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策略思考: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 近两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8%关键关口震荡。年前最后一周下行突破这一强支撑位,本周又重新站上2.8%。同时伴随着情绪的降温:久期下降,超长债净卖出。本周的市场降温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降息预期此前已经部分演绎。如何定量度量市场的降息预期?有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观测:①IRS-OMO利差:年前一度出现负值。18年以来IRS-OMO利差多数情况下是大于0的,21年12月底差值出现负值,反映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较为宽裕,也侧面反映了市场较强的降息预期。②浮息国开债表现弱于同期限的固息国开债。通常来说,在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弱于固息债。利差走阔,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降息预期:去年12月22日至今,21国开13(浮息)期间与临近期限的固息债利差走阔5bp左右,表明在1年期LPR调降5bp兑现后(12月20日),浮息债市场参与者预期后续1年期LPR仍有继续调降的空间。 二是,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PMI边际回升。去年12月,短期限的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低,7D至3M的国股行票据转贴现利率甚至一度下行至0.5%以内位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同时,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内,也反映了银行为今年信贷的“开门红”留下额度。当前,票据曲线已经恢复“正常”,1M-1Y利率回升至2.6%-2.7%附近,各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在19年以来的中位值附近。PMI出现边际回升。12月制造业PMI回升0.2至50.3,财新PMI升幅更为显著。 三是,美债收益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新年第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至1.76%,对国内债市产生冲击。中美利差虽然较疫情期间的高位明显回落,但在15年以来的维度上仍处于较高的位置,短期内也并未观察到境外机构出现明显净卖出行为。 从上述三个因素看,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在中美利差还比较高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存在空间。但是在市场对于降息预期已经有所演绎的情况下,利率下行的空间已经被部分预支。下行空间进一步的打开需要静待货币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兑现,否则在年初稳增长前置的发力下,长端利率存在上行风险。 #交易复盘:10年期国债重回2.8%上方。①本周资金面偏宽松,隔夜回购成交额周五创历史新高。本周央行开展400亿逆回购操作,有7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6600亿元净回笼。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83%和2.05%,较前期分别下行21BP、24BP。下周共有400亿7天期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发行缴款共计382亿。②现券期限结构陡峭化。10Y国债收益率报2.82%,较前期上行4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2.23%,较前期下行1个BP;10-1Y期限利差自53个BP扩大至59个BP。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机构分歧程度再度攀升至高位,其余机构久期变动不一。③基金公司是政金债主要买盘,城商行是主要卖盘。④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7/10),较上周新增美元指数这一“利空”指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宏观政策超预期 正文 【策略思考: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 近两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8%关键关口震荡。年前最后一周下行突破这一强支撑位,本周又重新站上2.8%。同时伴随着情绪的降温:公募基金久期回落,超长债周度净卖出。本周的市场情绪降温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降息预期此前已经部分演绎。 去年年末,央行四季度例会表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总量政策依然摆在工具箱中,降息预期再起。年前市场对于降息已经出现一定的预期。如何定量度量市场的降息预期?有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观测: ① IRS-OMO利差 IRS(FR007:1年)合约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市场对于后续流动性的预期。这一利率互换合约规定,一方支付FR007的浮动利率,另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利率互换的期限为未来1年。由于浮动利率方支付的是货币市场利率,对于合约中固定利率的定价则可以反映市场对于后市流动性的预期。 一种观察方法是将互换利率与R007定盘利率做差值。但由于FR007本身波动较大(受短期资金面松紧程度影响),这一差值作为日频观察指标的可靠性不足(会出现在季末年末的扰动)。 另一种观察方法是用互换利率与7天OMO利率做差值。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利率体系,央行每日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形成央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传导到市场基准利率(DR007),最后形成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传导效率较高的情况下,1年期的FR007互换利率可以反映市场对于央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的预期。因此,以1年期FR007的互换利率与7天OMO利率做差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的降息预期。 