模、总数量来看,沪深300、中证500、科创板为最热门赛道,截至2021年底跟踪沪深300指数产品达99只,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跟踪沪深300指数合计规模占宽基指数产品总规模的1/4。 3、行业主题指数产品:白酒、券商、新能源主题最受市场关注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行业主题指数基金规模集中在白酒、券商、新能源等主题,独占白酒赛道的招商中证白酒(2021Q3季末规模929亿)无疑是行业主题基金中的翘首。 4、指数产品收益:能源主题产品业绩领先 2021年收益领先指数基金大都为能源相关主题指数基金产品。 5、指数增强基金主要竞争沪深 300、中证 500 赛道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指增基金主要规模集中在沪深300指增与中证500指增。此外中证红利(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消费龙头(招商中证消费龙头指数增强)分别有一只规模较大指增产品。 平均来看,2021年沪深300、中证500指增产品相对指数获取超额收益。 截至2021年末,有43只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运行满一年,大部分产品2021年超额收益分布在0-10%之间。 截至2021年末,有38只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运行满一年,超额收益分布与沪深300指增产品相比更为分散。 【1】含QDII股票指数基金。 IV 非股票指数基金 1、债券指数基金 截至2021三季度末,债券指数基金产品规模仍主要集中在利率债产品中的政策金融债产品。 2、商品与QDII另类产品 截至2021三季度末,商品与QDII另类指数基金产品规模主要集中在黄金产品中。 V 各类别规模领先产品与增量显著产品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在百亿以上的指数基金产品有30只,其中有19只股票ETF、5只场外股票指数基金、2只股票ETF联接基金、1只股票指数增强基金(易方达上证50增强)、2只债券指数基金、1只商品ETF(华安黄金ETF)。截至2021年底,规模百亿以上ETF达25只,24只股票ETF、1只商品ETF。股票ETF中,13只为宽基ETF,除科创板与MSCI中国A50ETF均发行较早;剩余11只为行业主题ETF。从管理人来看,华夏基金旗下有8只百亿规模以上ETF,易方达旗下4只,国泰、华泰柏瑞旗下各3只。 1、规模百亿以上ETF 截至2021年底,规模百亿以上ETF达25只,24只股票ETF、1只商品ETF。股票ETF中,13只为宽基ETF,除科创板与MSCI中国A50ETF均发行较早;剩余11只为行业主题ETF。从管理人来看,华夏基金旗下有8只百亿规模以上ETF,易方达旗下4只,国泰、华泰柏瑞旗下各3只。 2、规模增量最大ETF 比较2020年末规模与2021年末规模,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资产规模、份额规模增量均最大,“抄底”需求推动产品规模增长。此外南方中证500ETF、华宝中证医疗ETF、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21年规模增量也超百亿元。 3、规模领先被动股票指数基金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最大的10只被动股票指数基金产品中,有9只为ETF,仅招商中证白酒为场外基金。非ETF产品中,规模最大的10只被动股票指数基金产品有4只为ETF联接基金。 4、规模增量最大被动股票指数基金 比较2020年末规模与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招商中证白酒资产规模、份额规模均显著领先其他基金。 5、规模领先股票指数增强基金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最大的10只股票指数增强基金产品合计规模占股票指数增强基金整体规模的50%左右,与2020年末相比,股票指数增强基金集中度显著下降(规模前十产品占比60%以上),更多产品吸引了投资者关注;10只产品中有3只为富国基金旗下产品。 6、规模增量最大股票指数增强基金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增量最大的股票指数增强基金除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之外,均为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其中大部分为500指数增强产品。 7、规模领先的债券指数产品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规模最大的10只债券指数产品均为场外基金,由于债券ETF暂未完全解决降低流动性折价带来的反馈循环【2】,债券ETF规模较小。从跟踪的指数类型来看,除华夏亚债中国跟踪综合债券指数,其他产品跟踪的均为利率债指数。 8、规模领先的其他指数产品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规模最大的5只QDII指数基金有3只为ETF产品,规模最大的5只商品与另类QDII指数基金均为黄金ETF及其联接基金。 【2】债券ETF存在一二级套利机制,因此出现流动性差造成的折价时,套利者买入份额赎回,缩小债券ETF规模、伤害流动性并进一步扩大折价;未来如果配置资金稳定流入债券ETF,收割折价但不赎回,提供流动性,反馈循环将被解决。 VI 产品新发情况 1、ETF发行数量、规模已超越场外基金 2021年全市场新发了493只指数基金产品,合计规模3,527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被动股票指数基金新发数量最多,而被动债券指数基金平均新发规模更大。从交易方式来看,ETF发行数量、规模已经超越了场外基金,基本没有新发LOF基金。 2、2021年发行规模最大指数基金与最广受欢迎新发指数基金 2020年发行规模最大的10只指数基金有9只为债券指数产品,主要面对机构投资者需求。2021年发行规模最大的10只指数基金中有5只股票基金产品,其中3只为MSCI中国A50产品,1只境外市场ETF及1只指增产品,展示投资者对指数基金产品的关注扩展到了海外市场及海外机构编制的宽基指数基金产品。此外,南方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是2021年发行规模最大,认购有效户数最多的债券指数产品。 而认购户数最多、最广受欢迎的10只指数基金均为股票指数基金,其中招商中证消费龙头指数增强有效认购户数超百万,5只科创板主题基金也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 VII 投资者结构【3】 1、被动股票指数基金中,机构主要持有ETF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非机构投资者投资被动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已经显著超过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申购与场内投资ETF产品方式投资被动股票指数基金。 在产品层面,机构投资者偏重持有宽基ETF,而非机构投资者对主题产品、宽基产品均有关注。 2、债券指数基金(被动/增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有 债券指数基金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回溯2019、2020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规模,可以发现2021年机构投资者显著增配了场外债券指数基金。 3、其他指数基金非机构投资者更为关注 股票指数增强基金、QDII股票指数基金,以及商品与QDII另类基金主要由非机构投资者持有。 机构、非机构投资者均较为关注指增基金,此外对海外互联网主题基金及黄金主题基金持仓规模较大。 【3】仅统计披露了2021年中、2020年末、2019年末披露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基金,例如:部分基金2020年底发行,2020年报未披露机构投资者比例,未计入统计。 VIII 基金公司【4】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共有106家基金公司发行了指数基金产品。指数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公司有5家,占全市场指数基金规模41%,指数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500亿的基金公司有14家,占全市场指数基金规模75%;合计管理规模在百亿到500亿之间的基金公司有13家,占全市场指数基金规模15%。 从规模曲线来看,头部管理人占比提高;同时由于更多基金公司加入角逐,总规模前20以后的管理人指数基金管理集中度稍有下降。 从各基金公司新发、持营增量规模来看,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发力新发产品,招商则主要推动明星产品规模提升。 【4】 已剔除ETF联接基金投资ETF规模。 相关报告:公募指数基金2020年度盘点 重要申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分析师承诺 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分析师 任 瞳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80004 曾恺羚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8010003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