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视角:中美,原油大贸易!【国金数量策略&石化】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卫星视角:中美,原油大贸易!【国金数量策略&石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摘要 我们通过建立卫星大数据模型,对全球所有油轮以及其详细定位和装载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油品,装载量,装载和卸载时间,航路等)进行捕捉,并且结合其他高频交易和报关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1、中国从7月起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量,中美“经贸协议”或进入实质生效阶段: 中美原油贸易虽然从5月开启,但当期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整体较少,但7月及以后中国大规模的进口美国原油,7-8月分别从美国进口到岸了约2200万桶和2494万桶的原油,参考现有油轮数据(数据追踪截止8月29日,部分油轮存在改期可能性),9月-10月预计还有1558万桶和610万桶原油到岸。 2、美国原油贸易量增加对中国原油进口结构短期改变有限 根据2020年1月15日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2022年分别在2017年的基础上额外进口185亿、339亿和524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7月中美原油贸易量大幅上升或说明了中美经贸协定进一步推进落实。如中美经贸协定完全落实,预计2020年中国或将进口101.5亿美元的美国原油(在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下,折合约22556万桶),或全年进口约2.1亿桶(在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基数,增加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新增进口金额折合原油量)。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达37亿万桶,假设中国完全落实中美经贸协议,预计从美国进口原油量达2.1亿桶,美国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占比有望上升至5.7%左右,但这一比例无法进入中国前5大原油进口国,对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影响较小。 3、中国或成美国最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 通过对美国2017年-2020年年原油出口数据的回溯及追踪,2018-2019年或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中国在美国原油出口量的占比在持续下滑,中国从2017年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国下滑至仅有3.2%的美国原油出口中国,韩国、加拿大是美国原油的主要进口国,但2020年7月-8月美国出口中国原油量远超出两大美国原油贸易国的出口量。参考美国现有的原油出口量持趋势,流向中国的美国原油有望达总出口量的14%,中国或超过韩国的美国原油进口量,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出口贸易伙伴! 4、全球主要产油国博弈,页岩油或成最终定价者! 通过各主要产油国离岸数据的回溯,美国2020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伊拉克,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OPEC+国家由于长期的减产计划,出口量占比逐年下滑, OPEC+主要产油国合计约14.4%的出口占比均被美国原油所抢占,美国拥有全球除沙特外最为强大的原油供应话语权。目前全球原油需求整体呈持续恢复的状态,在全球原油价格恢复至45+美元/桶情况下,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望恢复,我们认为OPEC将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其通过减产降低的市场份额,将被美国页岩油持续取代,且这一过程不可逆。 5、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中国“抢油”到岸,持续“堵港” 通过对主要经济体的浮仓数据追踪,目前随着各大主要经济体对原油需求的持续恢复,全球原油供给逐步平衡,原油浮仓有望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其中美国浮仓数据基本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而欧洲受疫情二次爆发影响,部分国家出行强度下滑,浮仓近期略有回升。中国原油浮仓由于前期“抢油”陆续到岸,出现了堵港的情况,随着油轮逐步卸货,中国“堵港”现象有望逐步缓解,原油浮仓将逐步恢复往期正常水平。 风险提示: 卫星定位和油轮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模型拟合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内容 1. 中国从 7 月起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量,中美“经贸协议”或进 入实质生效阶段 通过对全球原油运输数据的追踪与回溯,我们发现中美原油贸易虽然从 5 月开启,但当期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整体较少,5-6 月合计约 783.1 万桶 的原油进口量(折合约 53.6 万吨/月)而这一进口量远低于中国从其他主要原 油进口过的采购量,仅占总采购量的 1.75%-1.9%,在主要原油进口量中,美 国原油的占比也仅有 2%,但通过油轮上岸数据追踪,中方大规模的进口美国 原油出现在 7 月及以后(8 月进口数据包含预计 8 月内到岸原油量),7-8 月分 别从美国进口了约 2200 万桶和 2494 万桶的原油(折合约 300 万吨和 342 万 吨原油)。