年前IRS-OMO利差一度出现负值,反映降息预期较强。18年以来IRS-OMO利差多数情况下是大于0的,此前仅有的两次负值分别出现在19年初和20年上半年:19年初降息预期未实现,其后IRS-OMO利差回升;20年连续降息,IRS-OMO利差进一步走阔。21年12月底,差值再度出现负值,反映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较为宽裕,也侧面反映了市场较强的降息预期。 ② 浮息国开债表现弱于同期限的固息国开债 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通常弱于固息债。近两年,国开行发行了一些以1年期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由于浮息债票面利率跟随某个基准利率浮动,通常来说,在加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优于同期限的固息债;而在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弱于固息债。 利差走阔,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降息预期。当前以1年期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中,最活跃的是21国开13(浮息),票面利率为1年期LPR-0.74%,剩余期限为2.16年。对比21国开13(浮息)与期限相近的固息国开债在近期的市场表现,选取21国开02(固息,剩余期限2.01年)、21国开07(固息,剩余期限2.44年)与浮息债计算利差:在1年期LPR调降5bp落地后,浮息债表现明显弱于两个邻近期限的固息债,去年12月22日至今利差走阔5bp左右,表明在1年期LPR调降5bp兑现后,浮息债市场参与者预期后续1年期LPR仍有继续调降的空间。 此外,20国开17、21国开17和20国开18这三只浮息债在近期的表现也明显弱于临近期限的固息债表现,浮息债相较固息债到期收益率的下行幅度均更窄。 二是,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PMI边际回升 票据曲线“正常化”。去年12月,短期限的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低,7D至3M的国股行票据转贴现利率甚至一度下行至0.5%以内位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年底银行以票据冲量。同时,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内,也反映了银行为今年信贷的“开门红”留下额度。当前,票据曲线已经恢复“正常”,1M-1Y利率回升至2.6%-2.7%附近,各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在19年以来的中位值附近。 PMI出现边际回升。12月制造业PMI回升0.2至50.3,其中新订单、生产预期和采购量均边际回升。财新PMI升幅更为显著,12月读数为50.9,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将PMI转化为与GDP相关性更高的同比趋势,12月PMI同比为6.7%,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较前值有所收窄(11月为下降2.2个百分点)。 三是,美债收益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 新年第一周,美债利率开启“火箭模式”,短短5个交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至1.76%。美债收益率本轮快速上行的触发因素是美联储12月纪要的鹰派表述。纪要公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3月加息的预期大幅上升。同时,对于美联储可能提前开始缩表的担忧也明显上升。 当前主要影响在情绪层面。美债收益率上升对国内债市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中美利差虽然较疫情期间的高位明显回落:中美利差收窄至109bp,回到19年年中附近位置。但在15年以来的维度上仍处于较高的位置,短期内也并未观察到境外机构出现明显净卖出行为。 利差收窄至70bp以内可能产生进一步影响。从上一轮美国缩表经验来看:缩表初期,会带动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的收缩(17年10月-18年10月)和美债收益率的上升;月缩表规模见顶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重新开始扩张,同期美债收益率回落(18年10月-19年09月)。今年,在中美货币周期分化的背景下,中美利差或将延续收窄走势。根据历史经验,利差收窄到70bp以内,可能引发境外机构行为的实质性变化。 综上,本周市场情绪降温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此前降息预期已经部分演绎,从IRS和浮息债均可以观察到12月末降息预期升温,市场等待央行后续动作。二是,12月的PMI出现边际回升,年初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信贷不排除“开门红”。三是,美债利率开启“火箭模式”,对国内债市造成冲击。从上述三个因素看,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在中美利差还比较高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存在空间。但是在市场对于降息预期已经有所演绎的情况下,利率下行的空间已经被部分“预支”。下行空间进一步的打开需要静待货币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兑现,否则在年初稳增长前置的发力下,长端利率可能出现上行冲击。 【交易复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2.8%上方】 月初资金面宽松。本周,央行合计开展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7000亿元7天期、14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6600亿元净回笼。本周,央行维持每日100亿公开市场操作规模,虽然本周逆回购到期量较大,但年初资金需求较少,政府债缴款规模低,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宽松。截至周五(1月7日),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83%和2.05%,较前期分别下行21BP、24BP。 22年首批地方债将于下周四发行。下周二至周五每天均有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共计4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下周四,河南拉开今年地方债发行大幕,将发行382亿元专项债,本批专项债主要用于城乡发展、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领域。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2.8%上方。