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1229】【宏观】【个股】风语筑、高能环境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229】【宏观】【个股】风语筑、高能环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1229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2:3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2022年财政和货币将如何配合? 2022年可能需要警惕财政后劲不足,货币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周一(2021年12月27日)财政部和央行都召开了部署2022年工作的重要会议。从2022年工作要点的措辞和排序上看,财政政策可能是阶段性发力,而货币政策可能要承担更大的作用。 财政方面,继续加强“管住手”,如何才能“迈开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2022年基建的托底发力,但本次会议将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放在首位(2021年减税达1万亿元,2022年预计规模会更大),而加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则提前至第三位(去年是放在第七位),财政“管住手”的力度在定调上是上升。那如何才能在基建投资上“迈开腿”? 充分利用“余粮”+阶段性发力,第一季度基建增速可能干上10%。在“严肃财经纪律”下,2022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的规模可能很难较2021年出现明显的扩大,不过由于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财政支出,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支出滞后(主要对应专项债的支出),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大幅上涨,2021年底财政“闲置资金”较2020年可能增加了2万亿元以上(图1和2,暂未考虑专项债还本),叠加1.46万亿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达以及信贷开门红,我们预计第一季度(广义)基建同比增速可能超过10%。下半年基建发力可能放缓,不过在低基数的支持下,同比增速并不差,但环比可能趋弱。 货币政策可能要发挥更加突出的逆周期作用。财政政策阶段性发力的重点可能在于帮助经济渡过明年上半年下行压力最大的时间窗口,而货币政策则可能更加着眼于全局,总量和结构性工具相结合,既要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又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过除了降准、降息以及结构性工具(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外,我们认为央行可能还会在两个方面发力。 一个是监管和政策的纠偏。与2020年会议不同,本次央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色金融工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这背后的含义可能是,在继续支持绿色经济的同时,保证对于传统工业和能源的必要金融支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例如2021年10月在“能耗双控”的风波后,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强调保障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就是比较典型的纠偏式稳经济措施。 此外,对于资本和平台监管,强调的是“规范和发展并重”,平台背后往往连接的是数量庞大的就业群体,经过2021年的整顿,互联网平台将在稳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地产仍是“托而不举”,“三条红线”的审慎管理可能不会放松,但央行依旧会从居民和房企的融资端给予必要的支持。 另一个则是发挥汇率的经济稳定器作用。谈到2022年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绕不开的话题是美联储加息的冲击。从本次会议看,央行明显也在提前做好布局:一方面,继续强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往往意味着央行提高了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容忍度,从2022年的角度看汇率如果能从当前的高位回落,可以缓解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如果能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下降的速度,对于国内经济无疑是一大助力。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通过新型贸易方式支持人民币和外币在境外兑换和循环,构建境外“缓冲垫”、减少不必要的跨境资金流动,降低美联储紧缩对于境内市场的冲击。 从财政和货币的工作会议,我们依稀可以看到2022年的政策布局。财政政策的发力可能集中在明年上半年,由于基数的影响下半年同比数据不差,但是PMI等环比数据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货币政策可能会在全年稳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流动性和信贷支持外,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和人民币汇率的适当贬值都会是重要的渠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长端债券收益率而言,2022年上半年如果降息则意味着阶段性低点的出现,之后可能走出先涨后跌的行情。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国内外政策超预期。 (分析师 陶川) 个股 风语筑(603466) 线上线下联动,数字化展馆增长可期 投资要点 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盈利稳健增长为元宇宙投资奠定基础。风语筑是中国数字展示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体验服务商。其持续推进多元化战略,主要业务类型为城市数字化体验空间、文化及品牌数字化体验空间的一体化打造,以及数字化产品与服务。2013-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21%与 49%。