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2021年错过了可转债的上涨,2022年还能配吗?

2021年错过了可转债的上涨,2022年还能配吗?

作者:微信公众号【湘财证券】/ 发布时间:2022-01-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2021年错过了可转债的上涨,2022年还能配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回顾和盘点2021年收益表现好的投资品种,可转债当有一席之地。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以中证转债为代表的可转债指数上涨18.48%;股市方面,上证指数上涨了4.8%,深证成指上涨了2.67%,创业板指上涨了12.02%。由此可见,可转债的表现强于股市的整体表现。 来源:Wind(2021/01/04—2021/12/31) 在可转债市场上涨行情的引领下,年内可转债基金的收益也表现不俗。根据Wind数据统计的2021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可转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22.25%。 那么在可转债市场出现了大幅上涨之后,现在还能够入场进行相关的布局吗?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入场? 01 可转债的收益来源 从收益表现看,2021年的可转债投资成绩亮眼,但是在做投资决策之前还是要弄清楚可转债以及可转债基金的收益来源,以及其风险收益特征是否匹配自己的投资需求,不能盲目跟风。 可转债,指的是上市公司为了对外筹资,向市场发行的可以兑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它可以在约定时间内转换成公司的股票,也可以不转换,按照约定的时间跟条例向上市公司拿回约定利息以及本金。 可转债包含了:债权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它不仅具备了债券的较低风险特性,又相当于拥有了一张股票的看涨期权,保证了未来可能获得股票上涨的收益权利。这也是可转债投资“上不封顶,下有债底”的收益基础。 然而,可转债投资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可转债投资实行“T+0”交易机制及无涨跌幅限制,普通投资者难以驾驭;其次,可转债的双重属性,也意味着投资者既要跟踪股价的持续走势,还要对可转债的估值进行正确判断;此外,对于相关公司可转换债券具体的回售条款、下修条款等信息也需要持续关注。 相对来说,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凭借团队的管理及投研优势,可以实施各种投资策略对可转债市场进行有效的跟踪。目前可转债又经历了较大的涨幅,盲目进场有着追高的风险。因此,普通投资者选择一只靠谱的可转债基金,或许才是更保险的进入机会。 02 可转债基金的市场表现 对于可转债基金的挑选,需要从公司的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的能力圈等多方面去综合考量。可转债基金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基金类别,不同的可转债基金会根据不同的可转债持仓配比来达到不一样的风险收益效果。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基金的具体持仓。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 虽然可转债基金,有着债券类资产作为压舱石,但是从风险收益上看,在债券类基金中,有着较高的风险。例如,2021年可转债基金总体表现较好,但是表现差的最大回撤幅度超过了20%。由此可见,可转债基金有着较大的波动性,投资者需合理评估是否与自己的风险偏好相匹配。 来源:兴全可转债、前海开源可转债基金2021年二季度报告 从上图的基金持仓可以看出,虽然都带有可转债基金的字样,但是兴全可转债更偏向于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的持仓相对于前海开源可转债来说,占比较小。在2021年的可转债上涨行情中,虽并没有突出的业绩,但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表现稳定。 对比下来,前海开源可转债基金通过超配可转债,2021收获了不俗的收益,在可转债基金的收益排名中靠前。查看该基金的具体可转债持仓,可以看出大多与新能源或者能源周期股相关,而这两大板块在2021年都有着不错的收益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该基金也面临着结构性行情带来的波动性大问题,因此在选对的前提下,还要有拿得住的耐心,才能收获较好的收益。 近年来,“固收+”基金的快速发展,催促了对可转债市场的配置需求,也为可转债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这或许也是近年可转债基金能够上涨的重要原因。在经历了一轮上涨之后,对于2022年的可转债行情,虽然多数机构都持偏谨慎的态度。但是,也认为2022年仍然有一定的结构性机会可以挖掘。 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打新或者直接在二级市场参与可转债的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的交易机制,相比A股投资来说,更为复杂,盲目参与会有损失的风险。选择可转债基金进行投资则更为简便,也能够避免单一购买带来的集中持有风险。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可转债与股票的相关性高,有着替代效应,而且还能有着债券的属性进行托底,在“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提下,长期持有能够达到增厚收益、分散风险的效果。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