从现券收益率看,除1年期外,其余期限收益率多数上行;其中,1年期品种下行1个BP,其他期限品种上行,3年期、5年期、7年期品种分别上行1个BP、5个BP、3个BP,剩余期限品种均上行4个BP。本周隔夜回购成交量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逐步回升,其中隔夜回购成交量于本周五(1月7日)攀升至4.97万亿,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周五(1月7日),10Y国债收益率报2.82%,较前期上行4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2.23%,较前期下行1个BP;10-1Y期限利差自53个BP扩大至59个BP。 基金公司是政金债主要买盘,农商行是主要卖盘。本周现券收益率多数上行,结合个券成交明细来看:①国债新券:境外机构和农商行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149.09亿元和121.33亿元;反之,保险公司、股份行、券商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80.78亿元、78.44亿元、68.20亿元。②国债老券:农商行、境外机构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188.23亿元、107.42亿元;反之,股份行、城商行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224.33亿元、111.54亿元。③政金债新券:农商行、基金公司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4.57亿元、4.22亿元;反之,城商行、股份行、券商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6.16亿元、5.21亿元、5.08亿元。④政金债老券:基金公司、货币市场基金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227.07亿元、134.15亿元;反之,农商行和城商行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326.70亿元和134.85亿元。 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机构分歧程度再度攀升至高位。1月4日至1月7日,公募基金久期下降0.02至2.37。1月4日至1月7日,招商久期分歧指数上升0.12至1.16。其余机构久期变动不一。1月4日至1月7日,证券公司的久期上行0.02至3.88;保险久期下行0.15至11.05;银行久期下行0.29至4.35;信托久期上行0.44至3.72;境外机构久期上行0.18至4.35。 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7/10)。本周(1月4日至1月7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以“利好”为主,占比7/10,较上周新增美元指数这一“利空”指标。 具体地:①挖掘机销量同比(6MMA)为-19.9%,低于前值-16.2%,属性“利好”;②水泥价格同比为18.0%,低于前值24.0%,属性“利好”;③重点企业粗钢产量同比(6MMA)为-26.6%,低于前值-9.9%,属性“利好”;④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为3.8%,低于前值6.1%,属性“利好”;⑤铁矿石港口库存为1.56亿吨,高于前值1.56亿吨,属性“利空”;⑥PMI同比为6.7%,低于前值8.4%,属性“利好”;⑦信用周期为4.1%,高于前值1.5%,属性“利好”;⑧票据融资为9.4万亿,高于前值9.3万亿,属性“利好”;⑨美元指数为96.1,低于前值96.2,属性“利空”;⑩铜金比为24.46,高于前值24.20,属性“利空”。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摘要 #策略思考: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 近两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8%关键关口震荡。年前最后一周下行突破这一强支撑位,本周又重新站上2.8%。同时伴随着情绪的降温:久期下降,超长债净卖出。本周的市场降温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降息预期此前已经部分演绎。如何定量度量市场的降息预期?有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观测:①IRS-OMO利差:年前一度出现负值。18年以来IRS-OMO利差多数情况下是大于0的,21年12月底差值出现负值,反映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较为宽裕,也侧面反映了市场较强的降息预期。②浮息国开债表现弱于同期限的固息国开债。通常来说,在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弱于固息债。利差走阔,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降息预期:去年12月22日至今,21国开13(浮息)期间与临近期限的固息债利差走阔5bp左右,表明在1年期LPR调降5bp兑现后(12月20日),浮息债市场参与者预期后续1年期LPR仍有继续调降的空间。 二是,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PMI边际回升。去年12月,短期限的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低,7D至3M的国股行票据转贴现利率甚至一度下行至0.5%以内位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同时,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内,也反映了银行为今年信贷的“开门红”留下额度。当前,票据曲线已经恢复“正常”,1M-1Y利率回升至2.6%-2.7%附近,各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在19年以来的中位值附近。PMI出现边际回升。12月制造业PMI回升0.2至50.3,财新PMI升幅更为显著。 三是,美债收益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新年第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至1.76%,对国内债市产生冲击。中美利差虽然较疫情期间的高位明显回落,但在15年以来的维度上仍处于较高的位置,短期内也并未观察到境外机构出现明显净卖出行为。 从上述三个因素看,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在中美利差还比较高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存在空间。但是在市场对于降息预期已经有所演绎的情况下,利率下行的空间已经被部分预支。下行空间进一步的打开需要静待货币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兑现,否则在年初稳增长前置的发力下,长端利率存在上行风险。 #交易复盘:10年期国债重回2.8%上方。