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年度报告】产降需缓,牛尾行情
(以下内容从鲁证期货《【棉花年度报告】产降需缓,牛尾行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陈乔 从业资格号:F0310227 投资咨询号:Z0015805 联系电话:0531-81678626 客服电话:400-618-6767 公司网址:www.luzhengqh.com 微信公众号:lzqhyjs 一 市场行情回顾 (一)2021年期市行情回顾 回顾2021年棉纺市场行情,棉花和棉纱均走出了一波单边上涨的行情,矛盾点依旧围绕全球经济形势、新冠疫情、国家储备棉投放等方面,内外棉价格走势共振上行,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1-6月,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预期,通胀预期较强,纺织品价格重心震荡上移。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价格在一二季度表现先扬后抑运行态势,年初从78.09美分/磅开启年内行情,一路震荡走高,在2月形成最高点94.26美分/磅后偏于震荡运行。随后,进入二季度棉市价格震荡整理,随时间推移震荡幅度逐步收缩,价格在78-89.58区间波动。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与ICE美棉价格走势一致,一季度行情波动较大,确定了上半年棉价运行的高低点,其中郑棉价格指数最高上探17100元/吨,最低下探14370元/吨,二季度棉价窄幅整理;国内棉纱价格指数年在一季度表现宽幅震荡运行态势,上半年行情高低点均在一季度末月形成,最高25220元/吨,最低21120元/吨,二季度与棉花期货一同形成窄幅运行态势。 第二阶段:2021年7月至10月。此阶段在全球通胀预期继续加强,叠加新年度棉花采收进度偏慢,需求积极的背景下,内外棉纺价格大幅度走高。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从四月初的低点84.9美分/磅,持续大幅上涨至10月末,最高至114.37美分/磅,涨幅达到34%。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同样在7-10月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其中,7月初最低下探15870元/吨,至10月中旬形成年内最高点22735元/吨,最大涨幅43%。10月中下旬棉价大幅回落,至10月收官,收盘价较月初低点上涨32%。郑棉纱在此阶段同样大幅上涨,最高上探30490元/吨,与7月初低点相比,最大涨幅29%。 第三阶段:2021年11月至年末,为21/22新棉花年度行情。此阶段出现了新冠病毒变种,引发需求忧虑,叠加美棉上市,价格大幅走低。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11月继续向上发力,最高上探年内最高点118.04美分/磅,随后从高位回落运行,截至稿前,最低下探101.85美分/磅,回落幅度13.7%。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呈现大幅回落行情,11月价格跌幅达到7%,12月初棉价继续下探至19240元/吨,已大幅偏离年内最高点15%。棉纱价格指数走势更为偏弱,截至12月18日收盘棉纱价格指数报26780元/吨,已经拖离年内高点12%以上。 (二)2021年棉纺产业热点题材回顾 1.“通货膨胀” 2021年宏观层面谈论较多的就是通货膨胀,因为来自全球的多数大宗商品均出现了一波流畅的大幅上扬行情。能源价格从2020年3月疫情暴发时触底,随后快速大幅上扬持续超过一年半以上,IMF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显示能源价格涨势最为陡峭,截至7月底,已经超过10年来的新高。从IMF全球初级食用品价格指数来看,涨势最为平缓,工业品金属价格指数走势相对食用品涨势稍大。因此,食用品方面的涨价等对民生影响还不是最大。 进入2021年,通胀压力最为突出。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年底前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的新高。其中,欧元区CPI在11月同比增长4.9%,为25年来最大涨幅。美国11月份的CPI同比上涨6.9%,创31年来最大涨幅。日本虽然通货膨胀水平不算高,但仍在稳步推升中。另外,从美国PPI和欧盟PPI水平来看,亦是创下近十年的新高水平。 2.“中国需求” 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多个产业链均面临生产问题。中国作为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大国区域,疫情管控最为有效,也是最先展开经济恢复的国家。 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棉纺织行业得到大量的国际订单,快速的消化了国内棉花原料,并且仍需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进口原料以满足订单需求。由此“中国需求”成为全球棉纺织行业的关注点。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2020/21年度累计105.49万吨,同比上一年度提高97.5%。2021/22年度,截至12月16日,累计向中国出口棉花15.55万吨,同比大幅下降69.36%,虽然较2020年12月同期大幅回落,但相较于疫情前20219年12月同期水平也高出一倍有余。由于中国棉花采购需求的放大,国际ICE美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2021年ICE棉花价格最高上探121美分/磅以上。 如果从中国国内棉纺织进口原料的数据来看,中国确实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了不少原料。2020/21年度,中国棉花进口274万吨,创七年新高,年度进口量高于上一年度72%。棉纱年度进口215.9万吨,同比提高18%。 3.“国储棉” 2021年下半年,市场关注度题材较高的是国储棉的投放竞拍。2021年7月开始,国家储备棉连续近五个月的持续投放,大大给国内市场提供了有效供应,国储棉累计成交120.32万吨,成交价呈现单边震荡上涨的行情。其中,2020/21年度,7月-9月,国储棉累计投放了63.08万吨,历时61个交易日,每日投放约1-1.5万吨棉花,成交率均达到100%,成交均价震荡上行,这批储备棉成交加权均价在17158元/吨。 2021/22年度投放了两批储备棉,第一批投放时间是10月8日至11月9日,此批投放成交储备棉39.56万吨。第二批投放储备棉是在11月9日至11月30日,投放60万吨,成交17.68万吨。总体2021/22年度储备棉投放总量在91.2万吨,成交量57.24万吨,成交价大幅上涨,加权均价在19209元/吨,较2020/21年度储备棉加权成交均价高出2000多元/吨。 (三)2021年棉纺产业特征回顾 1.棉花进口利润偏高 2021年,我国棉纺原料进口利润持续表现较高的运行态势。根据数据跟踪显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与1%关税进口棉港口提货价对比,价差持续较大,特别是进入2021年,内外棉进口利润低时也能达到1000元/吨,高时能达到3000元/吨以上,大大刺激了进口棉市场,导致2021年进口棉数量量急剧放大。 