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证券-银行 励雅敏/林颖颖/熊颖】银行业2020年半年报综述:营收增长稳健,夯实拨备应对不确定风险

【中银证券-银行 励雅敏/林颖颖/熊颖】银行业2020年半年报综述:营收增长稳健,夯实拨备应对不确定风险

作者:微信公众号【陆家嘴神庙】/ 发布时间:2020-09-0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证券-银行 励雅敏/林颖颖/熊颖】银行业2020年半年报综述:营收增长稳健,夯实拨备应对不确定风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银行业2020年半年报综述 A股3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4%(vs+5.5%,2020Q1),主要受拨备计提大幅增加以及息差收窄的影响。从主营业务表现来看,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至6.3%,营收增长稳健。2季度上市银行不良率和不良生成速度均有提升,考虑到疫情的滞后性,我们认为下半年不良生成速度有所加快,但在经济形势转好以及银行加大不良处置情况下,预计整体风险可控。经过前期调整,银行目前估值对应2020年为0.74xPB,具备低估值、低重仓的特点,看好板块绝对收益。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健的优质个股(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以及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股份行(光大银行等)。 业绩综述:A股36家上市银行2020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4%。 规模为最大正贡献因子,拨备拖累净利润增速表现 从行业净利润增速各驱动要素分解来看,上半年规模正贡献净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规模增长为利润贡献最大、最稳定因子。上半年息差负贡献3.3个百分点(vs-3.1pct,2020Q1),手续费收入正贡献1.8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正贡献1.9个百分点,拨备计提负贡献15.6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净利润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9.4%)较1季度放缓近15个百分点。 息差:2季度息差收窄,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不一 根据我们测算,2季度上市银行期初期末口径息差环比1季度下行5BP至1.92%。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大行息差环比收窄幅度更明显为7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收窄3BP、1BP、4BP。2季度息差收窄存在差异主因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不一。2020年以来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市场化负债占比高的中小银行更受益于同业负债成本压力的缓解。展望后续,在货币政策退出前期超常规宽松情况下,我们认为下半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将好于上半年,因此尽管下半年息差仍存在收窄压力,但降幅将有趋缓,判断全年息差收窄10-15BP。 规模:2度规模增速提升,信贷保持积极投放 2季度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继续提升,总资产同比增11%(vs10.8%,2020Q1);并且信贷保持积极投放,带动2季度信贷占比较1季度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53.5%。展望2020年下半年,在货币政策边际收敛情况下,预计全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速与上半年相近约为11%。从资源摆布来看,在20万亿信贷增量(对应增速为13.2%)的预测下,资产端结构中的信贷资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产质量:2季度不良率上行,下半年不良生成速度加快 上市银行2季度不良率环比1季度提升4BP至1.47%;根据我们测算,2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较1季度提升48BP至1.44%。我们认为2季度不良生成速度的加快,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尤其对零售业务)开始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为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风险,银行加快不良资产暴露且不良认定更趋严格。展望下半年,考虑到疫情影响的滞后性,我们预计后续行业的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均有抬升,我们判断2020年不良生成率较2019年上行20BP左右至1.20%,不良率从2019年的1.45%提升7BP至1.52%。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投资摘要 业绩综述: A股36家上市银行2020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4%。从主营业务表现来看,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至6.3%,营收增长稳健;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7.1%(vs8.7%,2020Q1)。个体来看,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最快的为宁波银行(14.6% YoY),其次为杭州银行(12.1%YoY)。 规模为最大正贡献因子,拨备拖累净利润增速表现 从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各驱动要素分解来看,上半年规模正贡献净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规模增长是利润贡献最大、最为稳定的因素,且2季度正贡献度加大。上半年息差负贡献3.3个百分点(1季度为-3.1pct);手续费收入正贡献度1.8个百分点(1季度为+2.0pct);成本收入比正贡献1.9个百分点(vs+2.6pct,2020Q1);拨备计提负贡献15.6个百分点(vs1季度为-2.1pct)。