①本周资金面偏宽松,隔夜回购成交额周五创历史新高。本周央行开展400亿逆回购操作,有7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6600亿元净回笼。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83%和2.05%,较前期分别下行21BP、24BP。下周共有400亿7天期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发行缴款共计382亿。②现券期限结构陡峭化。10Y国债收益率报2.82%,较前期上行4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2.23%,较前期下行1个BP;10-1Y期限利差自53个BP扩大至59个BP。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机构分歧程度再度攀升至高位,其余机构久期变动不一。③基金公司是政金债主要买盘,城商行是主要卖盘。④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7/10),较上周新增美元指数这一“利空”指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宏观政策超预期 正文 【策略思考:被部分“预支”的降息预期】 近两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8%关键关口震荡。年前最后一周下行突破这一强支撑位,本周又重新站上2.8%。同时伴随着情绪的降温:公募基金久期回落,超长债周度净卖出。本周的市场情绪降温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降息预期此前已经部分演绎。 去年年末,央行四季度例会表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总量政策依然摆在工具箱中,降息预期再起。年前市场对于降息已经出现一定的预期。如何定量度量市场的降息预期?有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观测: ① IRS-OMO利差 IRS(FR007:1年)合约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市场对于后续流动性的预期。这一利率互换合约规定,一方支付FR007的浮动利率,另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利率互换的期限为未来1年。由于浮动利率方支付的是货币市场利率,对于合约中固定利率的定价则可以反映市场对于后市流动性的预期。 一种观察方法是将互换利率与R007定盘利率做差值。但由于FR007本身波动较大(受短期资金面松紧程度影响),这一差值作为日频观察指标的可靠性不足(会出现在季末年末的扰动)。 另一种观察方法是用互换利率与7天OMO利率做差值。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利率体系,央行每日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形成央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传导到市场基准利率(DR007),最后形成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传导效率较高的情况下,1年期的FR007互换利率可以反映市场对于央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的预期。因此,以1年期FR007的互换利率与7天OMO利率做差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的降息预期。 年前IRS-OMO利差一度出现负值,反映降息预期较强。18年以来IRS-OMO利差多数情况下是大于0的,此前仅有的两次负值分别出现在19年初和20年上半年:19年初降息预期未实现,其后IRS-OMO利差回升;20年连续降息,IRS-OMO利差进一步走阔。21年12月底,差值再度出现负值,反映市场预期后续流动性较为宽裕,也侧面反映了市场较强的降息预期。 ② 浮息国开债表现弱于同期限的固息国开债 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通常弱于固息债。近两年,国开行发行了一些以1年期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由于浮息债票面利率跟随某个基准利率浮动,通常来说,在加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优于同期限的固息债;而在降息周期中,浮息债表现弱于固息债。 利差走阔,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降息预期。当前以1年期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中,最活跃的是21国开13(浮息),票面利率为1年期LPR-0.74%,剩余期限为2.16年。对比21国开13(浮息)与期限相近的固息国开债在近期的市场表现,选取21国开02(固息,剩余期限2.01年)、21国开07(固息,剩余期限2.44年)与浮息债计算利差:在1年期LPR调降5bp落地后,浮息债表现明显弱于两个邻近期限的固息债,去年12月22日至今利差走阔5bp左右,表明在1年期LPR调降5bp兑现后,浮息债市场参与者预期后续1年期LPR仍有继续调降的空间。 此外,20国开17、21国开17和20国开18这三只浮息债在近期的表现也明显弱于临近期限的固息债表现,浮息债相较固息债到期收益率的下行幅度均更窄。 二是,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PMI边际回升 票据曲线“正常化”。去年12月,短期限的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低,7D至3M的国股行票据转贴现利率甚至一度下行至0.5%以内位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年底银行以票据冲量。同时,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内,也反映了银行为今年信贷的“开门红”留下额度。当前,票据曲线已经恢复“正常”,1M-1Y利率回升至2.6%-2.7%附近,各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在19年以来的中位值附近。 PMI出现边际回升。12月制造业PMI回升0.2至50.3,其中新订单、生产预期和采购量均边际回升。财新PMI升幅更为显著,12月读数为50.9,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将PMI转化为与GDP相关性更高的同比趋势,12月PMI同比为6.7%,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较前值有所收窄(11月为下降2.2个百分点)。 三是,美债收益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 新年第一周,美债利率开启“火箭模式”,短短5个交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至1.76%。美债收益率本轮快速上行的触发因素是美联储12月纪要的鹰派表述。