参考现有油轮数据(数据追踪截止 8 月 29 日,部分油轮存在改期可能性),9 月-10 月预计还有 1558 万桶和 610 万桶原油到岸。 2. 美国原油贸易量增加对中国原油进口结构短期改变有限 根据2020年1月15日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2022年分别在2017年的基础上额外进口185亿、339亿和524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LNG、原油、石化产品及煤炭),7月中美原油贸易量大幅上升或说明了中美经贸协定进一步推进落实。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31.95亿美元的原油产品,占2017年美国出口中国能源产品总额约37.6%,折合约5534万桶原油。如果完全履行中美贸易协议,以2017年进口比例为参考,在增加185亿美元的能化产品进口金额中可能增加69.6亿美元原油产品,预计2020年中国或将进口101.5亿美元的美国原油。(在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下,折合约22556万桶),或全年进口约2.1亿桶(在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基数,增加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新增进口金额折合原油量)。 回顾2017年至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结构,中国主从沙特、伊拉克、安哥拉、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原油,美国与阿联酋原油进口量在进口总量中占比较低,通过截止2020年H1的原油进口数据回溯,近几年中国从沙特、伊拉克、巴西进口的原油量逐步上升,而安哥拉的原油进口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参考中国2017年-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达37亿桶,假设中国完全落实中美经贸协议,预计从美国进口原油量达2.1亿桶,美国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占比有望上升至5.7%左右,有望超过中国从阿联酋的原油进口量,但进入中国前五大原油进口国的概率较低,短期内大概率无法超越俄罗斯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的地位。 3. 中国或成美国最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 通过对美国2017年-2020年年原油出口数据的回溯及追踪,如果中美经贸协定完全落实,中国有望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之一。 从2017年以来,美国原油出口量持续上升,2019年全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达到了12.675亿桶原油,超过了安哥拉、科威特等OPEC重要产油国,位列全球第5,仅次于沙特、伊拉克、俄罗斯。通过对美国原油出口主要流向进行拆分可以明显的发现由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2018-2019年中国从美国原油出口中的占比在持续下滑,从2017年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国下滑至仅有3.2%的美国出口原油流向中国市场,韩国、加拿大是美国原油的主要进口国,但2020年7月-8月美国出口中国原油量远超出两大美国原油贸易国的出口量。 参考美国现有的原油出口量持续上升的趋势,假设美国 2020 年全年原油 出口量达到 15 亿桶,其中有约 2.1 亿桶出口中国,在此基础上,流向中国的美 国原油占总出口量的 14%,预计将超过韩国的美国原油进口量,中国或将成为 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出口贸易伙伴! 4. 沙特、俄罗斯、美国博弈,谁将成原油价格最终影响者? 通过各主要产油国离岸数据的回溯,美国2020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伊拉克,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出口量达到了约9.43亿桶原油,而俄罗斯和伊拉克分别出口了7.91和8.45亿桶原油,从2017年-2020年8月全球四大主要原油出口国的出口数据可以明显发现美国近几年的出口量持续上升,而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在减产计划下基本维持稳定的出口量,全球新增需求大概率被美国原油所占领。 通过将4国原油出口量汇总后可以明显发现,美国原油在四大产油国出口量的占比逐年增加,OPEC+国家由于长期的减产计划,出口量占比逐年下滑,美国原油抢占了原三大产油国的消费市场,其中沙特已从2017年的43.4%下滑至39%,俄罗斯和伊拉克均下滑了近5%,合计约14.4%的出口占比均被美国原油所抢占,美国拥有全球除沙特外最为强大的原油供应话语权。 我们认为,随着美国原油在世界原油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和全球原油价格持续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原油抢占 OPEC 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而且由于 OPEC 产量能够通过政府控制增产或减产,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量完全市场化且政府不可控,这使得中长期来看,OPEC 将大概率陷入一旦不减产,就需要和美国打价格战;而一旦减产,市场份额就被美国不可逆地抢走的进退两难的局面。