棉纱方面,内外纱进口利润虽然不是全年都出现巨大的利润,甚至在年初的时候棉纱进口利润仍出现短时亏损,但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内外棉纱价差也陆续走阔,进口纱利润高时也有上千元水平,通常利润在500元/吨附近上下徘徊。 2.纺织企业面临“三高”影响 2021年,我国棉纺产业特征表现“三高”持续时间长,即高成本、高利润、高库存。 2021年国内棉花价格持续单边走高,价格重心持续上移,加大了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成本,。截至2021年12月底稿前,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在21000元/吨上方,最高时达到22713元/吨,较年初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最大上涨幅度超过50%,大大提高了纺织企业购棉成本,整个2021年多数时间里,纺织企业购棉成本持续走高,特别是在进入2021/22年度里,由于籽棉成本高,皮棉成本价格大幅上涨至22000元/吨以上,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成本持续抬升。 不过高成本背后,纺织企业在2021年三季度末前均具有较高的利润。根据数据跟踪,2021年三季度末前,我国棉纺织利润多数在2000元/吨附近波动,利润好时能有4000多元/吨甚至5000元/吨。超好的利润刺激了纺织企业积极的采购棉花原料,以至于纺织企业的棉花工业库存水平在2021年持续处于偏高水平。2012-2020年间的月平均库存水平都没有突破80万吨,2021年1-10月纺织企业月工业库存平均达89.22万吨,远高于历史平均库存水平。 然而,国内纺织高利润水平并未能持续到年末,2021年10月后,纺纱利润快速回落甚至出现亏损状态,主要是购棉成本大幅上涨及下游订单减少,纱线价格并未跟随棉价走高导致企业纺纱利润大大压缩。 二 2022年棉纺市场面临宏观形势 纵观全球,为应对新冠疫情带给经济的负面冲击,海外主体央行纷纷开启了超常规的货币与财政刺激,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使得全球通胀数据持续走高,11月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季调后CPI同比增长6.9%,创下近40年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5%,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2%。不过环比增速来看,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边际较前期有放缓趋势,2021年11月核心CPI与食品、能源价格环比涨幅下降。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显示,美联储对通胀管控的诉求明显提升,货币从紧加以对抗通胀将在2022年开启,或有3次加息可能。 反观国内,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经济压力,央行仍将坚持“以我为主”,国内流动性大概率维持稳中偏松格局。事实上国内央行货币政策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边际转向,7月份以及12月份的全面降准虽然出发点是MLF对冲,但是实质上都有流动性宽松的结果,同时年末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局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更加清晰,我国货币政策侧重点在明年将是“稳定经济增长”。 从货币政策预期角度分析,2022年境内外流动性环境或将形成外紧内松的分化格局,在这样一种假设下,我们认为明年全球定价商品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趋稳回落压力。 三 2022年棉纺市场形势展望 (一)全球棉花供需形势展望 1.全球棉花产量增加,但结转库存继续下降 2021/22年度棉花供需形势整体上供需均有所增加,但全球棉花库存继续处于下降中。供应上,USDA (12月) 预计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在2650.23万吨,产量较上一年度增加8%,其中棉花主产国增产的国家中,美国产量增加至398.5万吨,同比增幅25%;印度棉花产量在610.4万吨,同比增幅1%;巴基斯坦棉花产量预计为124.26万吨,同比增幅26.67%;巴西棉花产量在287.7万吨,同比增加22%。 消费上,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预估为2709.08万吨,同比2020/21年度消费量增加73万吨,同比增幅2.7%。受2020/21年度疫情缓解,需求扩张影响,2020/21年度期末库存大幅度下降,导致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整体供应小于总需求,期末库存继续下行。根据USDA(12月)供需报告显示,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将下降至1868.9万吨,同比下降3.2%,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下降至69%,较上一年度下降4个百分点。 2.主要用棉国国内棉花消费量趋增 从各国棉花消费情况来看,主产棉花国家中,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及巴西各国国内棉花消费将在2021/22年度出现明显的增幅。其中,USDA预计美国棉花国内消费预估54.5万吨,同比增幅4%;印度棉花国内消费量预计在562.4万吨,同比增幅3%;巴基斯坦国内棉花消费预估241.98万吨,同比增幅3.7%;巴西国内棉花消费预计69.7万吨,同比增幅3.2%。东南亚国家棉花需求表现明显,越南棉花消费主要以进口输入为主,预计2021年年度棉花消费量为750万包,约163.5万吨,同比2020年增加10.2%,2021年截至11月累计进口棉花158.4万吨,同比增加2.5%。由此可见,棉花主产国和主要棉花消费国棉花消费量均呈现增长态势。 3.全球棉花贸易量维持高位,美棉出口或将放缓 从贸易流来看,由于新冠疫苗大量推广及应用提振,全球棉花贸易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USDA预计21/22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为2046.8万吨,较2020/21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2124.8万吨减78万吨,降幅3.5%。 根据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6日,2021/22年度美棉出口累计60.39万吨,同比2020/21年同期累计减少44.36%,其中,出口中国棉花15.55万吨,同比骤降69%。