纪要公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3月加息的预期大幅上升。同时,对于美联储可能提前开始缩表的担忧也明显上升。 当前主要影响在情绪层面。美债收益率上升对国内债市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中美利差虽然较疫情期间的高位明显回落:中美利差收窄至109bp,回到19年年中附近位置。但在15年以来的维度上仍处于较高的位置,短期内也并未观察到境外机构出现明显净卖出行为。 利差收窄至70bp以内可能产生进一步影响。从上一轮美国缩表经验来看:缩表初期,会带动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的收缩(17年10月-18年10月)和美债收益率的上升;月缩表规模见顶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重新开始扩张,同期美债收益率回落(18年10月-19年09月)。今年,在中美货币周期分化的背景下,中美利差或将延续收窄走势。根据历史经验,利差收窄到70bp以内,可能引发境外机构行为的实质性变化。 综上,本周市场情绪降温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此前降息预期已经部分演绎,从IRS和浮息债均可以观察到12月末降息预期升温,市场等待央行后续动作。二是,12月的PMI出现边际回升,年初票据贴现利率回归“正常”,信贷不排除“开门红”。三是,美债利率开启“火箭模式”,对国内债市造成冲击。从上述三个因素看,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冲击更多是情绪层面的,在中美利差还比较高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存在空间。但是在市场对于降息预期已经有所演绎的情况下,利率下行的空间已经被部分“预支”。下行空间进一步的打开需要静待货币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兑现,否则在年初稳增长前置的发力下,长端利率可能出现上行冲击。 【交易复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2.8%上方】 月初资金面宽松。本周,央行合计开展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7000亿元7天期、14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6600亿元净回笼。本周,央行维持每日100亿公开市场操作规模,虽然本周逆回购到期量较大,但年初资金需求较少,政府债缴款规模低,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宽松。截至周五(1月7日),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83%和2.05%,较前期分别下行21BP、24BP。 22年首批地方债将于下周四发行。下周二至周五每天均有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共计4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下周四,河南拉开今年地方债发行大幕,将发行382亿元专项债,本批专项债主要用于城乡发展、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领域。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2.8%上方。从现券收益率看,除1年期外,其余期限收益率多数上行;其中,1年期品种下行1个BP,其他期限品种上行,3年期、5年期、7年期品种分别上行1个BP、5个BP、3个BP,剩余期限品种均上行4个BP。本周隔夜回购成交量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逐步回升,其中隔夜回购成交量于本周五(1月7日)攀升至4.97万亿,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周五(1月7日),10Y国债收益率报2.82%,较前期上行4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2.23%,较前期下行1个BP;10-1Y期限利差自53个BP扩大至59个BP。 基金公司是政金债主要买盘,农商行是主要卖盘。本周现券收益率多数上行,结合个券成交明细来看:①国债新券:境外机构和农商行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149.09亿元和121.33亿元;反之,保险公司、股份行、券商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80.78亿元、78.44亿元、68.20亿元。②国债老券:农商行、境外机构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188.23亿元、107.42亿元;反之,股份行、城商行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224.33亿元、111.54亿元。③政金债新券:农商行、基金公司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4.57亿元、4.22亿元;反之,城商行、股份行、券商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6.16亿元、5.21亿元、5.08亿元。④政金债老券:基金公司、货币市场基金是主要买盘,周内分别净买入227.07亿元、134.15亿元;反之,农商行和城商行是主要卖盘,周内分别净卖出326.70亿元和134.85亿元。 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机构分歧程度再度攀升至高位。1月4日至1月7日,公募基金久期下降0.02至2.37。1月4日至1月7日,招商久期分歧指数上升0.12至1.16。其余机构久期变动不一。1月4日至1月7日,证券公司的久期上行0.02至3.88;保险久期下行0.15至11.05;银行久期下行0.29至4.35;信托久期上行0.44至3.72;境外机构久期上行0.18至4.35。 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7/10)。本周(1月4日至1月7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以“利好”为主,占比7/10,较上周新增美元指数这一“利空”指标。 具体地:①挖掘机销量同比(6MMA)为-19.9%,低于前值-16.2%,属性“利好”;②水泥价格同比为18.0%,低于前值24.0%,属性“利好”;③重点企业粗钢产量同比(6MMA)为-26.6%,低于前值-9.9%,属性“利好”;④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为3.8%,低于前值6.1%,属性“利好”;⑤铁矿石港口库存为1.56亿吨,高于前值1.56亿吨,属性“利空”;⑥PMI同比为6.7%,低于前值8.4%,属性“利好”;⑦信用周期为4.1%,高于前值1.5%,属性“利好”;⑧票据融资为9.4万亿,高于前值9.3万亿,属性“利好”;⑨美元指数为96.1,低于前值96.2,属性“利空”;⑩铜金比为24.46,高于前值24.20,属性“利空”。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