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9.4%)较1季度放缓近15个百分点。 息差:2季度息差收窄,负债端成本率持续改善 根据我们期初期末口径测算,上市银行2季度息差环比1季度下行5BP至1.92%,其中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12BP)大于负债端成本率的改善幅度(8BP)。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大行息差收窄更明显为7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收窄3BP、1BP、4BP。2季度出现息差收窄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负债端成本改善程度不同,2019年以来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因此同业负债占比更高的银行更受益于同业负债成本压力的缓解。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向好,货币政策将退出前疫情时期的超常规宽松,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直达性”和“结构性调整”,政策宽松力度较上半年有所收敛,预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将好于上半年,因此下半年息差尽管仍存在收窄压力,但降幅预计较上半年趋缓,我们判断全年息差将收窄10-15BP。面对息差下行趋势,我们认为银行将继续积极优化资负结构,以及择时置换高成本存款产品。 规模:2季度规模增速提升,信贷积极投放 为应对疫情冲击,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宽货币环境下银行上半年加快信贷投放,2季度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13.0%,增速超过总资产(10.8%),使得2季度行业资产端信贷占比较1季度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53.5%。从信贷结构可以看到,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零售信贷业务开展受阻,1-7月信贷增量中居民信贷占比为42%,比重低于2019年(44%)。但趋势上可以看到,6月以来,零售信贷投放修复,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零售信贷将呈恢复性增长,对信贷增量的贡献较上半年提高。 展望2020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在货币政策边际收敛情况下,下半年资产端信贷增速将保持稳健;非信贷类资产方面,下半年地方债、政府债发行规模预计不及上半年,同时银行非标资产处于稳步压降阶段,预计全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速约为11%,增速与上半年相近。从资源摆布来看,在20万亿信贷增量(对应增速为13.2%)的预测下,资产端结构中的信贷资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产质量:2季度不良率上行,下半年不良生成速度加快 上市银行2季度不良率环比1季度提升4BP至1.47%;根据我们期初期末口径测算,2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较1季度提升48BP至1.44%,同比提升55BP。我们认为2季度不良生成速度的加快,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尤其是零售业务)2季度开始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出于审慎性考虑,银行加快不良资产暴露,不良认定更趋严格。展望下半年,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的滞后性,我们预计后续行业的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均有抬升,但银行也将加大不良出清力度来保持资产质量风险的相对可控。我们判断2020年不良生成率较2019年上行20BP左右至1.20%,不良率从2019年的1.45%提升7BP至1.52%。 业绩驱动因素分解 整体业绩一览 行业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4%,增速较1季度(5.5%)放缓近15个百分点,主要受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以及息差收窄的影响。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至6.3%,营收增长稳健。具体来看,尽管上半年规模扩张速度提升,但受息差收窄拖累,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3%(vs8.2%,2020Q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6%(vs5.6%,2020Q1),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7.1%(vs8.7%,2020Q1)。个体来看,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最快的为宁波银行(14.6% YoY),其次为杭州银行(12.1%YoY)。 从自上而下的收入、利润分解来看,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6.5%,较1季度(8.2%)放缓1.7个百分点,主要受息差收窄的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为5.6%,增速与1季度持平。尽管疫情对银行卡、结算相关手续费业务收入带来一定冲击,但代理、理财等业务收入保持快增,对手续费的贡献度加大。上市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6.3%,在疫情冲击、监管要求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背景下,我们认为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仅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体现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支出方面,上半年业务及营业费用同比增2.7%(vs1季度2.8%),成本管控持续。在营收增长稳健情况下,上半年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为7.1%(vs1季度8.7%)。 