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九个月营收达22.47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达3.91亿元,同比增长42.3%。风语筑营收及盈利长期稳健增长,为其投资元宇宙打下坚实基础。 VR/AR技术应用经验积淀,为线上线下打通提供交互支撑。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的交织,沉浸感是“元宇宙”必须解决的基础体验问题,其实现依靠VR/AR技术应用。随着VR/AR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虚与实的联动将会赋能更多的线下场景,打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风语筑卡位5G+VR赛道,较早开启了对VR的布局,同时也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VR、AR等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VR/AR的应用在展示效果、展示内容以及交互体验方面赋能线下展馆。同时,随着公司步入元宇宙赛道,VR/AR技术的应用也为线上平台及线下数字化体验空间的结合提供交互技术支撑,创造全新的展会体验。 探索元宇宙游戏赛道,打破线上线下次元壁。游戏被普遍认为是元宇宙的最初入口。风语筑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外部游戏公司合作,进行元宇宙游戏的开发,其与灵境互娱的合作标志着对元宇宙游戏赛道的探索。二者将合作一款线上社区平台,与线下展馆联动。一方面,风语筑积累的强大的场景打造能力及丰富的资源将给予线上创意设计经验及交互体验。另一方面,线上玩法将反哺线下场馆。通过社区平台的搭建,线上的游戏和互动娱乐体验将引导更多年轻人前往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进行文化消费,为其线下展馆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未来公司技术创新及元宇宙布局将打开展览赛道的想象空间,同时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已形成较高的技术及品牌壁垒。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将2021-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从 4.84/5.92/7.35 亿元调整至4.89/5.97/6.95亿元,EPS由1.15/1.40/1.74 元上调至1.16/1.41/1.65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3/19/16X,公司为数字展示行业龙头,元宇宙业务提供新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元宇宙业务回报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 高能环境(603588) 布局镍深度资源化,切入新能源材料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拟收购金昌鑫盛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鑫盛源)51%的股权、金昌正弦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弦波)51%的股权,总投资金额9134万元。 布局镍深度资源化,切入新能源材料。公司拟对鑫盛源投资5054万元并取得其51%的股权,对正弦波投资4080万元并取得其51%的股权,总金额合计为9134万元。鑫盛源产品主要为优质级氧化亚镍及电子级氧化亚镍,正弦波产品主要为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1)协同含镍危废板块,实现镍深度资源化。鑫盛源与正弦波位于甘肃金昌,公司现有危废资源化项目高能中色(投运7.72万吨/年)、金昌项目(在建10万吨/年)同处甘肃金昌,且主要处置含镍危废。此次收购项目将延伸现有含镍危废处置产业链,协同增厚明显。2)镍资源化产品下游广泛需求旺盛,氧化亚镍可用作着色剂、磁性材料生产原料,制造镍盐、镍催化剂和二次电池的材料,电池级硫酸镍是三元电池前驱体的原料,公司实现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切入。 鑫盛源:优质级氧化亚镍1350吨/年已投运,电子级氧化亚镍1350吨/年公告预计2022Q2投运。鑫盛源拥有两条合计年产2700吨超细金属及氧化物生产线。一条年产1350吨优质级氧化亚镍生产线已投运,一条1350吨/年电子级氧化亚镍生产线,公司公告预计2022Q2投运。项目尚未盈利,鑫盛源是金昌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业务领域具有相关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积累,具备技术优势。 正弦波: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26000吨/年公告预计2022Q1投运。正弦波公司在建一条利用废旧金属制品制备硫酸镍钴溶液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6000吨废旧镍金属原料的生产能力,年产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26000吨(硫酸镍22000吨/年,硫酸钴4000吨/年),公司公告预计2022Q1投运,项目尚未盈利。产能即将投运业绩释放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资源化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危废核准规模53.599万吨/年,公告在建项目包括重庆耀辉(10万吨/年)、贵州项目一期(35万吨/年)、江西鑫科(31万吨/年)、金昌项目(10万吨/年)、嘉天禾(3万吨/年医用废塑料+4万吨/年医用废玻璃)合计93万吨/年。前端产能扩张同时逐步实现对铜、铅、镍等深度资源化布局,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我们维持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7.7/10.0/13.1亿元,考虑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对公司总股本的影响,对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0.73/0.78/1.02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 23/22/17倍。