当前已经走完2021/22年度的四分之一,从美棉出口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棉花出口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从向中国出口的棉花数量来看,2021/22年度前四分之一时段,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数量占比美国棉花累计出口量大约是25%,然而去年同期,出口至中国的棉花量为其累计出口量的一半多,说明美棉出口不仅放缓,向中国出口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减少。 (二)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展望 1.国内产降需缓,库存继续下降 当前2021/22棉花年度棉花采收已经进入尾声,产量几近定局,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公开的棉花资源表来看,2021/22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估在576万吨,较2020/21年度产量下降57万吨,下降幅度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542.2万亩,同比减少211.2万亩,下降4.4%,全国棉花总产量573.1万吨,比2020年减少18万吨,下降3%。 受新冠疫情缓解,经济复苏及国际纺织需求订单增多影响,2020/21年度我国棉花需求放量,预估棉花总消费869万吨。但进入2021/22年度,伴随国际市场新冠疫情得到缓解改善之后,世界各国棉纺织行业复苏,各国棉纺织订单回流后,我国棉纺织订单需求将有所放缓,棉花总需求量将下降至830万吨,下降幅度4.4%。 由于国内棉花产量下降幅度大于棉花需求放缓幅度,导致国内棉花库存下降加剧,预计2021/22年度我国棉花期末库存下降至508万吨,较2020/21年度562万吨的期末库存降54万吨。 2.国内需求放缓,棉花和棉纱进口预计下降 2020/21年度,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存在不稳定,不平衡的态势,中国作为新冠疫情管控最好的国家,率先开展并进入了经济复苏生产行列,棉花需求急剧放大,加剧了进口的需求。海关数据统计,2020/21(9月-次年8月)年我国棉花累计进口274万吨,同比增加72%。 2021/22年度,世界各国棉纺织业将伴随疫情缓解,预期生产得到恢复,将会收回一部分外部订单,导致我国的棉纺需求放缓,棉花进口量预计也将下降,预计新年度进口棉花下降至200万吨左右,下降幅度27%。从月度表现来看,2021年8月以后,我国棉花月度进口量已经呈现下降态势。2021/22年度9、10月我国棉花分别进口7万吨和6万吨,同比大降66.7%、71.4%。 棉纱进口方面,自2021年9月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21年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基数大,在国际订单外流可能性增强的预期下,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下行压力,对原料棉花和棉纱的需求减弱,棉纱进口预计呈现稳中下行趋势。根据海关数据来看,2020/21年度我国棉纱进口量在215万吨,历史上我国棉纱进口相对比较稳定,年度进口大约在190-210万吨区间。2021/22年度,我国棉纱进口预计稳中略有下降,或至200万吨左右。 3.储备棉库存大幅下降,后续关注轮入 2021年,中央储备棉总计轮出百万吨以上规模,大大消耗了近十年来轮入的储备棉。根据数据跟踪统计,自2008/09年度-2013/14年度我国储备棉曾有五次大规模轮入,中央储备棉库存2198余万吨,自2013/14年度以后至2019/20年度期间,中央储备棉轮入工作均处于暂停状态,而棉花轮出工作从2008/09年开始每个棉花年度均持续轮出,至2021/22年度10月30日止,中央储备棉累计轮出棉花2143万吨,几乎已将2011-2014年期间轮入的棉花全部轮出,若追溯至2004年以来中央储备棉轮入轮出情况,在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中央储备棉库存已经将国内近十多年轮入的棉花库存消化至一百万吨以下。2021/22年度,为保障国家储备棉安全,或需要轮入储备棉来逐步补充库存,需要倍加关注。 不过,按照往年储备棉轮入条件,中央储备棉轮入有条件限制。即当国内棉花价格连续3个工作日高于国际棉花价格(按1%关税)800元/吨时,第4个工作日暂停轮入交易。2021年以来,我国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差都在一千元/吨以上,是不符合启动棉花轮入条件,后续需要关注内外价差的变化,或者国家对此在政策上的调整变化。 4.上下游库存转化,纺织品库存已累库 2021年,在国内新冠疫情可控下,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积极采购原料,积极生产,上下游商品库存转化,我国棉花库存呈现下行态势,储备棉库存则大幅下降,甚至进口供应大幅回升后,这一系列上游原料库存均传导致下游,纺织品库存自2020年底出现历史极低库存水平后,在2021年8月开始,纺织品库存开始累积回升。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布匹生产近几年产量持续呈现下滑态势,2019年布匹产量降至456.9亿米,2020年为371.2亿米,同比下降18.75%,为近十多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截至11月我国布匹产量达到357亿米,同比增长8%,若根据近三个月的生产平均水平计算,月均生产33亿米,那么截至年末我国布匹产量或累计达390亿米,累计增幅5%左右,库存将回升。 另外,从企业坯布库存水平来看,2021年1-2月我国企业坯布库存水平降至近十年新低,仅14.5天库存水平,随后坯布库存水平快速抬升,至2021年11月底布坯布生产企业的坯布库存水平达到31.89天,为历史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显示出下半年后我国布匹生产快速回升的同时,需求也开始萎缩加剧了库存的回升。从我国纱线生产库存情况来看,与坯布库存一样,2021年年初形成历史新低的库存水平后,2021年8月以后,我国纱线库存快速增加,至2021年11月底纺织企业纱线库存水平回升至25.36天,同比提高11.42天,也是近十年来同期最大的库存水平。纺织品库存大幅度抬升,说明后期需求忧虑加大。 5.疫情反复,纺织品出口形势变数大 我国纺织品主要以出口为主。2020年与2021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具有一定增加幅度。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29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7.24%。