在布伦特原油价格位于45+美元/桶的情况下,美国原油受低油价所导致的被动减产影响将逐步降低,美国原油产量或逐步缓慢恢复,而OPEC+的深度减产预计有望维持至2021年6月,随着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美国原油产量有望恢复而OPEC+持续深度减产的情况下,美国页岩油将大概率进一步吞噬OPEC+中重质原油的市场。 5. 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中国“抢油”到岸,持续“堵港” 随着OPEC+持续深度减产,沙特对减产执行不达标国家持续施压,要求减产不达标国家实施惩罚性减产,叠加美国页岩油产能受低油价影响持续被动减产,而全球原油需求随各经济体推进复工进程持续恢复,目前全球原油供给基本均衡。 通过对主要经济体的浮仓数据追踪,目前随着各大主要经济体对原油需求的持续恢复,全球原油供给逐步平衡,原油浮仓有望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 中国原油浮 仓由于前 期“抢油 ”陆续到 岸,出现 了堵港的 情况,近 期中国 浮仓持续高位 ,通过对 中国浮仓 数据的追 踪,大量 原油浮仓 为未来到 岸油轮, 相比 6 月初仅 2500 万桶原油预计装卸,截至 8 月 31 日,预计 1 亿桶原油预计 登岸,随着油 轮逐步卸 货,中国 “堵港” 现象将逐 步缓解, 原油浮仓 将逐步恢 复往期正常水平。 就美国原油而言,目前美国浮仓数据基本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叠加EIA原油、总油品、汽油库存连续5周持续下行,美国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需警惕美国疫情长尾影响。 欧洲受疫情二次爆发影响,部分国家出行强度下滑,或存在对原油需求的负面影响,欧洲浮仓近期略有回升,如二次爆发持续较长时间,欧洲能源需求或受较久的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 1. 卫星定位和油轮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卫星数据误差包括与卫星定位直接有关的定位误差,以及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收有关的系统误差。 2. 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由于第三方数据来源涉及联合国,各类商业机构,各国政府组织等,数据准确程度不一,从而有可能出现误差。 3. 模型拟合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由于数据体量较大,且数据并非完美,而模型也无法做到完美捕捉数据本身,从而导致误差。 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欢迎和我们联系 国金证券 研究所 数据中心&石油化工 许隽逸 xujunyi@gjzq.com.cn (首席分析师) 刘道明 liudaoming@gjzq.com.cn (数据中心长)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摘要 我们通过建立卫星大数据模型,对全球所有油轮以及其详细定位和装载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油品,装载量,装载和卸载时间,航路等)进行捕捉,并且结合其他高频交易和报关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1、中国从7月起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量,中美“经贸协议”或进入实质生效阶段: 中美原油贸易虽然从5月开启,但当期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整体较少,但7月及以后中国大规模的进口美国原油,7-8月分别从美国进口到岸了约2200万桶和2494万桶的原油,参考现有油轮数据(数据追踪截止8月29日,部分油轮存在改期可能性),9月-10月预计还有1558万桶和610万桶原油到岸。 2、美国原油贸易量增加对中国原油进口结构短期改变有限 根据2020年1月15日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2022年分别在2017年的基础上额外进口185亿、339亿和524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7月中美原油贸易量大幅上升或说明了中美经贸协定进一步推进落实。如中美经贸协定完全落实,预计2020年中国或将进口101.5亿美元的美国原油(在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下,折合约22556万桶),或全年进口约2.1亿桶(在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基数,增加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新增进口金额折合原油量)。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达37亿万桶,假设中国完全落实中美经贸协议,预计从美国进口原油量达2.1亿桶,美国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占比有望上升至5.7%左右,但这一比例无法进入中国前5大原油进口国,对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影响较小。 