公司有望复制东方雨虹精细化管理能力,造就危废资源化龙头,运营占比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危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 十二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1229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2:3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2022年财政和货币将如何配合? 2022年可能需要警惕财政后劲不足,货币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周一(2021年12月27日)财政部和央行都召开了部署2022年工作的重要会议。从2022年工作要点的措辞和排序上看,财政政策可能是阶段性发力,而货币政策可能要承担更大的作用。 财政方面,继续加强“管住手”,如何才能“迈开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2022年基建的托底发力,但本次会议将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放在首位(2021年减税达1万亿元,2022年预计规模会更大),而加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则提前至第三位(去年是放在第七位),财政“管住手”的力度在定调上是上升。那如何才能在基建投资上“迈开腿”? 充分利用“余粮”+阶段性发力,第一季度基建增速可能干上10%。在“严肃财经纪律”下,2022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的规模可能很难较2021年出现明显的扩大,不过由于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财政支出,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支出滞后(主要对应专项债的支出),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大幅上涨,2021年底财政“闲置资金”较2020年可能增加了2万亿元以上(图1和2,暂未考虑专项债还本),叠加1.46万亿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达以及信贷开门红,我们预计第一季度(广义)基建同比增速可能超过10%。下半年基建发力可能放缓,不过在低基数的支持下,同比增速并不差,但环比可能趋弱。 货币政策可能要发挥更加突出的逆周期作用。财政政策阶段性发力的重点可能在于帮助经济渡过明年上半年下行压力最大的时间窗口,而货币政策则可能更加着眼于全局,总量和结构性工具相结合,既要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又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过除了降准、降息以及结构性工具(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外,我们认为央行可能还会在两个方面发力。 一个是监管和政策的纠偏。与2020年会议不同,本次央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色金融工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这背后的含义可能是,在继续支持绿色经济的同时,保证对于传统工业和能源的必要金融支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例如2021年10月在“能耗双控”的风波后,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强调保障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就是比较典型的纠偏式稳经济措施。 此外,对于资本和平台监管,强调的是“规范和发展并重”,平台背后往往连接的是数量庞大的就业群体,经过2021年的整顿,互联网平台将在稳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地产仍是“托而不举”,“三条红线”的审慎管理可能不会放松,但央行依旧会从居民和房企的融资端给予必要的支持。 另一个则是发挥汇率的经济稳定器作用。谈到2022年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绕不开的话题是美联储加息的冲击。从本次会议看,央行明显也在提前做好布局:一方面,继续强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往往意味着央行提高了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容忍度,从2022年的角度看汇率如果能从当前的高位回落,可以缓解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如果能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下降的速度,对于国内经济无疑是一大助力。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通过新型贸易方式支持人民币和外币在境外兑换和循环,构建境外“缓冲垫”、减少不必要的跨境资金流动,降低美联储紧缩对于境内市场的冲击。 从财政和货币的工作会议,我们依稀可以看到2022年的政策布局。财政政策的发力可能集中在明年上半年,由于基数的影响下半年同比数据不差,但是PMI等环比数据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货币政策可能会在全年稳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流动性和信贷支持外,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和人民币汇率的适当贬值都会是重要的渠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长端债券收益率而言,2022年上半年如果降息则意味着阶段性低点的出现,之后可能走出先涨后跌的行情。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国内外政策超预期。 (分析师 陶川) 个股 风语筑(603466) 线上线下联动,数字化展馆增长可期 投资要点 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盈利稳健增长为元宇宙投资奠定基础。风语筑是中国数字展示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体验服务商。其持续推进多元化战略,主要业务类型为城市数字化体验空间、文化及品牌数字化体验空间的一体化打造,以及数字化产品与服务。2013-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21%与 49%。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九个月营收达22.47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达3.91亿元,同比增长42.3%。