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金属材料|2022年度策略:“新能源+新材料”——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金属材料|2022年度策略:“新能源+新材料”——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能源+新材料” 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 2022年通信行业年度策略 国金研究·金属材料团队 倪文祎 国金证券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 团队成员:宋洋 /// 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 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 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 新材料:高温合金&粉末冶金&软磁。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同比小幅走低。 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 根据国金新能源组预测,22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500万辆,全球新能源车产量1000万辆;20年锂产能周期见底,矿山复产至少2-3年,新矿山投产至少3-5年,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22年供给增量17万吨,需求增量22万吨,判断22年均价20万/吨以上。作为基本面最强金属品种,但22年投资难度加大。板块进入业绩兑现期,建议精选优质标的。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已布局完整锂盐产能和资源,且资源匹配度高、成长性标的为主。 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 预计21-25年全球镍供给整体过剩。短期来看,不锈钢用镍仍为主流,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叠加硫酸镍供给结构性短缺,镍价有望震荡回升。中长期来看,电池用硫酸镍供给来源的分化将成为后续镍价走势的关键因素。青山火法项目投产后,不锈钢与电池之间的工艺链条被打通,镍铁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后续主要跟踪各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异,优选一体化布局标的。 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 预计21-23年全球氧化镨钕分别供应短缺0.2万吨、0.9万吨、1.7万吨。全球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钕铁硼永磁需求提升,国内供给受指标控制,海外新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短期2-3年难有增量。21年完成一轮价值重估,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但本轮稀土仍在能源金属逻辑驱动下,其走势节奏与锂板块基本一致。稀土供给刚性更强,后续需等待脱离锂板块走势,自身逻辑带来超额收益。 新材料:高温合金&粉末冶金&软磁。 1)目前高温合金年需求量3万吨左右,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进口替代,年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7%。看好龙头抚顺特钢。2)我国粉末冶金高速钢空间至少为1.5-2万吨,国内产量仅300吨左右,行业空间大,看好国内唯一的天工国际。3)软磁新能源领域提供最大需求增量,潜力标的龙磁科技。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 预计国内21-23年国内电解铝短缺23万吨/短缺11万吨/短缺1万吨,供需维持紧平衡。电解铝对成本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规模和全产业链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除外电力成本应当为考虑因素,火电铝成本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铝在“碳中和”背景下更加受益,成本优势更强。同时,铝加工受益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速提升,关注铝加工股估值提升机会。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 铜价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中枢上移。传统需求稳中向好,基建、家电需求有望回暖。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拉动铜需求,预计21-23年新增需求达255万吨。供给端新增旺盛,预计22年全球主要铜矿新增产能68.5万吨左右,23年新增产能可达99万吨左右。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同比小幅走低。 预计22年供需双降,需求下降1.7%,供给下降2.1%。预计基建需求回暖,地产需求持续低迷。能耗双控下产量压减继续,预计22年粗钢产量同比有望继续下降2000万吨。铁矿石21年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预计22年供大于需,全年均价降至110美元,继续贡献成本红利。把握钢铁供给扰动带来的波段机会;同时重视细分龙头机会,不锈钢整合的太钢不锈以及特钢龙头中信特钢。 国金研究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新能源+新材料”——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国金机构客户可查看原文↓) Mini Program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提高;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等。 今天,请您“星标”国金证券研究所,全新阅读体验,置顶为您带来每日推送,亦或研值大餐,热点梳理,产业链藏宝图,月度资产配置,让您紧跟市场热点,发现公司动态、行业变化,深入浅出获得定制化资讯。
“新能源+新材料” 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 2022年通信行业年度策略 国金研究·金属材料团队 倪文祎 国金证券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 团队成员:宋洋 /// 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 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 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 新材料:高温合金&粉末冶金&软磁。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同比小幅走低。 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 根据国金新能源组预测,22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500万辆,全球新能源车产量1000万辆;20年锂产能周期见底,矿山复产至少2-3年,新矿山投产至少3-5年,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22年供给增量17万吨,需求增量22万吨,判断22年均价20万/吨以上。作为基本面最强金属品种,但22年投资难度加大。板块进入业绩兑现期,建议精选优质标的。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已布局完整锂盐产能和资源,且资源匹配度高、成长性标的为主。 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 预计21-25年全球镍供给整体过剩。短期来看,不锈钢用镍仍为主流,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叠加硫酸镍供给结构性短缺,镍价有望震荡回升。中长期来看,电池用硫酸镍供给来源的分化将成为后续镍价走势的关键因素。青山火法项目投产后,不锈钢与电池之间的工艺链条被打通,镍铁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后续主要跟踪各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异,优选一体化布局标的。 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 预计21-23年全球氧化镨钕分别供应短缺0.2万吨、0.9万吨、1.7万吨。全球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钕铁硼永磁需求提升,国内供给受指标控制,海外新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短期2-3年难有增量。21年完成一轮价值重估,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但本轮稀土仍在能源金属逻辑驱动下,其走势节奏与锂板块基本一致。稀土供给刚性更强,后续需等待脱离锂板块走势,自身逻辑带来超额收益。 新材料:高温合金&粉末冶金&软磁。 1)目前高温合金年需求量3万吨左右,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进口替代,年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7%。看好龙头抚顺特钢。2)我国粉末冶金高速钢空间至少为1.5-2万吨,国内产量仅300吨左右,行业空间大,看好国内唯一的天工国际。3)软磁新能源领域提供最大需求增量,潜力标的龙磁科技。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 预计国内21-23年国内电解铝短缺23万吨/短缺11万吨/短缺1万吨,供需维持紧平衡。电解铝对成本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规模和全产业链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除外电力成本应当为考虑因素,火电铝成本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铝在“碳中和”背景下更加受益,成本优势更强。同时,铝加工受益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速提升,关注铝加工股估值提升机会。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 铜价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中枢上移。传统需求稳中向好,基建、家电需求有望回暖。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拉动铜需求,预计21-23年新增需求达255万吨。供给端新增旺盛,预计22年全球主要铜矿新增产能68.5万吨左右,23年新增产能可达99万吨左右。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同比小幅走低。 预计22年供需双降,需求下降1.7%,供给下降2.1%。预计基建需求回暖,地产需求持续低迷。能耗双控下产量压减继续,预计22年粗钢产量同比有望继续下降2000万吨。铁矿石21年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预计22年供大于需,全年均价降至110美元,继续贡献成本红利。把握钢铁供给扰动带来的波段机会;同时重视细分龙头机会,不锈钢整合的太钢不锈以及特钢龙头中信特钢。 国金研究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新能源+新材料”——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国金机构客户可查看原文↓) Mini Program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提高;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等。 今天,请您“星标”国金证券研究所,全新阅读体验,置顶为您带来每日推送,亦或研值大餐,热点梳理,产业链藏宝图,月度资产配置,让您紧跟市场热点,发现公司动态、行业变化,深入浅出获得定制化资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