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月潜力行业名单出炉,这4个很关键!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最新!1月潜力行业名单出炉,这4个很关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1月份市场环境 1 海外经济恢复承压,国内经济复苏节奏稳定 (1)奥密克戎(Omicron)波折再起,全球经济恢复承压。 在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动向三大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发达国家央行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为控制通胀被迫提前升息,加息在抑制通胀、汇率贬值等问题的同时,也对其经济的恢复带来抑制作用,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恢复节奏或放缓。 (2)经济存在边际下行压力,关注后续政策的稳增长力度。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恢复承压较大,宏观政策或保持稳健有效,并适度发力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另外需关注国内散点疫情、新型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对我国经济的边际影响。 2 宏观政策保持稳健有效,政策持续加码刺激消费并扶持中小企业 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需适度发力,外围环境总体可控,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保持稳健。 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及稳增长预期下,预期货币政策存在阶段性微调,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3 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叠加央行降准,资金面稳中偏松 从2022年1月份情况来看,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在总体稳健灵活基础上,阶段性宽松趋势将或继续延续,1月份春节假期前后,央行仍有加大的释放流动性预期,此外,考虑2022年年初银行信贷投放高峰,以及北向资金持续流入,1月份资金面总体稳中偏松。 1月行情研判 对于2022年1月份的行情走势,我们认为: 从技术面来看,大盘在2021年年末震荡上行,整体走势适度回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并确定宏观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会议明确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年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而年初信贷高峰、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叠加央行春节前或仍有加大释放流动性预期,资金面稳中偏松。 管理层也定调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重点,随着政策的推进叠加资金面支持,将推动市场继续稳步运行。预计1月份市场有望开启春季行情,迎来震荡走高格局。 操作上建议积极布局。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金融、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用电器、TMT、医药、军工、环保、电气设备等板块。 行业配置 综合市场以及基本面等因素,我们认为,在行业配置上,1月建议超配:金融、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 ★ 金融 ★ (1)证券板块方面,券商板块PB估值低于近10年中值分位水平。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条线成长空间打开,财富管理优势券商更易获得估值溢价。 居民储蓄资产的搬家效应将加速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变革,财富管理转型的深度推进将赋予行业长期成长性,推动行业投资逻辑从追求弹性向追求成长性演绎。 (2)银行板块方面,短期内亦将增强市场宽信贷预期,稳增长信号亦在不断释放。 从中长期来看,亦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以及规模提升形成有效的支撑。在稳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估值水平提升可期。 (3)保险板块方面,保险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2022年保险行业静待曙光。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问题凸显,账户制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呼之欲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助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 建筑材料 ★ 2021中央经济会议提到“加快支出进度”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考虑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预计2022年的财政政策仍偏积极。而2021年的财政后置叠加2022年的财政前置,有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需求。 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难以再大幅上升,部分产品2022年涨价预期提升,将对企业盈利带来修复。 另外,消费建材“大行业、小公司”特点依旧显著,龙头可提升空间巨大,存量房市场、行业提标等,也有望提升成长空间,长期发展潜力清晰;从微观看,优质企业奋力破局,通过产品裂变、渠道裂变、模式裂变多角度持续激发新成长活力。看好防水、涂料、五金等子板块。 ★ 食品饮料 ★ (1)白酒板块方面,继其他白酒企业宣布产品提价后,市场对白酒龙头企业提价与改革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部分大众白酒企业亦发布产品提价公告,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同时,一部分白酒企业近期分别举行了经销商大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进行了展望。春节将至,白酒步入销售旺季,头部白酒的开门红确定性较高,可重点关注白酒的跨年行情以及后续经销商大会的进展情况。 (2)其他酒类与大众品板块方面,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其他酒类与大众品板块相继发布提价通知,对产品进行不同幅度的提价。在提价的大环境下,板块存在边际改善机会,盈利能力或逐步改善。后续可持续关注板块提价进展,把握边际拐点。 ★ 家用电器 ★ (1)宏观面上,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态势仍会持续,但会满足“刚需”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一定程度缓和市场对于房地产的悲观情绪,提振家电行业景气度。 其次,2021年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到,2022年要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家电板块有望受益。 (2)行业面上,首先,2020年疫情导致的高基数效应压力正在逐步减弱,家电行业的盈利同比增速有望回暖。 其次,大宗商品价格适度走缓,有望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抬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最后,消费升级的趋势正逐渐形成,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或已经从简单的功能诉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迎来新气象。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加重、经济走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本文作者: 费小平,执业编号:S0340518010002 尹炜祺,执业编号:S0340120120031 刘爱诗,执业编号:S0340121010021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风险评级为“中风险”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的规定,东莞证券将普通投资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研究报告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保守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低风险”级别的研报,“谨慎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低风险”的研报,“稳健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风险”的研报,“积极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高风险"的研报,“激进型" 投资者适合使用东莞证券各类风险级别的研报。根据适当性管理要求,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以及匹配风险级别不低于本研报的普通投资者查看,风险评级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请勿查阅本报告。东莞证券提醒您,未按适当性匹配关系使用本研报产生的风险自担。