2021年1-11月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852.2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7.57% ,其中纺织品出口1309.34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7.5%,服装累计出口154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从月度出口额表现来看,2021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四季度对比均高于2020年,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连续两年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同期内美元是疲软下行,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也是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 得益于新冠疫情控制得当,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得到国际订单较多,出口量连续两年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提升。但是,即将迎来的2022年,虽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反复,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防控能力增强,可能其他纺织国会分流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订单。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我国纺织品上游订单已经出现不足,但是对下游的传导偏慢,我们还未能从数据上看出我国纺织品出口下行的态势,但纺织品出口下行的忧虑可能在2022年会逐步弥漫。不过,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纺织品出口形势变数仍较大。 四 棉纺市场价格方面的思考 (一)高成本背后,期现基差走向何方 2021/22年度,我国新疆籽棉价格以8.5元/公斤的高价开启了本年度棉花收购价格,随后价格持续走高,最高籽棉价格在12元/公斤附近停止上涨,主流收购价格在10-11元/公斤区间,以至于本年度新疆棉花成本出奇的高,或在22000元/吨以上。由于高成本的存在令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持续表现较为坚挺,自2021年国庆节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持续在2万关口上方运行,最高上探22713元/吨,最大波动幅度在2700元。郑州棉花期货品种由于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和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其价格走势更具有预见性,反映更多预期因素和资金博弈,价格波动幅度更大。自2021年国庆过后,郑棉价格表现冲高回落高位波动运行态势,主力连续合约价格在17500-22960大区间波动,最大波动幅度有5000多元,由此导致棉花市场基差大幅波动。 2021年国内棉花基差在-1200至2500区间运行。由于2021/22年度新棉成本较高,整体上国内棉花基差仅有短暂的时间处于负值状态,多数时间处于超强基差水平。若追溯历史,我国棉花市场强基差运行居多,即现货的走势更为坚挺或更具抗跌性,通常基差在1000元/吨附近波动。2021年四季度,国内棉花基差呈现走强态势,棉花市场期现基差在2000元/吨以上,基于反向市场的影响,强基差水平下,企业套保难度加大,后期基差修复运行至1000元/吨行业合理水平,要么通过期货反弹,要么通过现货加快下跌来修复。 目前国内棉花基差在2000元/吨以上,历史上高于2000元/吨以上的基差是出现在2014-2015年期间,期间郑棉价格持续下跌,棉花基差继续走强,最高基差达5000元/吨。若基差按此方向运行,则表现对预期看淡,期现价格将面临共振下跌的态势,期货价格相对现货价格下行速度更快。 (二)巨大的内外棉价差如何修复 自2020年下半年以后,国内外棉花价格持续震荡上扬,内外价差从2020年7月后快速增强,进口利润持续扩大。 2021年12月中旬,动态跟踪国内外棉花价格,内外棉进口利润高达2500元/吨以上。截至12月16日,内外棉价格指数差值在2743元/吨,巨大的进口利润继续刺激着国内进口,按滑准税进口利润也有2300元/吨左右。因此,2022年可以关注买外棉空内棉的操作思路,因为我国储备棉库存处于低水平状态,需要适当的补充。但是,按照往常惯例,储备棉轮入是内外棉价差回落至800元/吨以下方会启动。当前,如此高的价差水平下,储备棉轮入可能性不高,要么是政策调整,要么市场给出机会,即内外价差收敛,或国内现货下跌,或国际棉价上涨进行转化。 (三)棉纺价格走势分析 2021年国内外棉纺价格均走出一波比较大的上涨行情,内外棉花价格均创出近十年来的新高水平,价格较2020年低点已经翻倍,持续单边上涨已经18个多月。历史上,ICE美棉价格每一波上涨,基本上都是翻倍以上行情,如1992年至1995年,2001年至2003年,2008年至2011年涨幅甚至达到4倍以上,持续时间多数都在24-30个月。2020-2021年的棉市牛市行情目前仅走了20个月,如果就此终极,那么是近30年来最短的牛市。不过如果从价格幅度来看,已经超过两倍的涨幅,已与历史上的涨幅相当。 国内棉市价格而言,郑棉价格从2020年3月出现底部,价格从不足一万上涨至2021年10月高点,价格同样翻倍,但是同样是走牛的时间不足,仅18个月的上涨。历史上,国内外棉价一波牛市时间持续大约在24-30个月之间,就此对比,国内外棉价继续走升的时间或还有半年,但价格涨幅基本上已经和历史涨幅相当,继续走升的阻力将增加。 五 行情展望 2021年棉纺市场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已经走完,2022年国内外棉纺市场再续类似行情或较难发生。结合2022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市场货币从紧的预期下,国际棉价续涨动力将逐步减弱或面临下行可能,不过基于全球棉花库存进入第二年下行阶段,在国际棉市消费趋增的预期下,预计国际棉价在货币从紧落地以前,或将继续维持偏强上涨态势,且此波棉市走牛的时间略显不足,棉价仍需趋涨运行一段时间,但是上行的空间或不足。整体2022年国际棉价或趋稳回落,表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发展。 国内棉市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经济压力下,国家稳经济下的流动性或稳中偏松的国内经济环境,棉价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高,而国内棉花产量下降,国储棉经过2021年的大量轮出,所剩库存相对薄弱之下,在高成本的支持,国内棉价仍存趋强运行的动力,但国内棉纺回流订单萎缩压力也会增加棉价上行阻力。结合前文棉纺价格走势分析,2022年国内棉纺价格仍有可能高位运行走牛尾行情。 