3、中国或成美国最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 通过对美国2017年-2020年年原油出口数据的回溯及追踪,2018-2019年或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中国在美国原油出口量的占比在持续下滑,中国从2017年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国下滑至仅有3.2%的美国原油出口中国,韩国、加拿大是美国原油的主要进口国,但2020年7月-8月美国出口中国原油量远超出两大美国原油贸易国的出口量。参考美国现有的原油出口量持趋势,流向中国的美国原油有望达总出口量的14%,中国或超过韩国的美国原油进口量,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出口贸易伙伴! 4、全球主要产油国博弈,页岩油或成最终定价者! 通过各主要产油国离岸数据的回溯,美国2020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伊拉克,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OPEC+国家由于长期的减产计划,出口量占比逐年下滑, OPEC+主要产油国合计约14.4%的出口占比均被美国原油所抢占,美国拥有全球除沙特外最为强大的原油供应话语权。目前全球原油需求整体呈持续恢复的状态,在全球原油价格恢复至45+美元/桶情况下,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望恢复,我们认为OPEC将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其通过减产降低的市场份额,将被美国页岩油持续取代,且这一过程不可逆。 5、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中国“抢油”到岸,持续“堵港” 通过对主要经济体的浮仓数据追踪,目前随着各大主要经济体对原油需求的持续恢复,全球原油供给逐步平衡,原油浮仓有望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其中美国浮仓数据基本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而欧洲受疫情二次爆发影响,部分国家出行强度下滑,浮仓近期略有回升。中国原油浮仓由于前期“抢油”陆续到岸,出现了堵港的情况,随着油轮逐步卸货,中国“堵港”现象有望逐步缓解,原油浮仓将逐步恢复往期正常水平。 风险提示: 卫星定位和油轮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模型拟合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内容 1. 中国从 7 月起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量,中美“经贸协议”或进 入实质生效阶段 通过对全球原油运输数据的追踪与回溯,我们发现中美原油贸易虽然从 5 月开启,但当期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整体较少,5-6 月合计约 783.1 万桶 的原油进口量(折合约 53.6 万吨/月)而这一进口量远低于中国从其他主要原 油进口过的采购量,仅占总采购量的 1.75%-1.9%,在主要原油进口量中,美 国原油的占比也仅有 2%,但通过油轮上岸数据追踪,中方大规模的进口美国 原油出现在 7 月及以后(8 月进口数据包含预计 8 月内到岸原油量),7-8 月分 别从美国进口了约 2200 万桶和 2494 万桶的原油(折合约 300 万吨和 342 万 吨原油)。参考现有油轮数据(数据追踪截止 8 月 29 日,部分油轮存在改期可能性),9 月-10 月预计还有 1558 万桶和 610 万桶原油到岸。 2. 美国原油贸易量增加对中国原油进口结构短期改变有限 根据2020年1月15日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2022年分别在2017年的基础上额外进口185亿、339亿和524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LNG、原油、石化产品及煤炭),7月中美原油贸易量大幅上升或说明了中美经贸协定进一步推进落实。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31.95亿美元的原油产品,占2017年美国出口中国能源产品总额约37.6%,折合约5534万桶原油。如果完全履行中美贸易协议,以2017年进口比例为参考,在增加185亿美元的能化产品进口金额中可能增加69.6亿美元原油产品,预计2020年中国或将进口101.5亿美元的美国原油。(在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下,折合约22556万桶),或全年进口约2.1亿桶(在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基数,增加45美元/桶原油价格环境新增进口金额折合原油量)。 回顾2017年至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结构,中国主从沙特、伊拉克、安哥拉、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原油,美国与阿联酋原油进口量在进口总量中占比较低,通过截止2020年H1的原油进口数据回溯,近几年中国从沙特、伊拉克、巴西进口的原油量逐步上升,而安哥拉的原油进口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参考中国2017年-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达37亿桶,假设中国完全落实中美经贸协议,预计从美国进口原油量达2.1亿桶,美国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占比有望上升至5.7%左右,有望超过中国从阿联酋的原油进口量,但进入中国前五大原油进口国的概率较低,短期内大概率无法超越俄罗斯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量中的地位。 3. 中国或成美国最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 通过对美国2017年-2020年年原油出口数据的回溯及追踪,如果中美经贸协定完全落实,中国有望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贸易伙伴之一。 