2季度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上半年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长39.2%(vs1季度14.2%),2季度全年信贷成本为1.71%(vs1.49%,2020Q1),同比提升58BP。 业绩归因分析 我们对上市银行2020年中报净利润增速进行归因分析,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 1)2020上市银行规模增长贡献净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规模增长是利润贡献最大、最为稳定的因素,且正贡献度较1季度(6.3个百分点)加大。 2)2020年上半年息差负贡献净利润增长3.3个百分点,息差负贡献度较1季度(3.1个百分点)小幅增加。 3)2020年上半年手续费收入的增长正贡献1.8个百分点,手续费收入正贡献度与1季度相近;其他非息收入由1季度的正贡献0.1个百分点转为负贡献1.3个百分点。 4)2020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对净利润增速正贡献1.9个百分点(1季度为2.6个百分点),说明各家银行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支出减少使其对利润的正贡献度加大。 5)2020年上半年计提的拨备损失增加对业绩负贡献15.6个百分点,是最大的负贡献因子。 整体而言,上半年上市银行银行主营业务收入表现稳健,但拨备计提力度加大拖累净利润增速(-9.4%,YoY)表现。 息差:2季度息差收窄,负债端成本率持续改善 从2季度单季息差表现来看,根据我们期初期末口径测算,上市银行2季度息差环比1季度下行5BP至1.92%,其中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12BP)大于负债端成本率的改善幅度(8BP)。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大行息差收窄更明显为7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收窄3BP、1BP、4BP。2季度出现息差收窄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负债端成本改善程度不同,2019年以来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因此同业负债占比更高的银行更受益于同业负债成本压力的缓解。 从资产端表现来看,在疫情冲击下,上半年监管加大利率管控、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深化LPR机制改革以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均有下行,带动2季度资产端收益率环比1季度下行12BP至3.68%。 从负债端表现来看,2季度成本率延续改善趋势,一方面宽裕流动性环境下市场化负债成本压力下行;另一方面,尽管存款市场竞争持续,但银行通过压降高成本存款产品(例如结构性存款、同业存单)来缓解存款成本上行压力,均使得2季度负债端成本压力的进一步改善。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向好,货币政策将退出前疫情时期的超常规宽松,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直达性”和“结构性调整”,政策宽松力度较上半年有所收敛,预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将好于上半年,因此下半年息差尽管仍存在收窄压力,但降幅预计较上半年趋缓,我们判断全年息差将收窄10-15BP。面对息差下行趋势,我们认为银行将继续积极优化资负结构,以及择时置换高成本存款产品。 规模:2季度规模增速提升,信贷保持积极投放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实现11%的同比增长, 整体规模扩张速度较1季度继续提升(1季度为10.8%)。分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城商行/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0.0%/9.3%,较1季度提升1.7/1.1个百分点;股份行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至11.8%,但依然维持较快扩张速度;大行则与1季度持平为10.4%。 为应对疫情冲击,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宽货币环境下银行上半年加快信贷投放,2季度贷款环比增2.76%,同比增13%,增速超过总资产,使得2季度行业资产端信贷占比较1季度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53.5%。 从信贷结构来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零售信贷业务开展受阻,因此上半年的信贷增量以对公信贷为主。2020年1-7月,信贷增量中居民信贷占比为42%,比重低于2019年(44%)。但趋势上可以看到,6月以来,零售信贷投放修复,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零售信贷将呈恢复性增长,对信贷增量的贡献较上半年提升。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在货币政策边际收敛情况下,下半年资产端信贷增速将保持稳健;非信贷类资产方面,下半年地方债、政府债发行规模预计不及上半年,且银行非标资产处于稳步压降阶段。综合来看,预计全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速约为11%,与上半年相近。从资源摆布来看,在20万亿信贷增量(对应增速为13.2%)的预测下,资产端结构中的信贷资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负债端来看,在信贷积极投放背景下,上市银行2季度存款同比增10.8%,增速较1季度(9.0%)进一步提升,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较1季度(78%)提升至79%。从同业负债来看,2019年以来在低市场资金利率环境下,行业同业负债吸收力度加大,尤其是中小行,在资产端规模增速提升、流动性环境充裕背景下,2季度同业负债同比增速较1季度进一步提升,并且在结构性存款产品监管趋严形势下,中小银行2季度的结构性存款增速放缓。宽松资金面环境以及银行主动进行高成本存款产品的压降也使得大部分上市银行上半年的存款成本率下行。 手续费收入:2季度手续费增速稳定,后续有望修复 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5.6%,增速与1季度基本持平。但不同类型银行表现存在差异,其中大行、农商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较1季度放缓1.9、2.3个百分点至1.9%、12.6%,但股份行和城商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较1季度提升2.2、8.7个百分点至9.8%、15.0%。