END 鲁证期货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证研究-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供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本公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当日分析师的判断,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本公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本公司同意,并注明出处为鲁证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陈乔 从业资格号:F0310227 投资咨询号:Z0015805 联系电话:0531-81678626 客服电话:400-618-6767 公司网址:www.luzhengqh.com 微信公众号:lzqhyjs 一 市场行情回顾 (一)2021年期市行情回顾 回顾2021年棉纺市场行情,棉花和棉纱均走出了一波单边上涨的行情,矛盾点依旧围绕全球经济形势、新冠疫情、国家储备棉投放等方面,内外棉价格走势共振上行,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1-6月,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预期,通胀预期较强,纺织品价格重心震荡上移。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价格在一二季度表现先扬后抑运行态势,年初从78.09美分/磅开启年内行情,一路震荡走高,在2月形成最高点94.26美分/磅后偏于震荡运行。随后,进入二季度棉市价格震荡整理,随时间推移震荡幅度逐步收缩,价格在78-89.58区间波动。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与ICE美棉价格走势一致,一季度行情波动较大,确定了上半年棉价运行的高低点,其中郑棉价格指数最高上探17100元/吨,最低下探14370元/吨,二季度棉价窄幅整理;国内棉纱价格指数年在一季度表现宽幅震荡运行态势,上半年行情高低点均在一季度末月形成,最高25220元/吨,最低21120元/吨,二季度与棉花期货一同形成窄幅运行态势。 第二阶段:2021年7月至10月。此阶段在全球通胀预期继续加强,叠加新年度棉花采收进度偏慢,需求积极的背景下,内外棉纺价格大幅度走高。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从四月初的低点84.9美分/磅,持续大幅上涨至10月末,最高至114.37美分/磅,涨幅达到34%。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同样在7-10月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其中,7月初最低下探15870元/吨,至10月中旬形成年内最高点22735元/吨,最大涨幅43%。10月中下旬棉价大幅回落,至10月收官,收盘价较月初低点上涨32%。郑棉纱在此阶段同样大幅上涨,最高上探30490元/吨,与7月初低点相比,最大涨幅29%。 第三阶段:2021年11月至年末,为21/22新棉花年度行情。此阶段出现了新冠病毒变种,引发需求忧虑,叠加美棉上市,价格大幅走低。 ICE国际棉花价格指数11月继续向上发力,最高上探年内最高点118.04美分/磅,随后从高位回落运行,截至稿前,最低下探101.85美分/磅,回落幅度13.7%。 国内郑棉价格指数呈现大幅回落行情,11月价格跌幅达到7%,12月初棉价继续下探至19240元/吨,已大幅偏离年内最高点15%。棉纱价格指数走势更为偏弱,截至12月18日收盘棉纱价格指数报26780元/吨,已经拖离年内高点12%以上。 (二)2021年棉纺产业热点题材回顾 1.“通货膨胀” 2021年宏观层面谈论较多的就是通货膨胀,因为来自全球的多数大宗商品均出现了一波流畅的大幅上扬行情。能源价格从2020年3月疫情暴发时触底,随后快速大幅上扬持续超过一年半以上,IMF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显示能源价格涨势最为陡峭,截至7月底,已经超过10年来的新高。从IMF全球初级食用品价格指数来看,涨势最为平缓,工业品金属价格指数走势相对食用品涨势稍大。因此,食用品方面的涨价等对民生影响还不是最大。 进入2021年,通胀压力最为突出。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年底前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的新高。其中,欧元区CPI在11月同比增长4.9%,为25年来最大涨幅。美国11月份的CPI同比上涨6.9%,创31年来最大涨幅。日本虽然通货膨胀水平不算高,但仍在稳步推升中。另外,从美国PPI和欧盟PPI水平来看,亦是创下近十年的新高水平。 2.“中国需求” 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多个产业链均面临生产问题。中国作为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大国区域,疫情管控最为有效,也是最先展开经济恢复的国家。 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棉纺织行业得到大量的国际订单,快速的消化了国内棉花原料,并且仍需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进口原料以满足订单需求。由此“中国需求”成为全球棉纺织行业的关注点。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2020/21年度累计105.49万吨,同比上一年度提高97.5%。2021/22年度,截至12月16日,累计向中国出口棉花15.55万吨,同比大幅下降69.36%,虽然较2020年12月同期大幅回落,但相较于疫情前20219年12月同期水平也高出一倍有余。由于中国棉花采购需求的放大,国际ICE美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2021年ICE棉花价格最高上探121美分/磅以上。 如果从中国国内棉纺织进口原料的数据来看,中国确实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了不少原料。2020/21年度,中国棉花进口274万吨,创七年新高,年度进口量高于上一年度72%。棉纱年度进口215.9万吨,同比提高18%。 3.“国储棉” 2021年下半年,市场关注度题材较高的是国储棉的投放竞拍。2021年7月开始,国家储备棉连续近五个月的持续投放,大大给国内市场提供了有效供应,国储棉累计成交120.32万吨,成交价呈现单边震荡上涨的行情。其中,2020/21年度,7月-9月,国储棉累计投放了63.08万吨,历时61个交易日,每日投放约1-1.5万吨棉花,成交率均达到100%,成交均价震荡上行,这批储备棉成交加权均价在17158元/吨。 2021/22年度投放了两批储备棉,第一批投放时间是10月8日至11月9日,此批投放成交储备棉39.56万吨。第二批投放储备棉是在11月9日至11月30日,投放60万吨,成交17.68万吨。总体2021/22年度储备棉投放总量在91.2万吨,成交量57.24万吨,成交价大幅上涨,加权均价在19209元/吨,较2020/21年度储备棉加权成交均价高出2000多元/吨。 (三)2021年棉纺产业特征回顾 1.棉花进口利润偏高 2021年,我国棉纺原料进口利润持续表现较高的运行态势。根据数据跟踪显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与1%关税进口棉港口提货价对比,价差持续较大,特别是进入2021年,内外棉进口利润低时也能达到1000元/吨,高时能达到3000元/吨以上,大大刺激了进口棉市场,导致2021年进口棉数量量急剧放大。 