风语筑营收及盈利长期稳健增长,为其投资元宇宙打下坚实基础。 VR/AR技术应用经验积淀,为线上线下打通提供交互支撑。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的交织,沉浸感是“元宇宙”必须解决的基础体验问题,其实现依靠VR/AR技术应用。随着VR/AR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虚与实的联动将会赋能更多的线下场景,打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风语筑卡位5G+VR赛道,较早开启了对VR的布局,同时也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VR、AR等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VR/AR的应用在展示效果、展示内容以及交互体验方面赋能线下展馆。同时,随着公司步入元宇宙赛道,VR/AR技术的应用也为线上平台及线下数字化体验空间的结合提供交互技术支撑,创造全新的展会体验。 探索元宇宙游戏赛道,打破线上线下次元壁。游戏被普遍认为是元宇宙的最初入口。风语筑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外部游戏公司合作,进行元宇宙游戏的开发,其与灵境互娱的合作标志着对元宇宙游戏赛道的探索。二者将合作一款线上社区平台,与线下展馆联动。一方面,风语筑积累的强大的场景打造能力及丰富的资源将给予线上创意设计经验及交互体验。另一方面,线上玩法将反哺线下场馆。通过社区平台的搭建,线上的游戏和互动娱乐体验将引导更多年轻人前往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进行文化消费,为其线下展馆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未来公司技术创新及元宇宙布局将打开展览赛道的想象空间,同时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已形成较高的技术及品牌壁垒。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将2021-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从 4.84/5.92/7.35 亿元调整至4.89/5.97/6.95亿元,EPS由1.15/1.40/1.74 元上调至1.16/1.41/1.65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3/19/16X,公司为数字展示行业龙头,元宇宙业务提供新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元宇宙业务回报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 高能环境(603588) 布局镍深度资源化,切入新能源材料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拟收购金昌鑫盛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鑫盛源)51%的股权、金昌正弦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弦波)51%的股权,总投资金额9134万元。 布局镍深度资源化,切入新能源材料。公司拟对鑫盛源投资5054万元并取得其51%的股权,对正弦波投资4080万元并取得其51%的股权,总金额合计为9134万元。鑫盛源产品主要为优质级氧化亚镍及电子级氧化亚镍,正弦波产品主要为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1)协同含镍危废板块,实现镍深度资源化。鑫盛源与正弦波位于甘肃金昌,公司现有危废资源化项目高能中色(投运7.72万吨/年)、金昌项目(在建10万吨/年)同处甘肃金昌,且主要处置含镍危废。此次收购项目将延伸现有含镍危废处置产业链,协同增厚明显。2)镍资源化产品下游广泛需求旺盛,氧化亚镍可用作着色剂、磁性材料生产原料,制造镍盐、镍催化剂和二次电池的材料,电池级硫酸镍是三元电池前驱体的原料,公司实现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切入。 鑫盛源:优质级氧化亚镍1350吨/年已投运,电子级氧化亚镍1350吨/年公告预计2022Q2投运。鑫盛源拥有两条合计年产2700吨超细金属及氧化物生产线。一条年产1350吨优质级氧化亚镍生产线已投运,一条1350吨/年电子级氧化亚镍生产线,公司公告预计2022Q2投运。项目尚未盈利,鑫盛源是金昌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业务领域具有相关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积累,具备技术优势。 正弦波: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26000吨/年公告预计2022Q1投运。正弦波公司在建一条利用废旧金属制品制备硫酸镍钴溶液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6000吨废旧镍金属原料的生产能力,年产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26000吨(硫酸镍22000吨/年,硫酸钴4000吨/年),公司公告预计2022Q1投运,项目尚未盈利。产能即将投运业绩释放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资源化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危废核准规模53.599万吨/年,公告在建项目包括重庆耀辉(10万吨/年)、贵州项目一期(35万吨/年)、江西鑫科(31万吨/年)、金昌项目(10万吨/年)、嘉天禾(3万吨/年医用废塑料+4万吨/年医用废玻璃)合计93万吨/年。前端产能扩张同时逐步实现对铜、铅、镍等深度资源化布局,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我们维持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7.7/10.0/13.1亿元,考虑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对公司总股本的影响,对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0.73/0.78/1.02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 23/22/17倍。公司有望复制东方雨虹精细化管理能力,造就危废资源化龙头,运营占比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危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 十二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