上半年疫情对银行卡、结算清算手续费带来影响,但在资本市场火爆情况下,代销业务收入实现快增,同时随着理财业务调整的逐步到位,相关手续费收入表现改善。展望后续季度,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成效的显现,银行卡、结算清算等业务收入增速将有提升;此外,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展业,理财相关手续费收入有望继续修复。上半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1.6%,较1季度(5.2%)放缓,预计受5月以来市场资金利率波加剧的影响,债券投资相关收入增长放缓。 成本控制:成本管控持续,成本收入比同比下行 202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2.7%(2019年为4.0%),今年以来营业成本增速放缓,反映出银行持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同时疫情促使银行线上化作业提速、提升业务操办效率、节省开支。2季度行业成本收入比为26.4%,较2019年同期下行2.6个百分点。个股来看,上半年成本收入比较低的有北京银行(16.7%)、上海银行(17.2%)和郑州银行(17.4%)。 资产质量:2季度不良贷款率上行,下半年不良生成速度预计加快 上市银行2季度不良率环比1季度提升4BP至1.47%;根据我们期初期末口径测算,2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较1季度提升48BP至1.44%,同比提升55BP。我们认为2季度不良生成速度的加快,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尤其是零售业务)2季度开始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出于审慎性考虑,银行加快不良资产披露,不良认定更趋严格。展望下半年,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的滞后性,我们预计后续行业的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均有抬升,但银行也将加大不良出清力度来保持资产质量风险的相对可控。我们判断2020年不良生成率较2019年上行20BP左右至1.20%,不良率从2019年的1.45%提升7BP至1.52%。 从拨备计提来看,在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背景下,2季度银行显著加大拨备计提力度,2季度信贷成本为1.71%(vs1.49%,2020Q1),拨贷比环比1季度提升6BP至3.27%。但在不良确认加快背景下, 2季度行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与1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至222%。从个体来看,宁波、常熟、招行的拨备水平领先同业,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我们仍然延用过去4个季度平均信贷成本与核销前不良净生成率的比例来模拟行业拨备计提的充足性。以100%为分界线,以上为拨备能够覆盖当期发生不良,以下为不能覆盖新发生风险,即净利润增长在透支存量拨备。上市银行整体2017年以来均维持在100%以上,显示出银行的拨备对当期不良的覆盖水平不断提升。 资本水平:监管鼓励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实体经济支持能力 从2季度行业整体资本情况来看,规模扩张提速对资本金损耗加快,2季度大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1季度下降。个体来看,大行、股份制银行中的招行、农商行中的苏农银行和江阴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较高。根据最新公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8.5%的银行为江苏银行、民生银行。近期江苏银行的A股配股预案已获银保监会通过。2019年以来,监管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近期监管表态,后续有望落地的积极措施包括:1)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2)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 投资建议 A股3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4%(vs+5.5%,2020Q1),主要受拨备计提大幅增加以及息差收窄的影响。从主营业务表现来看,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下行1个百分点至6.3%,营收增长稳健。2季度上市银行不良率和不良生成速度均有提升,考虑到疫情的滞后性,我们认为下半年不良生成速度有所加快,但在经济形势转好以及银行加大不良处置情况下,预计整体风险可控。经过前期调整,银行目前估值对应2020年为0.74xPB,具备低估值、低重仓的特点,看好板块绝对收益。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健的优质个股(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以及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股份行(光大银行等)。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强。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经营以及盈利状况,从而影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表现。如果经济超预期下行,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存在恶化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目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宏观经济存不确定性,后续仍需密切关注经济的动态变化。 关注我们 感谢您关注陆家嘴神庙! 欢迎将我们的观点与您的朋友分享! 联系方式: 励雅敏 13818069618 yamin.li@bocichina.com 林颖颖 18817308019 yingying.lin@bocichina.com 熊 颖 18217075856 ying.xiong@bocichina.com 关注我们: 1.点击本文标题下的蓝字“陆家嘴神庙”,添加关注 2.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3.扫描一下二维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