棉纱方面,内外纱进口利润虽然不是全年都出现巨大的利润,甚至在年初的时候棉纱进口利润仍出现短时亏损,但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内外棉纱价差也陆续走阔,进口纱利润高时也有上千元水平,通常利润在500元/吨附近上下徘徊。 2.纺织企业面临“三高”影响 2021年,我国棉纺产业特征表现“三高”持续时间长,即高成本、高利润、高库存。 2021年国内棉花价格持续单边走高,价格重心持续上移,加大了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成本,。截至2021年12月底稿前,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在21000元/吨上方,最高时达到22713元/吨,较年初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最大上涨幅度超过50%,大大提高了纺织企业购棉成本,整个2021年多数时间里,纺织企业购棉成本持续走高,特别是在进入2021/22年度里,由于籽棉成本高,皮棉成本价格大幅上涨至22000元/吨以上,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成本持续抬升。 不过高成本背后,纺织企业在2021年三季度末前均具有较高的利润。根据数据跟踪,2021年三季度末前,我国棉纺织利润多数在2000元/吨附近波动,利润好时能有4000多元/吨甚至5000元/吨。超好的利润刺激了纺织企业积极的采购棉花原料,以至于纺织企业的棉花工业库存水平在2021年持续处于偏高水平。2012-2020年间的月平均库存水平都没有突破80万吨,2021年1-10月纺织企业月工业库存平均达89.22万吨,远高于历史平均库存水平。 然而,国内纺织高利润水平并未能持续到年末,2021年10月后,纺纱利润快速回落甚至出现亏损状态,主要是购棉成本大幅上涨及下游订单减少,纱线价格并未跟随棉价走高导致企业纺纱利润大大压缩。 二 2022年棉纺市场面临宏观形势 纵观全球,为应对新冠疫情带给经济的负面冲击,海外主体央行纷纷开启了超常规的货币与财政刺激,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使得全球通胀数据持续走高,11月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季调后CPI同比增长6.9%,创下近40年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5%,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2%。不过环比增速来看,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边际较前期有放缓趋势,2021年11月核心CPI与食品、能源价格环比涨幅下降。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显示,美联储对通胀管控的诉求明显提升,货币从紧加以对抗通胀将在2022年开启,或有3次加息可能。 反观国内,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经济压力,央行仍将坚持“以我为主”,国内流动性大概率维持稳中偏松格局。事实上国内央行货币政策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边际转向,7月份以及12月份的全面降准虽然出发点是MLF对冲,但是实质上都有流动性宽松的结果,同时年末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局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更加清晰,我国货币政策侧重点在明年将是“稳定经济增长”。 从货币政策预期角度分析,2022年境内外流动性环境或将形成外紧内松的分化格局,在这样一种假设下,我们认为明年全球定价商品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趋稳回落压力。 三 2022年棉纺市场形势展望 (一)全球棉花供需形势展望 1.全球棉花产量增加,但结转库存继续下降 2021/22年度棉花供需形势整体上供需均有所增加,但全球棉花库存继续处于下降中。供应上,USDA (12月) 预计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在2650.23万吨,产量较上一年度增加8%,其中棉花主产国增产的国家中,美国产量增加至398.5万吨,同比增幅25%;印度棉花产量在610.4万吨,同比增幅1%;巴基斯坦棉花产量预计为124.26万吨,同比增幅26.67%;巴西棉花产量在287.7万吨,同比增加22%。 消费上,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预估为2709.08万吨,同比2020/21年度消费量增加73万吨,同比增幅2.7%。受2020/21年度疫情缓解,需求扩张影响,2020/21年度期末库存大幅度下降,导致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整体供应小于总需求,期末库存继续下行。根据USDA(12月)供需报告显示,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将下降至1868.9万吨,同比下降3.2%,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下降至69%,较上一年度下降4个百分点。 2.主要用棉国国内棉花消费量趋增 从各国棉花消费情况来看,主产棉花国家中,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及巴西各国国内棉花消费将在2021/22年度出现明显的增幅。其中,USDA预计美国棉花国内消费预估54.5万吨,同比增幅4%;印度棉花国内消费量预计在562.4万吨,同比增幅3%;巴基斯坦国内棉花消费预估241.98万吨,同比增幅3.7%;巴西国内棉花消费预计69.7万吨,同比增幅3.2%。东南亚国家棉花需求表现明显,越南棉花消费主要以进口输入为主,预计2021年年度棉花消费量为750万包,约163.5万吨,同比2020年增加10.2%,2021年截至11月累计进口棉花158.4万吨,同比增加2.5%。由此可见,棉花主产国和主要棉花消费国棉花消费量均呈现增长态势。 3.全球棉花贸易量维持高位,美棉出口或将放缓 从贸易流来看,由于新冠疫苗大量推广及应用提振,全球棉花贸易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USDA预计21/22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为2046.8万吨,较2020/21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2124.8万吨减78万吨,降幅3.5%。 根据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6日,2021/22年度美棉出口累计60.39万吨,同比2020/21年同期累计减少44.36%,其中,出口中国棉花15.55万吨,同比骤降69%。当前已经走完2021/22年度的四分之一,从美棉出口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棉花出口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从向中国出口的棉花数量来看,2021/22年度前四分之一时段,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数量占比美国棉花累计出口量大约是25%,然而去年同期,出口至中国的棉花量为其累计出口量的一半多,说明美棉出口不仅放缓,向中国出口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减少。 (二)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展望 1.国内产降需缓,库存继续下降 当前2021/22棉花年度棉花采收已经进入尾声,产量几近定局,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公开的棉花资源表来看,2021/22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估在576万吨,较2020/21年度产量下降57万吨,下降幅度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542.2万亩,同比减少211.2万亩,下降4.4%,全国棉花总产量573.1万吨,比2020年减少18万吨,下降3%。 受新冠疫情缓解,经济复苏及国际纺织需求订单增多影响,2020/21年度我国棉花需求放量,预估棉花总消费869万吨。但进入2021/22年度,伴随国际市场新冠疫情得到缓解改善之后,世界各国棉纺织行业复苏,各国棉纺织订单回流后,我国棉纺织订单需求将有所放缓,棉花总需求量将下降至830万吨,下降幅度4.4%。 由于国内棉花产量下降幅度大于棉花需求放缓幅度,导致国内棉花库存下降加剧,预计2021/22年度我国棉花期末库存下降至508万吨,较2020/21年度562万吨的期末库存降54万吨。 2.国内需求放缓,棉花和棉纱进口预计下降 2020/21年度,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存在不稳定,不平衡的态势,中国作为新冠疫情管控最好的国家,率先开展并进入了经济复苏生产行列,棉花需求急剧放大,加剧了进口的需求。海关数据统计,2020/21(9月-次年8月)年我国棉花累计进口274万吨,同比增加72%。 2021/22年度,世界各国棉纺织业将伴随疫情缓解,预期生产得到恢复,将会收回一部分外部订单,导致我国的棉纺需求放缓,棉花进口量预计也将下降,预计新年度进口棉花下降至200万吨左右,下降幅度27%。从月度表现来看,2021年8月以后,我国棉花月度进口量已经呈现下降态势。2021/22年度9、10月我国棉花分别进口7万吨和6万吨,同比大降66.7%、71.4%。 棉纱进口方面,自2021年9月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21年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基数大,在国际订单外流可能性增强的预期下,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下行压力,对原料棉花和棉纱的需求减弱,棉纱进口预计呈现稳中下行趋势。根据海关数据来看,2020/21年度我国棉纱进口量在215万吨,历史上我国棉纱进口相对比较稳定,年度进口大约在190-210万吨区间。2021/22年度,我国棉纱进口预计稳中略有下降,或至200万吨左右。 3.储备棉库存大幅下降,后续关注轮入 2021年,中央储备棉总计轮出百万吨以上规模,大大消耗了近十年来轮入的储备棉。根据数据跟踪统计,自2008/09年度-2013/14年度我国储备棉曾有五次大规模轮入,中央储备棉库存2198余万吨,自2013/14年度以后至2019/20年度期间,中央储备棉轮入工作均处于暂停状态,而棉花轮出工作从2008/09年开始每个棉花年度均持续轮出,至2021/22年度10月30日止,中央储备棉累计轮出棉花2143万吨,几乎已将2011-2014年期间轮入的棉花全部轮出,若追溯至2004年以来中央储备棉轮入轮出情况,在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中央储备棉库存已经将国内近十多年轮入的棉花库存消化至一百万吨以下。2021/22年度,为保障国家储备棉安全,或需要轮入储备棉来逐步补充库存,需要倍加关注。 不过,按照往年储备棉轮入条件,中央储备棉轮入有条件限制。即当国内棉花价格连续3个工作日高于国际棉花价格(按1%关税)800元/吨时,第4个工作日暂停轮入交易。2021年以来,我国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差都在一千元/吨以上,是不符合启动棉花轮入条件,后续需要关注内外价差的变化,或者国家对此在政策上的调整变化。 4.上下游库存转化,纺织品库存已累库 2021年,在国内新冠疫情可控下,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积极采购原料,积极生产,上下游商品库存转化,我国棉花库存呈现下行态势,储备棉库存则大幅下降,甚至进口供应大幅回升后,这一系列上游原料库存均传导致下游,纺织品库存自2020年底出现历史极低库存水平后,在2021年8月开始,纺织品库存开始累积回升。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布匹生产近几年产量持续呈现下滑态势,2019年布匹产量降至456.9亿米,2020年为371.2亿米,同比下降18.75%,为近十多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截至11月我国布匹产量达到357亿米,同比增长8%,若根据近三个月的生产平均水平计算,月均生产33亿米,那么截至年末我国布匹产量或累计达390亿米,累计增幅5%左右,库存将回升。 另外,从企业坯布库存水平来看,2021年1-2月我国企业坯布库存水平降至近十年新低,仅14.5天库存水平,随后坯布库存水平快速抬升,至2021年11月底布坯布生产企业的坯布库存水平达到31.89天,为历史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显示出下半年后我国布匹生产快速回升的同时,需求也开始萎缩加剧了库存的回升。从我国纱线生产库存情况来看,与坯布库存一样,2021年年初形成历史新低的库存水平后,2021年8月以后,我国纱线库存快速增加,至2021年11月底纺织企业纱线库存水平回升至25.36天,同比提高11.42天,也是近十年来同期最大的库存水平。纺织品库存大幅度抬升,说明后期需求忧虑加大。 5.疫情反复,纺织品出口形势变数大 我国纺织品主要以出口为主。2020年与2021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具有一定增加幅度。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29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7.24%。2021年1-11月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852.2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7.57% ,其中纺织品出口1309.34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7.5%,服装累计出口154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从月度出口额表现来看,2021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四季度对比均高于2020年,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连续两年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同期内美元是疲软下行,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也是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 得益于新冠疫情控制得当,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得到国际订单较多,出口量连续两年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提升。