从2017年以来,美国原油出口量持续上升,2019年全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达到了12.675亿桶原油,超过了安哥拉、科威特等OPEC重要产油国,位列全球第5,仅次于沙特、伊拉克、俄罗斯。通过对美国原油出口主要流向进行拆分可以明显的发现由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2018-2019年中国从美国原油出口中的占比在持续下滑,从2017年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国下滑至仅有3.2%的美国出口原油流向中国市场,韩国、加拿大是美国原油的主要进口国,但2020年7月-8月美国出口中国原油量远超出两大美国原油贸易国的出口量。 参考美国现有的原油出口量持续上升的趋势,假设美国 2020 年全年原油 出口量达到 15 亿桶,其中有约 2.1 亿桶出口中国,在此基础上,流向中国的美 国原油占总出口量的 14%,预计将超过韩国的美国原油进口量,中国或将成为 美国最为重要的原油出口贸易伙伴! 4. 沙特、俄罗斯、美国博弈,谁将成原油价格最终影响者? 通过各主要产油国离岸数据的回溯,美国2020年原油出口量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伊拉克,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出口量达到了约9.43亿桶原油,而俄罗斯和伊拉克分别出口了7.91和8.45亿桶原油,从2017年-2020年8月全球四大主要原油出口国的出口数据可以明显发现美国近几年的出口量持续上升,而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在减产计划下基本维持稳定的出口量,全球新增需求大概率被美国原油所占领。 通过将4国原油出口量汇总后可以明显发现,美国原油在四大产油国出口量的占比逐年增加,OPEC+国家由于长期的减产计划,出口量占比逐年下滑,美国原油抢占了原三大产油国的消费市场,其中沙特已从2017年的43.4%下滑至39%,俄罗斯和伊拉克均下滑了近5%,合计约14.4%的出口占比均被美国原油所抢占,美国拥有全球除沙特外最为强大的原油供应话语权。 我们认为,随着美国原油在世界原油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和全球原油价格持续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原油抢占 OPEC 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而且由于 OPEC 产量能够通过政府控制增产或减产,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量完全市场化且政府不可控,这使得中长期来看,OPEC 将大概率陷入一旦不减产,就需要和美国打价格战;而一旦减产,市场份额就被美国不可逆地抢走的进退两难的局面。在布伦特原油价格位于45+美元/桶的情况下,美国原油受低油价所导致的被动减产影响将逐步降低,美国原油产量或逐步缓慢恢复,而OPEC+的深度减产预计有望维持至2021年6月,随着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美国原油产量有望恢复而OPEC+持续深度减产的情况下,美国页岩油将大概率进一步吞噬OPEC+中重质原油的市场。 5. 全球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中国“抢油”到岸,持续“堵港” 随着OPEC+持续深度减产,沙特对减产执行不达标国家持续施压,要求减产不达标国家实施惩罚性减产,叠加美国页岩油产能受低油价影响持续被动减产,而全球原油需求随各经济体推进复工进程持续恢复,目前全球原油供给基本均衡。 通过对主要经济体的浮仓数据追踪,目前随着各大主要经济体对原油需求的持续恢复,全球原油供给逐步平衡,原油浮仓有望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 中国原油浮 仓由于前 期“抢油 ”陆续到 岸,出现 了堵港的 情况,近 期中国 浮仓持续高位 ,通过对 中国浮仓 数据的追 踪,大量 原油浮仓 为未来到 岸油轮, 相比 6 月初仅 2500 万桶原油预计装卸,截至 8 月 31 日,预计 1 亿桶原油预计 登岸,随着油 轮逐步卸 货,中国 “堵港” 现象将逐 步缓解, 原油浮仓 将逐步恢 复往期正常水平。 就美国原油而言,目前美国浮仓数据基本恢复至往期正常水平,叠加EIA原油、总油品、汽油库存连续5周持续下行,美国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需警惕美国疫情长尾影响。 欧洲受疫情二次爆发影响,部分国家出行强度下滑,或存在对原油需求的负面影响,欧洲浮仓近期略有回升,如二次爆发持续较长时间,欧洲能源需求或受较久的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 1. 卫星定位和油轮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卫星数据误差包括与卫星定位直接有关的定位误差,以及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收有关的系统误差。 2. 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由于第三方数据来源涉及联合国,各类商业机构,各国政府组织等,数据准确程度不一,从而有可能出现误差。 3. 模型拟合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由于数据体量较大,且数据并非完美,而模型也无法做到完美捕捉数据本身,从而导致误差。 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欢迎和我们联系 国金证券 研究所 数据中心&石油化工 许隽逸 xujunyi@gjzq.com.cn (首席分析师) 刘道明 liudaoming@gjzq.com.cn (数据中心长)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