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 风险提示 ∥ 【东莞证券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2022年1月份市场环境 1 海外经济恢复承压,国内经济复苏节奏稳定 (1)奥密克戎(Omicron)波折再起,全球经济恢复承压。 在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动向三大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发达国家央行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为控制通胀被迫提前升息,加息在抑制通胀、汇率贬值等问题的同时,也对其经济的恢复带来抑制作用,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恢复节奏或放缓。 (2)经济存在边际下行压力,关注后续政策的稳增长力度。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恢复承压较大,宏观政策或保持稳健有效,并适度发力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另外需关注国内散点疫情、新型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对我国经济的边际影响。 2 宏观政策保持稳健有效,政策持续加码刺激消费并扶持中小企业 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需适度发力,外围环境总体可控,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保持稳健。 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及稳增长预期下,预期货币政策存在阶段性微调,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3 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叠加央行降准,资金面稳中偏松 从2022年1月份情况来看,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在总体稳健灵活基础上,阶段性宽松趋势将或继续延续,1月份春节假期前后,央行仍有加大的释放流动性预期,此外,考虑2022年年初银行信贷投放高峰,以及北向资金持续流入,1月份资金面总体稳中偏松。 1月行情研判 对于2022年1月份的行情走势,我们认为: 从技术面来看,大盘在2021年年末震荡上行,整体走势适度回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并确定宏观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会议明确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年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以实现经济的稳增长。 而年初信贷高峰、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叠加央行春节前或仍有加大释放流动性预期,资金面稳中偏松。 管理层也定调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重点,随着政策的推进叠加资金面支持,将推动市场继续稳步运行。预计1月份市场有望开启春季行情,迎来震荡走高格局。 操作上建议积极布局。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金融、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用电器、TMT、医药、军工、环保、电气设备等板块。 行业配置 综合市场以及基本面等因素,我们认为,在行业配置上,1月建议超配:金融、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 ★ 金融 ★ (1)证券板块方面,券商板块PB估值低于近10年中值分位水平。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条线成长空间打开,财富管理优势券商更易获得估值溢价。 居民储蓄资产的搬家效应将加速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变革,财富管理转型的深度推进将赋予行业长期成长性,推动行业投资逻辑从追求弹性向追求成长性演绎。 (2)银行板块方面,短期内亦将增强市场宽信贷预期,稳增长信号亦在不断释放。 从中长期来看,亦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以及规模提升形成有效的支撑。在稳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估值水平提升可期。 (3)保险板块方面,保险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2022年保险行业静待曙光。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问题凸显,账户制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呼之欲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助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 建筑材料 ★ 2021中央经济会议提到“加快支出进度”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考虑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预计2022年的财政政策仍偏积极。而2021年的财政后置叠加2022年的财政前置,有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需求。 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难以再大幅上升,部分产品2022年涨价预期提升,将对企业盈利带来修复。 另外,消费建材“大行业、小公司”特点依旧显著,龙头可提升空间巨大,存量房市场、行业提标等,也有望提升成长空间,长期发展潜力清晰;从微观看,优质企业奋力破局,通过产品裂变、渠道裂变、模式裂变多角度持续激发新成长活力。看好防水、涂料、五金等子板块。 ★ 食品饮料 ★ (1)白酒板块方面,继其他白酒企业宣布产品提价后,市场对白酒龙头企业提价与改革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部分大众白酒企业亦发布产品提价公告,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同时,一部分白酒企业近期分别举行了经销商大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进行了展望。春节将至,白酒步入销售旺季,头部白酒的开门红确定性较高,可重点关注白酒的跨年行情以及后续经销商大会的进展情况。 (2)其他酒类与大众品板块方面,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其他酒类与大众品板块相继发布提价通知,对产品进行不同幅度的提价。在提价的大环境下,板块存在边际改善机会,盈利能力或逐步改善。后续可持续关注板块提价进展,把握边际拐点。 ★ 家用电器 ★ (1)宏观面上,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态势仍会持续,但会满足“刚需”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一定程度缓和市场对于房地产的悲观情绪,提振家电行业景气度。 其次,2021年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到,2022年要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家电板块有望受益。 (2)行业面上,首先,2020年疫情导致的高基数效应压力正在逐步减弱,家电行业的盈利同比增速有望回暖。 其次,大宗商品价格适度走缓,有望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抬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最后,消费升级的趋势正逐渐形成,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或已经从简单的功能诉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迎来新气象。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加重、经济走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本文作者: 费小平,执业编号:S0340518010002 尹炜祺,执业编号:S0340120120031 刘爱诗,执业编号:S0340121010021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风险评级为“中风险”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的规定,东莞证券将普通投资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研究报告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保守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低风险”级别的研报,“谨慎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低风险”的研报,“稳健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风险”的研报,“积极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高风险"的研报,“激进型" 投资者适合使用东莞证券各类风险级别的研报。根据适当性管理要求,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以及匹配风险级别不低于本研报的普通投资者查看,风险评级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请勿查阅本报告。东莞证券提醒您,未按适当性匹配关系使用本研报产生的风险自担。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 风险提示 ∥ 【东莞证券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