但是,即将迎来的2022年,虽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反复,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防控能力增强,可能其他纺织国会分流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订单。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我国纺织品上游订单已经出现不足,但是对下游的传导偏慢,我们还未能从数据上看出我国纺织品出口下行的态势,但纺织品出口下行的忧虑可能在2022年会逐步弥漫。不过,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纺织品出口形势变数仍较大。 四 棉纺市场价格方面的思考 (一)高成本背后,期现基差走向何方 2021/22年度,我国新疆籽棉价格以8.5元/公斤的高价开启了本年度棉花收购价格,随后价格持续走高,最高籽棉价格在12元/公斤附近停止上涨,主流收购价格在10-11元/公斤区间,以至于本年度新疆棉花成本出奇的高,或在22000元/吨以上。由于高成本的存在令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持续表现较为坚挺,自2021年国庆节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持续在2万关口上方运行,最高上探22713元/吨,最大波动幅度在2700元。郑州棉花期货品种由于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和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其价格走势更具有预见性,反映更多预期因素和资金博弈,价格波动幅度更大。自2021年国庆过后,郑棉价格表现冲高回落高位波动运行态势,主力连续合约价格在17500-22960大区间波动,最大波动幅度有5000多元,由此导致棉花市场基差大幅波动。 2021年国内棉花基差在-1200至2500区间运行。由于2021/22年度新棉成本较高,整体上国内棉花基差仅有短暂的时间处于负值状态,多数时间处于超强基差水平。若追溯历史,我国棉花市场强基差运行居多,即现货的走势更为坚挺或更具抗跌性,通常基差在1000元/吨附近波动。2021年四季度,国内棉花基差呈现走强态势,棉花市场期现基差在2000元/吨以上,基于反向市场的影响,强基差水平下,企业套保难度加大,后期基差修复运行至1000元/吨行业合理水平,要么通过期货反弹,要么通过现货加快下跌来修复。 目前国内棉花基差在2000元/吨以上,历史上高于2000元/吨以上的基差是出现在2014-2015年期间,期间郑棉价格持续下跌,棉花基差继续走强,最高基差达5000元/吨。若基差按此方向运行,则表现对预期看淡,期现价格将面临共振下跌的态势,期货价格相对现货价格下行速度更快。 (二)巨大的内外棉价差如何修复 自2020年下半年以后,国内外棉花价格持续震荡上扬,内外价差从2020年7月后快速增强,进口利润持续扩大。 2021年12月中旬,动态跟踪国内外棉花价格,内外棉进口利润高达2500元/吨以上。截至12月16日,内外棉价格指数差值在2743元/吨,巨大的进口利润继续刺激着国内进口,按滑准税进口利润也有2300元/吨左右。因此,2022年可以关注买外棉空内棉的操作思路,因为我国储备棉库存处于低水平状态,需要适当的补充。但是,按照往常惯例,储备棉轮入是内外棉价差回落至800元/吨以下方会启动。当前,如此高的价差水平下,储备棉轮入可能性不高,要么是政策调整,要么市场给出机会,即内外价差收敛,或国内现货下跌,或国际棉价上涨进行转化。 (三)棉纺价格走势分析 2021年国内外棉纺价格均走出一波比较大的上涨行情,内外棉花价格均创出近十年来的新高水平,价格较2020年低点已经翻倍,持续单边上涨已经18个多月。历史上,ICE美棉价格每一波上涨,基本上都是翻倍以上行情,如1992年至1995年,2001年至2003年,2008年至2011年涨幅甚至达到4倍以上,持续时间多数都在24-30个月。2020-2021年的棉市牛市行情目前仅走了20个月,如果就此终极,那么是近30年来最短的牛市。不过如果从价格幅度来看,已经超过两倍的涨幅,已与历史上的涨幅相当。 国内棉市价格而言,郑棉价格从2020年3月出现底部,价格从不足一万上涨至2021年10月高点,价格同样翻倍,但是同样是走牛的时间不足,仅18个月的上涨。历史上,国内外棉价一波牛市时间持续大约在24-30个月之间,就此对比,国内外棉价继续走升的时间或还有半年,但价格涨幅基本上已经和历史涨幅相当,继续走升的阻力将增加。 五 行情展望 2021年棉纺市场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已经走完,2022年国内外棉纺市场再续类似行情或较难发生。结合2022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市场货币从紧的预期下,国际棉价续涨动力将逐步减弱或面临下行可能,不过基于全球棉花库存进入第二年下行阶段,在国际棉市消费趋增的预期下,预计国际棉价在货币从紧落地以前,或将继续维持偏强上涨态势,且此波棉市走牛的时间略显不足,棉价仍需趋涨运行一段时间,但是上行的空间或不足。整体2022年国际棉价或趋稳回落,表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发展。 国内棉市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经济压力下,国家稳经济下的流动性或稳中偏松的国内经济环境,棉价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高,而国内棉花产量下降,国储棉经过2021年的大量轮出,所剩库存相对薄弱之下,在高成本的支持,国内棉价仍存趋强运行的动力,但国内棉纺回流订单萎缩压力也会增加棉价上行阻力。结合前文棉纺价格走势分析,2022年国内棉纺价格仍有可能高位运行走牛尾行情。 END 鲁证期货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证研究-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供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本公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当日分析师的判断,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本公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本公司同意,并注明出处为鲁证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